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欢乐土匪闹民国 (半渡)



开始的时候,看着大批的士兵全副武装的在路上巡逻,商人们都有些害怕,但绿脚兵的纪律严明,维持治安尽职尽责,从不敲诈商贩,大家才纷纷放下心来。

书房中,包新业正在向肖林报账。

“肖将军,现在每天交钱的商人都排大队,得尽快增设几个办手续的地方。”

肖林一边翻看着账本,一边苦笑道:“从来没想过,居然钱多得收不过来。”

这一个多月来,随着商业的繁荣,张家口各项税费收入极高,单单保护费一项,就收入了六万块大洋。

正在这个时候,李登洲走了进来,向着肖林敬礼说道:“肖将军,最新情报,山西督军阎锡山准备接受南方政府条件,加入北伐!”

肖林楞了一下,连忙抢过电文,细细看了起来……

1927年4月20日,冯玉祥在西安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之职,并率部东出潼关,于5月26日攻占洛阳,6月1日攻占郑州。并与北伐军第八军唐生智部会师。阎锡山看到这种局面,怕出手太迟会失去日后分享北伐胜利果实的地位,于6月5日接受南方革命政府的委任,因其控制山西和绥远,即将所部改称为晋绥军。

二三六章晋绥名将

1927年春季,褚玉璞率直鲁联军开到南京,孙传芳将宁沪防务移交,江苏督军一职,也交与褚玉璞继任,又由毕庶澄驻守上海、自率总部人员退驻扬州。不料直鲁联军立足未稳,国民革命军即展开了浙、皖钳形攻势,于3月下旬先后攻克上海、南京,直鲁联军溃不成军,褚玉璞仓皇北逃,孙传芳也被迫渡江北撤。

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后,蒋中正又派张群劝孙传芳反正,参加北伐,孙传芳不从,国民革命军于是继续渡江北进,于5月攻占蚌埠、徐州。于此同时,张学良率安**三四方面军入豫,威胁武汉,而国民党方面经过‘四一二’事变,处于分裂状态中的宁汉两方各自为战。武汉方面以唐生智为总指挥,组成三个纵队北伐,进军河南,在漯河、临颍击败奉军主力,与冯玉祥部会师郑州、开封,随后进入豫东与直鲁军作战,取得两次兰封战役的胜利,并肃清豫境吴佩孚残余势力。张学良兵变之后渡过花园口铁桥,北撤直隶.

河南既定,阎锡山再无后顾之忧,眼看天下大势将定,连忙赶来登上最后一班车,于1927年6月挂起青天白日旗,就任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参加北伐。

就是在这个时候,北伐军内部却形势突变。

宁汉双方斗争愈演愈烈,4月12日,蒋中正发动**政变,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形成所谓的"宁汉分裂",宁汉双方各以正统自居,互相攻讦,手中又都掌握着军队,都拿对方没什么办法。为了调停宁汉纠纷,冯玉祥连续倡议召开了郑州和徐州会议,宁汉双方各退一步,武汉方面分共清党,南京方面蒋中正下野,成立南京国民党中央特委会,促成宁汉合流。

武汉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之后,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失败,也意味着北伐战争的性质转变,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宁汉合流的真正赢家是南京方面,除了蒋中正暂时下野,没有任何损失,反倒攫取了实际权力,所以很快就遭到了汪精卫一派的抵制,爆发了更加激烈的政治斗争,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也被架空,去职出国,武汉方面大将唐生智和张发奎则发表通电,坚决支持汪氏。

南京特委会遂命令李宗仁、程潜北上讨伐,在谭延闿、朱培德等实力派的支持下,打败了唐生智的部队,唐生智下野,部队被李宗仁收编,两湖地盘尽入桂系之手。同时,张发奎则借追击叶挺、贺龙南征军之际,杀入广东,与李济深争夺地盘,与黄绍竑激战于广州城下,汪精卫失去了军队的支持,最后只好愤而辞职。

南方闹成了一锅粥,却把阎锡山害得不轻,北伐军攻克郑州、徐州之后,就开始内乱不断,把他顶在了和奉系对敌的最前线。

而张宗昌和褚玉璞败于江苏之后,又丢掉了直隶地盘,无奈之下掉头杀入河南,循陇海线一路西进,攻向了盘踞在郑州一带的冯玉祥所部,失去了南方北伐军的支持,冯玉祥和阎锡山只好暂时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安**。

阎锡山倒向北伐军之后,震惊最大的莫过于老帅张作霖,昨日信誓旦旦共同‘讨赤’的盟友,今天一转眼就变成了‘革命军’。山西方面态度的公然转变,使得奉系的形势更加恶化。

为了以壮声势,张作霖于6月18日在北*京就任安**海陆大元帅,潘复出任安**政府总理(北洋政府最后一届总理),发表讨赤通电,并派遣阎锡山的同学,军政府参议署长丁国翰赶赴太原,明为奉上‘安**副元帅’一职进行拉拢,实为窥探阎锡山的动向。

阎锡山对丁国翰热情招待,表示易帜只为自保,无意与张作霖为敌,转劝张作霖放弃安**称号,改易‘东北国民革命军’,与南方言和,至于今后是否向奉系用兵,则始终未作承诺,丁国翰不得要领,无功而返。

随着这些大佬巨头纷纷活动,北中国的形势一月三变,肖林也产生了浓重的危急感。

察东镇守使督署衙门内,四十五师几位高级将领齐聚一室,正在研讨形势。

迎面墙上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苏民毅手执指挥棒,正在介绍前线的形势。

“冯玉祥占领郑州之后,张学良即率领三四方面军由河南向北撤退,李天宏所部第七师也在其中,阎锡山派出徐永昌部出兵井陉,作出进攻态势,但一直没有采取下一步行动,使得张学良从容渡过滹沱河,在沙河以北的望都、曲阳、定县、新乐一线布防。”

听说张学良和李天宏脱险,肖林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安**二十万人马败出河南,正在披靡千里而撤,如果晋绥军拦腰截击,恐怕立刻就是一场大败。

阎锡山不愿独立对抗奉系大军,一直在坐等徐州北伐军沿陇海线西进,倒放了张学良一条生路。

“阎锡山虽然按兵不动,坐失战机,但却一直在忙着调兵遣将,已经面对奉系摆出了作战姿态。”

苏民毅又介绍道:“根据可靠情报,傅作义率第四师、李服膺第十四师前出蔚*县,兵锋指向石家庄和保定。同时,商震率领晋绥军第一军,第七军以及两个骑兵师,三个炮兵团已经摆在娘子关一线,而徐永昌率晋绥军第二、三、四、六各军几骑兵第八军三个师,三个炮兵团陈兵井陉,随时可能沿京绥铁路东进,察哈尔的形势非常紧张。”

听说察哈尔正面的敌将是徐永昌,肖林心头不禁一紧,徐永昌,原来是冯玉祥手下的国民三军代理军长,山西籍贯,刚刚投靠了阎锡山,此人现在名声不显,但在将来却大放异彩,中原大战晋绥军总指挥,抗战中担任军委会军令部长,和军政部长何应钦,军训部长白崇禧,政治部长陈诚并称军委会四巨头,并代表中国政府在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投降,堪称一代名将。

二三七章南下

肖林穿越而来,对于李景林之流从没听说过,但徐永昌是日本投降时中国的代表,当然知道他的大名,虽对其事迹不为了了,心底却隐隐一阵心慌。

还好,晋绥军的另一员名将傅作义对着石家庄,和察哈尔应该没有交集,暂时不用担心.

纵观自己手下,四十五师的主要将领大都出身于牛头冲,和徐永昌、傅作义等人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真要是展开厮杀,恐怕不是对手。

而双方的兵力更加不成正比,因为和冯玉祥结盟,山西周围再没有敌对势力,晋绥军将近二十万人马都摆在面对奉系的前线,兵力远远超过了察哈尔,只凭高维岳的第九军,必然寡不敌众,守不住防线。

眼前的形势如此险恶,又是肖林从未遇到过的困境,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张作霖安**的几十万大军。

但是,张作霖要对付的可不光只有一个阎锡山,北伐军才是真正的生死大敌,与此同时,张宗昌和褚玉璞的直鲁联军,正和冯玉祥的西北军缠斗不休,如果现在爆发战争,只能任由高维岳和肖林自己对抗晋绥军。

这个时候,苏民毅正在总结发言:“综上所述,徐永昌能征惯战,手下又有十余万精锐部队,一旦沿京绥铁路东进,我军很难战而胜之……”

众人一阵窃窃私语,小声议论起来,肖林心中担忧,面上却平静似水,安坐不动。

将为军之胆,身为一师之长,还在讨论军情的时候就显得慌乱,只会让手下信心不足,不管有没有主意,先定住心神再说。这个道理是他最近才悟出来的,随着身份地位的改变,肖林勤勉之余,早扔掉了前世那些痞气,经常反省思考,也在成长之中。

“既然是这样,我说一点个人意见吧。”郝梦龄突然插言,向着肖林看了一眼,目光中带着请示的意味,肖林正想听听他的意见,当下点点头,抬头静听。

“也不用过于悲观,阎锡山虽然蠢蠢欲动,但现在还没有发作,老帅也在尽力安抚他,我们还有一段准备时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