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头,来一碗吧。”一名国民六军的战俘军官端起一碗绿豆汤,递给了郝梦龄。
虽是炎热无比,郝梦龄仍然军容板正,一身没有军衔领章的夏装军服整整齐齐,任由汗水浸得湿透,当下谢了一声,伸手接过碗来,将扣得紧紧的风纪扣解开,仰起头一口气喝下了半碗,然后喘了口气,向四周看去。
经过两周来的辛苦劳作,一条新开的沟渠已经初见雏形,穿过田野伸向远方,已经快和沙河连为一体,这番辛苦,总算值得了。
“郝头,你说说看,兴隆县这伙人真够狠的,把咱们当牲口使唤,这大热天的,硬是逼着咱们挖了一条河出来!听说过两天还要让咱们去修路,你可得想个办法堵回去……”
那战俘军官还在发着牢骚,郝梦龄已经淡然打断了他:“修路就修路吧,修桥铺路,兴修水利,都是有利民生的善举,比打打杀杀的强。”
说着话,郝梦龄已经站起身走开,只留下那战俘军官在身后恼怒地发着牢骚:“装模作样,让你当个战俘营的营头,就把马屁拍到了天上,那肖林也听不见,没用的!”
听他说得阴损,几名二十五团的俘虏兵一起怒目相向,磨拳擦掌就要上去动手,郝梦龄却摆了摆手,制止了手下的冲动。带着战俘营修路筑渠,是他自己的选择,有什么牢骚怪话,都宁可默默地承受。
刚被发布为战俘营营长的时候,郝梦龄根本不愿配合,肖林却并不强迫,只是送来了一份发展兴隆经济的民生计划书,内容详尽,目光长远,虽然有些地方郝梦龄看不太懂,但却已经感到了肖林的诚意。
计划书的结尾,写着八个大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肖林,果然和其他人有些不同,似乎是真心想做些事情。
计划书里,包括了兴修水利和交通的内容,点名让战俘营承担这个任务,郝梦龄考虑再三,终于默默接受下来,带着战俘营开上了工地。
这些日子下来,虽然身后一直有机枪和刺刀看守,郝梦龄却难得地心情舒畅,把全部心思都扑在了筑路之上,已经忘记了战败的尴尬和耻辱,只想为民生多些实事,至于那些不理解自己的声音,就由着他们去吧。
正在和技术员探讨着工程安排,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郝梦龄抬头一看,保安团的士兵押着一队战俘回到了工地,交接完毕,又点了一串战俘的名字,押着他们离开了。
其他的战俘在旁边羡慕地看着,保安团又来挑人了,如果能够通过筛选,就可以离开战俘营,到保安团当兵拿饷了……
兵营训练场上,被选中的战俘分成几组,正在进行各种测试。
首先是体检,每个士兵的身高体重和健康状况都要检查,甚至包括常见的传染病,除了这些还要进行体能测试,体质太弱的先回战俘营劳动锻炼,把身体养好了再来;通过之后,再进行军事技能考核,按照兵种的不同,射击、投弹、拼刺等等技术,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
这两项测试合格后,还有严格的政治思想考核,考官们面色严肃,向着俘虏们不停地提问,诸如以往的经历,为什么要当兵,为什么要加入保安团……等等等等,各种问题。回答完毕后也不置可否,只用笔在本子上不停地记录着……
肖林站在窗前,向训练场上看了一会子,对邵得彪说道:“大哥,挑选可以再严格点,部队扩充得太快,我怕出问题。”
经过一场大战,保安团原来的老兵只剩下七八百人,却收编了苏民毅等部上千人马,再掺进去这么多俘虏,肖林心里有点发虚。
“可以,先把架子搭起来就行,俘虏们可以慢慢转化,到时再填进去。”
邵得彪点头称是,想了一下又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军官不足,改编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保安团正在忙于改编,收编的部队被打散,重新分配到各部之中,还没有彻底融合消化。保安团原来只有三营九连,现在却有两千多人,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必须扩大编制。
除了现有的两千多人,战俘营里还有将近三千俘虏,再从社会上招收一些新兵,保安团将膨胀到接近六千人的规模,在肖林和邵得彪等人的计划中,保安团将拥有十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连和一个骑兵连,如此庞大的规模,各级军官的缺口很大。
但是,保安团原有骨干有限,很多人出身土匪,素质有限,大量的基层军官被火线提拔,连王铁胆都当上了排长,再让他们免为其难担任更高的职务,对其个人,对部队,都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
当然,也可以提拔降将,但是前提必须是保证忠诚,这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决不能操之过急。
“大哥,你干脆去一趟奉天算了,奉天讲武堂刚毕业了一批青年军官,看看能不能招收些人才。”肖林想了一会儿,提出了解决方案,可惜著名的保定军官学校已经停办,否则不必舍近求远,到奉天去招收军校生。
“我?我走不开呀,干脆你辛苦一趟吧。”邵得彪摇头,部队上的事情千头万绪,他实在忙不过来。
肖林也是摇头微笑,又把问题推了回去:“我也不行,还得你去……我要去北京一趟,那里有更重要的事情。”
一八八章嫡系
肖林和李叔白郭裕秋一起,来到了北京城。
除了黑子,肖林身边谁都没带,就连包新业也留在了县府。一来兴隆事务繁忙,包新业实在走不开,二来北京城里达官贵人无数,自己一个小小的县长还带着秘书,平白地招人笑话。[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这句话在北洋政府时就适用,而此时的北京城,更是大佬云集。
随着北伐军高歌猛进,一路攻陷河南信阳,把战火烧到了淮河流域,北洋各位大佬这才发现,北伐军总司令蒋中正已经羽翼丰满,鸟化鸾凤。
继承了孙中山的衣钵后,继续打着‘联俄联共’的大旗,蒋中正已经逐渐取得了新政权的法统地位,汪精卫、胡汉民、李宗仁、李济深、唐生智等人都不得不拜在其门下,更可怕的是,蒋中正在黄埔亲手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战力强悍,所向披靡,威风不可一世的北洋军阀碰上了真正的敌人。
危机四伏之下,自然同仇敌忾,北洋各路军阀暂时放弃了争斗,团结在实力最为强大的张作霖旗下,派出代表齐聚北京,共同商讨成立‘安**’,以对抗日益逼近的北伐军。
奉系重新在北洋政府中当权,北京的一些政客本想劝张作霖出任大总统一职,以捞取从龙之功,换得晋身之阶,但是张作霖却只愿担任‘安**总司令’的名义,无他,国家未安,共和总统又有何用处?
肖林等人来到北京后,直接找到了张学良。
之所以叫上李叔白和郭裕秋,只因肖林有些心虚。
第七师和保安团横扫坝上草原,将国民四军和国民六军打得落花流水,各自大肆收编败兵,这么大的动静,张学良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收到。为将者无令自战,肆无忌惮地扩大实力,正犯了携兵自重的忌讳,很容易引起当权者的猜忌。
李天宏的顶头上司是褚玉璞,张学良和他没什么交集,肖林却是正牌少帅嫡系,不把这个疙瘩解开,怕是以后再没好日子过了。
自从加入了镇威军系统,肖林和张学良已经上下有别,见面之后总有些尴尬和不便,有些话也不好直接说出来,叫上李叔白和郭裕秋,变成了朋友之间的私人聚会,气氛也就缓和了许多。
果然,报上名号没有多久,张学良亲自接出了大门,热络亲切,将三人请进了客厅。
一番寒暄之下,张学良对郭裕秋尤其热情,又请出自家夫人于凤至相见,和肖林几人说了一会子话,就带着郭裕秋进内宅去了。
“汉公,嫂夫人怎么来北京了?”
肖林随意聊着闲话,一颗心却已经放在了肚子里,民国时代虽然风气渐开,但大帅府的长媳岂是平常人说见就见的,于凤至能和他们说上这几句话,已是多少人削尖脑袋都得不到的际遇。
说起来,这还是沾了郭裕秋的光,其父郭松龄尸骨未寒,张学良见了她,自然勾起故人之情,感慨万千,隐隐还有一股内疚感。
“家父刚刚进京,拙荆就着跟来了,好照顾他老人家。”
张学良似乎对于凤至有些敬畏,解释了一句,就绕开话题,又开起了肖林的玩笑:“肖林兄,你可是黑胖了不少,看来草原上的牛羊肉把你养肥了啊!”
没想到张学良直接把事情挑明,肖林跟着干笑了两声,偷眼看看张学良的神态,轻松坦然,这句话看来就是一句玩笑,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
看来是过关了,肖林心头暗喜。张学良的弱点他已经摸清,此人感情大于理智,只要能够打动他,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哪怕当日郭松龄起兵造反,他仍是一心一意想救郭松龄性命,放着郭家小姐就在身边,不利用一下,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当初保媒拉线的一番苦心。
“汉公,当初国民四军围攻兴隆,我保安团经过死战,才……”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枭雄 (茗澈) 纵横中文网VIP2014-01-24完结人生如戏,有一种人,注定成不了英雄。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美人身下的半尺江山。而当...
-
最爱三国小娘 (吐鲁番) 17k小说网 2013-11-24 完结英雄用战争攻城略地。而上位者却用和平收罗人心!他初来乍到,敢打敢拼,低调奢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