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道,“以往一贯实行全局兼顾、平均分配的救济方案,也算是照顾了所有百姓的生活,但这次的洪灾情况跟以往又有不同!”
“敢问大人,有何不同?”仓曹恭敬的问道。
“这次的洪灾,各地受损程度极其的不均匀,受损轻的,只是屋子进水,泡坏墙角,而受损重的,房屋倒塌、人死鸡亡,真称得上饿殍满地!如果此时县衙的救济方案不向受损厉害的百姓倾斜,恐怕难以安抚灾民情绪、不利于赈灾工作的进行!”
陈强一口气说完,目光在所有人脸上都看了一遍,这才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水。
在场的人听完,心情一下就沉重了起来。
不得不说,陈强的话,准确而迅猛的击中了在场官员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发生了洪灾,地方官员最怕的就是民心动摇、洪灾后遗症加重,这样十分不利赈灾的开展。
而且这种因果关系还是一个无限恶循环的关系,民心恐慌必然导致赈灾困难,而赈灾困难,势必导致民生潦倒,民心更加恐慌。
民心恐慌、赈灾不利,这是一个灾区官员最致命的缺陷,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被上峰看在眼里,那么此人的仕途基本上就算是画上了句号。
这种因果关系如同一个无形的枷锁,死死的捆住了所有官员的思维,成了他们不敢触碰的底线!
所有所有人都沉默了,低头沉默,就连一贯支持张多福的各位官员额头也开始流出了冷汗,如此情形,是该支持张多福还是该优先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这是在是个问题!
眼看着己方阵营出现动摇,张多福断然不能做事不理,他开口道,“这次洪灾为什么会出现受损程度相差如此大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各地主管官员的作为问题,积极作为的,受损程度小,消极作为的,受损程度自然就大了!这次救济可以成为一次考核官员的试题!我们不能因为保住乌纱帽就弄虚作假、避轻就重!你措施不得当,那就该承担后果!所以,我坚持平均分配!”
张多福说完之后,眼睛轻轻的四处一看,顿时有些愣了:他那些平日里的盟友听完他的话,居然没有了平时心领神会的笑容,一个个碰到张多福的目光居然轻轻的躲闪开了!
张多福原本淡定的脸色开始有些紧张了!
唐宋其实也紧张,他可是肩负着为谢家村众多受灾要救济的使命,如果真的按照陈强的提议实行有侧重的救济,那么受灾较轻的谢家村肯定得不到一粒米、一文钱!
张多福很快就看见了唐宋那和自己相似的表情,顿时心头有了一个主意,他看看唐宋身旁坐着的赵氏兄弟,开口道,“唐大人和两位赵大人来镇江有时候了,尤其是唐大人还亲自到过村里,那么几位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
张多福的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唐宋三人身上,心头直呼这个张多福的主意真绝!
所谓打蛇打七寸,唐宋和赵氏兄弟虽然刚来,并没有形成什么强大有力的势力,可是官场并不是靠强大势力立足的战场,有时候一个人就能决定一件事的走向!
张多福心想着,把唐宋三人拉到自己阵营,加上六曹中一贯同气连枝的三曹,七个人的统一绝对就把握住了此事的走向!
张多福的用意唐宋只想了两个呼吸的工夫就想明白了,在佩服张多福抓机会精准的同时,心头也只能无奈的接招了!
唐宋接受着赵氏兄弟投来的肯定目光,开口道,“我同意张大人的提议!”
“如果采用重点侧重的救济方案的话,受灾重的地方固然能很好的缓解灾情,安抚民心!可是,受灾严重的地方要想恢复元气,定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专注于救济他们,那么势必牵制整个镇江县的赈灾事宜,给上面的人留下一个办事不力的印象,此其一。”
“其二,过分侧重重灾区,那定然会忽视轻灾区的灾情,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轻灾区也会变成重灾区,后果可轻可重!所以,我认为救济应当全盘兼顾、重点照顾!”
唐宋的话说完,赵氏兄弟已经点头表示了同意,谢家村的情况他们是亲眼所见,现在情况不严重,可是如果救济不到位,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唐宋三人的表态,让张多福十分的满意,轻轻的放下茶盏,张多福得意的道,“看来三位对于镇江的情况真是用心,爱民如子啊!陈大人,你看?”
陈强面对着张多福的得意面容,很果断的说道,“在场十三人,表决吧!少数服从多数!”
事厅里,陈强、张多福、马尚风、唐宋、赵会、赵永,加上六曹和不经常出现的录事,正好十三人,如果表决中一方人数到七人,肯定是稳操胜券了!
这种表决方式让张多福欣喜,让唐宋也放下心来,因为张多福加唐宋三人加张多福派系的三曹,已然是七个人了,换句话说,谢家村的村民不至于救济无望了!
在座的人都没有意见,那么表决就开始了!
很快,结果就出了!
第一百七十章 陈强的杀手锏 [本章字数:2223 最新更新时间:2013-09-25 11:40:22.0]
表决的结果是张多福一方四人,而陈强一方九人!
陈强以压倒性优势取得了胜利!
这个结果让张多福心乱如麻,明明是稳操胜券的事情,却直接被打进了十八层地狱,张多福如何能不难受,他狠狠的瞪了一眼那几个平日里谄媚献殷勤的官员,眼神里充满了怒火。
那三个被瞪的官员红着脸低着头,片言不发!
唐宋也没有说话,迎着赵氏兄弟的目光,他笑了笑,示意自己没事。
陈强似乎早就知道了这种结局,淡定的笑道,“好了,事情已经明了了,救济方案采取重点照顾的原则!”
陈强的一锤定音让唐宋想起了谢家村村民翻晒粮食的愁苦面容,想起了谢大脚对他的嘱托,心中很是苦涩。
唐宋多么希望有一个人人能出现,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压倒陈强,给所有灾民带来一分希望!
可是,这种人存在吗?
唐宋虽然有心,但无奈权势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刻,唐宋从来没有如何迫切的渴望权势!
这次议事从表决结果出来之后,就代表着它的结束,唐宋正准备起身离开,议事厅外传来了一声沉稳的声音,“我没有来晚吧?”
声音落下,一个中年人步伐矫健的走进了事厅!
此人一露面,除了唐宋和赵氏兄弟之外,满座皆惊!
陈强阴沉着脸站起来,一言不发的看着进来的中年人。
而下面的六曹和马尚风,脸色变了,“他……他怎么来了?”
全场不动声色的只有唐宋和赵氏兄弟,赵氏兄弟初来乍到,根本没有什么畏惧之人而唐宋,此刻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之中,“这个声音怎么熟?在哪里听过吗?”
待看见面容,唐宋也就恍然大悟了,原来是他!
中年人迈步进来,一边走一边回应众官员的打招呼!
“武大人好!”
“武大人!”
唐宋听到众官员的称呼,心中明白此人就是镇江县令武向文!
武向文来到陈强和张多福的身边,笑道,“陈大人、张大人,我没有来晚吧?”
陈强不动声色的移动他的脚步,从事厅第一把椅子上挪到了张多福的旁边,“武大人,今天的议事事小,所以没有惊动武大人!刚才诸位同僚已经做出了决定!”
陈强的话让武向文眉头轻皱,但却瞬间收敛起来,“噢?难得今天如此迅速,那谁来说说今天你们初步讨论的结果呢?”
武向文的话,于情于理都没有什么问题,他一个镇江县县令,了解县衙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妥!
陈强等人心头光顾着想一贯不问政事的武向文为何今天高调出现,全然没有主意到武向文话里带着一个小小的陷阱。
陈强沉默,张多福沉默,马尚风更沉默,只有一个人决定不沉默。
唐宋!
唐宋开口道,“武大人,今天的议事是关于灾区救济方案的,经过初步的讨论,陈大人提出的重点照顾的原则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马尚风不傻,一下子就听出了唐宋话里的用词,跳出来喊到,“唐大人,此言差矣!这个结论不是什么初步讨论,而是已经形成了决议!是吧陈大人?”
陈强一听,轻轻的看了一眼武向文的脸色,心头暗暗摇头,这个马尚风一点眼力都没有,没看到唐宋的话是顺着武向文的话说的吗?你这么跳着脚指责唐宋,不就是指责武向文呢吗?武向文再怎么昏庸,也不能忍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啊!
果不其然,马尚风话音落下,武向文已经发飙了!
“啪!”
武向文的手重重的拍在了茶几之上,力气之大,让放在茶几上的茶盏都跳了起来,“放肆,本官让你说话了吗?大庭广众叫嚣成何体统?”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我乃刘备 (陈明弓) 三国,重生成为刘备。陶谦曰:非君不能安此州,只是尔如何能急之?袁术曰:吾乃仲家皇帝,汝如何敢藐我太甚?刘表曰:君与我...
-
柔情侠骨 (侠影) 17K小说网2013-11-23完结 穿越来到明朝末年的李凡,无意中卷进与东厂斗争的漩涡中,利用现代人先进的头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