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辆马车组成的队伍行了不到一里地,一个白衣女子掀开了第二辆马车的门帘钻了进去!
顿时,马车里传来了男子惊讶的声音,“你……你怎么来了??”
马车外,几个护卫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一个年轻的护卫好奇的问一个年长些的护卫,“许爷,你怎么能放一个陌生女子进去呢?要是她是刺客,那唐大人……”
“二娃子,你放心,哪有这么漂亮的刺客,这个女子是唐大人的相好,我自然是放行了!”被称为许爷的年长护卫神秘兮兮的笑道,“原来唐大人也是风流人物啊!”
许爷看到二娃子担忧的面容,于是拍拍二娃子的肩膀道,“不用担心,你看,唐大人这不没事吗?”
听到马车里传来忽高忽低的说话声,二娃子也就不说话了!
……
太阳下,空气渐渐升温,灼热的感觉开始充斥着周围!
宽阔的管道之上,几辆简单装饰的马车顶着烈日行走着。
马车上时不时传来一阵说话声。
“你说瑶儿让你来的?”男子说。
“不是让我来,是求我来!”女子说,“说是怕你受欺负!”
“哎,还是瑶儿对我好啊!”男子感叹道。
“我对你不好?我陪你上刀山下油锅……”
“你也好!”男子无奈的说道。
“那好,我问你,武婷瑶真的比我美一百倍吗?”女子咬牙切齿的问。
“啊?……”
卷三两江风雨
第一百三十八章 当街抢人 [本章字数:4245 最新更新时间:2013-09-10 09:21:21.0]
(昨天凌晨四点起床,早上妻子姑姑脑溢血做手术到今天凌晨三点,本来想写一章的计划失败,今天是存稿的最后一章,所以发一章四千字的,接下来就是一章一章的写了!本章故事进入两江,唐宋开始和敌人进行激烈的斗争。)
两江之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江南粮仓!大隋朝的南粮仓就设置在江南省首府南京府,可见两江之地的重要之处!
炎炎夏日,镇江县五里铺乡谢家村邻长谢大脚坐在泥迹斑斑的门槛上,一脸愁眉苦脸的看着屋前泥泞的场坪上那一洼一洼的小水坑!
按照往年风调雨顺的年情,此刻场坪上应该晾晒着颗粒饱满、金黄色的稻谷,微风吹过一阵稻谷的清香,一股热哄哄、让人汗流浃背的感觉从背上吹进了心头,虽然脸上的汗噗噗往下流,但心头丰收的喜悦却让人迷醉,如同喝下一大碗自酿的米酒,晕乎乎的!
但今年一场连下七天七夜的大雨,让一切都化成了泡影,河堤、海提坍塌、洪水倒灌,水稻田被冲垮、房屋倒塌,到处一片泥泞狼藉!
谢大脚愁啊,眼看早稻这一季是完了,只能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等三四个月收晚稻那一季了。
只要日头还升起,那么老百姓的生活就有希望,早稻没有了,晚稻肯定会大丰收!身为邻长的谢大脚只能这么安慰他管理的那四户人家。
然而,县令的一个公告让整个谢家村的人都陷入了绝境:谢家村的田地地处防洪泄洪区,县上征用所有土地,每亩补偿五两银子!
此令一出,整个镇江县受灾比较严的谢家村群起激愤,家家户户的壮劳力个个挽袖子露膀子,非得跟县令理论不可,一下子把田地都收走了,让人怎么活?五两银子看着不少,足够一家过一年半载的,可是一年半载之后呢?
谢家村村名可以看出村里大多数是姓谢,所以非常的团结,所以每次县令派来的丈量人员都被谢家村的男人们齐心赶走,致使征地工作一向不顺利,大大小小的流血冲突也发生不少。
县上本来打算出动县衙衙役进行强行征用,但南京府传来的一个消息让县上停止了这个打算,消息说,陛下已经派了赈灾钦差大臣来两江,为了不给钦差大臣添麻烦,一切有损两江风气形象的事情都要杜绝!
镇江县最有损形象的事情就是谢家村的事情,县上一合计,决定先暂停征地、平息影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县上找到了乡长,乡长找到了里长,里长找到了保长,保长最后找到了邻长,一层一层的施压,保长给谢大脚这个邻长的命令就是:让所有人都安分下来,要是不小心惊了钦差大臣的驾,那就要从严处理!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有时候保长对村里威慑力甚至大于县令的威慑力,所以无奈的谢大脚只好苦口婆心的劝下了谢家村的爷们。
躲得过初一,躲得过十五吗?谢大脚知道一旦钦差大臣一走,征地还得征,那时候谢家村二百号人怎么活??
“爹,你想什么呢?”
一声泼辣清脆的女儿声打断了谢大脚的沉思,谢大脚扭头一看,后面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谢三妮!
谢三妮豆蔻年华,聪明泼辣,生性豪爽,说话自然是风风火火,她一看她爹的神情就知道为什么,“爹,你不用愁,征地的事肯定是不行的!”
谢大脚看着女儿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为什么不行,胳膊拧得过大腿吗?”
谢三妮有些不满的撇撇嘴,“爹,我们才是大腿,县上是胳膊好吧?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嘿嘿,念了几天书还说出几句话来了!”谢大脚笑着说道,“对了,你收拾这么干净要去哪?”
谢三妮一身天蓝色衣裤,配上两只小角辫,说不出的活泼可爱!
谢三妮说,“爹,县上有丰收庙会,我去开开眼!”
谢大脚摇头道,“都要饿肚子了,还办什么丰收庙会!罢了,你去吧,仔细不要贪玩!县上坏人多!”
“知道了爹,我哪次也没有给您惹事!”一阵蓝色风刮过,谢三妮的声音已经从门外飘来……
……
……
唐宋的队伍到达两江门户镇江县时,已经是中午时分,阳光穿过云层照在了古老的镇江城上,城墙脚下虽然还有泥水的痕迹,但古旧的高大青石墙和那斑斑的青苔藓,依旧诉说着镇江的古老和辉煌。
“唐大人,前面就是镇江县了,过了镇江县,就是江南首府南京府了!”二娃子指着远处的城门说道。
二娃子此人年轻机灵、憨厚老实,敢说实话,所以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唐宋对他还是很器重的,此刻听到他的话, 唐宋笑道,“恩,既然如此,我们中午就在此地吃饭吧!”
“是,唐大人!”二娃子答应一声,连忙跑去跟许爷传话了!
许爷一听二娃子的话,没有犹豫直接点头了,他只是个护卫,护卫唐宋安全就是他的任务,至于行程安排,他只要听命就好。
传令妥当,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进了镇江城……
镇江县不愧为江南的门户,能形容它的词只有一个:繁华!
正对城门的,是一条笔直宽阔、平坦的青石大街,大街上盯着太阳的人群拥挤,熙熙攘攘,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摊位,卖面人的、卖竹编玩意儿的、卖糕点的、卖水果的,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好一副热闹的景象!
大街两旁是高高的房屋,青瓦白墙,层层叠叠,每个临街的铺面,都挂着一幅白底红边的招牌幌子,微风下迎风轻摇,此起彼伏!
听着耳边喧闹的叫卖声、讨价声,从马车下来的唐宋和李婉儿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李婉儿虽然见多识广,但也许没有见过热闹到差点走不动的地步,所以此情此景让她惊呼,“江南之地如此繁华啊!”
唐宋点头一边吩咐几个护卫安顿好马车,一边小声的猜测道,“我想镇江县大概是举办什么活动吧,要不不会如此热闹!”
“呵呵,兄台是外地人吧?”拥挤人群里一个年轻人听到唐宋的话语微微一笑,和善的搭话道。
“噢,是的,兄台,我们行商到镇江,所以不太熟悉!”唐宋连忙一副感激的模样冲着年轻人拱手。
“噢,原来如此!今日是镇江县一年一度的丰收庙会,寓意是欢庆丰收,所以人比往日多了一些!”年轻人解释道。
“丰收庙会?”
唐宋没有说话,李婉儿已经有些疑惑了,“两江洪水泛滥,何来的丰收?何来的庙会?”
李婉儿直白的话!让年轻人面色一变,他连忙四周望望,看见没人注意这边的时候后才低着声道,“事实如此,不过听说朝廷排钦差大臣来赈灾,所以县上决定还办这次庙会!想来是县上的官员为自己的仕途积累点力量,意图他日能平步青云罢了!钦差大臣,还不就是这回事吗?”
年轻人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怒气的表情,他根本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公子哥模样的人,就是他口中就那样的钦差大臣。
唐宋一边听,一边暗自寻思,在此等洪水泛滥的时刻,县令的心思不放在赈灾上,却放在了门面之事上,其能力可见一斑啊!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我乃刘备 (陈明弓) 三国,重生成为刘备。陶谦曰:非君不能安此州,只是尔如何能急之?袁术曰:吾乃仲家皇帝,汝如何敢藐我太甚?刘表曰:君与我...
-
柔情侠骨 (侠影) 17K小说网2013-11-23完结 穿越来到明朝末年的李凡,无意中卷进与东厂斗争的漩涡中,利用现代人先进的头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