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我乃刘备 (陈明弓)



屯田校尉枣袛、将军蔡杨、刘岱,为叛首,皆处以极刑。而他三家的家童在这件事情成了帮凶,在动乱中已经死去三四百,余者七百多人,全部坑杀。三府之家眷,满门抄斩,一个也不许留!

为此事,鲁肃还向刘备求情。鲁肃说,家童为乱,不过是听从主人的意志。他们主人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他们没的选择。所以这件事上,还真不能全怪他们。至于坑杀,是不是过了点?希望刘备重新考虑。

刘备其实也非暴徒,他也绝不希望诛人族,更不会有杀人家的癖好。但他实在震惊于这次事变。想若让这群***成功了,失去定都事小,要是失去了鲁肃这样的人,那才让人愤让人恼。

所以,他的生气,是出于那种他与生俱来的侠义之气。

虽然,他很清楚,这种侠义之气,是不该出现在一个王者身上的。

放在以前,他肯定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他甚至会为某种义气,而奋不顾身也要拿命去拼。就比喻他刚接手徐州之际,正是百废待兴,他却因为袁术对他周边使了小小动作,而毅然决然向他这个家世不简单的四世三公之后发起反抗。这算得是“义气”,一时不忍,难忍之气。当然,这是他前期的,那个刚刚脱离帮派义气的更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性格也渐趋脱离了“义气”,而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大局之上,以包容天下的心态,包容了一切。

比喻,豫章一败后,他并没有急着去向袁术报仇,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他最大的敌人并不是他。

他的理智终于战胜了他原来那满腔的义气,转而变得理智了。处处做事都有为了大局考虑了。

而为了大局,他自然要失去些什么。

比如,这种得之不易的“义气”。

等到义气渐渐磨灭的那一天,也就是他完成自我的升华的最后时刻。

当然,世间万事万物,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这是必然的规律。

他得到了高官,失去了低禄。

他爬得高,也感到了高处不胜寒的苦楚。

一个“孤”字。道尽无限的沧桑!

一个高高在上的“明公”,更是一条界线。一条“义气”与“理智”的界线。

本来,他以为这种冲动,这种义气不会再来了。但当鲁肃为了保住他的定都,以身涉险,身受重伤时,他知道,他的内心澎湃了,那种消失已久的动力又回来了。那是种朋友间的义气。那是种正的能量!

当他会为了鲁肃,而治这么多人的罪,要杀死这么多人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内心的“侠气”并没有消散。

但对于一个掌舵人来说,这种“气”是要不得的。

历史上,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关羽被孙权所杀,张飞急着要为二哥报仇。不免脾气如火山爆发。于是,动辄鞭挞士卒,以致健儿为之怒。趁他睡着的时候,割走了他的脑袋。这是为义气而死。之后,“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又倾全国之兵,不顾大臣反对,毅然决然走上白帝城的不归之路。这,不可谓不是“义气”。可怜刘备磨练了半身的“假仁义”,到底是败在了自己的一时不忍之上。义气虽好,千万别贪杯啊!前车之鉴,前车之鉴。

有鉴于此,所以在听到鲁肃的劝说后,刘备又很快回到了那个理智上来。

“子敬你说得没错!这些人都是迫不得已,这才听从了主人,一时糊涂犯了事。这也不能怪他们,我更不能将全部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去。”

接下来,刘备赦免了这些人,将他们全部流放到边塞充军,免了一死。

当然,像枣袛他们三家,刘备还是不能轻易赦免的,因为这关系到榜样的力量。

如果一人作乱,全家还可以赦免,那将有多少效行者?刘备可不想看到有第二次定都兵变,更不愿鲁肃受到第二次重创。

在斩杀了这三家叛党后,当然,这件事情远不可能就这么快结束完。而接下来的事情,将在明里暗地双方面进行。

只是,定都的事情未完,楚都曹府的事情又起了。

赵牛的奏牍呈到了刘备的案前,刘备皱起了眉头。

这楚都到底是怎么了?曹家和孙家到底怎么了?

孙家二公子孙权被杀也不过一段时间,他当时接到赵牛的详细报告,以为孙家事情一出,好呆也会对曹家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最起码,也可以使他们安静一段时间。但他们似乎根本就不屑于过安静的生活,总是要想方设法的跳巢,躲避,做出些出格的举动。

曹家八岁的三公子,居然想要联系上他父亲的旧部,让他们设法将他偷出城去?

这样荒唐的事情也有?还发生在楚都?真是不敢相信。

也幸好,赵牛在本事件的后面,又有了进一步的解释。

赵牛上面替刘备分析,曹植可能是为了顶替曹丕的罪,所以故意将一切罪责都往自个儿身上揽了去。

刘备闭目想了想,不知为何,在此时,他的判断力,还是多少受到了点历史的影响。

对于像曹植这样“才高八斗”的人,他还真不想杀他。

虽然,这样通敌的罪名,也够他喝上一壶了。

但他,还是不愿意就这么轻易毁了这么样一个人才。

他舍不得,他还想要为自己的儿子留着呢。

但关键的是,曹植到底有没有这个野心,他的想法是什么?他是真的对楚都一点也没有感觉,还是自己的“善待”,仍是让他们不愿意领情?

刘备觉得,他现在有必要先跟他聊聊,看看这个只有八岁的曹植,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批赵牛的回书里,刘备让赵牛亲自送曹植来定都,他要亲自见他。并告诉他,对于这件事,他可以破例给曹植一次‘自辩’的机会。而只要曹植说得通了,或许这件事,他可以不再追究。

将这封书函送出去后,刘备这边又接到了琅邪臧霸的奏牍。

臧霸奏牍中言,他已经率部平定了济北之乱,并且斩杀了叛将曹休,俘虏贼兵万余人。现已经将曹休的头颅一并献上。

随着奏牍送来了一方火漆的木匣。匣子里,安放了一颗年轻人的首级,但已经被鲜血模糊了。

成王败寇,失败就是这个下场,没有什么好说的。

刘备不再多看,让部下将这颗脑袋挂南门,震慑人心去了。

他这里回复臧霸,说臧霸劳师远出,琅邪空虚,恐为宵小所趁,所以让臧霸回镇开阳,不可在外面久留。并表臧霸之功,赐金两百斤,嘉奖一番。信中言到泰山原来的太守吴敦被曹休所杀,目下泰山无主,让臧霸举荐一人为相。

臧霸上表称谢,并没有给出名单。

对于臧霸的谦虚之举,刘备当然看了出来。他再次催促他,务必要推荐一人,臧霸没奈何,只得举尹礼接替吴敦,为泰山太守。刘备任用之。

第五百六十九章 车胄章县夺兵

月饼节快乐!!!

“我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当然是去鲁国,听说鲁相毕谌(陈音)毕大人也突然起兵反刘了,我们正好去投靠他”

“毕大人?”

“毕大人你不知道吗?他原来也是曹大人的部下,听说这之间,他们还有一个故事呢”

“哦,什么故事?”

“对呀,什么故事,快说说!”

“嘿嘿,你们不知道吧听说曹大人为兖州牧时,他就是大人身边的别驾了只是后来,张邈那厮连接吕布,反了咱们曹大人那张邈也真不是个东西,为了迫使毕大人就范,就将毕大人家的母弟妻子全都劫持了去曹大人知道此事后,就对毕大人说,‘你的老母亲在张邈那里,你可以回到张邈那边去了’毕大人当时向曹大人叩首,并发誓不会有二心,他接到老母亲后就会立刻回来的,让曹大人放心”

“当时曹大人被他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送他走了只是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了等到曹大人灭了吕布后,又擒获了毕大人,当时别人都替毕大人捏了一把汗,生怕曹大人一震怒,就压迫将他杀了谁知曹大人并没有怪罪他,还跟其他人解释道,‘像他这样的能够孝敬于母亲的人,岂不是也能同样忠心于君主他,正是我一直追求的那种贤人啊!’这事后,曹大人就让他当了任城相后来,刘备攻入了兖州,毕大人也就归降了刘备刘备就封他做了如今的鲁相”

“哦,原来这么回事啊,只不过不知他为什么突然起兵了?”

“这还不简单啊,自然是听说曹大人还活着加上其他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叛乱,他想趁机多占点地方,好等曹大人回来呀”

“有道理!”

这伙人有个三四百的样子,都是这几日间远近聚集来的他们都是曹休的旧部,被打散后,分散在各个山区之间在他们得知曹休已经自杀死了后,卢县也被刘军收复了,他们这些人顿时成了无头的苍蝇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也就在他们迷茫之际,突然接到了鲁国毕谌的使者使者劝他们往投鲁国,毕谌大人愿意收编他们他们一听,正好没有去处,此事倒是可以商量于是,他们都团聚在了一起,将毕谌使者的话说了他们这些人倒是没有一个反对的,纷纷赞同了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初步共识也就在前些天他们从山区里走出,长长的拉着队伍,从肥城赶往蛇丘,再到鲁国的路上一路上无所事事,也就三五成群的闲聊着,倒是悠游自在,哪里有半点像是当过兵的样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