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强悍神农 (旺家家)



刘宇不住的点头:“这个办法好啊,环宇商行还在成长期,不能承受过重的负担。只是文机要记住啊,接受的捐款每一笔都要用到贫困百姓身上,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谁把这批物资挪用了以后就没人捐款了。”

陆文机有些不高兴:“大哥还信不过我的人品吗?”

“呵呵,文机错怪我了,不是说你,是说这事情,捐款以后会经常有的。这件事情肯定不可能你去全部操办,还有其他的人参加。你制定一套严格的监督制度出来,就像咱们建小学一样,让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出来跟着监督,事情要办好办的漂亮。”

“好,大哥同意就好,我和大家商量一下监督的问题,现在一个小小的白城县不论如何都不会出任何问题的。大哥放心,我去办了。”

陆文机办事也是雷厉风行的人,回去召集了一些文人就开始运营了。通过张贴布告、在集市上宣传等等多种手段,很多人都知道了,原来在白城还有八千多人没有冬衣穿,想想吧,寒冷的冬天寒风一吹,那可是很冷的。虽然白城气候零下的时候很少,青壮冻一下倒是无所谓的事情,但是老人和小孩呢,那是会冻死人的。

宣传队的人口才好,让很多人听了声泪俱下,城里有五位德高望重的热心的老头站了出来愿意担任监督员。这次接受捐款,和捐衣服被褥等。但是衣物必须是干净的,捐之前必须清洗和暴晒。

有些人不就理解了,说给的馍馍还嫌冷。宣传队的人就解释了,被捐助的人他们也有尊严,更何况清洗不干净的衣服会传播疾病。

短短两天的时间这次的任务就已经圆满的结束了,环宇商行出了两千套羽绒服,两千条普通被子。其他的商行药铺,等等出了数千的金币,就连白城的几个花楼也拿出了不少的金币。白城玉人何处,捐款一百金币,惹的大家一阵欢呼。要知道玉人何处虽然规模大,但是姑娘不过三十多人而已,捐出这么多钱实在不容易。

剩余的钱和物资就形成了一个基金,叫做救困基金会由民间爱心人士负责管理和监督。

渐渐的乡勇军的控制了白城的行政,财务也要和环宇商行慢慢的分开,毕竟开销大了,不能一切都靠商行的收入。掌握行政之后有税收和农税。

事实证明光靠救济不能完全的解决贫困,老百姓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发挥去创造。

白城地方很大,人口很少,平均每人有二十亩以上的地,更何况还有无数的可以开垦的荒地。当然不赞同乱垦乱伐,饮鸩止渴不可取。

陆文机带着几个人,跟随着巡逻的乡勇走进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叫做百步岭村。二百来户人家,八百多人,算得上大村。一看到巡逻队来了,村里的乡勇就过来汇报工作。

“老乡,最近的治安咋样,还有小偷没。”

“没了,巡逻的密度那么大咋可能有呢,就算他们瞒过我们这些村里的巡逻的到了路上也会被检查。更何况现在饭店也好,肉铺也好都不敢再收偷来的猪羊了。”

陆文机又来到一户人家,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农正整理羊圈呢。

“我是咱们乡勇军的,过来了解了解情况。”

老农拍了拍手上的羊粪走了过来,呵呵笑道:“原来啊,县太爷都不下乡,没见过羊粪,居然把羊粪当成药丸子,放在手里滚来滚去的,你们好啊天天下乡。”

“呵呵。老乡你说咋能让百姓都吃上饭,住上房子、娶上媳妇,过年过节有肉吃呢。”陆文机说的这些都是比较现实的,是过年过节有肉吃,而不是天天有肉吃。

“你说的这个太深奥,我哪里懂啊。不过最近治安好了,我也有些想法,不知道你感觉咋样。”

“有想法就说说呗,好的话推广给大家,你也是功德一件啊。”

“咳咳,说的不好你别笑啊。我种了半辈子地了,发现种地如果不上肥料谷子长的跟狗尾巴草一样,根本不行。所以要种地要上肥料,肥料从哪里来,你说?”

陆文机家也有地,这个问题难不倒,说:“当然是牲口的粪便和一些杂草沤的了。”

老农拍了一下大腿:“这不就对了吗?以前吧,小偷太多,家里养几羊,几只鸭子都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了,可以鼓励大家多多的养羊,养家禽。不用说山坡上的草,就算是农田里收获的秸秆都能养活几头羊。”

“恩,恩。不错,不错。你接着说。”养牲口和种田相互起作用这个观点刘宇早就提出过,而且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

“没了,还有啥啊。养二十几只鸡,十多只鸭子,一年的油盐就不用仇了。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去乱石山吃过一种瓜,叫做南瓜,又香甜又好吃的,听说还能当饲料。如果能把种子发给我们一些就好了,哪怕十拿钱买我们都愿意。”

第188章 反季节蔬菜

要说大南瓜陆文机非常的清楚,就算是现在每天早上还吃南瓜粥呢,中秋节时候收获的不用什么特别保存方法放三四个月没问题。今年南瓜收了很多很多,堆积的如同山一样,至于种子刘宇说过大约有几百万粒吧,但是是不是要大面积的推广还是要刘宇来定的,想到这里陆文机说:“南瓜虽然在乱石山种了,可是全部是我家刘将军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至于是不是要推广我要问一下。”

老农肃然起敬,一把拉着陆文机:“你说的刘将军就是那个神农吗,他給带来了很多的新品种的那个。”

“不错,不错。就是啊。”

“哎呀,太好了。听说刘将军是神农下凡,厉害的没边了,給稻田吹一口仙气就能让水稻增收一倍还多。”

回来后陆文机就去问刘宇南瓜要不要推广,得到的是肯定的答复,首先保证环宇农场,和乱石山里的播种,其他的南瓜种子都可以用来推广給大家。不过考虑到大家种植技术不高等明年春天要育苗后把瓜苗分给大家,分文不取。不过领取瓜苗的人都要在秋天上缴一个南瓜。这也是一种交换,让朴素的百姓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腊月十四日一大早,白城城西最大的菜市场忽然热闹了起来,原本冬季从来没有见到的过各种叶菜,绿色蔬菜居然出现了,卖菜的人高兴的如同过年。

一个菜贩刚刚把几十斤黄瓜摆在摊位上,一个大嫂就过来了,一看就是家庭主妇,挎着个篮子。

“喂,黄瓜怎么卖?”

“三个铜币一斤,新鲜的黄瓜,好吃不贵。”

这大嫂一听价格吓的倒吸了一口冷气:“我滴个妈来,夏天的时候我家种的黄瓜一个铜币二斤。你咋不去抢呢。”

小贩一听直摇头:“这位大嫂话可不能那么说,我是个生意人,明码标价做生意,怎么会去抢呢。三个铜币贵吗,一点都不贵。你要是能种出来也可卖三个铜币一斤啊,再说了冬天有黄瓜吃就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像夏天那样天天吃,日日吃。”

一个老太太过来了,说:“小伙子,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了第一次见到冬天卖黄瓜的,我来二斤。”

菜贩高高兴兴的帮老太太称了二斤黄瓜,先来的那个大嫂看着老太太离去的背影撇撇嘴:“这老太太,都多大年龄了来买那么多黄瓜。”

说着她嚷道:“給我也来二斤,我要又粗又大的。”

不仅仅有黄瓜,还有茄子,豆浆,长豆,小白菜,油菜等等蔬菜,价格都不便宜,中等以上的家庭才买的起,主要客户就是那些殷实的家庭,普通人家无非是买点大打牙祭而已。

在石门关环宇商行一个新开辟的院子里,挤满了各式各样的马拉大车,最少有五十多辆。这些人都是从各地赶来拉货的,反季节蔬菜的量并不是很大,每人分不了多少,他们还要拉一些西瓜走,最多每个商行拉三四千斤而已。大冬天的,切开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这些蔬菜和西瓜都是环宇农场自己培育出来的,刘宇用万能制造机制造的塑料布,在花果山农场那里有三千亩,其中西瓜五百亩。红山县也有五百亩的西瓜。李永勤怕这些经销商把西瓜子留下然后自己播种,就耍了个小小的手段,在西瓜七成熟的时候就采摘了,虽然瓜已经熟了,但是种子没有成熟。而且西瓜种子培育也很麻烦,必须精心育种才能当作种子,普通西瓜里面的种子结出来的瓜都没有拳头大。

为数不多的西瓜在经销商买去之后卖了很高的价钱,每个瓜离谱的达到了一个银币上下,就算如此依然销售很快。大理的一家经销商卖的西瓜让大理知府的家人采购了去。孙知府吃后大喜,立刻命令八百里加急送了五六个給神都的皇帝。

皇帝自然不会独自吃,皇帝最爱的妃子,玉妃一下就爱上了吃西瓜。开明皇帝就经常动用八百里加急送西瓜过来,后来有个文人写了这么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西瓜来。”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蔬菜大棚里,李永勤和众人脸上都乐开了花,许多老农满是鱼尾纹的眼角都舒展开了。

“东家,噢,不。应该是将军,真是太神奇了,就这么一个棚子就能扭转气候,生产出来新鲜的蔬菜。哈哈,咱们成功了。”李永勤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就算是秋天时候粮食丰收了,也只是认为刘宇培育种子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