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韩非眼圈儿一红,差点流泪了。秦异人这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韩非当时如此做,并不是真要存韩,是因为他出身韩国宗室,不能背弃祖宗,不得为韩国出力,他这是在尽孝。
能懂韩非者,秦异人是也,由不得韩非不激动。
“韩非,我们来个协定。你忠心为大秦,那么,寡人就留着韩国宗庙王陵。若你有异心,休怪寡人无情。”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盯着韩非。
“谢君上。臣一定尽心尽力。”秦异人这是法外施恩了,韩非哪能不感动,忙跪在地上,冲秦异人叩头谢恩。
秦异人扶起韩非,冲众人道:“经过这些天的朝议,寡人以为革新举措主要有:料民,查清山川地理人文口众之数,为治理提供准确的数目,此为第一要务。”
料民,相当于现在的“人口普查”,极为重要。只有经过料民,掌握了第一手准确的资料,才能进行治理。
“道路不通,难以通行,车同轨势在必行,这事得由蔡泽拿出个章程出来。”秦异人冲蔡泽道。
道路宽窄不一,一国的道路与另一国不同,这会极大的阻碍经济的发展,修路就是重中之重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很有道理。
“诺。”蔡泽忙领命。
“民以食为天,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要想有饭吃,就得种地,就得兴农事。要兴农事,就得兴修水利。”秦异人冲李冰和郑国,道:“这兴修水利之事,就交给二位了,你们得好好筹谋。”
李冰和郑国是两位绝世水工,把这事派给他们再好不过了。
“诺。”治天下之水正是二人心中所想,无不是大喜,欣然领命。
“文字不一,交流不便,书同文势在必行,这事就交给荀子和公孙龙子。二位率领一批饱学之士,考证出最能代表华夏传承,最为正统的文字。”秦异人冲荀子和公孙龙子道。
荀子和公孙龙子是当时学术界的泰斗,学识渊博,把这事派给他们令人放心。
这是大好事,欣然领命。
“废分封,立郡县,天下设郡县,郡县一设立,就能废除各处关隘,此事刻不容缓。”秦异人冲李斯道:“自从寡人北征匈回来后,李斯你就在着手此事,这事还是交给你,由你牵头。”
在秦异人北征匈奴回到咸阳后,就把李斯派去管理图籍,收集资料,为的就是此事。眼下,正是李斯施展的时候了。
“诺!”李斯昂头挺胸,大声领命。
“丞相,你居中策应,从中调度。”秦异人冲范睢道。
“诺。”范睢身为丞相,不是要事必躬亲,而是从中调度策应。
“朝议先暂停,你们立时行动起来,拿出可行的办法。然后重开朝议,趁着各地官员、名士、饱学之士集中的良机,好好细商。”秦异人最后道。
人多力量大,可以集思广益,找毛病,推搞各种细节,使得革新举措更加适用,也就是更加具有可操作姓。
范睢他们领命后,自去忙碌。
虽说秦异人早就在准备一统之后的治理,然而,真正事到临头时,方知其中的艰难。
秦异人、范睢、李斯他们又是忙得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觉,眼睛红通通的。
好不容易,费时半月,方才拿出个大概,然后,秦异人再度召开朝议。
前段时间,经过近二十天的朝议,已经达成了共识,大的方向上没有分岐了。可是,在执行的细节上,又是分岐很大,天天都在争论,整个朝殿中嗡嗡直响,如同打雷似的。
好在,随着时间的进行,这种争议越来越小,共识越越来多。
第九章 秦始皇?
又是一天大朝会,淳于越却是抢着发言。
“君上,淳于越以为君上功超三代,德迈五帝,应当上尊号,以示尊荣。”淳于越冲秦异人一抱拳,大声道。
“上尊号?”秦异人一愣,有些发懵。
这些天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对于这事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自从天下归一后,秦异人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天下治理好,还天下安宁,至于显荣的尊号,他连念头都没有动过,要不是淳于越提起,他还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想到呢。
“是极,是极。”就在秦异人发愣之际,只听一阵附和声响起,群臣大为赞成这说话,个个重重点头。
“君上,淳于越说得是,大秦成此伟业,君上一统天下,三王五帝所未有也,帝号已经不能显君上之尊荣了。”范睢满面红光,大声附和。
范睢是个务实的人,并非好虚名之辈,实在是秦异人一统天下这事太过令人激动了。
“尊号虽是显荣,然,毕竟是虚名,有没有都不要紧,还是先把天下治理好再说吧。”秦异人对这等虚名不太上心。
“君上此言差矣。”淳于越却是上前一步,扯起嗓子,昂昂道:“君上可知尊号之可贵?”
“哦。”这话倒是勾起了秦异人的兴趣,打量着淳于越问道:“此言何解?”
“大秦一天下,成就不世伟业,前无古人也,若无尊号,无以显尊荣,此其一也。君上上尊号,可以号令天下,名正言顺,胜过十万雄兵,此其二也。当此大乱之后,尊号可以振奋民心,收民望,举国一体,此其三也。”淳于越扳着手指头细数起来。
虚名看上去是没多大用处,然而,在特定的时间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秦昭王称帝,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天下,秦军一举而成王师,可以征战天下,这是秦国能够很快扫灭列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异人已经完成一统伟业,上尊号有很大的作用,顶得上十万雄兵,淳于越的话很有道理,引来一片附和声:“没错,是这理。”
秦异人的眉头一挑,冲范睢、王翦、黄石难、尉缭、李牧、李斯他们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君上,淳于越所言极是,还请君上上尊号。”范睢他们这些顾命大臣齐声赞同。
“有没有人有不可见解?”秦异人扫视殿中众人问道。
所有人紧抿着嘴巴,没有不同的见解,看来他们是一致赞同。
“既然如此,寡人就上尊号。”秦异人扭头冲淳于越问道:“淳于越,你以为寡人该上何等尊号为宜?”
“三王五帝实则三皇五帝,是古之圣人,然,君上的功超三皇,德过五帝,应当取‘皇’与‘帝’,合称为‘皇帝’。”淳于越昂昂而言,道:“唯有如此,方能显君上不世奇功。”
皇帝这一词就是三皇五帝的合称,因为在战国时代,人们公认三皇五帝对华夏的贡献最大。秦始皇自认为他的功劳超过了三皇五帝,应当另有尊号,就取二字合在一起,称为“皇帝”。自此以后,皇帝就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传承了两千多年。
事实上,秦始皇的功劳的确是超过了三皇五帝,他当得这一称号。然而,后世之君中,能当得这一尊号的就不多了,后世皇帝者,多为虚名罢了,并无实际意义。
“皇帝?”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称呼再熟悉不过了,秦异人好一阵惊讶,暗道:“皇帝就皇帝吧。会不会是始皇?”
他的念头刚起,只听范睢道:“淳于越此言极是,以君上之功业应当尊‘皇帝’。然,还不能尽道君上的功业,臣以为皇帝自君上始,君上当称‘始皇’。”
“始皇?秦始皇?”秦异人一听这话,差点从宝座上一头栽下来。
“秦始皇”这三字是响当当的,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是如雷贯耳,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一提起皇帝,人们就会想到“秦始皇”这三字。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范睢竟然提议秦异人做始皇。
“我要是应允了,岂不是抢了政儿的风头?”秦异人不住转念头,暗道:“我一统天下,早就抢了他的风头,这有什么呢?始皇就始皇吧。咱两父子,谁跟谁呀,政儿的风头不就是寡人的风头吗?”
突然间,又一个念头冒出来:“寡人成了秦始皇,政儿岂不要做秦二世?”
一想到这问题,秦异人差点一头栽到地上。
秦二世胡亥亡国,正是他令秦国风崩离析,秦始皇创下的伟业不复存在,令无数后人扼腕。如今,秦异人成了秦始皇,那么,原来的秦始皇就成了秦二世,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不过,政儿做秦二世,以他的聪明才智,大秦不会亡。相反,大秦会稳若泰山,不说传之万世不绝,至少能传很多世吧?”秦异人的念头越转越欢喜。
“要是政儿再生个扶苏,那么,秦三世也有了,大秦要想不稳若泰山都不成呢。”秦异人喜滋滋的想。
嬴政的才华不需要说的,要不然的话,他不会一统天下,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扶苏也有不错的政治才华,后世公认的,若是扶苏不被陷害,他当上皇帝的话,秦朝不会亡的。
秦异人、嬴政、扶苏,这三人就是三世牛人,有了他们,秦朝还会亡吗?肯定不会了。
就在秦异人转念头之际,只听淳于越,道:“时人自称‘朕’,淳于越以为,自今曰始,这当为天子专属称谓。”
“朕”之一字,在战国时代是第一人称,是我的意思,无论尊卑皆可用。秦始皇当上皇帝以后,把“朕”用作天子的专属称号,直到清朝帝制终结为止。
“臣工应当敬称天子为‘陛下’,不再称‘君上’。”淳于越接着道。
“甚善。”范睢他们齐声赞同。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游侠传 (三国阿飞) 起点13.11.12完结这么久之后,历史终于进入到错误的轨道上……恢弘大历史,不一样的三国,刘备已死,曹...
-
冒牌大昏君 (码字小神) 一代传奇兵王杨广穿越到隋朝隋炀帝身上,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大隋崛起之路。 泡北周皇妃?小事一桩,勾勾手指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