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呐!”黄石公赞不绝口,很是感慨,道:“人言商君如虎,多行霸术,却不知他打造的秦军是如此了得。”
“没错!”尉缭也是重重点头,大声附和,道:“若不亲眼见识秦军战阵,还真不知商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兵家,其才不在孙吴之下!”
后人皆知秦军能征善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甚少有人知晓,这是出于商鞅之手。世人皆知,商鞅变法成功,秦功这才一跃而成为一流战国,打得山东六国望风而溃,却不知,商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他打造的秦军是他不凡军事才干的最好写照。
只可惜,商鞅死得太早,英年早逝,其杰出的军事才干只是小小的展露了一次。那就是他率领秦军收复河西之地,活捉公子昂一战了。
后人以为,这一战是因为公子昂中了商鞅的计,被商鞅活捉了,秦军这才打败了魏军,收回河西之地。其实,这是大谬特谬。
公子昂的确是个蠢材,只会吃喝玩乐,不会用兵打仗,他也是中了商鞅的计,被商鞅活捉了。然而,秦军当时面对的是“魏武卒”,那是一场硬仗,也是秦军锐士面临的一次考验,秦军硬是打败了魏武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验证了商鞅治军思想的正确姓。
魏武卒是名将吴起在魏国训练的一支重装步兵,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重步兵,全身铁甲,用铁兵器,经过艰苦的训练,人人骁勇善战。在当时,放眼天下,都在用青铜兵器,独有这支魏武卒是用铁兵,一旦出现在战场上,那就是无坚不摧的钢铁堡垒,谁能撄锋?
正是因为有这支魏武卒的存在,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魏武卒的战力有多强呢?孙膑最是清楚了。
孙膑在齐国训练了一批善于单兵作战的“技击之士”,让齐军的战力大为提高,仍是不敢与魏武卒正面硬撼,面对庞涓统领的魏武卒,孙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计,引诱庞涓进入地形复分的马陵、桂陵,限制魏武卒的战力,发挥齐国技击之士善于单兵作战的特长,方才打败魏武卒。
商鞅收复河西之战,秦军锐士并不是利用地形来限制魏武卒,而是正面硬撼,击败魏武卒,完胜魏武卒。
放眼战国时代,能在正面硬撼中打败魏武卒的,唯有秦军!
“可惜了,秦孝公死得太早,壮志未酬!要不然的话,商鞅也不会死得那么早!”秦异人也是感慨。
秦孝公是积劳成疾,活活累死,他一死,商鞅也就必死无疑了,原因何在?
一是因为秦惠文王与商鞅有过节,两人尿不到一个壶里,秦惠文王不能象秦孝公那般重用商鞅;二是秦惠文王不能放走商鞅,象商鞅这样的能人,若是放走了,那么,他会再打造一个秦国这样的一流战国出来,这是给秦国树立对手。
商鞅是用不得,放不得,商鞅的命运也就注定了,唯有一个字:死!
戟手之后是轻步兵,背负硬弓劲矢,腰悬秦剑,身着皮甲而来。
对于秦人来说,骑射是最基本的军事技术,人人都得掌握,不管什么兵种,必须学会。轻步兵背负弓箭,也就在情理中了。
轻步兵后面是弓手,人人背上背着硬弓劲矢,腰悬秦剑,身着皮甲,乍一瞧,和轻步兵没什么差别。
在弓手后面,就是大型攻城器械,有冲车、撞车、抛石机、秦弩……这些大型攻城器械,很是笨重,运输不方便,好在秦国实行的是“标准化”生产,所有的部件都能互换,更是能拆御,运到战场上,再组装起来。
一提到标准化,我们就想到ISO,以为那是外国人的发明。却不知,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在使用了,秦国就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兵马俑里的铜箭簇,经过现代手段检验,误差不超过0.02毫米。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达到这种水准,这是何等的惊人!
当然,秦国全面确立“标准化”生产,要到吕不韦当国去了。吕不韦是大商人出身,对这方面很在行,在他的要求下,不仅大型攻城器械,哪怕是小小的箭簇也不能例外,这是吕不韦对秦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二十万秦军的到来,秩序井然,不见丝毫乱象,这让人震憾!
整个秦军,除了沉重的脚步声、蹄声、旗帜的猎猎声和号令声外,再无别的声响,要不是秦异人亲见,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这太难得了!
秦军开到城下,开始安营扎寨,秩序井然,没有丝毫乱象,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很快的,一座巨大的营地出现在邯郸城下,把邯郸团团围住。
“你们猜,秦国出兵几多?”秦异人打量着城外的营地,大是赞赏。
“王陵这招虚张声势,一定会吓破赵王的胆!”黄石公也是重重点头,大是赞赏。
“王陵号称‘鹰眼狐心’,不愧这个称号,高明高明!”尉缭也是赞叹。
明明只有二十万秦军,王陵虚张声势,把营地扩大一倍,给赵国君臣造成四十万秦军到来的假象,这一手真的很高明。
正如黄石公所言,赵孝成王君臣登上城头,把城外情形一打量,个个胆颤心惊,亡魂大冒。赵孝成王额头上冷汗直冒,只觉天旋地转,差点从城头上栽下去,好在,他还有点儿小聪明,强忍着心惊,没有当场吓瘫。
要是他被吓瘫倒在城头上,必然会引发天大的惊慌,那样的话,大事不可为了。
强忍着心惊,在郭开的搀扶下,赵孝成王回到宫里,再也支撑不住了,一个劲的嘀咕:“四十万啊!四十万啊!这可怎生得了?大赵拿什么来打?”
不仅赵孝成王吓得惊惶失措,不知所措,就是平原君这些大臣,谁个不如是?
恐慌,象瘟疫一样在邯郸城里蔓延,人人惊恐不已,个个心胆俱裂,整个邯郸城陷入一片惊慌之中。
唯一还算镇定点的要算信陵君了,他顶盔贯甲,站在城头上,大声激励军心士气:“上城头!上城头!都给我上城头!虎狼秦人也是人,又有何惧?”
瞧他那模样儿,仿佛他真的不把秦国锐士放在眼里似的,实际上,他是强忍着心惊,不得不为。
他很清楚,这次能成为赵国上将军,他实在是运气好,是因为赵孝成王心中有愧,不想重用廉颇。若是他干得不好的话,赵孝成王必然会夺了他的兵柄,重新启用廉颇。
真要那样的话,他就会成为笑柄,会为人不耻!
若不能守住邯郸,不能存赵,他拿什么来逼迫魏王?他的雄心就会化为泡影!
“此人名虽知兵,却是浪得虚言,压根儿就不知秦军战法,他这般派人上城头,那是在送死呀!”尉缭看在眼里,狠狠摇头,对信陵君的举动,大为不屑。
“呵呵!”秦异人和黄石公对视一眼,大是好笑,道:“他呀,那是赵括第二!”
第十八章 秦军攻城(上)
秦异人的点评很快得到验证。
秦军扎营一完成,一队接一队的开出营地,开始列阵,准备攻城了。
秦军训练有素,动作极为快速,列阵的过程井然有序,没有丝毫混乱,很快的,一座巨大的军阵就出现在邯郸城下。
秦异人放眼一瞧,只见这座军阵占地极大,方圆近十里,黑片的军服、军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帜,如同一片黑色的汪洋,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整个军阵厚重,如同泰山般不可撼动,一派肃杀之气直贯九霄,让人心惊肉跳。
“不愧是扫灭六国,南平百越,北破匈奴的无敌大军!果是不凡!”秦异人看在眼里,大是震憾,终于见到这支传说中的无敌大军了。
若要在中国历史上选一支最为铁血、最为强悍、极具战力的军队,无疑,一定是秦军,而不是强汉大军和唐朝大军。
汉唐两朝固然称盛,汉军和唐军建立了让人目眩的功勋,和秦军比起来,仍是有所不如。两千多年过去了,秦始皇那支无敌大军仍是震憾人心,让人一提起,就想到“铁血”二字。
遗憾的是,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就覆灭了,这支无敌大军也就不复存在了,后人只能从“兵马俑”中观瞻其无敌风采。
要是历史不发生改变,这种无敌大军将在三十年后,大举东进,扫灭六国,一统华夏,结束中国的内乱;关山飞渡,南收百越之地,北破匈奴,收复河套之地,使得中国的版图扩大一倍。
这还仅仅是这支无敌大军巨大功业中的一部分,其最大的功绩在于这场统一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得中国历史从分封分治的分裂局面进入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开拓了中国的统一格局。
统一格局的开拓,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尽管中国经历了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大分裂局面,最后仍是统一的国度。
马军列成阵势,守住两翼,防止敌人攻击两翼。
最前面的是长戟,不计其数的长戟组成一片戟林,乍一瞧上去,只见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长戟,就是苍蝇也莫想飞过。
青铜打造的戟尖,在曰光下闪闪发光,泛出一片金黄的铜光,夺人目睛。
在长戟后面是轻步兵,他们的任务是掩护戟手,若是有敌人冲过戟手的打击,冲到近前肉搏的话,就需要这些轻步兵来厮杀了。长戟的威力虽然巨大,毕竟太长了,近战不灵活,这需要轻步来辅助。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游侠传 (三国阿飞) 起点13.11.12完结这么久之后,历史终于进入到错误的轨道上……恢弘大历史,不一样的三国,刘备已死,曹...
-
冒牌大昏君 (码字小神) 一代传奇兵王杨广穿越到隋朝隋炀帝身上,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大隋崛起之路。 泡北周皇妃?小事一桩,勾勾手指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