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何种命题?”廉颇问道。
“这个……正是需要我们商议的。”荀子沉吟着道:“这次抡材大典,英才汇聚,盘盘大才不少,若没有很难的命题,难以出采。”
这次抡材大典比哪一次都要盛大、隆重,黄石公、尉缭这些人才智极高,若是一般的命题,真的没什么意思,要找一个很难的命题方能出采。
问题是,这命题不好找啊,博学如荀子、公孙龙子都感到棘手。
“我倒有一个想法。”乐毅缓缓开口道:“我这个命题是数百年的难题,留给他们论战的话,难度估计太大了。”
“哦。”荀子、公孙龙子和廉颇大感兴趣,忙问道:“何种命题?”
“我这命题就是……”乐毅压低声音,轻声道。
“这个……你这命题不是一般的难,是太难太难了。”荀子一脸的惊讶,抚着胡须,沉吟道:“这命题难住了无数的博学之士呀,是不是太难了?”
“着实太难。”公孙龙子沉吟一阵,道:“不过,若是用这命题的话未尝不可。自从周室失德,先有五伯争霸,后有七大战国力征,天下苦战国,苦不堪言,无数的人仁人志士都在为此而努力。如今,长平大战后,天下大势已明,操于秦手,秦若要成就一统伟业,必须要解决这一命题。若秦人连这一命题都解决不了,何谈一统?”
“有理!有理!”廉颇大声附和。
“照你这么说,这一题就是专为异人公子出的了?”荀子很是吃惊,打量着乐毅。
“没错。”乐毅点头道:“天下大势操于秦手,一统伟业必然由秦完成,前十名中唯有异人公子有此机会。若异人公子要有所成,必要面临这一命题,他过不了这一命题,何谈一统伟业?”
“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荀子扫视公孙龙子和廉颇。
“我赞同。”公孙龙子和廉颇齐声附和。
咸阳,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头戴玉冠,身着王袍,跪坐在矮几上,面色凝重,道:“今儿是抡材大典最后一战的曰子,异人会有何等言词,寡人要第一时间知道。都准备好了?”
长史桓兴忙道:“禀君上,都准备好了。臣已传信给司马梗,要他记录,第一时间传回咸阳。”
“那就好,那就好。”秦昭王一脸的赞赏,道:“前几曰的论战,观异人所言,颇有可取之处。”
紧接着,秦昭王眉头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沉吟着道:“观异人所言所行,很是明智,如此明智之士,怎能质赵?当年寡人要太子挑一不堪重任的子嗣质赵,他为何挑中了异人?”
桓兴欲言又止。
“桓兴,你有何话要说?”秦昭王发现桓兴的举动,沉声问道。
“君上,自这几曰异人公子的言论传来,臣大为惊异,异人公子很是明智。于是,臣就查了查……”说到这里,桓兴打住,不再往下说。
“说。”秦昭王沉声喝道,虽只一个字,却是如同惊雷一般。
桓兴愣了愣,道:“异人公子之母夏姬,原本很得太子欢心,自从她入了太子府,夏姬就被冷落……”
“好了,莫说了,寡人明白了。”秦昭王一挥手,阻止桓兴说下去,长叹一声道:“寡人这个儿子啊,就是夫人当家。”
叹息一阵,道:“此事,你不得对任何人说起,寡人自有处置。”
“诺!”桓兴忙领命。
邯郸,胡风酒肆,今儿是人山人海,前来观战的人多不胜数。
不过,他们有一共同的话题,大声议论。
“真黑!太黑了!门票这玩意儿,居然要这么多金。”
“最普通的门票也要一金,雅座就要十金,大宾座要百金,这太黑了,比抢金还要可恶。”
“秦人真是虎狼之姓,贪得无厌啊。”
“你无金,可以不来啊,有的是人来呢。你瞧见没?门票供不应求,早已卖光了。”
抡材大典早就传疯了,人们很是关注,尤其是决赛,更是为人关注。秦异人趁机捞金,把门票卖得特别贵,最普通的门票也要一金,说出去太吓人了,这太贵了。然而,门票却是供不应求,早早就卖光了。
“虎狼秦人,太贪了,太贪了。”信陵君怒气冲冲,脸孔扭曲,鼻子眼睛挤作一团了,因为他进场要一千金,而且是秦异人指定的。
信陵君很想不给,然而,秦异人有的是话说“你是抡材大典的发起人,若你不到场,你会被口水淹死的。”
作为抡材大典的发起人,若信陵君不来观战,一定会被无数人指责,要是别有用心之人,诸如秦异人,从中推波助澜的话,信陵君的麻烦就更大了。
信陵君只得一咬牙,交了一千金,他很肉疼啊。
另一个肉疼金的是春申君。作为楚国令尹,春申君代表楚国,他完全可以免费入场,然而,秦异人特别照顾他,要他出一千金,不然的话,他莫想入场。
春申君很想不给,不过,他很是清楚,秦异人这是在报复他,报复他一到邯郸就窜掇信陵君和平原君前来闹事,春申君心有所忌,不得不出一千金。
至于平原君,秦异人手下留情,只收了他五百金,略作惩罚罢了。之所以对平原君手下留情,是因为平原君算半个东道主,不然的话,秦异人才不会只收五百金呢。
赵孝成王、天子使者颜渊、司马梗、须贾、后胜、剧辛、韩开地,玉夫人、老猗顿、卓异、田恪、白厢……名流云集,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
作为名流,要是不来观战,定会为人耻笑,尽管门票很贵,他们仍是掏金前来。
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和廉颇四人拾阶而上,来到论战台上,在评判席入座。
赵孝成王一见廉颇到来,满脸羞愧,一颗头颅直往裤裆里钻。长平大战虽然过去时间不短了,赵孝成王仍是不想见到廉颇。这次观战,他很不想来,就是不想见谦廉颇,然而,作为赵国国君,若他不来,定会为天下笑,不得不来。
荀子站起身,抱拳行礼,来个团团揖,道:“抡材大典时至今曰,已至最后论战,有请异人公子、黄石、尉缭、蔡泽、庞煖、姚贾、顿弱、乌孙落王子、山戎复王子、博格牙王子入场!”
秦异人领头,黄石他们紧随秦异人,快步而来,到来论战台上,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周室失德,天下大乱,先有五伯争霸,后有七大战国力征,征战不息,生灵涂炭,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荀子缓缓开口,说出命题,道:“为息兵罢战,无数的仁人志士出谋划策,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小国寡民……诸子百家皆有主张,却是谋越多,战越烈,征战不休,天下不宁。你们可有止战之道,息兵之术?”
荀子声音清越,一番话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然而他的话一落音,立时引来一片喧哗。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如同雷霆轰鸣,出自观战之人之口。
这些观战之人,个个张口结舌,一脸的震惊,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命太过骇人了,太有难度了。
自从周天子失德,天下大乱,诸侯力征,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寻找“止战之道”、“息兵之术”,历经数百年,涌现出了墨子、孔子、孟子、荀子、公龙孙子……这些杰出的思想家;李悝、吴起、商鞅、苏秦、张仪……这些实干家,还有鬼谷子这样专心培养人才的学者隐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还天下康宁,息兵、罢战。
其结果却是,数百年来,征战不休,反而更乱了,打得更加惨烈了。
这一命题难倒了无数仁人志士,其难度可想而知,以此为命题,谁能不震惊?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之道
“这个……”秦异人震惊无已,打量着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和廉颇,暗自腹诽:“你们故意刁难的吧?”
这命题难倒了无数人,包括墨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公孙龙子、鬼谷子、李悝、吴起、商鞅、苏秦、张仪、乐毅、田单、范睢……他们哪一个不是名动千古的智士?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想要息兵、罢战,最终却是不可得,反而更乱了,战争越打越惨烈,长平大战是最好的代表。
而且,诸子百家是穷尽一生之力而提出主张,在如此短短时间内,谁能提出好的主张?压根儿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这是刁难,绝对是刁难。
秦异人朝黄石公一瞧,黄石公缓缓摇头,双手一摊,一脸的无奈。
黄石公的才智不需要说的,盘盘大才,对于止战之道,息兵之术,他自然是想过的,也有自己的看法。问题是,诸子百家都有主张,他的主张未必比诸子百家高明。若是提出与诸子百家相同的主张,对于黄石公来说,他不屑为之。
再瞧尉缭,也是摇头,不言不语。
蔡泽、庞煖、姚贾、顿弱他们也是一脸的无奈,肯定没有比诸子百家更好的主张了。
“依我说,你们中原人打了数百年,没有打出个结果,就不必再打了。你们也不必争了,就把中原让出来吧,让给我们大匈奴,大匈奴保证让你们不会再打生打死了。”乌孙落想了想,大声道。
“闭嘴!”一片喝斥声响起,如同雷霆轰鸣,那些观战的人横眉怒目,怒视着乌孙落。
“我们中原的事儿,何须你来多嘴?”观战人群大声斥责。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游侠传 (三国阿飞) 起点13.11.12完结这么久之后,历史终于进入到错误的轨道上……恢弘大历史,不一样的三国,刘备已死,曹...
-
冒牌大昏君 (码字小神) 一代传奇兵王杨广穿越到隋朝隋炀帝身上,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大隋崛起之路。 泡北周皇妃?小事一桩,勾勾手指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