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此言极是。如此一来,再也不会有人眼红了。”司马梗大是赞同。
抡材大典这样的美事,谁不眼红?若秦异人独吞的话,会惹得很多人眼红,让七大战国参与进来,就可以把阻力降低到最小。
司马梗一离去,黄石公就来了,一竖拇指,赞道:“公子,你捞金的本领人所难及,黄石佩服!佩服!”
按照黄石公的意思,秦异人难以对付春申君,请出司马梗吓退就行了。秦异人却是不满足,准备趁此机会捞上一大票,才有今天这事。
依秦异人的姓子,三公子联手欺上门来,不好好敲诈他们,他会睡不着觉的。
“这些金归你了。”秦异人大气的一挥手:“捞金这事归我,秘兵归你,尽快建立起来。”
“公子放心。”黄石公大喜,道:“只要公子给我十万金,我保证连各大战国国君睡女人的次数都能掌控。”
洛阳,王畿。
洛阳始筑于周公。周公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下令在洛阳筑宫室,周天子一年一度驾临洛阳,接受诸侯的朝见,行赏罚之事。
著名的“周公负成王”就发生在洛阳,当时的周成王很小,不过数岁,周公就背着周成王来到洛阳,接见诸侯。
自从五百年前,周平王迁都洛阳,中国历史进入东周以来,洛阳一直是周室的都城。
当时,洛阳宫室完好,金碧辉煌,很是大气。如今,五百年过去了,洛阳的宫室残破不堪,很是陈旧。
再加上,周室曰衰,周天子已经不值钱了,诸候不鸟他,失去了凝聚力,国人逃国成风,留在洛阳的国人越来越少,整个洛阳冷冷清清,死气沉沉,跟座死城似的。
周天子的王宫。
须发皆白的周赧王靠在他的宝座上,有气无力,不住喘息。
王宫残破,跟座破庙似的,群臣聚在这里朝见天子,而屋顶漏雨,不住有雨水滴落,滴在群臣身上,这里湿一块,那里湿一大块,乍一瞧之下,群臣跟乞丐似的。
周赧王虽然没有被雨水淋湿,雨水滴落在他身前一个残破的瓦罐中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证明他这宝座不复昔曰盛况了。
“秦异人操持抡材大典,天下响应,本天子不能不赏,你们说,该当如何赏?”周赧王喘着粗气问道。
群臣一片死寂,没有人说话。
如今的周天子很穷很穷,连群臣的薪俸都拿不出不了,还怎么赏?
“哎!周室不复往昔了,就赏他一辆王车吧!”周赧王很清楚周室眼下的处境,拿不出象样的赏赐。
第九十一章 荀子、公孙龙子
邯郸城东,热闹非凡,人头攒动,人山人海,足有数千人集结在这里。
秦异人当中而站,秦国国尉司马梗、赵国丞相平原君分列他左右。
魏国丞相须贾、齐国国舅后胜、燕国上卿剧辛、韩国丞相韩开地、楚国令尹春申君站在秦异人身后。
在春申君这些人身后,就是信陵君、尉缭、李斯、韩非、蔡泽、姚贾、顿弱、庞煖这些读书人、士子。
与他们站在一起的,还有天下五大商家:玉夫人、老猗顿、田恪、白厢、卓异,以及众多的商社。
在他们之后,就是数百读书人、士子。
他们个个伸长了脖子,一脸的期待,仿佛在等待大宾似的。
没错,他们今天齐聚这里,就是在迎接大宾:名闻天下的荀子和公孙龙子。
荀子和公孙龙子是名重天下的名士,是当时学术界的泰斗,任何一人都能劳动诸侯亲迎,更别说他们是两人联袂而来,这是何等的了得,谁能不前来?
秦异人作为抡材大典的举办人,他前来迎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当荀子和公孙龙子联袂到来的消息传开后,不仅赵王派出平原君前来,就是在邯郸的其他六大战国主事人,齐齐到来。
这还不算,就是玉夫人、老猗顿、白厢、卓异和田恪这五大商家也来了。
荀子和公孙龙子的号召力很强,他们要来邯郸了,那些读书人、士子岂能不来?
一时间,前来迎接的人多不胜数,竟然聚集了数千之众。
“古人也追星啊!”望着一张张激动的脸庞,秦异人大是感慨,这名士的号召力太强大了,太强大了。
“怪不得孟子凭着一张利口走天下,诸侯都得亲迎!”秦异人再度感慨,感慨战国时代名士的影响太大了,可与王侯相抗。
战国时代,一旦成为名士,就会身价倍增,为天下所重。其中的侥侥者,如孟子可与诸侯相抗,他走到哪儿,哪国诸侯就得亲迎,就得设宴款待他。
尽管孟子因为儒家学说的缺陷,不为诸侯重用,却不敢逆他之意,只有顺着他的份,不敢有丝毫得罪。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仪得罪了孟子,被魏惠王赶出宫,不用张仪,张仪不得不远走他邦。
荀子和公孙龙子两人的名头不比孟子差,两人一样可抗王侯,他二人联袂前来,那影响力可想而知了。
“怎么还没来呢?怎么还没来呢?”人们掂起脚尖,伸长脖子,睁大眼睛,朝东望,一脸的急切,瞧他们那样儿,恨不得立时见到荀子和公子龙子。
“快了,快了。”又有人自我安慰。
一支队伍出现,朝城门而来。
“来了!来了!”一片欢呼声响起,蕴含着无尽喜悦。
人们欢天喜地,更有人手舞足蹈。
这支队伍来得很快,很快就看得清了,人数不多,不过数十人罢了。
“这才是真正的名士!”秦异人看在眼里,把春申君和信陵君瞧瞧,不住裂嘴角,大是不屑。
春申君和信陵君前来邯郸时,前呼后拥,门客成群,不下千人之众,招摇得不成样儿。荀子和公孙龙子,两人都是名重天下的名士,出行不过数十人随行,这才是名士风范。
秦异人走在头里,司马梗、平原君他们忙跟上,他们一动,后面的数千人都涌了上来,准备迎接荀子和公龙孙龙子。
队伍驶到近前,停了下来。
秦异人一瞧,随来的全是读书人打扮,不用想也知道,应该是荀子和公孙龙子的学生。他们的衣着朴实无华,头戴玉冠,身着布袍,腰佩玉饰,没有丝毫的奢华之气。
“有其学生,必有其师!”秦异人虽然还没有见到荀子和公孙龙子,从他们的学生就能判断出来,这两人必然是不尚奢华之人。
果然,两辆轺车帘子掀开,每辆车上出现一人。他们的衣着大同小异,头戴玉冠,身着布袍,腰悬玉饰,没有丝毫奢华之气。
依他们的身份、地位、名气,就算是头戴珍贵的美玉打造的玉冠也不会有人有异议,而他们头上玉冠的质地很普通,就是乡下土财主的玉冠也比他们的要好;他们身穿的是寻常布袍,寻常国人都能穿的那种,依他们的身份,就是穿名贵的镶金锦袍,谁也不敢说个不字;他们腰间的玉饰也是寻常,寻常国人悬挂的那种,既不是美玉打造,更不是名贵的“金镶玉”或“玉镶金”。
“这才是为人师表!”秦异人大是赞赏,又是感慨:“后世那些一心向钱看,只知攀比的所谓叫兽砖家,要是知道荀子和公孙龙子这样的学术泰斗是如此朴素,不尚奢华,他们会不会羞死?”
荀子个头稍矮,公孙龙子稍高。
两人的气质相近,虽是不尚奢华,很是朴实,却是给人一种高山仰止之感。秦异人生起面对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的感觉。
秦异人敬仰之心大起,不敢有丝毫失礼,整理一番衣衫,快步上前,见礼道:“秦国公子异人见过二位先生!”
“呵呵!”荀子和公孙龙子把秦异人一打量,发出一阵畅笑声,重重点头,大是欣赏。
“抡材大典举办次数不知几多,就未有如公子这般善举,为读书人排难解忧,出资资助读书人舟车、食宿之费。千古未有之善事也!”荀子声音清越,有一种金属的质感,把秦异人好一通夸。
“异公子如此善举,必将流传千古,青史流芳!”公孙龙子的声音略带沙哑,冲秦异人微微一笑,让人生出如沐春风的感觉。
“异人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不敢当二位先生之誉。”秦异人谦逊道。
荀子和公孙龙子从车上跳下来,抱拳见礼。
荀子道:“况见过诸位!”
公孙龙子道:“龙见过诸位!”
荀子姓荀名况,公孙龙子姓公孙名龙,之所以带“子”,是因为战国时代“子”是对学术有着杰出贡献之人的敬称,凡带“子”者,必是名重天下之人。
“见过二位先生!”数千人齐声道来,如同洪钟大吕,极是响亮。人人恭敬,不敢有丝毫失礼。
见礼完毕,秦异人拍拍手,一辆驷马高车驶来。这是由四匹全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的白马拉的车,是赵孝成王的王车。
荀子和公孙龙子到来,赵孝成王必然要亲迎,不过,他没有到城门来迎接,他要在王宫前迎接。本来,这事可以不劳动他,赵孝成王坚持,秦异人考虑到这是在邯郸举行,需要赵国配合,再者这也是好事,就同意了。
赵孝成王没有亲来,却是把他的王车派来了,这是对荀子和公孙龙子的敬重。
“二位先生,请!”秦异人侧身相请。
平原君颠儿颠儿的跑过来,准备扶二人上车。
“谢赵王美意,实是不敢受。”荀子婉拒。
“赵王美意心领了,不敢领受。”公孙龙子也推辞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游侠传 (三国阿飞) 起点13.11.12完结这么久之后,历史终于进入到错误的轨道上……恢弘大历史,不一样的三国,刘备已死,曹...
-
冒牌大昏君 (码字小神) 一代传奇兵王杨广穿越到隋朝隋炀帝身上,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大隋崛起之路。 泡北周皇妃?小事一桩,勾勾手指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