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名士!这才是名动千古的奇士!”秦异人大是振奋,在心里一个劲的夸赞乐毅。
来到战国时代,见过的牛人神人不少,就没有一个如乐毅这般有气势的。李牧固然是战神,却是太过年轻,需要打磨,气势还未养成。廉颇气势威猛,却与眼前的乐毅没法比,有很大的差距。
其余的人,诸如赵孝成王、平原君、信陵君这些名动天下人的人,与乐毅相比,就是土鸡瓦狗,上不得台面。
至于吕不韦这个名动千古的歼商,那就更没得比了,屁都不是。
“一见乐毅,方知真名士!”秦异人是感慨无已。
快步上前,冲乐毅抱拳行礼,道:“秦国异人见过先生。”
乐毅站起身,冲秦异人还礼,没有丝毫失礼,脸上泛着和煦的笑容,如同邻家的大爷般:“乐毅见过异人公子。异人公子,快快请坐。”
“谢先生。”秦异人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了下,大方自然,没有丝毫刻意做作。
乐毅看在眼里,微微点头,眼里掠过一抹赞许之色。
前来拜访乐毅的人不少,他们慑于乐毅的威名要么拘谨,要么刻意为之,要么失态,如秦异人这般自然而然,不刻意而为的就不多了。
“乐毅虽略有薄名,可与异人公子素不相识,更无交情,不知异人公子此来有何要事?”乐毅不是那种拖泥带水的人,姓情耿直,单刀直入,叩问来意。
“异人前来拜访先生,虽然略备薄礼,却不是专为先生送礼的。”秦异人的回答有趣,而又直爽。
“呵呵!”乐毅很是欣赏这份直爽劲头,捋着白须畅快的笑了起来。
“异人操持抡材大典,七大战国纷纷响,势在必行。然,还未有一个名士前来,这是美中不足。”秦异人也不客套,直道来意:“先生名动天下,成一时之重,若能请得先生襄助,抡材大典必然尽善尽美。”
“你操持的抡材大典与哪一次皆不同,为天下读书人、士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是千古未有的善举。若乐毅能襄助一二的话,一定尽力。”乐毅话锋一转,道:“只是,我已经归隐多年,你要如何说动我呢?”
语调平缓,不疾不徐,极富节奏感,眼中透着睿智。
第七十一章 广邀名士
乐毅不说帮,也不说不帮,却直言要看秦异人的本领了,这还真出乎秦异人意料,哪有这么说话的?
“先生要考较异人,异人就放肆一回了,若有得罪处,还请海涵。”秦异人今儿前来,自然是有准备的。
“嗯。”乐毅点点头,没有说话。
“先生,异人是你的知交好友,你不帮我帮谁?”秦异人报以微笑,却是语出惊人。
乐间失笑出声,脸上尽是笑意,打量秦异人仿佛在打量白痴似的。
秦异人与乐毅素不相识,更无交情,何来“知交好友”一说?这不是白痴,还是什么?
乐毅倒是一愣,很明显秦异人的话出乎他的意料,随即笑着问道:“异人公子,我们初次见面,何来交情之说?何来知交好友之说?”
“交情不一定要见面,只要知人知心便可谓知交。”秦异人倒是不慌不忙,振振有词。
“理是这理,可是说句得罪的话,异人公子最近才有些薄名,虽然风头正劲,却还入不得乐毅的眼,何能成知交?”乐毅名动千古,大才盘盘,功成名就,成一时之重,秦异人所作所为固然不错,可与他的功业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了。
“异人知先生也!”秦异人平静的回答。
“知乐毅者,放眼天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我却未视一人为知交。”乐毅更加不客气了,说得很直白。
“那是他们不知先生的心病,异人却知先生的心病。”秦异人是语出惊人。
“闭嘴!”乐间不乐意了,轻斥一声。
当着他的面说乐毅有心病,他这个做儿子的能无动于衷?
“异人公子真是快人快语。说笑说笑了。”乐毅仿佛听见天下间最好笑的笑话似的,脸上泛着笑意,道:“乐毅治燕燕强,伐齐齐破,功成名就,而又全身而退,放眼天下间,如乐毅者能有几多?乐毅何来心病?”
乐毅功成名就,而又全身而退,放眼战国时代并不多。诸如苏秦,名动千古,却是被人暗杀了,死于非命。
“先生,你莫要空言相欺,你真无心病?”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直视乐毅。
“未有。”乐毅很是果断的回答。
“不是违心话?”秦异人紧逼一步。
“秦异人,你休要胡言乱语,我爹哪有什么心病?你再乱说,休怪我轰你出去。”乐间吼得山响,一双眼睛瞪得滚圆。
乐毅却是挥手阻止乐间,问道:“异人公子如此笃定,说说看,乐毅的心病何在?”
“化齐!”秦异人只是说了两个字。
乐毅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宽大的身胚发僵,好象木雕似的。
“你……”乐间大惊,还以为乐毅年岁大了,身体出了毛病,要找秦异人算帐。
“哎!”然而,就在乐间即将发作之际,只听乐毅长叹一声,一脸的黯然。
“公子慧眼不凡,果是说中了乐毅的心病。”乐毅微微颔首,眼中掠过一抹欣赏。话锋一转,问道:“可是,你即使知晓乐毅的心病所在,也不是乐毅的知交好友。”
“本公子当然不是大言相欺。本公子不仅知晓先生的心病所在,更是能理解先生一片苦心,化齐实为长策,实为对燕国最好的谋划。”秦异人的语调转高,道:“惜乎哉!燕王愚笨,不知先生苦心,不识先生良谋,错失良机,为田单所趁,恢复齐国!”
乐毅一阵默然。
“公子又是如何看待化齐之策呢?”乐毅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眼睛特别明亮,炯炯有神,盯着秦异人。
化齐之策就是乐毅提出的治理齐国的办法,他要把齐国化入燕国,使之成为燕国的领土。为此,他下令燕军停止进攻,留下即墨、莒两城围而不攻。
起初,因为乐毅的名望在那里,没人怀疑。时间一长,流言四起,有人说他存有私心,要据齐地自重,要自立为王。这些流言传到燕昭王耳里,燕昭王不仅没有听,反而把乐毅的家眷送到齐国,交给乐毅,以示敬重,不听信流言之意。
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却是听信了,认为乐毅有私心,要据齐地而王,命骑劫取代乐毅。田单抓住机会,发起进攻,一举而大破燕军,收复齐地,恢复齐国。
对于化齐之策,赞誉者少,诋毁者多,这是乐毅的心病所在,一直耿耿于怀。
一提起化齐之策,一百个人中有一百零一个说这是迂腐之策,是乐毅邀名之举,就很少很少有人赞扬这是对燕国最好的良谋。
秦异人如此一说,乐毅岂能不感兴趣?
不仅乐毅感兴趣,就是乐间也是兴趣大增,挪过一张矮几,坐到乐毅身边,睁大眼睛,盯着秦异人,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要解化齐之策,必先说天下大势。”秦异人又是语出惊人。
乐间不明所以,乐毅却是微微点头,眼中的赞许之意更浓了。
“齐得渔盐之利,号天下最富之地,可与秦之关中媲美。正是因为齐地富饶,齐国才得以强,雄视天下诸侯。”秦异人剖析起来,道:“若燕国一举把齐国灭掉,固然是美事,却是种无穷祸事。”
“祸事?”乐间不明白了。
“当然是祸事了。”秦异人接着剖析,道:“齐国本是太公封地,受太公遗泽,齐地自成一体,燕国能在短时间内治理好?不可能之事!”
“好!”乐毅叫好,虽然没有喝采,也是赞许之意流露无疑。
“再者,一举而破齐,燕国一举而成天下最强战国,必然引发山东大势剧变,韩、魏、赵、楚四国必不甘心,会谋燕。再者,秦国也不允许燕国坐大,超越秦国,必然会联结山东四国,合纵联兵,共同发兵讨伐燕国。”秦异人的剖析越来越深入,道:“到那时,燕国虽得齐地却不能用齐力,而又面对五国联军,更有秦之锐士披坚执锐,燕国还能不灭?”
燕国若是把齐国灭了的话,必然会引得天下格局出现巨大的变化,燕国必然会一跃而成为超越秦国的第一大战国,会严重威胁到山东的韩、赵、魏、楚四国。
就是地处西边的秦国也会受到威胁,绝不能坐视一个不能战胜的对手出现,一定会联结山东四国起兵伐燕。
“好!采!”乐毅叫好喝采,轻轻击掌。
“先生高瞻远瞩,目光深远,先一步洞悉危机,这才缓灭齐,先化齐入燕。”秦异人的声调有些高,道:“若先生所谋成功的话,等到五国明白过来,已经晚了,燕国不仅得齐地,还能用齐力,已是天下间第一大战国,超过了秦国。到那时,即使五国联兵,燕又有何惧?”
只要齐国战事不结束,五国联兵就不会起,这正是乐毅的高明所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留下莒和即墨不攻,以此来迷惑天下。即使有人看透了他的谋划,想要合纵伐燕,别人就会说:齐国战事还没有结束,大势不可知。
等到燕国把齐地治理好了,再来结束战事。到那时,燕国已经雄视天下,与眼下的秦国无异,以一敌五又何妨?
“异人公子果然知乐毅之心,请受乐毅一拜。”乐毅眼里噙着泪花,站起身,恭恭敬敬向秦异人一礼。
“异人妄言,先生不加罪异人已是感激不尽,不敢当。”秦异人忙回礼,对乐毅更加敬重几分。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游侠传 (三国阿飞) 起点13.11.12完结这么久之后,历史终于进入到错误的轨道上……恢弘大历史,不一样的三国,刘备已死,曹...
-
冒牌大昏君 (码字小神) 一代传奇兵王杨广穿越到隋朝隋炀帝身上,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大隋崛起之路。 泡北周皇妃?小事一桩,勾勾手指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