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血 [精校] (老茅)



“别闹了,马上召集王公略、陈观秋、陆正先、汪万年、黄鸣岗、陈瑞等人到我营帐,有要事相商。”

“是,将军。”阎应贞反应过来,肯定是皇帝交待下什么大事要办,不敢再声嘻皮笑脸。

不一会儿,阎应元的帐中就挤满了人,这些人各有特长,阎应元与之相交了十余年之久,如今阎应元为羽林卫参将,各人相应的也授予了游击、守备、千总等职。

“皇上有旨,各人听令。”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阎应元将皇帝给他的密旨念了一遍,整个营帐顿时哑雀无声,所有人都愣愣的跪着,一时忘了起身,只剩下各人粗重的喘气声。

还是阎应贞最先反应过来:“大哥,你不会是假传圣旨吧,我们要杀广昌伯、东平伯两人,还要把兴平伯、靖南侯的亲兵解除武器,软禁起来?”

“你小子胡说八道什么,圣旨之事岂能拿来开玩笑。”阎应元沉着脸斥道。

有阎应贞这一打岔,各人才重新恢复了思维,毕竟刚才之事实在太过震撼了,江北四镇,皇上竟然要一网打尽。

“这……这不是鸟尽弓藏吗,我们以后会不会……”

“陈观秋,你胡说什么,其他人我不知道,就刘良佐这样的人也算鸟尽弓藏,他立了什么功,不过只是遇贼便跑,遇百姓就抢,杀刘良佐我绝得赞成。”说话的是王公略,他三十岁左右,双臂孔武有力,曾经中过武举人,因为官场黑暗,无钱打点,只得了一个衙役之职,如今一跃成为游击将军,自然对皇帝极为感激,容不得别人说皇帝坏话。

陈观秋嗫了嗫嘴,不再说话,其实他刚才话一出口就后悔了,陈家是军户出身,他的哥哥陈观海是朝庭的游击将军,如今他年纪轻轻已是千总之职,以后很可能超过哥哥的游击将军之职,古人讲究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皇帝将他提于微末。

“对,刘良佐该杀!”陆正先、汪万年、黄鸣岗、陈瑞等人也响应起来,刘良佐的兵马曾经从江阴外围经过,许多村子都遭到过刘良佐部下的毒手,其中就有这些人不少亲朋好友。

陆正先、汪万年都是大明军士出身,文武双全,黄鸣岗是弩师,善做弓弩,陈瑞却对火器感兴趣,自从南京军械处对羽林军开放后,这两人如鱼得水,带领着一帮徒弟做出了许多费夷所思的武器。

阎应元扬手止了止:“好了,这里不讨论谁该不该杀了,记住,我们是皇上的羽林卫,皇上让我们杀谁,谁就该死。”

“遵令。”

第26章 风暴之前(下)

黄得功行走在街头,看着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耳听各种叫卖声,心中却有一种虚幻的感觉,他的驻地在真州,离扬州城不远,真州的繁华比起扬州,南京虽然远远不如,百姓却还殷实,都生活在安乐当中,只是不知道这个安乐还可以持续多久。

与其余三镇或出身流寇,或出身将门不同,黄得功是实实在在的从小兵做起,他第一次参军既斩杀了两名清军,得到五十两赏两,当时辽东经略熊廷弼爱其武勇,将他选为自己的亲兵,从亲兵做起,在辽东黄得功凭着军功一步步做到了游击。

之后,因为陕西民变四起,黄得功被调入内地,归于五省总督熊文灿帐下任副总兵,每战黄得功都奋勇争先,鲍家岭一役,黄得功差点将张献忠逼得走投无路,后来张献忠虽然走脱,他的义子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两员悍将却被黄得功擒斩,黄得功因此受封太子太师,升任总兵衔。

只是无论黄得功如何努力,关外的满清越来越强,关内的流寇也是越剿越多,最终大明京城也被流寇攻破,一片石流寇被击败的消息传来,大明遗臣都弹寇相庆,黄得功却是忧虑万分,他与清军作战多年,自然知道清军的实力远比流寇强大,一旦清军南下,连流寇都打不过的明军用什么去和清军拼命。

如今满朝文武都拼命鼓吹借虏平寇,黄得功只是冷眼旁观,他不是傻子,若是独自一人反对,这些朝中的官员立马就会把他弄到前线向清军发起进攻,最后断绝援军,让他落得个力战而死的结局,这样的事他见过不少,他跟随的熊廷弼、熊文灿都是死于文官罗织的罪名,卢象升虽然力战而死,其实还是死于杨嗣昌手中,对于这些摇着笔杆子的文官,黄得功轻视之意也不得不为之忌惮。

前面一阵喧哗,隐约传来抢劫杀人的声音,人群纷纷四散开来,大街上顿时象炸开了锅一般。

在京城街头抢劫杀人,有这样的事,黄得功皱了一下眉,对着旁边的亲兵道:“怎么回事?去看看。”

“是,侯爷。”一名得到命令的亲兵挤开混乱的人群,快速向前,不一会儿,亲兵就返回来报告:“侯爷,是高杰的亲兵在大街上闹事,几名亲兵强行在一家绸缎庄取了一匹丝绸不给钱,双方打了起来,高杰的亲兵动了兵器之后,绸缎庄服了软,又赔出了几匹绸缎,眼下已经没事了。”

三镇亲兵在京城跋扈之事,黄得功亦有耳闻,若不是他军纪严酷,早有人有样学样了,他向自己的亲兵扫了一眼,有人厌恶,有人却是露出向往之色,能开绸缎庄的人非富则贵,最终还是要在刀下低头,黄得功不知是为自己庆幸还是该悲哀,庆幸的是他手下三万人都是转战多年的精锐,战力为四镇之冠,悲哀的是朝庭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是不是还可以挽救。

“哼,这些垃圾,就会败坏官军的声誉,侯爷,要不要教训他们一顿?”一名亲兵愤然的道。

“对,侯爷,教训他们一顿。”不管是厌恶也好,向往也好,黄得功的亲兵口气出奇一致,他奶奶的,凭什么他们就能在大街上公然抢劫,自己却不可以。

黄得功与高杰驻地相近,高杰士兵经常捞过界,既使是原先没有矛盾也会产生矛盾,何况黄得功与高杰两人本来就不对头,矛盾自然更是加深。

“别胡说了,此事自然有五城兵马司处理。”黄得功制止了亲兵的喧哗,若是两镇的亲兵在南京城大打出手,传出来的震动可想而知,到时无论是高杰还是他都没有退路,黄得功暂时还不想将两镇的矛盾激化到如此地步。

一名小黄门突然从旁边钻了出来,正要靠近黄得功却被黄得功的亲兵拦住,那名小黄门急得大喊:“靖南侯,咱家总算找到你了,皇上召见,快随咱家入宫吧。”

“皇上召见我?”黄得功挥了挥手,示意亲兵让这名小黄门靠近自己:“可知是什么事?”

“这就不是咱家所知了,还请靖南侯快随咱家入宫,别让皇上久侯。”

“好吧,本侯马上入宫。”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黄得功伏地低头,心中诧异万分,刚才入宫时,外面侍卫重重把守,而偌大的宫殿内却只有皇帝和一名随身太监,看情景,分明是有大事发生。

“爱卿平身,赐坐。”

“谢万岁!”黄得功起身后,不等太监搬来椅子,就自己拉了一张坐下,屁股将整个椅子塞满,与文官只坐一半全不相同,随在皇帝身边的李祺撇了撇嘴,嘴角露出一丝轻视的笑意。

“黄爱卿,这里有几分奏折,爱卿可以先看看。”王福说完,将手上几份奏折递给李祺,让他交到黄得功手中。

黄得功接过奏折,马上翻看起来,他粗通文墨,很快将几份奏折看完,这并不是什么朝中重臣的奏折,一份是户部给事中熊汝霖所写,一份是兵部给事中陈子龙所写,还有一份是吏科给事中章正宸所写,三人来自三个部门,又刚好都是七品的给事中,他们所奏的内容也大同小异,与眼下朝中所议借虏平寇恰恰相反,他们主张眼下偏安之局并末稳,朝庭应当锐意进取,先恢复河南,山东两省。

恢复河南,山东两省,意味着就要与满清正面对上,无疑是朝中文武不乐意见的,这些人仿佛不知道,河南,山东大明不占,满清就要占,最终还是不免要与满清碰上,那时清军一旦突破淮南的防守,南京就要直面暴露在满清的兵锋下。

大明不是没有人看到这一点,只是大多数人犹如鸵鸟一样,自以为把脑袋缩起来就安全了,或者他们认为这只是皇帝之事,到时清军一来,只要投降,他们照样可以保荣华富贵,只有这些低级别的官员还有热血,他们敢毫无顾忌的捅出来。

“皇上,臣看完了。”

“哦,看过这几份奏折,不知爱卿有什么感想?”

第27章 杀(一)

“好。”黄得功脱口而出,心中马上就后悔起来,这样一来,自己岂不是在皇帝面前反对朝中百官所议的借虏平寇之策。

“朕果然没有看错人,爱卿不同于那些庸臣一般见识,流寇虽然一度攻破京城,逼得先皇死难,留在京城的官吏纷纷投靠,可是李逆不知安定人心,一味追赃助饷,已经失却天下民心,一片石被吴三桂借清虏之手击败后,其精锐死伤大半,流寇既失人心,又失精锐,所辖之地已呈不稳,凭什么再来争夺天下,反观清虏,自从奴酋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以来,与大明多次交手,鲜有败绩,如今清虏奋三代之力,既掩有全辽之地作为根据,又与蒙古结盟,此番入关,先声夺人,占据京城,原转投李逆的大明官吏纷纷转投清虏,那些大臣们口口声声借虏平寇,不是鼠目寸光便是别有用心,别以为朕不知道他们的用心,若是流寇攻过来,他们既使投诚,有京城的先例在,身家性命未必可保,若是清虏南下,他们只要剃发易服,不要祖宗,依然可保荣华富贵,哼,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