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仔细的听着刘温给自己传授口诀,还有一些姿势及注意的要领。刘温说完之后,让李恪再重复一遍,以免出错,李恪将刘温所说之法重复了一遍。刘温听后很满意,嘱咐他不要随意将此事告知别人,并告诉他以后练剑时间就放在早晨和晚上。李恪很满意刘温的安排,上午和下午他还要学习书法和绘画以及兵法韬略,能放到早晨和晚上也是他最满意的时间段。
晚饭后,李恪回到房中,开始按照刘温传授的口诀和姿势练习内功。初时没有任何反应,李恪不禁有些怀疑,不过怀疑归怀疑,他依然坚持不懈,时间久了就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热流在身体流动起来,让他舒服不已。随着李恪的引导,这股热流在李恪的身体游走,每到一处都会让那部分身体感到无比舒服。李恪兴奋异常,这股热流的出现让他白天练剑的疲惫一扫而光。正如刘温说的,内力确实能让人的力量得到补充,能让人在用力过度的时候更好的得到休息。
第二天早晨,李恪来到后院,刘温便传授李恪剑招,李恪按照刘温所受的剑招挥舞长剑,刘温在旁边指点。
因为,李世民还罚他抄写千边《兰亭序》所以,上午的时间里他独自一个人在书法中练习书法。不过,对于书法来说,他不是很陌生,好歹在前世临摹过王羲之的字帖,能写出不错的字来。所以,对于李世民这样的惩罚无疑成了李恪安心习练书法的最好借口。
下午的时间李恪还要学习躬马齐射。俗话说的好,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虽然,李恪的记忆中他对躬马骑射很精通。但是,现在换成了穿越过来的李恪,即是知道自己熟悉也不能懈怠。
禁足的一个月时光就在这样的日子中一天天度过,李恪的剑法在刘温的指点下突飞猛进,他已将刘温所受剑法熟烂于心,刘温对李恪能这么快掌握招式很欣慰,便要求李恪和他对练。李恪手握长剑,向刘温连连进攻,却都被刘温一一化解。刘温用剑快、精、准,刘温攻他,李恪在刘温手下走不了一招。但李恪不气馁,刘温练剑五十年,他才练了一个月不到。所以,他只有在心里对给自己鼓劲,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要达到刘温的程度。而书法也小有所成,对于王羲之的笔法他临摹的也非常像,如果,不是非常精通书法的大家,肯定难以分辨真伪。躬马齐射更是不必说,因为有底子,所以,技术更加娴熟。
这天下午,李恪从书房出来,径自来到后院,练剑不到一刻就见小宝子急急忙忙的朝自己跑来。李恪斥道,“有什么事情非打断我练剑,不是说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来后院吗?”
小宝子低头小心的道,“殿下,圣旨到了,赶紧去接旨吧。”
“可是父皇身边的王公公?”
李恪问道。
小宝子道,“就是王公公来宣旨的。”
李恪不敢怠慢,急步来到前厅,正见王德在来回踱着步,另外还有两个小太监立在一旁。王德看到李恪长松口气道,“长沙郡王你可来啦,赶紧接旨吧。”
李恪领着小宝子、兰儿和一众侍女行礼高呼万岁后王德念道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诏长沙郡王李恪明日卯时到太极殿早朝。卿此!”
李恪接过圣旨,拱手指着客厅的椅子对王德道,“王公公请坐,先用点茶水解解渴。”
王德对于李恪对他的尊重颇为满意,忙还礼道,“老奴还有旨意要宣读,就不打扰殿下了,殿下请留步,老奴告辞了。”
说完带着两个太监急匆匆的走了。
王德走后,李恪看着手中的圣旨,脸上浮现了笑意,机会终于来了,李世民明天就要在太极殿册立太子,虽然被立的太子是李承乾而不是他。但是,过了明天之后,自己就可以出宫开衙建府,施展自己计划。
不过,再次之前,他还要去见一个人,需要详细问下关于册立太子是详情,这样好方便他明天做事。
第十六章 太子和贤臣
封德彝下朝回到府中,在书房大发脾气,府中下人们都不敢去打扰他。早朝议立太子之事,他跟长孙无忌因为分别拥立长沙郡王李恪和中山郡王李承乾而争的面红耳赤。更为可气的是,长孙无忌一个晚生后辈敢在朝堂上顶撞他,说他身为当朝臣子却心怀叵测,这不就是指他拥立李恪,心向着前的意思吗。
他想到今天长孙无忌在朝堂上的嚣张气焰,心中就越是气愤,一怒之下,一块砚台被他摔的稀巴烂。然而,李世民对于太子一事的悬而未决让他颇感意外。就在此时,家丁在书房外禀报说长沙郡王李恪前来拜见,已经在客厅等着。
封德彝心里嘀咕道,“难道是为了早朝立太子之事而来?”
他一边想一边向前厅而来,李恪正在欣赏一幅挂在中堂的山水画。虽然,他不同画技,但鉴赏水平还是有的。看到这幅泼墨山水画的画功独到,技巧娴熟,用笔刚劲有力,显然的老成之作。
走进客厅的封德彝看见李恪便施礼道,“老臣封德彝参见殿下。”
李恪看见封德彝行此大礼,忙上前将其扶住,语带诚恳的道,“封大人务须行此大礼,恪岂敢承受。”
封德彝看到李恪如此谦逊知礼,心里愈发难受,随即挣脱李恪的双手跪在李恪面前黯然道,“老臣无能,没能让殿下入主东宫,老臣无能啊!”
李恪知道封德彝是前朝遗臣,因了这层关系处处为自己着想,对于让自己入主东宫一事更是呕心沥血,费尽心机。所以,他为这个才能平庸,但一心为他的老臣心存感激。他搀起封德彝安慰道,“恪知道大人为恪入主东宫一事而操劳,先在这里谢过大人了。”
说完便给封德彝施礼,封德彝哪敢让他给自己行礼,忙伸手扶住他。
李恪知道封德彝作为老臣子,对于礼数很看重,便不再坚持。随即又遇到规劝地说道,“只是大人还需注意身体,以免操劳过度累坏身子,恪以后还需要大人的时常提点呢。”
封德彝听李恪说的情真意切,对自己如此关心,不由感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让李恪入主东宫。
两人分主宾落座后,封德彝将早朝的情况给李恪说了一遍。
今天早朝,李世民议事立太子之事,封德彝和一帮大臣们力主李恪入主东宫。可是,长孙无忌从中阻挠支持中山郡王李承乾。还说承乾身性仁慈,知书达理,又是皇上嫡长子,入主东宫符合礼制,顺应民意。
李恪仔细听封德彝详细述说早朝之事,特别是在封德彝提起他和长孙无忌朝堂争论立李承乾还是李恪时,李恪能猜到封德彝在和长孙无忌的争辩吃了亏。
封德彝继续说道,“他长孙无忌身为国舅,又是中山郡王的舅舅,岂能没有私心。然而,让老臣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那么多的朝臣支持他的建议,支持中山郡王。幸亏老臣和尚书左仆射萧大人,秘书监虞大人和大理寺少卿孙大人,都极力反对才没有让长孙无忌等人得逞。”
封德彝一口气说道这里,明显的松了一个口。然后,继续道,“还有洛州总管屈大人也上书支持殿下,哎,老臣刚才细细品味上朝的情形,觉得愧对殿下啊,是老臣考虑不周才会让长孙无忌占了上风。”
李恪闻言一愣,疑惑道,“封大人何出此言?”
封德彝略显失望地说道,“老臣只想这如何力挺殿下入主东宫,倒是没有在意自古册立储君,自古长幼有序,嫡庶有别,长孙无忌就是抓住这点才让老臣始料不及。”
李恪对于封德彝的回答有点失望,他想知道长孙无忌究竟是拿什么观点让李承乾入主东宫的,没有想到是自古立储的古训,原来也是一个教条主义者。
封德彝看到李恪对此不甚在意,心里一阵叹息,他不知道李恪心中所想,还以为是李恪因自己不是嫡子而失去了入主东宫的信心。所以,劝谏道,“殿下不必介怀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只要老臣还有口气在,就不会让殿下受此委屈。”
李恪知道封德彝内心所想,道,“恪铭记大人的教诲。”
封德彝见李恪明白自己的意思就不在纠缠此事,随后提到了尚书左仆射萧瑀、虞世南、孙伏伽等人。李恪知道萧瑀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弟弟,自己母妃的舅舅。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以皇后亲弟之重,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渐为隋炀帝所疏斥。
特别是他谏炀帝应该舍高丽而防突厥,引起杨广震怒,遂把他贬为河池郡守。鉴于此,李渊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户部尚书。李世民继位后,又拜他为尚书左仆射。
而对于其他几位支持自己的朝臣,李恪也略知一二,秘书监虞大人,叫虞世南,是唐初的书法家和文学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到了唐代,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大理寺少卿孙大人,名叫孙伏伽,是隋炀帝国科举史上第一个有名可考的状元。
洛州总管屈突通,在杨坚、杨广部下,屡立战功,曾是被迁为左骁骑卫大将军的人物。李世民倘若立自己为太子,在他们这些隋朝旧臣的心里,会更容易接受。
相似小说推荐
-
小兵来袭 (笑而不宇) 这一年,世道变了,人民在兵荒马乱中苦苦挣扎,向往自由安逸的生活。 这一年,侵略者霸占了我们的国土,干着畜生般...
-
我的萌妹军团 (乌拉雪人) 纵横中文网13.08.26完结萝莉御姐软妹一个都不能少,且看一个纨绔子弟花丛任逍遥,美女任我推的风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