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核武皇帝 (浪子刀)



中德两军的基础装备实际上基本一致,不管是坦克、装甲车、机关炮、反坦克炮、迫击炮、通用机枪,还是其他的手榴弹、迫击炮等等,这大体因为双方在军事科技和军工业上的深度合作,但是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和作战方式却截然不同,当坦克的大集群作战在城市废墟、密集要塞防线等地区难以展开时,发展方向更为均衡,体系建设更完善,单兵和班一级火力更为凶悍的帝国陆军就明显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加上空军的优势,纳粹德军的防御阵线很快就从喀山对岸的哈佩纳宾退守到布因斯克,一天之内丧失70公里的防线,对此前已经横扫整个欧洲和前苏联的纳粹德军,特别是纳粹德军最为精锐的中央集团军群而言,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时势造英雄。

赵庭柱、卫立煌、薛岳这些将领比之纳粹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海因茨.古德里安、海因里希.维廷霍夫等人究竟是强是弱?

这恐怕是很强说出清楚的事,但在战争之中永远是胜者为王。

既然我打败了你。那就是我强。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德军的溃败起于这一天,而在随后的一周内,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和坦克旅陆续越过伏尔加河,而纳粹北方集团军的第4装甲集群抵达坦波夫之时,帝国西北联军就集中装甲坦克主力部队在西岸乌里扬诺夫斯克地区,试图对德国第3装甲集群发起围歼攻势。

为了避免被围歼,德军第3装甲集群被迫大幅后撤,负责指挥作战的卫立煌当即立断,改变原有的作战计划,乘势两线发力强攻萨拉托夫。在德军大规模撤退的同时。帝国西北联军随之将整个伏尔加河上游的主要港区全部打通,形成更大规模的主力调动空间,主力部从上而下,两线夹击中央集团军群。

卫立煌倒是没有意图立刻吃下中央集团军群。反而是将主力抽出来。在巴拉绍夫迎击北方集团军的增援部队。来了一个围城打援,将援军击溃,随后才调集主力围攻陷入伏尔加格勒的纳粹德军主力。

麦克阿瑟是一代名将。装备、物资绝对占优,在朝鲜战场依然不是彭大帅的对手,所以说,中国人也不用自卑,中国在哪一个时代都从来不缺名将,何况自古名将总是一战定棺,彼此之间并非天壤之别,更多还是命数。

概观二战诸多名将如隆美尔、古德里安、蒙哥马利,多还是一招鲜吃遍天,而中国之将多以善变著称,善于随机应变。

兵无常法。

中央军事学院在《古典军事学》的第一课便是这一题,军事之变在于千变万化,从无定数,应局势而不断随之变化才是制胜之理。

……

伏尔加格勒。

此前斯大林格勒,如今的伏尔加格勒成了中德战争的新焦点,在伏尔加格勒的南方,粟彬的第十集团军率先攻下阿斯特拉罕港城,并且做出了强攻高加索北部地区的态势,前苏联的石油产区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纳粹德国和轴心国对此的依赖性更是日趋严重,虽然罗马尼亚也能提供大量的石油产能,但和北高加索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第十集团军最初的调令是支援伏尔加格勒的新西伯利亚集团军,可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总能在变化不断的战争中发现更好的作战目标,在抵达哈萨克斯坦同苏联的分界城市阿特劳后,粟彬就意识到德军大量北调和北方集团军主力集团军群被阻截后,德军在北高加索的驻防兵力已经严重不足,一旦让他带领第十集团军插入北高加索,德军就将面临被西北军三面围歼的危险态势。

德军除了大规模的撤退外别无更好的对策,如果让德军完成大规模的撤退,战争肯定还会延续更长的时间,粟彬迅速做了一个大胆的新构想,并且上报给西北军指挥总部,鉴于他的特殊身份,赵庭柱不顾卫立煌的反对,还是同意了粟彬的这一冒险策略。

进攻北高加索并不能算是冒险,粟彬真正的意图是利用德军在北高加索驻防兵力的空虚,利用两到三个装甲兵团的大规模突击能力,横穿北高加索,直接进攻乌克兰的波兰军队,通过外交和军事的双方作用,迫使波兰驻军撤出乌克兰,使得西北军切断德军返回本土的后撤线路,逼迫德军向莫斯科地区撤离。

一旦德军真的大规模撤入莫斯科地区,帝国西北军就完全有机会彻底将德军主力部分一切为二,最后围歼掉拥挤在莫斯科地区的纳粹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作战计划,中央军部很快批准了这一计划,并将从中亚地区原南亚联军的多支新编集团军抽调出来,同第十集团军组建了西北军第二装甲军团,由粟彬越级担任第二装甲军团的军团司令,指挥部队突破北高加索地区。

……

在伏尔加格勒,中德两军掀起了一场真正的大规模阵地战,双方都是以装甲车和坦克为主力部队在伏尔加格勒的北岸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坦克大决战。

纳粹中央集团军群此前试图进攻过西北军所占据东侧伏尔加斯基城的防线。由于空军和航空部队损失较重,以及帝国陆军航空队的直升机低空越过河岸对后方炮兵阵地的大规模突袭,导致古德里安的主力装甲集群不仅未能过河,反而被西北军的空军部队反击成功,损失了大量坦克和火炮。

费多尔.冯.博克元帅试图后撤,以保存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但是这一自保方案遭到了元首的斥责和严厉反对,博克元帅被迫在伏尔加格勒同刚围歼了北方集团军群第四装甲集群的西北军交战,试图击溃西北军的主力第二、第五、第六、第七集团军,这些都是帝国最为精锐的装甲集团军。特别是第二集团军还增编了一个以武装直升机wz3为主力的陆军航空旅。

第五、第六、第七集团军是西北军最为精锐的装甲集团军主力部队。此前一直部署在喀山地区,突破喀山防线后,这三个装甲集团军迅速南下围歼了埃里希.霍普纳的第四装甲集群,双方坦克总量差距并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以mbt30坦克为基础研制的四号坦克完全不是mbt35\35b\40主战坦克的对手。

四号坦克基于mbt30改进的75mm坦克炮。相对于mbt35\35b的90mm线膛炮和mbt40的90mm滑膛炮。差距过于明显,瞄准、火控自动化和机动性能的差距也太大,在实战中。只有重型坦克才能同mbt系列坦克相抗衡,但是重型坦克的机动性能太弱,很容易被mbt35\35b的碎甲弹击中,而且数量太少。

德国必须承认,相对于真正踏入世界霸主水准的中国及中国国防军,德军在装备上的差距是明显的,如果德军继续采取这种过分倚仗机械装备的战术,那就根本不可能同中国国防军正面交战。

这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并且在伏尔加格勒战役中,这一问题将会暴露的更为明显。

……

每一场战争都是复杂的。

仍然拥有元首信任的费多尔.冯.博克元帅继续负责指挥他的中央集团军群,他在伏尔加格勒的战场上布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避开装甲车的正面交战,以避开西北军在装甲和坦克部队上的优势,并且尽可能的采用所有措施去加强炮兵部队的防空和周边防御。

这样的战争局面让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感到无比的痛苦,第四装甲集群的快速覆灭和中央集团军群此前的连续战败已经让他意识,学生不可能打败老师。

德国陆军的闪电战理论和装备体系实际上就是脱胎于中国国防军的机械化革命论,不过是为了所谓的民族荣耀而在德军内部避谈此事,现在已是很明显的结果,德军的机械化水平完全不如对手,继续打装甲集群的歼灭战、运动战、攻坚战、闪电战……都不可能是西北军的对手。

在不能撤退的情况下,费多尔.冯.博克元帅破釜沉舟,索性彻底放弃了坦克部队的机动性能,大规模抢修防御工事,将大部分的坦克都用来于围绕防御工事临时增防布置,这么一来,德军坦克的活动空间就被大幅削弱,只能沦落到战地防线上的移动炮台。

费多尔.冯.博克元帅利用这种自我放弃的方式,大量构建了新的非常牢固的防御阵地,在伏尔加格勒周边阵地展开对西北军的阻截,大挖战壕,强化防空,以阻止西北军装甲部队的快速前进,地雷也大量的埋设在战场上。

中央集团军群此时已经丧失了空军的支援,纳粹空军新部队的增援至少还要等一周左右才能陆续抵达,他们也失去了盟军的支持,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被歼,仅能继续守卫莫斯科地区,不能派遣更多兵力支援中央集团军群。

战争就是变化与反变化。

西北军很快就对费多尔.冯.博克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发起最猛烈的进攻,但是效果并不好,牺牲很大,面对这种情况,卫立煌立即召开了参谋作战局会议,调整西北军战术,强化空军的集群轰炸和地面部队的渗透作战,同时抽调更多的火炮加强炮击。

主要的进攻手段还是坦克,只不过是一守一攻。

仗要么不打,要打就来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役,开弓没有回来箭,就算是牺牲再大,那也一定要夺取最终的胜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