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哦了一声,道:“你说的晚了,我本来有二十万杆步枪。前几个月就和日本做了交易,将其中一半都卖回给日本,我自己都只留了六万杆莫辛纳甘步枪,还有四万杆村田22年式8毫米口径步枪做预备枪械,另外有两万杆村田22年式步枪用于三省巡防营和警务局。确实没有多的枪支了。”
他究竟有多少步枪,谁也说不清楚。
荫昌将信将疑,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就道:“这倒是颇为难办啊,朝廷如今四处买枪,各国都不愿卖。自造的步枪又不能让人满意,真是让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宋彪则道:“我卖给日本十一万杆日军三十年式金钩步枪,不卖也不行,那玩意口径是6.5毫米,全世界唯独日本一家,另外就是瑞典有6.5毫米的毛瑟步枪,那玩意的两种子弹不一样,也不通用。所以,我就只能卖掉,换了村田22年式的弹药。咱们办新政,东北军工厂一定要搞起来,自己不能造枪,如何能够自保呢?这件事呢,我倒是已经和法国人谈过了,他们此前有一个军工厂给俄国代工莫辛纳甘步枪,现在俄国能够自造了,也不买他们的法造莫辛纳甘步枪了,这批设备就想转让,只是价格还没有谈好。”
荫昌当即是颇为热切的说道:“若是能够置办下来,那肯定是再好不过。”
看到荫昌如此热切,宋彪心中唏嘘,同为中人的一员,生在这个时代,他们心里都是有同样的感触吧?即便对方是满人,他是汉人,其实在这一点之上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兵工厂。
宋彪和荫昌这天谈了很长时间,越谈越是投机,在此之前,宋彪确实是一直低估了这位满人留德将领,现在越发觉得不错,两人索性就在宋彪的办公室里谈了一整天。
他们谈了很多话题,练军、铁路、开垦荒地等事的态度都差不多,关于东三省的新政,两人交谈的也是很深入,特别是要优先学德国,适当开放移民,允许外国技术工人、教员、工程师进入东三省就业等等想法都差不多。
两人倒是一拍即合,此前还真没有遇到能谈的如此投机的人,至于新军建设,宋彪有意的不去谈的太多,大致谈了一些,荫昌对他也是全盘支持,甚至是使用洋式军装、教典、礼仪。
谈到天亮,因为坐了几天火车的荫昌本来就很疲劳,晚上很早就回招待所休息去了。
送荫昌离开后,宋彪就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抽烟,心里琢磨着荫昌这个人。
他觉得荫昌这个人不错,难怪这个人后来都辞去北洋政府的军职跑去复辟,给溥仪当侍卫统领了,结果还能在北洋军担任参谋总长。
关键就是人真的不错。
大家也都能理解他。
至于荫昌率领北洋军去打武昌的各种不得力,与其说荫昌无能,倒不如说是北洋军下面捣乱,当然,荫昌缺乏实际指挥大军的经验、能力和威信也是事实。
宋彪一上手指挥新满洲步兵军四万多人的时候也乱过,但他好歹还有一个多月的集训期和过渡,又有布鲁西洛夫、马尔托斯等人协助,下面的各级少校对他也是很友善和尊重的。
熬过了辽阳会战,各级将领都是老部下,对他无比尊重,他指挥起来就更为得心应手,何况有两个参谋处协同处置各种事情。假如当时不是布鲁西洛夫上校来配合宋彪,而是派了其他人,并且不肯和宋彪合作,宋彪怎么也不可能打赢辽阳会战。
所以说,人的运气有时候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人的运气有时候是很重要的。
第一百一十一章名门闺秀
很多人说荫昌是清王朝的废物,特别是满清遗老最热衷骂他无能,在同文馆学了八年德语的他,到了德国最初连日常的对话都难以应付,领着最为清王朝当时最为精锐的北洋军,居然在半路上就走不动路,还没有到武昌就被裁撤了——前者不好说,可谁都干过混日子的事,至于后者,就算是宋彪过去指挥那支北洋军也没有把握将部队带上路。
荫昌心里很清楚,所以从一开始就觉得派他去打武昌是个混蛋事,其实他的军事水平就是连半吊子都不如,别看他当了多年的天津武备学堂的总办,算是多年老校长,水平如何,大家心里都明白。有交情是不假,让他指挥大家打仗,大家的心里首先凉半截。
可在宋彪看来,荫昌这个人还是很有水平的,至少有两点是普通人比不上的,那就是他善识人,善做人。
荫昌识才、惜才,喜欢举才,为人圆滑,能说会唱,昆曲和京剧都唱的很精彩,文武都通了那么一些,两边都能高谈阔论,人脉自然是非常深厚,非常广,什么人厉害,什么人是好人,他心里比谁都明白。
应该说荫昌还是满人之中唯一真正知道新政精髓的人,他可能不会具体的操办,但他心里有谱,而且知道谁能做的很好。
他在东北新军的招待所里住了整整三天,也和宋彪就东三省新政的事情商谈了三天,这才前往巡抚衙门办公。一是因为天冷,新军这边有暖气,住着舒服;二是商量三省的人事空缺。
东三省的官员空缺极度厉害,不仅新政官员缺乏,甚至连各府知府都缺,黑龙江八府之中只有三个知府,布政使、按察使都没有。仅有一个巡抚程德全,吉林六府有四个知府,知县缺一半。奉天省此前一贯是不缺的,日俄战争打了一年半,现在也缺的厉害。
荫昌的人脉深厚到可以将新政、旧政的官员都补满的水平。而且都是汉人和汉八旗,绝不用满人,他推荐的都是蔡绍基、黄耀昌、刘玉麟、盛文扬、朱宝奎、孙广明……这些留美幼童出身的官员和左孝同、劳乃宣、陈宝琛这样的有识之士,并且有把握凭关系和朝廷对他的特殊信任,将这些官员都填补到位。
宋彪也提议了一部分官缺,主要都是各府的警务局提调。
两人商谈的很愉快,心里都有谱,宋彪不去过多的干涉政务大权,荫昌也不干涉宋彪扩展军权,双方各得其所。比起荫昌推荐的那些有才之士,宋彪推荐的薛长庆、常万春、袁金铠、苏会忱等人可就真差的很远,如果东北新政真的办好了,荫昌其实才是首功。
邀请荫昌在军营里住了三天后,宋彪就亲自送荫昌去巡抚衙门上任。
奉天省的巡抚衙门就是此前的盛京将军衙门。连牌子都不用改就能胜任,在荫昌住在军部的这几天,宋彪特意安排人打理过将军衙门,重新置办了一些新的家什。
将荫昌一家人送到衙门的时候,宋彪也进来先看一下布置的效果,就和荫昌在西花厅门外的园林院子里散步。因为有新军的人在负责各种杂事,荫昌的妻子和女儿就在院子走廊里置办了一桌茶点招待那些忙碌碌的士官新生。
宋彪这才注意到荫昌的女儿是一个很漂亮的德满混血少女,有异域风情,也有中国少女那种清纯秀丽的娇小身姿,脸颊娇小绯红,还有一头卷卷的黑发和高挺的鼻梁,她穿着很一袭绿底绣蓝白璎珞花纹的厚丝旗袍,用两支镶嵌着多粒珍珠和翡翠的绿雪含芳簪将卷发捋平,颇是有点趣意儿。
大致看了一眼,宋彪就随口和荫昌称赞道:“您这女儿倒是难得的漂亮,在国内生活了好些年吧?”
荫昌对自己的女儿视若掌上珍珠,颇是高兴的答道:“是啊,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因为生在兰花初开之时,我就起了个玉兰的名字,她六岁时随我和她母亲一同回国,如今一晃已经是十二年前的旧事了。前些日子在远东士官学校的校区参观,倒是让我怀念起以前的时光。”
宋彪续问道:“那她在京师生活的习惯吗,读的是什么学校啊?”
荫昌道:“应该还算是习惯吧,小孩子嘛,只要跟着咱们这些做父母的走,到哪里都能习惯的。其实我原先是希望在德国多生活一些年,孩子就留在德国教育,还是那番话,德国人的教育确实是好啊。可惜朝廷急调我回国,只好和她母亲、哥哥一起回来,起初都是在德国人在天津开办的教会学校就读,前几年在同文馆修读拉丁语,如今精通英德两国语言。其实啊,这德语要是学好了,再学英语和法语都不难,语法和词根都差不多,就是音调不同,这和咱们的北方话、南方话一样,大体相差不大。如果不是我又被派到奉天省,我还打算送她们兄妹回德国留学深造,日后或许也能为朝廷多出点力,女孩子无多大指望,自己能找个好郎君就是福分,男孩子,我希望他能当一个外交官员。”
宋彪微微点头,只说是当父母的这种情感和思维,他觉得荫昌还算是比较开放和现代的。
他笑呵呵的和荫昌提议道:“我看到是可以送令郎去德国深造,至于女儿,如果真是精通英德两国语言,不如留在奉天省吧,我这段时间正准备办一个远东印书局,刊印各种新学所需要的学员教材,大体还是从日本和德国的教材中翻译过来,印书局的总办请的是江南制造局的舒高立,局务办公地点和厂址就设在远东士官学校内部。目前正好是很缺人,不如让她也去做些翻译工作。让她多认识一些人,指不定就能给你找一个好女婿。”
相似小说推荐
-
豹牙 (战舞飞扬) 17K小说网 2013-10-24 VIP 完结经历军营历练,社会小青年成长为骁勇善战杀筏果断的时代尖兵,穿梭于索马里,戈兰...
-
逆子乱臣 [精校] (路人家) 都市小青年魂穿到架空古代,内有奸党误国外有胡人滋扰,且看他如何利用现代技术从候门庶子成长为朝中权臣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