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子我还在想,无外忽再找杀手刺客。他虽然本事了得,但暗箭难防,总有疏忽的时候。至于你担心他会被提拔就更不必了,他可不光是你我的敌人,大哥也是深深忌惮他的,必然会想法子把他的功劳压下去。”说话间,许万全手上的动作更是放肆,已经除去了方氏外面的罩服。
方氏此时也已经动了情,任由对方把自己的衣服一点点脱去,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气息紊乱地道:“如此我就放心了,不过你可不能再欺瞒我了……”
“我对天发誓,今后什么事情都不再欺瞒于你……婷儿……”说着甜言蜜语间,两个无耻的男女已经从前堂来到了后面的卧室之内,滚作了一团……
朝堂之上,许万友可不知道自己脑袋上的绿色又浓了一分,依然在慨然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陛下,虽然西南的这次胜利很是难得,但以微臣之见论功行赏还不是时候。因为那边的战斗还在继续,说不定王将军能创出更大的胜利来,到时候一并赏赐不是更好吗?”
“话不是这样说的,有功当赏这是朝廷的规矩。若是这样拖延着不给赏赐,对前线的将士们的士气打击也是极重的,于我军的战事很不利啊。所以臣以为还是该赏的。”说话的却是朝中有数的不在七大家控制下的三品高官,赵雍,刑部侍郎。
皇帝听了这话,因为刚才那几个官员的一致意见而不悦的神情才缓和了一些:“不错,这才是老成之言嘛。前线的将士舍生冒死去和蛮人作战,现在取下如此战绩,朝廷却不加以赏赐,试问他们会怎么想?今后还有谁会给朝廷出力呢?吕丞相,叶司徒,许司马,吴司空,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皇帝所问的四人正是如今朝中地位最高的四人——吕中和,叶名扬,吴敬淄,以及许万友的父亲,忠勇侯许正年。刚才对答的都是一些七大家在朝中的助力,唯一开口的大人物却是许万友。可现在皇帝却把问题抛给了那四个真正的大佬,这却是要一锤定音了
四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还是由叶名扬先开了这个口:“以臣愚见,立下大功自然是要赏的,朝廷也不能因为要省那么点钱粮就寒了前方将士们的心。另外臣以为,朝廷也该升赏王老将军,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提振前方大军的士气,从而一举平定西南蛮患。”
其他三人听了他的话后都是一怔,显然没有想到叶名扬会与皇帝同一看法,甚至尤有过之,他到底怀着什么样的主意呢?许正年本来显得昏花的老眼中悄然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又不见了,用沙哑的声音道:“臣以为叶司徒的建议很好,臣附议。”
“臣也以为如此最好。”吕中和也随之附和地说道。
这下,下面的群臣就有些不解了,怎么自己等争了这么半天,几个大佬却突然变了风向呢?可是三家的家主都表了态了,其他人自然不敢再坚持。而这个时候吴敬淄在沉默了一阵后,也点头道:“臣以为也该如此,只是不知该如何赏赐前线的将士们呢?”
“这个自然要交给户部和兵部的诸卿来筹划了。”皇帝呵呵笑道,随即又道:“至于对王将军的升赏,朕倒的确不曾考虑过,你们有什么见解吗?”这是实话,皇帝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人竟会这么轻易就同意自己的看法,所以自然不会之前就对王冲的升赏有所准备了。
“王老将军一生为我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更是取得了从未有过的胜利。以臣之见,当封其为镇远侯,另升为上将军,食邑千户,荫其一子入朝为官,不知陛下以为如何?”叶名扬立刻就给出了自己的设想。
皇帝也有些愣了,如此丰厚的赏赐和升迁,怎么看都象不是给一个有威胁的对手的。但是既然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想退了,便点头道:“如此甚好,不知诸位卿家有什么看法哪?”
“臣等以为甚善!”群臣在看着笑得神秘莫测的叶名扬后,都有了一个决定。
如此皇帝反而有些忐忑了,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接受了。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停止下来,而是拿起了那份捷报道:“另外,朕还有一个人的问题需要征询一下诸位的看法。”
第七十四章 风起大梁(3)
中极殿中,高坐御座之上的皇帝在继续说着话:“朕看了整篇捷报,发现这上面提到的许惊鸿于此次夺取黑山崖的战斗中立下了首功,朕心甚慰啊。朕以为朝廷当好生奖赏此人,将其提拔为一营都统,以鼓励军中将士多立军功,不知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殿上群臣听了这话都是一怔,皇帝提出的这个问题实在太出乎他们的预料了。这不但因为他们想不到皇帝会去管军中中层将官的任免,更因为他们许多人就连许惊鸿这个名字都是第一次听到,试问该怎么回答呢?
只有许家父子,叶名扬、方远山等少数几人才知道许惊鸿的来历,而他们的心思也各不相同。许万友最是心急,连忙出班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这个许惊鸿臣也曾查过,不过是一军中队正而已,纵然在此次战斗里立下了微末功劳,也实在不够将他擢升为五品的都统啊。如此不但不会鼓舞到军中将士的士气,反而会带来反效果啊!”
方远山也在许万友这话后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大舅子自然是相同看法了。因为方氏的关系,方远山对这个许惊鸿也是闻名已久了,虽然还不知道这个少年的能耐,但压住他总是没有错的。
叶名扬并没有做声,只是带着冷笑看着眼前的一切,同时心里已经现了警兆了,皇帝今天的所为很不对劲,似乎是在有计划地扩张着自己的势力啊。如此一来,本来并没有疑心的他对皇帝顿时起了疑心:“莫非这次将捷报传得满城皆知的幕后之人便是一直以来看似都被咱们压得无法有所作为的皇帝吗?”
“两位爱卿所言却也有些道理,是朕一时大意了。”皇帝面不改色地道:“不过此子立下如此功劳,朝廷还是应该赏赐提拔的,却不知该怎么赏他才好呢?”
“只需赏给他一些银两,再好生鼓励一番便是。至于提拔,自有军中将领来做了。”许万友急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许司马又有什么看法呢?”皇帝对这个建议却不怎么感冒,直接问了一个许万友不敢得罪和反驳的人。
许正年依旧是一副昏花的模样,咳嗽了一下后才道:“老臣以为提拔一些年轻的将领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我大宋的军事今后还是要靠他们来支撑的。”
“但是老侯爷,咱们对此子究竟有何本事依然无所知啊,若是破格提拔,而他又能力有限的话,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许万友此时可不敢说话了,好在还有方远山。
“两位卿家的想法都不错,那朕就来说一个折中的办法吧。”此时皇帝知道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了,没有再忍,而是直接给出了自己的办法:“就把这个许惊鸿叫进京来以观其能。如果他的确有着在军事上的才能,就当象许司马所说的一样,给予重任,为我大宋军中培养一个后继人才。若不是的话,那到时候再说也不迟嘛!”
许万友一听这话,心里就是咯噔一下,皇帝居然想把许惊鸿给召进京来,这不是给自己惹祸吗?但是心里越急,却越是想不出反驳的话来,皇帝已经是通过许正年和方远山两人的意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的确也很是合理。
“众卿对此可有什么看法吗?”皇帝又问了一句,他很清楚自己的计划第一步就要达成了,这让他的心里莫名的一阵激动。
“臣等谨遵陛下圣意!”在半晌的沉默依然没有一个反驳的理由后,群臣只得通过了这个方法,但许万友的脸色却变得极之难看了,虽然他并不担心许惊鸿能伤害到自己,可是一想到这个恨自己在心的儿子来京,就浑身的不自在。
朝会在又商讨了一番对西南军的赏赐之后就结束了,而群臣也在再次行礼后退出了大殿。七大家的几个主事的家主脸上的神情都有些难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担心的军方崛起的可能又大了许多,至于那个叫许惊鸿的家伙来不来京城,对他们来说就不怎么上心了。
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许家父子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当大家出了会极门,离开皇宫欲要各自回衙的时候,许正年却将儿子叫进了自己的车驾之中。
一见儿子进来,放下车帘,老爷子就板起了一张脸来:“如此好的机会你怎么反要往外推呢?惊鸿也是我许家的人,现在有这么个出头的机会,你做父亲为何还要从中作梗?”
“父亲,孩儿这不也是担心他对我们还有成见吗?”在带着怒意的父亲面前,许万友不敢有任何的不满,苦着张脸道:“当年的事情您也是知道,他可从不将我当作自己的父亲哪。若让他真成了气候,只怕会对我们许家不利啊。”
“他不当你是自己的父亲,那也是因为你先不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所致。你和我都是瞎了眼,如此佳儿却被你如此轻视,甚至是无视!你再看看那几个小子,哪一个现在不是靠着老夫当年的功劳在朝中厮混。可他呢,却无凭无依地成就了大功劳,如此人才不正是我们许家振兴的臂助吗?”
相似小说推荐
-
乱世小民 (样样稀松) 起点VIP2013-11-23完结穿越成37年抗战爆发前夕的农村小青年,虽然无法改变历史改变民族命运,却有改变自己和帮...
-
大宋私生子 (何昊远) 起点VIP2013-09-18完结 两宋元明 “欢迎来到大宋朝。这里有苏东坡的诗、李清照的词,塞北的雄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