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私生子 (何昊远)



至于钦州的桑蚕业,马应芳没有去说,因为他非常明白,杨逸对此了解得一定不比他这个知州少,再说这事等于是浪费时间。

而且桑蚕业蓬勃发展他在其中也没占多大功劳,这方面主要是西印度洋贸易商社用钱砸出来的。

“大人,在造船方面,钦州这两年也兴起了两个可造千料大船的造船厂,共有船坞十二个,每年可造千料大船三十艘左右;

钦州离南洋诸国近,如今和占城、真腊、三佛齐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加上南北直道大部分贯通了,湖湘、川蜀有不少商人选择到钦州来与各国商人贸易;

钦州的商税比三年前翻了三番,达到了一百七十万贯,另外。钦州市舶司的关税收入今年也有望突破两百万贯..........”

市舶司不归地方官府管辖,系朝廷直属部门。主要负责收取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发放出关、入关凭证。并收购一些皇家需要的商品,比如龙涎香之类的稀缺贡品。

市舶司的关税和州府收的商税是两回事,所以马应芳才会分别列举出来。

杨逸回到城南马应芳为他安排的住所时,李南通已经等候多时,他原是杨家主管江南商业的管事,被派来岭南已经三年了;

杨逸不会只听马应芳一面之词,整个广南方方面面发展得怎么样,李南通再清楚不过。杨逸没有时间在钦州多作逗留,因此将李南通叫来。俩人又聊了一个时辰李南通才告辞。

杨逸沐浴出来时,看到清娘正在灯下继写她的《清娘流浪记》,这次随杨逸出京,她前后得了七首上佳的词作,同时见识了各地大量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她需要写进《清娘流浪记》里去的。

杨逸没有打扰她,转到赵倩这边来,她也刚沐浴出来不久,一头秀发还披散着。正在小楼的走廊上吹着晚风。

杨逸让柳儿和婉儿取来茶具,就在廊下的晚风中煎茶品茗,赵倩至今还习惯喝团龙茶,有些人的习惯很难更改。尤其赵倩本性是个倔强的人,杨逸无所谓,便她的性。

两把椅子。一张小几,俩人坐于廊下。园中假山怪石,曲水潺潺。粉墙黛瓦一如江南园林典雅。

“莹儿,再休息三两日,咱们就要出海了,此去天涯海角,险阻重重,莹儿要有心里准备。”

“你就不能告诉我,你要去做什么吗?你是当朝太傅,突然出海,朝中大臣会如何看待此事,你想过吗?”

“放心吧,只要我手上不掌兵权,离京越久,朝中大臣只会越高兴,指不定有些人希望我永远别回去了。此次出海,我也另作了安排,到时有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就行了。至于去做什么,到时莹儿你自然便知。”

“不,我要你现在跟我说,我没有一件事情瞒着你,你也别瞒着我好吗?你让我兼什么西印度洋贸易商社的社长,这样的事我都依你了,还有什么不能说呢?你放心,哪怕你真是要我跟着你做雌雄大盗,我也会跟到底,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是万劫不复................”

“莹儿!”杨逸打断他道,“别想得太严重,这么跟你说吧,大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生产出大量商品,这些商品若是全部在国内销售,不出几年,国内就无法消化这么多商品;

各个大型作坊的商品就会大量积压在仓库中,到时这些大型作坊只有倒闭一途,无数的百姓会因此生活无着,国家财政也会遭受严重打击,这次我出海,就是要为大宋的商品找一条出路,明白了吗?”

“照你这么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呢?”

杨逸苦笑道:“莹儿,你想得太简单了,并不是所有利国利民的事情就能得到百官的支持的,比如商鞅变法,它让秦国一步步走向强盛,最终一统六国,从秦国的角度来说,它总应该是好法吧,但施行之时,还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用,你认为是利国利民的事,别人未必这么认为。再者我也不瞒你,为了能迅速为大宋的商品找到一条出路,为了万千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这次我出海,有可能会采取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这些手段有可能损害到官家圣德,所以不方便用朝廷的名义去做。”

秦国公主双眸悠悠地向他望来,静静地看了他好一会儿,才突然说道:“那我更要跟你去了,你要杀人放火,我就和你一起承担所有的骂名................”


第767章杰克船长

杨太傅在钦州休息了三天,便坐船走海路北返京城了。

但一天之后,有江南来的商船救回了杨逸的几名护卫。

据他们说,杨太傅乘坐的船只离开钦州后,航行了一天,在半夜时分突然触礁,船体大量进水沉没,当时杨傅几人匆匆上了一艘救生小艇,而这几个幸存的护卫靠沉船散落的木板,飘流到几里外的一处礁石上,第二天才被过往的商船救起。

几名护卫被救上商船后,强令商船在附近海域搜寻了一遍,却没有找到杨太傅的下落,只得回钦州求援,知州马应芳不敢怠慢,组织大量船只出海搜索;

按护卫所说,半夜触礁时海上虽然下着细雨,但风浪并不算大,他们是亲眼看着杨太傅上救生艇的,本不应有事才是,但众多船只将附近海域都搜遍了,就是找到不杨太傅的下落。

马应芳心惊不已,一面让人加大搜索范围,一面将此事飞报东京。

东京要接到钦州奏报,大概还需要一个月时间。

而此时,杨太傅已经登上那艘海上巨无霸,巨大的船体高四层,望之巍峨如山。

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船只,清娘三女眼珠差点没掉出来,登船之后,不顾乘小船时产生的眩晕感,兴奋的四处观看。

船只甲板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巨大的可旋转桅杆直插云霄,升帆要数人人合力转动绞盘才能升起。全船有九桅十二帆;甲板前端的木格内铺有泥土用来种菜。前头的铁锚足有两千斤重,同样要靠绞盘收放。

船舱下被隔成了二十八个小舱。正是由于这种隔水舱的设计,才能造出这么大的船只来。因为不可能有长一百来米的木头可用作龙骨;

这种隔水舱的设计,等于是将一个个立方体牢固地组合在一起。纵向、横向、舷侧还斜拉板,层层叠叠的加固着船体,使船舶能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船舱内此时都装满了货物,最下层装的是瓷器,光是瓷器还不够重,还用许多石块、铁块压住舱底,这样船在海上航行时才更稳定。能经得起更大的风浪。

再上一层是茶叶、丝绸、棉布、漆器、以及各种各样的商品,真是数不胜数。

随除了这艘巨无霸之外,还有十般两千料、三十艘千料海船排成队列航行于海面上,放眼去,风帆如云,遮天蔽日,一艘艘巨舰劈波斩浪,迎风南去,一道道白浪卷腾于船尾。大海上就象被巨犁犁开的田地,天上海鸥飞翔,声声清鸣,白云随风远扬。引得各人的神思直飞云端。

看着这支巨大无匹的舰队,杨逸站在船头,忍不住仰天长啸了几声。以发泄心中澎湃的激情,这样一支舰队。已丝毫不逊色于郑和下西洋时的无敌舰队,教他如何不意气风发。激动难禁。

能有今日的成就,并不太意外,历史上明朝的造船技术大多是继承于宋朝,这一点从一些历史脉络中可以推断出来;

元朝在造船技术上没有多大发展,明洪武朝又实行禁海,到了永乐朝却很快能造出巨大的宝船来,若不是继承了宋朝的造船技术,永乐朝很难做到这一点。

有人说永乐朝造船加郑和七下西洋把国家搞穷了,这一点杨逸是一笑置之。

反正大宋现在的情况与永乐朝不一样,永乐朝岁入不过三千万两银子,现在大宋岁入已经超三亿贯。

如今大宋造船业蓬勃发展,不但没有给朝廷造成任何负担,相反造船业每年还给朝廷贡献了超过了千万贯的收入。这和永乐朝拿国库的钱去造船完全是两个概念。

细算来,光是西印度洋贸易商社在造船上投入的银子,就不比永乐朝少了。眼前的这支无敌舰队是用银子砸出来的,只不过这是用民间的银子,用富商的银子,而不是国库的银子。

而这支舰队只是西印度洋贸易商社所拥有船只的三分之一,还有上百艘两千料、千料大船往来于海上,频繁的与各国进行贸易,没有全部加入进来。不需要了,杨逸相信,凭眼前的四十一艘船只组成的舰队,已经足够横行四海了。

“大海啊!我们匍匐在你的胸膛上,你的胸膛是那么的柔软,就象花魁娘子的胸膛!”

“大海之滨的国王、族长啊!我们来了!我们一手挥舞着美丽的丝绸,一手举着燧发枪,你们愿意接受哪一样呢?”

激情澎湃的杨太傅站船头,望着自己的无敌舰队,嚣张地嚎叫着。

四周的水手面面相觑,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憋得好生辛苦。

“唉,杨大哥疯了!”清娘悠悠一叹,不情不愿的交出了一份病情鉴定书。

“他不是疯了,他是狂了,瞧他的样子,好象要把大海都搂进自己怀里一样,这海真大啊!”阿黛拉有不同意见,初次见到大海的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最后又不禁感慨地叹了一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