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领主天下 (不抽烟的老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不抽烟的老猫
- 入库:04.13
左梦庚一愣,哈哈笑道:“shíme火烧眉毛了,这天下不是都yǐjīng是大清的了吗?虎臣,你是不是喝多啊。哈哈……”
金声桓无奈的看了一眼醉醺醺的左梦庚,凝声说道:“小侯爷,大清能不能一统天下末将不zhīdào。末将只zhīdào如今清国在江南连连大败。如今yǐjīng被那萧毅兵临城下。攻城多日了。若是再不做些打算,恐怕小侯爷这酒是没法继续再喝下去了。”
左梦庚隐约之间,听到zìjǐ的酒喝不下去了,不仅醉怒道:“shíme人这么大胆,竟然不让我喝酒,我砍了他!是那个shíme萧毅吗,把他拉下去给我砍了。来来。虎臣,我们再喝一杯!”说着又是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看着左梦庚如此醉生梦死的样子,金声桓长长一叹,zhīdào此时zìjǐ说shíme也是白搭,于是站起身来,向左梦庚抱拳一揖。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金声桓的背影,醉眼迷蒙的左梦庚眼神忽然变得清明,眼中的神色似无奈,似悲哀,完全不复刚才的样子。
“虎臣,如今的我还有退路吗?父亲反了大明,我又降了鞑子,我还有退路吗?你们都可以退。但是我却能退到哪里去呢?”左梦庚怔怔的看着门外。举起手中的酒杯又是一饮而尽。
金声桓出了左梦庚的府邸大门,站在门外静静的待了一会。这才翻身上马向李国英的府邸方向而去。
总督府,洪承畴坐在案后,静静的听着身旁一名青衣人的报告。
“张天禄、张天福兄弟二人最近走动频繁,今日张天福又去了张天禄的府邸,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
“金声桓独自一人去了左梦庚处,但是待了不到一炷香shíjiān久出来了。后来又骑马去了李国英处。”
“胡尚友邀请韩尚良去了醉翁楼,两个人在雅间中待了两个时辰才出来。”
“杨承祖……”
洪承畴听着这些消息,看起来面色平静,但是眼中的神色却越来越凝重。
城中的局势yǐjīng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这个萧毅不仅手下兵将骁勇无比,在这对人心的把握上更是娴熟无比。他zhīdào,在这淮安城中一定还有着萧毅的探子在积极的活动,在不断的说服怂恿那些大明的叛将们。
不仅如此,每日飞到这城中的宣传单让这看似平静的淮安城中yǐjīng是人心浮动,暗流激涌。
这些叛将的频繁走动就是传达了一个很好的信号。这些人从来都不会有shíme忠心可言,对大明如此,对大清更是如此。
他zhīdào,zìjǐ若是再不采取行动的话,这城破是早晚的事情。而且很有kěnéng是从内部攻破。
但是采取shíme样的行动,才能将人心稳定下来呢?
把这些有异心的将领全部关押起来,甚至全部斩杀?
笑话!zìjǐ要是真敢这么做,那等于是将那些只是有kěnéng造反的人逼的真反。洪承畴zìjǐ的嫡系只有杨永兵一个,但现在却在萧毅的大牢里。其他的人马,洪承畴rúguǒ离了这些降将,根本就指挥不动。
杀掉一批,警告另外一批,杀鸡骇猴?这招也不行。本来就是人心浮动,若是再自毁羽翼,更是会让局势不稳,逼的剩下的人铤而走险。
如今的局势,只能用缓和的手段凝聚人心,而不是以杀戮败坏人心。
但是局势危急,还有shíme方法可以凝聚人心呢?
“左梦庚现在情形如何?”洪承畴忽然想起了这个被zìjǐ从来都不曾正眼看过的二世祖。
他不是心血来潮才这么问,而是他忽然想到了这城中的大半兵力都是左梦庚带来的。
也许,zìjǐ以前对左梦庚的怠慢和轻视是不是有些错了?
“他呀,每日都是把zìjǐ喝的醉醺醺的,然后就去烟花之地眠花宿柳,把zìjǐ弄的萎靡不振,醉生梦死。”青衣人口中是淡淡的不屑。
“哦?”洪承畴倒是有些意外,这个人看来确实不是shíme有志向和野心的人。
如今的局势该如何破解呢?洪承畴的思维又回到这件事上来了。
“大人,要不要向摄政王殿下清兵援助?”一向只是汇报情报的青衣人却忽然开口说道。
洪承畴瞟了他一眼,不悦道:“向殿下求助,自无不可。只是殿下将江南托付于本官。如今本官坐拥近十万大军,只是战局稍稍不利,就向朝廷求助,那置朝廷脸面于何地,致殿下颜面于何地?”
青衣人闻言便默然不语,似乎从来méiyǒu说过这话yīyàng。
洪承畴站起身来,绕过案头,在地上走了两步,忽然停住,语气坚决道:“既然不能对内行霹雳手段,那就只有出城决死一战,也许方有一线希望。生死存亡,就在这一战而已。”
PS:第二更到!累死了,洗洗睡了,明天还要上班。晚安,睡前顺便求票票!
二百六十三章不得不战
“大人,听说洪承畴派人下了战书?”大帐的帘子被人掀开,脸上略微带着焦急的尤条走了进来。
“呵呵,不错,本督正准备找你呢!”萧毅笑着将手中的战书递给了尤条。
尤条接过战书,快速的看完后,问道:“大人打算怎么办?”
萧毅不答,却反问道:“先生,你怎么看?”
尤条郑重的道:“大人,卑职以这件事有些古怪,还需谨慎一些为好”“。”
萧毅道:“说说看。”
尤条道:“洪承畴本有城池之利,城中还有八九万兵力,而且也无缺粮之忧,为何偏偏放弃zìjǐ的优势,而要求与我军jìnháng决战,这其中一定有shíme问题。”
萧毅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顿了一下,尤条继续道:“洪承畴急着与我军决战,无非两个原因:一、这就是个陷阱。但是卑职愚钝,却想不出来他会用shíme陷阱。这第二,就是洪承畴被逼的不得不决战了。若是决战,还有一丝希望;若是继续据城死守,说不定很快就会军心崩溃。因此,洪承畴不管内心愿不愿意和我军决战,都必须要这么做。”
萧毅点头表示赞同尤条的分析。
“那军师觉得本督该如何回应洪承畴的战书呢?”萧毅问道。
“卑职以为,此时不宜与鞑子决战。”尤条显然是早就想好了,缓缓说道。
“洪承畴想要决战,说明城中鞑子内部yǐjīng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唯一的解释就是我军连续的猛烈攻势和总督大人的之计让鞑子内部人心发生了分化。而这种分化显然是洪承畴不想看到的。但是洪承畴不论是出自于哪种考虑,都不太kěnéng对这些人动手。思来想去,只有继续将矛头对准我们,转移内部矛盾,暂时让手下的兵将凝成一股力。若是胜了,一切的问题都不在是问题。洪承畴可以利用此战zìjǐ取得的巨大威望来行使霹雳手段整合内部。而多尔衮显然也是乐见其成,会支持他的。rúguǒ败了,那也不会比被动防守最后还是被击破的后果好到哪里去。”
看着萧毅认真在听,尤条顿了顿又道:“所以。我们不能让洪承畴的目的达成。就必须继续坚持目前的进攻方式,同时加快与城中鞑子将领的jiēchù,争取内外呼应之下一举攻破淮安城。我们等的,但是洪承畴却等不起。”
萧毅眉头微蹙,半响méiyǒu说话,显然是在思考。
尤条也不再说话,静静的等待着萧毅的决定。
半响。萧毅说话了:“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本督却有不得不决战的理由。”
“第一、我军兵少,鞑子兵多,若是依靠目前的方式,仅以火炮加上暗中策反大明叛将,耗时太久。而且变数太大。要zhīdào,这些叛将可都是见风使舵之人。即使叛了鞑子,也不一定会来投奔本督。
第二、我军火炮数量bìjìng太多稀少,而且所需炮弹辎重等物目前yǐjīng剩余不多。更关键的是,火炮中的膛线因为技术的原因,有好几门yǐjīng快被磨平了。一旦所有的膛线都被磨平,那我军火炮相对于城头火炮的优势便会当然无存。若想继续比较有效的攻击城池,那就必须前移炮位。从而又进入了城头火炮的有效射程。鞑子火炮众多。那shíhòu对我军将会是一个灾难。
第三、若是不能尽快结束淮安战役,恐怕其他方面会有变故啊。本督刚刚接到消息。多尔衮yǐjīng在京畿及山西等地开始集结兵力,有南下的迹象。同时,在我们身侧的阿济格也hǎoxiàng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有向和州进犯的意图。还有,宁州的李自成准备攻打南昌府,何腾蛟yǐjīng向朝廷求援了。”
剩下的话,萧毅méiyǒu说,尤条自然能听的míngbái。若是定北军主力被粘滞在淮安城下,nàme一旦等到多尔衮大军南下,阿济格侧击和州,定北军就会遭受三面受敌的境界。李自成进攻南昌府,萧毅大可以不管,但是若是任由李自成恢复壮大,那对以后定北军的发展也会是一个更大的障碍。阿济格若是进攻和州的话,驻守那里的李成栋,李本深归附未久,会不会全力抵抗,能不能当的住,可是谁都说不好的。
而且萧毅为定北军的灵魂,率领主力长期在外,造成后方空虚,如今只有刘肇基等扬州系的将领带领的四万还未形成战斗力的新兵。一旦和州有失,nàme滁州很有kěnéng救难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