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颓得意洋洋骑着高头大马进入王城,五大夫扶助公子颓为王。
胜利来得如此容易,真让人欢欣鼓舞!
可惜表面上的胜利掩盖不住暗地里涌动的大潮。
公子颓为王,所有的人就一个反应:人心不服。
一个对于自己的宠物无限热爱,对于黎民百姓无视的人,居然就能成为周天子?还是推翻了自己侄子的一个人?
公子颓小看了诸侯的力量,小看了良知的力量。
师叔回到郑国,就将这一切告诉了郑厉公,而且建议郑厉公为周惠王出兵讨一个公道,如果能够成功,那一定是不世之功。
但是郑厉公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公子颓软弱可欺,所倚仗的无非是卫国罢了。五大夫有什么本事?本侯去一封信,如果能不动刀兵,让公子颓幡然悔悟,岂不是美哉?
郑厉公的确是太自信了。
居然想到尺书退兵。
的确,他的父亲郑庄公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而且成功了。但是那成功建立在郑庄公对敌我矛盾深刻理解之上。
郑厉公忘记了自己在栎地艰苦奋斗,拼死也要回国复位的事情了。人的能力有限,但是一旦树立了政权夺位的目标,恐怕只能无所不用其极。
让公子颓将到手的王位再让出来?
恐怕公子颓都要笑问一句,是您疯了,还是我疯了?
郑厉公书信一到,就在周朝掀起轩然大波。
公子颓沉默了。
因为他看到了诸侯对这件事情的反应,恐怕不是他想的袖手旁观那么简单。但是根本不是郑厉公所说的自己以臣犯君,以弟犯兄,触动了自己的内心。他才不会后悔。郑厉公自己不也是和几个兄弟争了个头破血流吗?
五大夫看出公子颓的心事,进言道,“现在主公您是骑虎难下。这世间难道还有从王位退居臣子还能活着的吗?”
是,之前周惠王的所作所为已经是逼自己往死路上走。现在自己打败了他,害的他出奔他国,颜面扫地,就算自己肯让步,难道周惠王还能饶了自己吗?
公子颓虽然看不清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去做,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是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没有退路可走的。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珍重。
公子颓下令将郑厉公的使者逐出王城。
郑厉公一看公子颓是铁了心造反了,于是将周惠王安顿在自己曾经的根据地——栎地。之后郑厉公又奉王袭入成周,取传国宝器之后返回栎地。
这是周惠王三年的事情。
这年冬天,郑厉公派人出使西虢,约定与虢公同时兴义兵助周天子。虢公同意了这个建议。
一场诸侯之战,即将展开。
第二十章 组团逃难
过于自信的郑厉公写信劝告公子颓停止谋逆行动,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这也导致郑厉公联手虢公兴兵讨伐公子颓,为周惠王讨个公道。周惠王四年春天,郑厉公与虢公在弭地会兵,夏天战争正式开始。郑厉公负责攻打南门,虢公负责攻打北门,王城陷入南北交夹之势。
郑国联军声势惊人,五大夫之一的蔿国赶忙入宫朝见公子颓,准备奏明情况。可是公子颓有他的正事儿要忙,据内侍回话,主公正在亲自饲牛,不方面见面。
蔿国心急如焚,偏见不到公子颓的面,不得已假传旨意,命令边伯、子禽、祝跪、詹父登城守卫。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王城百姓早就心里不服公子颓,听说郑侯大军到此是为周惠王而战,欢欣鼓舞的大开城门迎接。
这仗没发打了。
主公喂牛没空接见,老百姓直接开城门把敌人迎进了王城。
蔿国又赶紧写信求助于卫国。
信还没写好呢,只听得钟鼓齐鸣,蔿国忙问周围的人什么事?原来这么一会儿工夫,周惠王已经回宫了。
看来这场仗只有自己是真心在乎,其实何必呢,反正自己又不可能主宰一切。
不过是个小丑罢了!
蔿国绝望之中自刎身亡,子禽、祝跪死于乱军之中,边伯、詹父被周人抓住献出。五大夫至此寿终正寝。
公子颓也知道大势已去,他出奔西门,派石速压文牛为前队。
所谓文牛,便是每日由公子颓亲自用五谷喂养,身披文绣,想走哪儿就走哪儿,根本不看红绿灯的宠物牛。公子颓用文牛作为前队,不知道是想逃命的时候带着呢,还是过于相信文牛的能力,想用文牛开路?
文牛再威武,那也是牛,一步三晃,慢条斯理。
在厨师石速的催促下,这支奇异的逃难队伍很快被捕。
最终公子颓与边伯、詹父一同被斩首。
不知道公子颓回首这一生会不会后悔。
单纯做个宠物爱好者,或者荒唐,或者不为人理解,但是绝对不会有杀身之祸。可惜结交大臣,图谋不轨,最重要的是,根本就没有掌握天下的能力,最终让他命丧黄泉。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齐桓公的沉默也同样为人诟病。既然如此热心在诸侯中称霸,动辄便称是奉王命行事,如何周惠王被人撵得满世界逃难的时候,反而看不见齐桓公的身影呢?
周惠王复位之后,自然要好好感谢保护自己的功臣。他赏赐郑国以虎牢以东的土地,赏赐虢公以酒泉之地并酒爵数器。这二位谢恩回国,不料郑厉公在回国途中忽感恶疾,回到郑国便即去世。
群臣奉世子捷即位,是为郑文公。
周惠王五年,陈国风波又起。
陈宣公怀疑公子御寇谋逆,将他杀死,这事儿让公子完恐惧不已。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不妥举动,而是因为他和公子御寇关系很好。谁都知道陈宣公的手段,就是南宫长万都栽在陈宣公手里了,公子完又算的了什么?
公子完思来想去,只剩下出奔一条路了。
这年头,王室血脉有风险,不行赶紧就出奔。碰上个不依不饶的主,恐怕跑了都得被抓回来或者斩首。
其实自己听冤的。
不过是和公子御寇关系好,又没谋逆,就得出奔?
可是再一转念,公子御寇不冤吗,根本没有真凭实据,只是怀疑,就被收拾了。
上哪儿讲理去?
眼泪哗哗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公子完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公子完去的是齐国,并且齐桓公对他还真不错,拜他为工正,也就是掌管百工,相当于今天的制造业。
到了齐国,有了自己的职务,这身份也变了。公子完知道,自己不再是陈国的公子,只是齐国的工正。于是公子完被称呼为敬仲——他的字。
有一天齐桓公去敬仲家饮酒,敬仲招待殷勤,君臣尽欢。齐桓公到了天黑也不想走,叫敬仲点上蜡烛,开始夜场!
可是敬仲推辞说道,“臣只卜昼,不卜夜,不敢继之以烛。”
这话说的委婉,其实意思是大家白天乐乐就挺好,何必非要点灯熬油的晚上还闹腾呢?
齐桓公赞赏说道,“敬仲果然有礼!”
于是齐桓公就此告别,而且对敬仲的印象大为改观,认为敬仲的确是一个有修养的人,非常看重他,并且将田地赐给敬仲为食邑之地。敬仲,也就是田氏的祖先。
这一年,鲁庄公因为婚事和齐国大夫高傒在防地会晤。
说起婚事,鲁庄公就一脑门子官司。这还多亏了母亲文姜当日逼迫,自己居然能够和舅舅齐襄公的女儿,也就是比自己小几十岁的表妹订婚。
要说文姜,当日齐襄公被害之后,思想受到严重打击,内侍选送莒医为文姜诊脉。不料文姜本来就是非常开放的女性,齐襄公一去世,自然知道从此将孤单一人,这莒医一来,文姜居然就和莒医私通。等到莒医回国之后,文姜甚至两次去莒国与之相会。
文姜每次去莒国,都在莒医家里住,时间一长莒医也害怕了。自己和鲁国的太夫人成了情人,还搞得这么高调,鲁庄公能饶了自己?莒医于是开始推荐别的人给文姜,希望自己能够脱身。文姜虽然为此更加疯狂,但是始终觉得没人能及得上自己的哥哥——诸儿。
周惠王四年七月,文姜病重,在鲁国别馆去世。
甚至在去世之前,文姜还不忘嘱咐鲁庄公,齐女如今已经年满十八岁,赶紧娶回鲁国为你主持六宫,前往不能拘泥于守孝的礼仪,不然自己肯定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而且齐国现在开始图谋称霸,你必须谨慎侍奉齐国,小心在意。
说完这些话文姜就此去世。
鲁庄公痛哭流涕,妈呀,你还真是我亲妈啊!为啥一切都为齐国着想呢?你还真是照顾娘家啊!
鲁庄公恭恭敬敬的安葬了自己的母亲,准备听母亲的话开始准备婚事。大夫曹刿对此持反对意见,这自己的亲妈刚下葬,您就准备自己结婚了?恐怕不妥,您还是等三年以后吧!
鲁庄公说这是我妈的意思啊,我怎么能反对呢?乘着这时候就会很快,等到守丧结束那就很慢。我妈等着呢,我能让她着急吗?
于是一年之后,鲁庄公与高傒申定前约,请到齐国纳币定礼。
齐桓公也认为这在丧中结婚很不吉利,请求缓期结婚。直到周惠王七年,才商议决定,七月份是好日子,决定结婚。这时候鲁庄公在位二十四年,已经三十七岁,属于大龄晚婚剩男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一代家丁 [精校] (当头炮) 狗血的带着金手指穿越古代当家丁的故事,有美女,有热血,且看平凡高中生穿越架空朝代利用现代知识改造古代惩恶扬...
-
铁血遂明 (黑心西瓜子) 起点VIP2013-09-30完结身携异能魂穿明末崇祯六年,且看他扮猪吃虎从零开始,调教崇祯调戏多尔衮,拯救被大清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