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亲临东周 [精校] (遥望长安)



这个建议就比较有想象力了,怀嬴是世子圉也就是重耳侄子的妻子,现在嫁给重耳,是不是太开放了?

果然穆姬提起此事,怀嬴当时表示反对。

政治婚姻一次就够了,还没完没了了呢!怎么秦国没有宗室之女了,非可着一个人出嫁吗?还净嫁给晋国?

穆姬当然知道怀嬴的心事,毕竟都是政治婚姻的代表,只是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而怀嬴的婚姻失败了。穆姬劝怀嬴还是面对现实吧!世子圉是不会回到秦国了,已经和仇人一样了,你还想着和他团聚吗?而你当时没有背叛祖国,你们就已经没有机会了。现在重耳来到秦国,重耳可是晋国一等一的贤人,并且他有了秦穆公的帮助,一定会复国的。你现在做重耳的夫人,将来不就是晋侯夫人吗?

秦国和晋国由于你的原因,也会世代交好下去的。

怀嬴沉默了。

一旦婚姻和国家和政治扯上关系,个人的一点点幸福和感情就微弱的让她开不了口。

怀嬴沉思良久,同意了和重耳的婚事。

秦穆公让公孙枝将这喜事告诉公子重耳,可是重耳当时表示也反对。亲叔叔和侄媳妇结婚?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

要做思想工作,这是赵衰的长项。

赵衰找到重耳,苦口婆心的劝说他还是答应这门婚事吧!听说怀嬴是秦国宗室很有名气的女青年,油菜花又貌美。现在我们还求着人家秦穆公呢,要想让人家帮助我们,不得先听人家话吗?

其实赵衰没说完的话是,这门婚事是秦穆公答应帮助重耳复国的条件之一,实质上就是让晋国从此和秦国结为姻亲,世代交好。

重耳疑虑的说道,同姓都不能通婚,何况是姻亲之间呢?

臼季为此引经据典一番,说古代的同姓那人家是同德,根本就不是一个宗族。过去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国君少典的儿子,按说他们是同姓了吧,可是他们在不同的地方,所以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但是姜姓和姬姓世代都有通婚的,黄帝二十五个儿子,只有十四个得到姬姓的。尧是黄帝五代之孙,舜是黄帝八代之孙,尧怎么还让女儿嫁给舜呢?按说尧的女儿还是舜的姑奶奶呢!所以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您和怀嬴根本就不算回事!

好吧,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现在亲属也不是障碍了。

重耳还是不放心,狐偃直接问他,公子这次想回国,是想取而代之,还是想做个臣子侍奉如今的晋侯?

重耳这下不说话了。

谁不知道重耳是为了复国呢?

狐偃干脆利落的说,如果您准备取而代之,那怀嬴就是仇人的妻子,如果您准备侍奉晋侯,那她就是国母。现在你知道怎么办了。

的确知道该如何办了,这下子重耳彻底没有心理障碍了。

赵衰也劝重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公孙枝于是回复秦穆公,亲事告成。

重耳送去聘礼,就在郊馆中与怀嬴成亲。

等到见了怀嬴的面,发现怀嬴比齐姜还要貌美,这重耳方彻底放心。

看来虽然是政治婚姻,但是美女总是受欢迎的。

无怪乎秦穆公将怀嬴当作一张重要的牌,反复联姻晋国。

秦穆公又送去宗室之女四名为重耳侍妾,一个个都各有千秋,气质出众,重耳喜不自胜。

这门婚事,让秦穆公彻底放下心来,整日欢歌宴饮,无比畅快。就连秦国世子也仰慕重耳的贤名,多次拜访,亲近无比。而狐偃、赵衰等一干晋国大臣,也经常和百里奚、蹇叔一起商议重耳复国之事。

再说世子圉逃回晋国,与晋惠公相见,父子都感慨无比。晋惠公在病中将世子圉托付给吕怡甥和郤芮辅佐,并且留下遗言,一切只要小心公子重耳为上。

这年九月,晋惠公去世。

世子圉即位,是为晋怀公。

晋怀公虽然顺利登基,但是父亲的遗言如同刺一样扎在他的心里。特别是长期的人质生活还是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决定收拾自己的叔叔公子重耳。

晋怀公知道重耳流亡,靠的是一大批晋国大臣的跟随支持。他颁布命令,凡是跟随重耳出奔的晋国人,无论什么身份,限期三个月回到晋国。如果按期回来,官复原职,既往不咎;假如没有回来,那就注销户口,并且判处死刑。父母兄弟,凡是不召唤自己家人回来的,一起处死。

这招太阴损了。

说是既往不咎,谁知道回去了是什么情况?明摆着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眼子。

可是不回去,谁没有三亲六故,难道坐等亲人处死?

首当其冲的,就是老国舅狐突。

第二十九章 奈何以死惧之

晋怀公刚一上任就颁布一级追捕令,郤芮立马找到狐突,劝他赶紧把儿子狐偃和狐毛召唤回来吧!等着领导处理你们家呢?可是狐突就是不肯。

如果当时贪生怕死,狐突何苦让自己的儿子追随公子重耳?

再说了,重耳可是狐突的亲外孙子啊!

姥爷能背叛外孙子吗?

郤芮劝晋怀公亲自去和狐突谈心,都说狐偃和狐毛有将相之才,这二人如今不肯回国,看来定有异心。

晋怀公于是召狐突入宫,先是将国家追捕政策给狐突普及了一番,可是狐突反而说自己的两个儿子追随重耳不是一天了。都说忠臣难得,自己是绝对不会让儿子们做叛臣贼子的。假如他们自己回来了,自己还要责骂他们不忠不义,要在家庙杀了这两个逆贼!

晋怀公大怒,心说你这老头年龄大,火气也大?晋怀公命令手下把刀架在狐突脖子上,逼着他给儿子写信,如果写了就免他一死。

看来这晋怀公是渣滓洞本科毕业,威逼利诱有一套。

狐突冷笑着写下八个大字:子无二父,臣无二君。

这下晋怀公彻底气疯了,他狂叫着你居然不怕吗?

狐突冷静的说道,“为子不孝,为臣不忠,这才是臣害怕的,至于死,这是必定要面对的,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世间终有人看重更多的东西,比如品德,比如亲情,比如信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晋怀公命令将狐突处死,狐突引颈受刑。

在狐突面前,晋怀公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太史郭偃看到狐突的尸体感慨不已,一个刚登基的新君不说以德服人,先屠戮老臣。这样狠毒的心肠,晋国还能有好吗?郭偃自此托病不出。

消息很快传到秦国,狐偃和狐毛兄弟二人恸哭不已。

父亲,永远是那个支持自己完成理想的人,虽然他也很需要自己在身边,但是为了晋国的未来,他依然将自己送出了国门。

白发的老父亲,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晋国的将来,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青春、热血,到如今横尸街头。

可是自己,为人之子,生不能侍奉身旁,死不能哀哭尽孝!

赵衰和臼季等人都来慰问狐偃和狐毛,谁没有父母,谁没有亲人?可是这晋怀公,刚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开始杀人了!

狐偃和狐毛找到公子重耳哭诉此事,众人又一同找到秦穆公,希望秦穆公帮助大家回国复仇,推翻这无道昏君。

秦穆公对狐偃和狐毛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并且愿意出兵帮助公子重耳复国。

赵衰建议事不宜迟,如果等到世子圉改元告庙,那时候君臣名分一定,恐怕增加很多困难。

秦穆公也觉这话说的很对,既然决定要复国,那肯定宜早不宜迟。

重耳回到馆舍,忽然有人报告说有晋国来人求见。

来人是晋国大夫栾枝之子栾盾。原来晋怀公登基之后,滥杀无辜,百姓根本不信服他。而晋怀公的心腹只有吕怡甥和郤芮两人,其他大臣也都心怀异志。栾枝已经联合舟之桥等老臣,私自准备兵甲,愿为内应,只等重耳回国便可起事。

看来天时地利人和,重耳都已经占据了。重耳约定明年开春在河上起事。

眼看国内国外都已经条件成熟,第二天重耳觐见秦穆公。秦穆公当下表示一定会亲自送重耳启程回国。

择定吉期是冬天十二月份。秦穆公在启程之前,特地在九龙山为重耳送别践行,送上白璧十双,马匹百匹,另有金帛器具等物。而赵衰等人,秦穆公也送与白璧一双,良马四匹。

这就是秦穆公宽宏大方之处,既然说好了要帮助重耳,那就毫无保留的真心相待。

到了出发的日子,秦穆公亲自送率领百里奚、繇余,大将公子絷、公孙枝,先锋丕豹等将军,发兵车四百乘,送公子重耳进军晋国。

黄河之水拍天而起,秦穆公就在河边摆下筵席,为公子重耳践行。

秦穆公命公子絷和丕豹分兵一半送公子重耳过河,自己率领剩下的兵车在此接应。

再说壶叔主管公子重耳的行李物品,之前每次出奔,都缺衣少食。于是这次出行,壶叔还是将公子重耳的行李放在船中,甚至缺损毁坏的也收纳在内。

重耳却笑言,此去晋国,是去做国君的,还愁没有好东西吗?命令壶叔将这些损坏的东西弃之河边不要带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