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公子潘和公子商人撤退就要成功,这时候发生了意外。
城门闭不上了!
城门是古代都城最重要的建筑。
平日里,城门是维持城池正常生活秩序的保证,凭你什么人,只要到了闭城门的时候,那只能等明天。战时,一个好的城门,那就是无数人活命的法宝。任凭你再厉害,只要我们紧闭城门,高挂免战牌,你也得另想高招。
可是就在公子潘和公子商人要安全撤退的时候,临淄城门闭不上了。这绝对不是因为临淄城门是豆腐渣工程,实在是敌我双方血战激烈,根本没有关闭城门的机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崔夭驾驶战车,保护着世子昭长驱直入!
随着宋军保护世子昭进入临淄城,各位公子的残余势力被一扫而空。上卿国懿仲召集百官,迎立世子昭,是为齐孝公。而这一年,就被定为是齐孝公元年。
齐桓公几个儿子争夺继承权的闹剧,终于暂时落下帷幕。
齐桓公登基之后,非常感念崔夭的功劳,封崔夭为大夫,并且大出金帛,犒赏宋国军队。
这次宋襄公吸取了经验教训,没有立即返回宋国,而是在齐国停留了五日,等到局势稳定,然后才返回宋国。
谁知鲁僖公说话算话,听说宋襄公帮助世子昭,居然也发兵前来帮助公子无亏。看来他的消息还是比较滞后,公子无亏早在宋襄公第一次发兵就已经在齐宫遇难。鲁僖公发兵途中,听说了齐孝公即位的事情,只能是无功而返。
不过鲁僖公发兵的消息还是为齐孝公所知,所以从此齐国与鲁国嫌隙再生。看来信息传递还是很重要,如果早点知道公子无亏遇难的消息,鲁僖公也不必费力讨人嫌了。
而被抓住的公子商人和公子潘,为了保住自己性命,都不约而同的把发兵抗拒世子昭的过失推到已经逃跑的公子元身上。
反正公子元现在在卫国,他也不能回齐国来对质。就算他回来了,难道能问公子商人和公子潘,不是大家一起要抗拒世子昭的吗?
那样只不过将个人犯罪行为上升为集体犯罪。公子元怕是没有这么傻吧!
看来齐桓公这几个儿子人品真是不怎么样,没抓住就拼命造反,抓住了就推卸责任。
这其中一切原委国懿仲和高虎当然心知肚明。但是他们更加知道,齐国素日富庶强盛,但是经历了齐桓公去世之后的种种变乱,现在国内急需稳定的局势。所以国懿仲和高虎请齐孝公单治易牙与竖刁之罪,捕获齐党羽,余者不问。
毕竟公子元、公子潘和公子商人,都是齐孝公的兄弟。
齐孝公听从了这二位元老的意见,并且在这年秋天的八月,齐孝公将父亲齐桓公安葬在牛首岗之上。齐孝公连起大坟三座,将晏娥儿陪葬在旁,由于公子无亏和公子元的缘故,命令他们的母亲长卫姬和少卫姬也在旁陪葬。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这也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事情。
终于得到安葬的齐桓公,大概万万想不到,自己优柔寡断的立储事宜,最终将家人带到了如此惨烈的境地。就算管仲当日料想到,拜托给宋襄公,世子昭一定能够即位,恐怕也没想到会是如此结局吧?
再说宋襄公顺利扶立了世子昭,自己也为自己的恩义所感动。人有的时候的确如此,自己做了好事,就算别人没有交口称赞,但是心里也会比较舒服,难免发出“我是这样一个高尚的人啊!”的感慨。
宋襄公也是这样,而且他很快就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行动。宋襄公的下一个目标,正是他在宋国召开御前工作会议所说的,希望代替齐桓公,成为新一代诸侯霸主。
人都有希望,但是宋襄公这个,绝对可以叫做野心。
宋襄公准备召集诸侯会盟,但是他也害怕那些大国不听自己的号令。毕竟自己只是扶立世子昭这一件善事而已。可是如果就此罢休,又是在不死心。于是宋襄公取一折中之举,先约定滕、曹、邾、鄫这些小国在曹国之南会盟。
到了会盟的日期,曹国和邾国领导先到了,这滕国领导婴齐后到,宋襄公这时候暴露出他不讲理的一面了。宋襄公认为婴齐后到,就是根本没把自己往眼里看,居然将婴齐囚禁在一边,不许他参加会盟。
这个消息传了出去,鄫国的领导可真是害怕了。这婴齐不过是晚到了些时候,就被关禁闭了,那自己还没到呢?鄫君恐惧之下急忙出行,可是到了会盟的曹国,时间已经过了两天了。
宋襄公非常生气,于是问计于群臣说道,“寡人第一次主持会盟,像鄫国这样的小国,居然就敢不听寡人的号令。如今时间过去了两天,鄫君才姗姗来迟。寡人应该如何处罚鄫君,才能在诸侯之中立威呢?”
公子荡进言道,“齐桓公南征北伐,唯独东夷他没有征服。主公如果要平定东夷,立威诸侯,那就必须要用鄫君。”
宋襄公一听也忘了生气了,这鄫君还有这么关键的作用吗?
公子荡说道,“听说这东夷人敬重睢水之神。现在鄫君被主公擒获,如果您能够用鄫君祭奠睢水之神,东夷人听说您能用诸侯生祭睢水之神,还能不害怕您?到时候您攻打东夷,那东夷之人一定闻风丧胆。主公平定东夷之后,一定可以立威于诸侯了。”
宋襄公本来以为公子荡所说的鄫君很关键,意思是鄫君有良臣或者有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可以对付东夷,没想到公子荡的意思是直接用鄫君祭奠睢水之神。
生祭诸侯,您可够狠的。
这公子荡所说的,原来是对东夷的一种威慑。可是将鄫君祭奠睢水之神,东夷人就会害怕吗?
宋襄公还未发话,就听公子目夷立刻表示反对说道,“此事万万不可。古者小事祭祀都不会用大牲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啊!何况是人命呢?祭祀是为了向神祈福,用人命向神祈福,太过残忍,神灵必定不会保佑的。而且我们国家本来就有祭奠的神灵,睢水之神不过是妖孽罢了!东夷人祭奠睢水之神,我们主公就要祭奠吗?就算我们平定东夷,恐怕诸侯也未必能够佩服主公此举。齐桓公称霸四十年,存亡力德,每年都会有恩惠施与天下,主公今天第一次会盟,就要用诸侯生祭,天下谁人能服呢?”
公子目夷果然是宋国少有的贤人,但是说话也的确太直接。而说话太过直接,意见往往未必被采纳。
第二十章 最囧莫过宋襄公
雄心壮志的宋襄公帮助齐孝公即位,没想到第一次召开的诸侯会盟就很不理想,有迟到的,更有后来才来的。
宋襄公非常生气,认为这些小国家完全是无视宋国,才会有此无礼之举。其实冷静点也不难看出,宋国在诸侯国中此时的确没有什么号召力。一个诸侯霸主的产生,不是单凭扶立一国诸侯就能达到的。可是宋襄公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这事儿肯定没完。
公子荡趁机进言,说您只要生祭鄫君,那必定能令东夷敬畏,到时候趁机一举拿下东夷,那可是齐桓公都没招的地方,您可就扬名立万了。
公子目夷当然对这种残忍的做法表示了公开反对,可是公子荡反唇相讥,说现在我们主公面临的形势可和当日齐桓公不同。齐桓公那是即位了二十多年,才成为诸侯霸主的,我们主公能等吗?那得多着急呢!非得上火不可!要想快点把霸主这件事情搞定,那必须得到东夷等少数民族的认同,以及诸侯各国的敬畏。所以现在如果主公生祭鄫君,岂不是一举两得?这事儿难道还有什么迟疑的吗?当时周武王不也是逼死了殷纣王,所以才成就了大周的盛名吗?
其实公子荡的说法,也就是和今日某些国家的“斩首”行动一致。希望通过极端的恐怖行为,让所有的人害怕,得到大家的认同。
对于这样的人,只好用孟子的话回复他,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不是威逼利诱能够得到的。
倘若看看今日战火硝烟之后,顽强不屈的人民便可略知一二。
而且,就算东夷想来祭祀睢水之神,难道用鄫君祭祀,东夷就能感到害怕吗?
可是宋襄公耳朵里听到的,只有“霸主”二字,公子荡的言辞太有诱惑力了。宋襄公觉得眼前一条黄金大路直通霸主,是诸侯霸主。假如能达成这个目的,那么牺牲一个鄫君,又有何不可呢?
所谓利令智昏,就是宋襄公此时的状态。
宋襄公居然命令邾文公杀害了鄫君,用来祭祀睢水之神。
这行为果然残忍。
宋襄公派出使者,邀请东夷派一个代表团,参加祭祀睢水之神的仪式。
这时候最囧的事情发生了,东夷根本不知道中原地区的诸侯都有什么区别,当然也根本不会有人来参加这个祭祀仪式。
公子荡为宋襄公描绘的蓝图,果然落空。
但是宋襄公生祭鄫君的行为,实在令所有得知的人齿冷。
都以为宋襄公费劲的帮助齐孝公登基,主持公平正义,是一位仁义君主,原来他是如此残忍之人。
当然听说这件事情的,最担惊受怕的莫过于滕子婴齐。
相似小说推荐
-
一代家丁 [精校] (当头炮) 狗血的带着金手指穿越古代当家丁的故事,有美女,有热血,且看平凡高中生穿越架空朝代利用现代知识改造古代惩恶扬...
-
铁血遂明 (黑心西瓜子) 起点VIP2013-09-30完结身携异能魂穿明末崇祯六年,且看他扮猪吃虎从零开始,调教崇祯调戏多尔衮,拯救被大清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