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亲临东周 [精校] (遥望长安)



但是酒醉之后的丕郑父浑身充满了战斗的热情,他挥毫一封,写上十个人的名字,其中九个人都有画押,最后一个是屠岸夷。

屠岸夷也如同其他的人一样签字画押。

丕郑父将手书封好,交代屠岸夷千万拿好,不可泄露。

可是不会泄露,屠岸夷直接就交给了郤芮。

郤芮喜出望外,直接找到吕怡甥,同去国舅虢射之家,说这反革命组织如果不根除还得了?

天还没亮,这封丕郑父的手书就到了晋惠公手上。

第二天早上,百官上朝。

晋惠公召见丕郑父说,“寡人已经知道你准备迎立重耳,驱逐寡人了。寡人想问问,自己有什么罪过?”

丕郑父还准备辩解一番,郤芮仗剑道,“你派屠岸夷偷偷送信,现在屠岸夷已经被抓了,你还狡辩什么?”

晋惠公将丕郑父手书丢在台阶之下,吕怡甥按简呼名,挨个抓捕。除了共华在家告假,另行抓捕,其余的人被一举捕获。

晋惠公命令将这八个人推出去斩首示众。

贾华大声呼喊道,自己曾经私自放过夷吾,能免死吗?

吕怡甥说道,“你奉先君之命,私自放了主公;现在你侍奉主公,又私通重耳,反复无常的小人!”

贾华无语,八个人束手就擒。

再说共华在家中听说事败,先去家庙告辞,然后准备去朝堂领罪。

共华的弟弟共赐说道,“哥哥逃跑还有一线生机!”

共华说道,“丕郑父大人回来,都是我劝的。我怎么能将他置之于死地,自己独自逃生呢?我不是不爱活着,我是不想辜负了丕郑父大夫啊!”

共华的确告诉丕郑父应该回去,可是并没让丕郑父谋反,更没介绍屠岸夷给丕郑父。后来的事情,都是丕郑父个人决定的。但是共华回去,却证实了这人间还是有情义,有信用在。

共华没等到逮捕的人来家里,他是自己入朝的。

晋惠公命令将他一同斩首。

丕豹知道事情不好,逃往秦国避难。晋惠公决定将里克和丕郑父灭族,可是郤芮认为罪臣已经斩首,多杀无益。

晋惠公于是赦免了里克和丕郑父的族人,将屠岸夷进为中大夫,并且将原先赏赐丕郑父的负葵之田三十万赏赐给了屠岸夷。

第八章 齐桓公的怒与悲

郤芮设计,屠岸夷卧底,晋惠公一举擒获丕郑父谋逆集团,十个人中除了卧底屠岸夷全部斩首示众。

郤芮在这次引蛇出洞的权力较量中大获全胜,晋惠公一时间在晋国的绝对权威也树立了起来。

但是这其中的隐忧却是晋国执政的根本彻底动摇。

经历了里克的两次和骊姬权力集团的较量,晋国政局已经相当不稳,再经历了郤芮策划的这一次,一时间晋国也达到了道路以目的程度,老百姓和各位大臣都不敢再妄议国事。

这表面上是郤芮和里克、丕郑父权力较量的结果,但是实际上却是晋惠公不讲信用,没有处理好国内权力势力的后果。试想如果晋惠公能够兑现给里克和丕郑父的奖赏又如何会闹到这步田地呢?

丕郑父死了,但是他的儿子丕豹逃到了秦国。

丕豹将父亲的悲惨遭遇向秦穆公一一哭诉,并且说明了晋国现在的危险局面。特别是说明了晋惠公背德忘恩,为国人唾弃,如果现在秦穆公出兵那晋国唾手可得。

说到晋国唾手可得,秦穆公可真是动心了。

哪个诸侯会嫌弃自己的土地多,丢掉送上门来的机会呢?

秦穆公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商议此事。

现在晋国动荡,机会就在眼前,我们打是不打?

蹇叔认为,如果秦国听了丕豹一人之言就出兵攻打晋国,那是助臣叛君,于理不合。

而百里奚则认为,晋国既然变乱已起,那就不必着急,等着他们乱好了。等他们乱到时候了,那时候秦国再行出兵,岂不是一劳永逸?

秦穆公也认为晋惠公居然一举诛杀九位大夫,那肯定会造成国家动乱,人心离散。而且晋惠公此举的确把晋国可能存在的内应一网捕获了,如果出兵没有内应也没有多大的胜算。说起来倒不如干脆等待时机。

丕豹于是留在秦国为大夫。

让他们晋国自己乱去吧,乱到一定时候,我们秦国就会来收拾他们了。

这是晋惠公二年,周襄王三年的事情。

晋国动乱未平,这时候周朝又出了乱子。

这一次动乱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惊人的相似,周王子带,贿赂伊、雒的戎人,请他们攻打王城,自己做内应。

戎人入寇,围困王城,周公孔与召伯廖合力抗敌,周王子带不敢和戎人见面。

可惜这时候周王依旧软弱,但是诸侯已经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了。

周襄王派人向诸侯告急,秦穆公和晋惠公为交好周襄王纷纷起兵。戎人经过以前的战斗,知道诸侯军队可不是周王的正规军,没那么好欺负,于是焚毁东门呼啸而去。

秦穆公和晋惠公虽然没赶上和戎人交锋,但是这二位总算是见面了。

晋惠公见到秦穆公当然很惭愧,自己做的事情怎么都那么招人烦呢!

秦穆公也没客气,心说你小子,不是我帮忙,你就能当上晋侯了?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不光不感谢我,还把我内应给杀了!让你照顾贾君,你去非礼人家!心黑了你?让你把群公子接回去,到现在他们还流浪呢!

秦穆公为何这么生气,一是因为晋惠公的确做事过分,二是秦穆公接到穆姬手书,要求他好好劝劝晋惠公,可让他改邪归正吧!

秦穆公也没客气,直接把晋惠公批评了一顿。

晋惠公心里虽然愧疚,但是也不服气,咱俩一边大,都是诸侯,凭什么你就非说我呢?我在我们晋国,我们爱怎么地怎么地!什么时候轮到你们秦国说三道四了!

其实秦穆公真的大可不必说晋惠公。

如果是能听进去劝的人,你劝他会有好的结果;可是此人如果根本不是好歹,听不进去劝告,又何必多费口舌呢?

当时百里奚没有劝告虞侯就是这个道理啊!

总是晋惠公觉得自己非常没有面子。

晋惠公心想待在这也是听秦穆公批评,于是就早早回国了。

丕豹劝秦穆公不如就抓住机会偷袭晋惠公,可是秦穆公说大家都是勤王来的,没必要为了私人恩怨打仗。

这就看出来境界高低了。

假如是晋惠公有这个机会,恐怕才不会管什么私人恩怨,直接就动手了。

这一次齐桓公也派管仲率领军队前来勤王,听说戎人军队已经撤退,齐桓公于是派使者责备戎主。

这看出来齐桓公厉害了。

撤退?

打完了你说走就走啊!别着急,必须说清楚。

当然这也是凭本事说话,齐桓公当年平定戎人和狄人,对他们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戎主一看齐桓公都怒了,还真有点害怕,急忙分辩说我们戎人怎么敢攻打堂堂大周呢?这都是你们周王子带召唤我们来的啊!

为了利益的同盟,就一定会因为利益瓦解。

齐桓公还没派兵,只去了一个使者,戎主就把实话说了。

周襄王盛怒之下驱逐了王子带,王子带出奔到了齐国。

戎主左思右想觉得这次听信王子带得罪了齐桓公实在是太缺心眼儿了,那可不是个好惹的主。整急眼了给你灭国!

做人就必须有这样的气势,不随便出手,但是一出手就会让你颤抖。

戎主为了平息齐桓公的怒火,又派使者前往王城,谢罪求和。周襄王同意了,但是也知道这是齐桓公的功劳。

周襄王想到管仲昔日有定位之功,现在又不辞辛劳平定戎人,想册封管仲为上卿。

这也是周襄王聪明的地方。

上次对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已经肯定得不能再肯定,都引起齐桓公封禅的念头了。所谓功高盖主,所以齐桓公的这个人情需要用管仲去还,而且封赏管仲,也就是在表彰齐桓公。齐国的丞相都立这么大功劳,得到这样的封赏,那齐桓公还用说么?

而且管仲毕竟是齐国的臣子,要封赏他,空间还很大。

但是管仲非常谦让,觉得自己不合适接受如此职位,只接受了下卿的封赏就回国了。

这年冬天,管仲病重不起。

齐桓公前往探望管仲,看着他瘦削的身体,齐桓公老泪纵横。

老了,都老了。

远征孤竹,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

怎么一晃眼的功夫,就都老态龙钟了呢?

如果没有管夷吾,自己这个小白,是否能当上诸侯霸主呢?

齐桓公眼见得管仲精神不济,只能收敛心神,问管仲谁能接班呢?

管仲长叹一声道,“可惜了啊,宁戚!”

这时候宁戚和宾须无已经先后去世了。

齐桓公说道,“那您看鲍叔牙如何?”

管仲沉吟道,“鲍叔牙是真正的君子啊!可是他真的不适合从政。他为人善恶分明,见人一恶,终身不忘。这怎么能行呢?”

齐桓公说道,“那你看隰朋如何?”

管仲说道,“还真行。隰朋为公忘私,不耻下问,的确很适合。可惜啊,天生隰朋是夷吾的口舌啊!身死口舌安能存在?恐怕您即使用隰朋,也不会长久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