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以前那些油如何卖的?”钱晓星问道。
司盈盈摇了摇头,她没买过东西当然不清楚,村民答道:“钱总管,油可贵了,一斤油就要二百文钱,大家烧菜都很少放油,更不要说用来点灯了。”
钱晓星笑道:“那以后大家尽管吃,吃的剩下的,我们再拿去卖。”
众人纷纷交头称赞,这个钱总管果然不同凡响,从茶籽中都能榨出油来,对钱晓星更了解一步,也更加崇敬了。
不一会,二嫂就端着几盘青菜过来,见青绿的叶子上油光闪闪,香味扑鼻,司盈盈用筷子夹起吃了一根,赞不绝口,钱晓星吃了一跟,入口后滑腻,茶籽油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接着众人一一吃过,多说从没吃到过如此香的青菜,味道很好。
钱晓星拍拍手道:“好了,既然大家都认为不错,那么我们就扩大生产,我在安排订购几天榨油机,目前大家先上山采摘茶籽,按量登记好,到时候赚了钱再给大家。不过青壮劳力目前还是以挖河道为主。”
村民点头,欢喜的说道:“茶籽满山都是,我让我婆子带上小孩,准能采个几百斤。”
“恩,多采多得,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茶籽油能赚多少钱,但是我先声明,卖掉的钱除去费用,全部都是你们的。”钱晓星说道。
“那不行,怎么可以都给我们呢。”村民纷纷拒绝。
钱晓星见众人都不答应,只好说道:“我来就是给你们扶贫的,又不是从你们头上赚钱,你们问公主好了。”
司盈盈见钱晓星转移矛头指向了她,也只好说道:“大家静一下,钱总管说的没错,只要大家有钱了,那司国也有钱了,前几年司国亏欠大家太多,这次就算是司国对大家的补偿,大家就不要客气了。”
村民见司盈盈也这样说了,不敢反驳,不过都悄悄议论着,到时候分钱的时候,绝对不全拿。
第二十二章 水泥晒场
第二天,盈旺村全村总动员,除了上了年纪和还不会走路的,都上山开始采茶籽,不一会很多妇女就背着满满的竹篓回来了,把采到的茶籽称重登记后,又返回山上继续采摘。
临近中午,空屋子里就堆满了茶籽,钱晓星让徐叔安排人开始晒茶籽,片刻所有能晒的空地上都已经晒满了茶籽。
钱晓星看着其他空地,都是有杂草,想着要是能做块水泥地就好了,这个水泥咋还没烧好呢?
钱晓星找来徐亮问了下,徐亮回复过两天,第一窑就能烧出来了,钱晓星也只好耐着性子再等两天了。
钱晓星又问司盈盈种珍珠的事情,司盈盈回复已经捡了几百个了,大家挖河道挖到的都拿过来了,想要更多就只能到上下游寻找,只是目前已经没人力去找了,都上山采茶籽去了,挖塘的事情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钱晓星这才感到人太少,不够用,全村八百多号人,能动能走的都已经有活干了,目前主要精力放在河道筑堤上,看进度再过十多天挖河道基本能搞好,不过接下来筑堤还是要很多人力,看来只能慢慢来了。
钱晓星第一次感觉到生活过的充实,虽然每天要忙的事情多起来了,但是每件事情都是那么让人期待,钱晓星有信心,能把盈旺村打造成全世界最富有的村庄。
两天后,徐亮从石灰窑运回了第一批水泥,钱晓星看着水泥发黑,心中也没底,只能试验后在说。
于是用水泥配上不同比例的水,沙石,用木片围起来,做了一些水泥块,一一把比例记了下来,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比例,让水泥块最坚固。
徐亮疑惑的看着钱晓星搞实验,听钱晓星说这个水泥块会慢慢变硬,疑惑的问道:“钱总管,为什么石灰和粘土混合烧熟,就能变硬呢?”
钱晓星想了一下,这个原理还真不知道,只好笑道:“这个很深奥啊,比如男人见了女人不穿衣服,小弟弟也会硬起来一样,很难解释。”
徐亮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确实神秘。
“亮子,你今年多大了?”钱晓星忽然问道。
徐亮挺了挺胸膛说道:“钱总管,我十七了。”
钱晓星想起古代十七岁,差不多可以结婚了,笑道:“想媳妇了吗?”
徐亮红着脸,点了点头。钱晓星又问道:“看上了那家姑娘,我给你撮合撮合。”
“这个,不用麻烦钱总管了,我自己能搞定。”徐亮信心十足的答道。
钱晓星看着徐亮,虽然瘦弱了点,但是年纪轻轻就把他安排烧水泥的事情办好,也确实不容易,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呵呵,好样的,我没看错你,我比你大两岁,以后就叫我钱哥好了。”
“好的,钱总管。”
“嗯?”
“好的,钱哥。”
“你回去继续烧水泥,不要怕多,烧的越多越好,钱不够了再来我这里领取,不过开支都要登记造册,乱花可不行哦。”
徐亮一开始接这个烧水泥的活,还有些担心不能完成,但是有钱晓星的财力支持,困难就少多了,现在再做就信心满满,答道:“知道了,钱哥,你就放心吧。”
“恩,我看好你哦,加油!”钱晓星想着有手下就是省力,动动口就可以,趁现在培养点得力的手下先。
两天后,茶籽已经堆满了几个小屋,徐叔来汇报说采的太多了,来不及晒,堆在一起的都开始烂了。
钱晓星急忙让徐叔带路查看了下,果然因为堆一起温度太高,有些开始腐烂,急忙让人往别处运送,把茶籽都平摊开来,又吩咐下去,先停止茶籽的采摘。
趁这个停止采摘时间,也需要把种珍珠的事情搞搞好,安排一部分人继续捡河蚌,一部分人就开始种珍珠了。
种珍珠其实也不难,就是先找几个河蚌打开,把内壁上的肉割下来,然后割成米粒大小的一块,把河蚌口撑开后,用小竹棒挑开河蚌内壁,把割好的肉塞进去就可以了。
钱晓星示范了几个,一个河蚌两面大约可以塞进去二三十个,不过动作必须小心仔细,否则把河蚌伤去了,河蚌很容易死掉。
大约捡了上千个河蚌,钱晓星安排大家都种好珍珠种,然后在河蚌尾部的三角上,打孔用绳子串起来,虽然没有塘,暂时就放养到小河里。
整整忙了三天,河蚌全部搞好,众人想着如果真能种出珍珠来,不是和地里种钱一样吗,那想不发财都难了。
就算种不成,也没什么亏本的,无非是花费些力气,这个真的是无本生意,大家对种珍珠都很期待,虽然知道至少半年才有收获,却时常都跑来看看,盼望着收获的那一天。
几天后水泥块已经硬化,钱晓星端起大石头依次砸过去,发现水泥40%,沙石60%的最为坚固,立马叫来徐叔,打算先做几个水泥晒场,可以用来晒茶籽。
徐叔和钱晓星查看了下地形,基本平一点的地势都已经开垦为农田,只能开荒山,整平后浇注水泥,虽然每块面积都不大,但是能开很多,也就弥补了不足。
河道里挖出现成的沙石,配上水泥加上水搅拌均匀,就一挑一挑的送上了山坡,反正只是用做晒场,要求也不高,地势只要不是倾斜的太厉害就没关系。钱晓星用木片做了水泥刷,教着大家如何平整混凝土,刷子划过,细细的水泥就浮在了表面,光洁平整。
大家都去看过钱晓星试验的水泥块,见硬化的水泥块居然和石头差不多硬,都非常吃惊,不过钱晓星带给他们的意外实在是太多了,一听要做晒场,而且是为了晒茶籽,纷纷自发的来参加劳作,大家工作积极性空前的高涨。
做好的水泥地,钱晓星记得不能暴晒,否则容易开裂,于是让村民找来稻草铺上,派人时常进行洒水维护。
钱晓星看着大家不要工钱,都工作的这么欢快,想想还是古代的农民实诚,不会和现代一样,什么都向利益看齐。
当水泥晒场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香菇种植又开始让钱晓星忙了起来。种植香菇有椴木种植和代料栽培两个方式,因为代料需要塑料袋,工艺也复杂,钱晓星选择了椴木,虽然会浪费些木头,但是山里多的就是木头,而且椴木种植的还可以收获多次,比较划算。
两坛子的香菇母种,已经全部泛白,钱晓星安排村民砍了很多树木,都是香菇平常爱生长的树木,然后找块空地一根根的排好,大约排了四五十根后,钱晓星让他们在树木上凿洞,钱晓星在每个洞内放上了一点香菇母种,全部放好后,又安排人搭建了一个凉棚,这个可不能被太阳暴晒了。
村民用茅草,木头搭建好凉棚,看着钱晓星播种的一个个香菇母种,看来和种庄稼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庄稼种在地里,这个香菇种在木头里。虽然说起来简单,可是为什么以前就没人能种呢,众人即好奇,又担心,时常有村民走过来看看,看香菇长出来没有。
这几天,司盈盈和贾灵都是跟在钱晓星后面,仔细的看着钱晓星搞这搞那的,贾灵时常问钱晓星为什么,钱晓星都不告诉她,谁让她说不稀罕自己,气的贾灵闷闷不乐。
终于有一天,钱晓星带着贾灵去晒场查看,贾灵看到水泥硬化之后,居然和石头一样,问钱晓星这个水泥怎么造出来,被钱晓星吃了一个闭门羹之后,眼睛一红,骂道:“坏蛋,我怎么得罪你了,和你说话都爱理不理的。”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明末朱重八 (三十二变)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驾崩,由于担心自己的建立的皇朝能不能千秋万载,他...
-
抗战之帝国末日 (七匹孤狼) 携带游戏中的金手指,穿越到硝烟四起狼烟遍地的1937,中华大地在日寇的铁蹄下呻吟。且看穿越而来的男主复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