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遂明 (黑心西瓜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黑心西瓜子
- 入库:04.13
宗人令不敢怠慢,立时出班道:“臣在。”
崇祯皇帝指着唐王喝道:“将朱聿健押入宗人府,按律治罪。”
宗人令应道:“是。”然后转身喝道:“殿前甲士,将唐王押入宗人府中。”立时便有红盔将军上前,将瘫软在地的唐王如老鹰抓小鸡一般提走。
一众大臣知道,这还是崇祯皇帝在保护唐王,否则唐王的罪名十分的清楚,就是拉到菜市口一刀斩了了事,还用得着押去宗人府?
可是大臣们也知道,藩王是不好杀的,你杀了这一个,其他的藩王只怕会人人自危,到时再生出事情来反倒不美。反正现在明摆着是要严惩,很可能是撤了他的封号给别的皇亲,他们觉得不轻不重正合适,因此个个默不作声。
可李开国此时却又开口说道:“启禀皇上,殿外还有两个唐王的属官,如何处置,还请皇上定夺。”
崇祯皇帝对这两个属官和对唐王可不一样,当下摆了摆手,说道:“刑部,派人把他们明rì拉到菜市口明刑正典。”这就是说要杀了。刑部尚书应了声“是”,便不再出言。
崇祯皇帝见到这群大臣处理完了唐王之事,又变得死气沉沉,知道他们对锦衣卫东厂死了这么多人根本不会理会,当下怒气又升,却也无可奈何,这也难怪,主要是锦衣卫和东厂太招百官们恨了,平rì里被锦衣卫东厂整死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当下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说道:“退朝吧,那个你,随朕来。”说着一指李开国,然后就站起身来,走下御座,径直出了皇极殿。
文武百官连忙下拜,待得起身,皇上已经影子都没了。文武百官们也不介意,一个个一反死气沉沉之态,谈笑风生的离开了,没有一个人会再看李开国一眼。只有毕懋康偷偷望了李开国一眼,终究不敢上前答话。
李开国则还在发愣,崇祯要单独见他?这不是诱惑自己杀他吗?一个小太监过来引他出了皇极殿,来到御书房,也不用通报,直接引了进去。李开国再次行了半礼,然后抬起头来直视崇祯皇帝。
这回离的更近了,李开国能清晰的看到,皇上居然有黑眼圈,这让他十分的感慨,崇祯还真的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却不是一个能力挽狂澜的好皇帝。
崇祯招他来,却始终不发一言,李开国也就站着,静候崇祯出言。这也亏得是等一个皇帝说话,否则换了另外一个人,李开国一定会转身就走,不会给任何人留情面。
好在也没让他等太久,崇祯终于开口道:“你抓到了唐王私离封地这件事,做得很好。朕得赏你,就升你为锦衣卫佥事吧。”
李开国眼睛闪了闪,说道:“谢皇上恩典。”
崇祯点点头,说道:“朕此次升你四级,一是为了奖赏你的功劳,二是为了今天东厂发生的爆炸案。”他说到这里,停了一停,望向李开国。
李开国点了点头道:“臣已经听闻了此事。”
崇祯淡淡的道:“锦衣卫和东厂,朕在登极之初,便曾想过将其一体裁撤。只是毕竟是祖宗所设,而且人数众多,所以只能慢慢设法,徐徐图之。大臣们对此十分的欣喜,曾说朕若当真撤了锦衣卫和东厂,则天下黎民幸甚,当时朕曾甚喜之。可是近年来,朕却慢慢有了些想法。”
李开国心中一笑,心道,你还算不笨,那些老东西忽悠你的事你也信,这不明摆着让你自拔爪牙吗?锦衣卫东厂从来对付的,只有文武百官和贵人富豪。在百姓那里只是名声不好而已,可以说锦衣卫东厂祸害百姓的事情,只怕历朝以来五个手指头都数不到。
当下插口说道:“皇上是被百官们蒙蔽了,百姓们虽然不喜厂卫,但厂卫却从未对百姓们下手,厂卫的目标一向就是皇上的目标。”
一旁的王承恩大惊,皇上在对你说话你都敢插口?而且直言皇上不圣明?你一个小小的还是刚升的锦衣卫佥事如此大胆?难道不知道这是失礼重罪?
李开国还真没感到失礼,别看崇祯坐着他站着,但在心理上,他还真没把崇祯皇帝当成一回事。
崇祯也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见李开国一脸的坦然,居然微微一笑,并未生气,说道:“你说的对,对于朕来说,手上掌着一柄可以对付百官们的利器那是再顺手不过。这些话原本你是不可能听到的,可是现在……”
他猛的一拍桌子,怒道:“锦衣卫五品以上连指挥使在内,上上下下死的只剩一个同知,一个佥事,三个千户,其他的全在今天死于当街。东厂更是除了一个首领太监,全军覆没。而直到现在,居然连如何被杀的缘由都找不到,朕岂能不怒?”
王承恩等皆不敢做声,李开国这才知道自己今天干了什么,原来他今天将锦衣卫和东厂差点一锅端了。只是这些功劳一大半要分给那一库房的火药,否则这么多人,就是站在那让他来砍脑袋,从早砍到天黑,也砍不完。
当下说道:“皇上勿忧,能做出此天大案子的,不可能没有一点线索,只要派人追查,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崇祯‘哼’了一声,说道:“派谁去查?派刑部?五城兵马司?顺天府?还是那些卫所?他们与锦衣卫东厂都素有嫌隙,今rì在朝上你也看到了,那些大臣,对这一万多条人命无动于衷,不就是因此死的都是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别看他们没说什么,搞不好回到家里还要放些鞭炮庆贺。”
第一百零六章朝鲜使臣
李开国听到这,有些好笑,你这也太多疑了吧,那些大臣有的可能会如此,但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吧。
但他也不好说什么,为那些大臣们说话?别逗了,大家还是敌人呢,要不是为了大局,他早就将这一紫禁城的人送进地府了。就眼前这大怒又多疑的崇祯皇帝也得死个上千次。
他不说,可是崇祯皇帝要说:“朕之所以破格提了你四级,就是要将重振锦衣卫,查清此事真相的重任交到你的肩上,你可愿意?”
李开国一怔,开什么玩笑,你居然让凶手查凶手?这岂不是太搞了?他有些奇道:“皇上,不是还有一位同知?他的位子比臣还要高,这重振锦衣……。”
崇祯‘哼’了一声,说道:“剩下的那个是高虎,朕岂会不知道他的德xìng,如不是看在他祖祖辈辈都是锦衣卫,朕早就撤了他,如果让他来办,锦衣卫只怕会变成一个烂卫。”
说着又盯着李开国,说道:“当此危难之时,你却反而能立此大功,显然是个福将,朕此时正需要你这样的福将,望你莫失朕望才好。”
李开国好像听过高虎这个名字,细想一想,却又不记得在那听过了,他也不放在心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不接好像当真不好,反正他也呆不了几天,先唬弄过去再说。
于是抱拳道:“臣愿为皇上分忧,皇上放心,臣必定重振锦衣卫的威名。”
崇祯点了点头,说道:“朕会给你一道圣旨,准你便宜行事,无需受到高虎的制约,其他的你放手去做,但有一点,锦衣卫东厂这一万多条人命,必定要查清是何人所为,朕给你十rì,你可能做到?”
李开国心中一笑,他早就知道,崇祯这是病急乱投医,只是拿他来顶缸而已,什么狗屁福将,那是给他十天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如果不行,就让自己背个黑锅,然后再另想法子。如果行,那就是押对宝了。所以什么重任啊什么的,就看这十天自己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可是自己需要吗?自个还有大好基业要发展,将来好将你这皇帝赶下去,自己做上来,岂会希望在你这取得什么功劳?
但此时有一个名头可以方便行事,于此行大大有利,几乎可以说将原本要九死一生才能完成的事,现在变成轻轻松松就能做到了。
因此,他当然要接,当下立刻回道:“皇上如此看重臣,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皇上。”
崇祯脸露喜sè,对王承恩说道:“你这就去拟一道旨,交给李玉。”王承恩立刻就去办了。
其实大家都没有想过,眼前这位所谓的李玉是个假的,锦衣卫名册里根本就没有一个叫做李玉的百户,这名册就在这御书房里,崇祯没有想到看一看,王承恩也没有想到要看一看,等到他们终于想起来看一看的时候,已经晚了。
李开国拿着一卷五彩斑澜的圣旨出了御书房,还是感觉有些啼笑皆非,他常常给别人惊奇,常常让别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怎么做,可是今天,今天所发生的事,绝对可以列为史上最大不可能之事。
他不但以一个凶手的身份变成了一个缉凶者,而且还手执可便宜行事的圣旨,唉,世事之奇,果然超乎人的想象。
他一边想一边跟着小太监行走,不多时就出了宫门,此时他的腰牌已经换成玉的,一个椭圆形的大牌子,同样刻了他的官职,唯一不同的,是上面多了他的名字,李玉。
如果不是知道这个名字是假的,李开国都以为这是事先准备好的,可是明显不可能,那就是玉匠加急制作的?可王承恩去的时间不长啊?现在玉匠的加工手段如此高明?李开国更坚定了要将所有在京工匠全数掳到灵山卫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