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遂明 (黑心西瓜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黑心西瓜子
- 入库:04.13
李开国这一丢没使什么气力,因此那鞑子和守卫都没有受太重的伤,只是破了些皮。那鞑子被守卫们抓起来,刚要先饱以老拳,那鞑子却大叫道:“我是大汗的密探,我要见大汗,有紧急军情。”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块木牌,原来他正是皇太极一队密探的头,所以他才会懂得汉话。
半个时辰后,皇太极便接到密报。一向多疑的皇太极在寝宫踱来踱去,只所以在寝宫,是因为他的议政殿还没有建好。今天的事情十分的古怪,又发生在为了震摄蒙古的大阅兵前夕,皇太极隐约感到有些危险正向他袭来。
年仅二十一岁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即是后世的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庄妃,此时可以称为木布泰,看到皇太极走来走的想着事情,她也不去打扰,自顾自的拿着一本汉官上的折子观看。
皇太极对她甚是宠幸,一些军国大事常常拿给她看,并让她给出意见。木布泰虽然在十二岁就过早的被皇太极叉叉圈圈,却没有让她变成病秧子,反倒十分的活泼健康,jīng力十足,更是十分的聪明。
而且她的心思细密,提出的一些意见,常常被皇太极称赞,因此她拿折子观看是再正常不过的。可是她看了五本折子,皇太极仍然是在走来走去。这让她十分的好奇,往常有什么疑难的事情,皇太极最多只沉思一会,便会做出决断,可眼下这情形,当真不多见。
木布泰伸手招了招,一名嬷嬷送上参汤,木布泰玉手端着,柔声道:“大汗,先进一碗参汤吧。”
皇太极端过参汤,却又放下,说道:“我心中烦燥,参汤火气太旺,等一会再喝。”
第一百八十二章喇嘛
木布泰伸手拉过皇太极的手,柔声道:“大汗,如果您有什么难处,何不召大臣他们来商议一番,也好过您这样苦思。”
皇太极摇摇头,说道:“你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和其他人商量。”
木布泰心中一惊,不能和其他人商量,想必是不可示人的秘事。这些事情她知道的越少越好。别看皇太极现在宠她,但翻起来脸来,她的命倾刻间便会丢掉。
木布泰正想找个借口离开,皇太极说道:“木布泰,你要仔细听一听,我要你来帮我想想,这里面有什么蹊跷。”
木布泰只好说道:“大汗请说,只怕我太笨,想不出什么。”连皇太极都觉得疑难的事情,她不认为自己比皇太极还聪明,因此话先说在前面。
皇太极微微一笑,他知道木布泰的想法,她是一个知道进退,该温柔时温柔,该果决时果决的女子,否则他怎么会这么喜欢她,只宠她一个人?
皇太极将事情说了一遍,从密探发现有一个假满人进入哈达公主府上开始,一直到密探被人丢到皇宫门前为止。
木布泰才一听完,心中便是一惊,哈达公主可不是常人,虽然她手中没有什么力量,但她的弟弟,她的女婿,手底下可是掌着不少的兵啊。而且她也是知道莽古尔泰意图谋反,曾经与七人会商的事情,她还知道,告密人是哈达公主的丈夫。
因此她心中闪电般的掠过一个思绪,来不及多想,木布泰便冲口而出,说道:“大汗,你快派人去监视哈达公主、德格类、岳讬他们,他们只怕想要谋反。”
皇太极笑道:“啊哟,我的木布泰,不用这么急,我一接报就已经派人去了。”他说完这一句脸sè忽然转为yīn沉,说道:“我现在疑难的,并不是哈达他们,他们翻不起浪。只是我不能不考虑代善和济尔哈朗还有多尔衮的态度,上一次莽古尔泰的死,别人不知是我下的手,代善是知道的,而且从那以后,这个老东西四处躲我防我,否则哈达他们早就死了。”
皇太极这番话说完,脸上扭曲的神情让木布泰感到十分的可怕,她强笑了笑,没有说话。一直以来她虽然知道这些事,但不代表她要让皇太极知道她知道。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皇太极的枕边人,但她还是猜不透皇太极的心思。
就在皇太极苦恼的时候,李开国已经骑着马将盛京城逛了一圈,然后在一张羊皮纸上大约画下地图,再和朝鲜人画的地图一对照,发现朝鲜人办事还是很谨慎的,地图位置居然丝毫不差,就是城外的马场和火器场没有画出。这倒不能怪朝鲜人,李开国总不能对朝鲜人说,本官要去偷袭盛京,你给本官装备一份超详细的地图。
其实直到现在,能知道李开国为什么会不远千里偷袭盛京的一个也没有。其实理由很简单,第一个就是鞑子今年就能打通蒙古进入明朝的通道,蒙古会彻底被满洲鞑子训服,从此变成一只听话狗,鞑子让咬谁咬谁。
李开国不能让鞑子以后可以直攻京畿,他要给鞑子一记狠的,重振蒙古人的信心,打击满洲人的信心。要让蒙古继续有信心和鞑子们死磕,动摇已经投降鞑子的蒙古人心志。
另一个,就是要摧毁满洲鞑子的火器场,凡是被鞑子掳到满清,然后为满洲鞑子造枪造炮的工匠统统杀掉,否则鞑子们有了大批的火炮和火枪,明军只怕抗不住,李开国不能让猪一样的明军没有还手之力,否则等到他接手的时候,百姓们死的死,伤的伤,他还得费大力气鼓励生育,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这个帐一点也不划算。
眼看着侦察已经结束,李开国肚中饥饿,得找地方吃饭。虽然他马匹上带有干粮,但有正常餐饭谁还会吃干粮?
不过在盛京想找个酒楼吃饭吃可不容易,李开国刚才几乎每条街道都看过了,就只见过一座酒楼,连个客栈都没有。也就是说,他没得选,只能去这家酒楼吃饭。他在盛京里转来转去,其实如果不是他顶着一身鞑子的衣服,还有一条假辫子,早就被鞑子们发觉不对,出兵剿他了。
就是皇太极接报,为了不打草惊蛇,扰了大阅兵,也只是吩咐秘密调查李开国的身份,没有大张旗鼓的搜查。大阅兵是皇太极最为重要的一步旗,可以稳定蒙古降将的心,让他们看到鞑子的兵威,彻底的臣服,所以此事才是最为重要的,哈达公主在他看来,覆掌可灭,只是尾巴难收,所以还要想个万全之策。
说是酒楼,其是只是个让没家可归之人能买点吃的地方,李开国只是在门口瞧了一点,便离开了,实在是没法子下脚,刚才来的时候还没有人,现在被一堆臭烂哄哄的鞑子们一围,再好的胃口也顶不住那冲天臭气。
这天sè已经渐晚,总不能不吃饭吧。哈达公主那倒还能去,不过去了一定会被皇太极的密探再次盯住。而且自己前头找哈达公主密谈,转眼就将她卖了,逼着她一心一意谋反,现在就去见她,不利于筹划好的计策施行。
李开国想了想,干脆去皇太极那吃得了。他也不知道皇太极是不是住在皇宫里,但皇宫里一定有厨房。这个时候所有动物植物都是原汗原味,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生长剂什么的,一家做饭,十里飘香。
不过李开国围着不大的皇宫绕了一圈,就是没有嗅到那里有饭香,李开国奇怪,难道鞑子们不是这个点吃饭?这天都快黑了啊?
虽然已经是chūn天,但北方天黑的甚早,不过下午四点多的时候,一百多米外已经看不清楚,太阳一天都没见到,这时候应该快要转到另一面去了。
李开国望着眼前的宫墙,再过一会,巡逻的鞑子应该就会过来,如果真找不到厨房的位置,他是没办法一路杀过去寻找的,否则鞑子越杀越多,他就只有逃了。
没错,李开国根本就没有想过能躲掉所有守卫的耳目弄到吃的,他只想着用最快速的方法,冲杀过去,抢过一些做好的食物,然后闪人。可惜他运气不好,或者说盛京宫里做饭的厨子们运气很好,躲过一劫。
就在这时,李开国忽然看到一队喇嘛,从皇宫边门出来,喇嘛所到之处,所有守卫鞑子全都恭恭敬敬的行礼。
第一百八十三章范文程的预感
李开国瞧着一队喇嘛从皇宫里出来,心中惊奇,策马远远跟在后面。他骑马才行不过十余丈,拐角处转过一队人来,望着他远去的背影。
范文程望着李开国在马背上慢悠悠身影,忽然感到一阵心惊肉跳,这让他大惊失sè。他这一辈子曾经两次遇到过这种情况,第一次是被鞑子掳来之前,他当时便心血来cháo,感觉自己的命运终于要扭转了。
在大明朝,以他的学问,粗鄙不堪,是绝不可能做到庙堂之上的高位,替大明皇帝出谋划策的。因此别人被鞑子掳来为奴都是如丧考妣,而范文程为奴却是兴高采烈。后来果如他所预感的那样,经过不懈的努力,范文程被**哈赤所欣赏,让他参赞军务。
第二次是皇太极上位,他心血来cháo,感到皇太极就是他一生中的贵人。因此他又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常常在一些大事上与皇太极不谋而合,为皇太极所信任和倚重。后来又被皇太极发往直文馆任书房官,虽然没有正式的官衔,但他毫不在意,和同在直文馆宁完我、马国柱同心协力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刚刚便是接到皇太极的命令,让他们速速来见,因此侥幸望到李开国一个背影,他第三次心血来cháo,却是感觉有大凶之兆。范文程大惊失sè,一把拉住马国柱,叫道:“国柱你看那个人,有什么感觉?”说着一指李开国就要消失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