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浑水 (十一)
更新时间2010-6-6 20:06:53 字数:2382
南书房值房里,只余了揆叙与年羹尧两人。康熙不日抵京,经筵的侍讲排值,少不得又要重新做一番轮选,借着此事,揆叙特特留了年羹尧最末。这会儿,揆叙一改对先头几人的肃色,不仅一脸的温煦笑意,还让年羹尧坐了他侧旁,道:“主子本是爱才之人,亮工又是青俊之士,今番选了御前,前程实不可限量啊。高江村那异数自不去说他,单是这由翰林而入馆阁,便也是本朝的成例。”
听了揆叙的话,年羹尧有些个把不准脉,只是谦道:“羹尧后进,资历甚为浅薄,往日有错处不周,也全赖老大人指点,便是如此,也难望前辈项背,如今这侍奉御前,羹尧头一桩虑的便是所学不精,怠慢了差使,怎么敢去望着那些?”这么些年的正牌子翰林做下来,年羹尧言语之间,已经颇显仕宦风范。
自打康熙四十三年同揆叙结了姻亲,揆叙对自己便是另眼相待,纳兰氏早亡,也是让人唏嘘,谁想揆叙又忙不迭的张罗了另一门觉罗氏的亲事,先是散馆朝考取了优异,这两年又连着派授了两年四川、广东乡试的正考官,未及而立之年,便在翰林中声名大彰,年羹尧本也自矜才学出众,揆叙虽诸般示好,拉拢的意味尽显,但他还是对这位亲家兼正管的助力,存了些感念之情的。只是今儿这话听来,好生教人犯起思量,以阁臣寄许自己,委实太过,可这又为的哪般?
揆叙只是一笑,全然是一副长者的语调:“亮工妄自菲薄了。同榜进士之中,属你进益最快,短短三四年下来,就做到这侍讲学士的位置,不单你那些同年,就连老夫,也都要自愧不如喽。”揆叙呵呵笑罢,才转正了两分容色,悠悠道,“老夫说给你的,可不全是看在为国抡才,老夫与你,究竟是搁着一层亲面儿,呵呵……你看,前头殁了的青岳(熊赐履字)、敦复(张英字),主子降旨厚恤,数十年来情分非常,哪一个不是这么着过来,进而登阁拜相的?你身上担着军功,且是正途的科班出身,就不是寻常可比的,又是皇上早年赞过的人,若是再肯用些心,将来进职内阁,侍从数年之后,放出去就是一省封疆,前程便在眼前,老夫这话说错了?”
一席话,说的字字在理,年羹尧文武俱有所成,听了揆叙这一番功名的撩拨,自然也是怦然心动,当下谢过。但转念回味下来,那个‘用心’却是含义颇深,虽说揆叙的意思明白了,可四阿哥这个正主儿,是不能不顾及的,料着揆叙今儿这一遭,总还有旁的意味,斟酌好字句,遂道:“羹尧前些年虽露着些小才,终究是少年心性,成了些微末之功,也是四爷抬举,并没什么本事,这往后……还要承大人的提点。”
年羹尧这话说的端得是滴水不漏,或是心念旧主,或是往揆叙这里靠,怎么体会都成,说罢,端然抚膝坐着,望向揆叙。揆叙自年羹尧目中瞧出两分诚恳,便是拈须而笑:“经筵讲的是义理学问,透着的可是经世之务,老夫想来,亮工当不是立志修书罢?”揆叙话锋一转,不经意道:“论到这个,呵呵,近些时候儿,季友(王鸿绪字)的《佩文韵府》可是慢了下来……不过,皇上也当未必有念着修书的空闲儿,朝务繁冗,但凡能理顺当了,办妥贴了,皇上都爱着那份儿才学贤德……”这后头的贤德,可是扯到八阿哥身上了,年羹尧不禁这么想着。
打值房出来,年羹尧一路念着揆叙之言,抚着朝珠一面心不自安,一面又对崇文门那边儿存了希冀,不自觉已到午门。京里的关于废太子的传言早已四散,八阿哥门前的车水马龙,碰上的太子素日亲信,一个个的脸上都是不自然,这都让年羹尧在暗暗纳罕之际,也由不得他不信,思度再三,终还是遣人备了一份礼,往八贝勒府送去了拜帖。
不过小半个时辰,门子送来一张禀帖,只短短几字,却将年羹尧生生惊出一身冷汗:“弘晖殁了?”想及刚送出的拜帖,当下心中便生出悔意。原说良禽择木而栖,寻思着转换门庭倒是没什么,可是凑在了小主子殇这个当口上,却是极不妥当。先且不论四爷那边,就只八爷也必然会对自己……。年羹尧懊恼之余,急急寻人去追拜帖,却哪里还能追得回来?无奈下只得暗自叹了口气,寻了一声皂青服色穿了,去了帽上装饰,往四贝勒府而来。
乾清门外。胤褆纵是心气儿再不顺,还是得规矩地候着传见。这回京不过三两日,胤褆几乎要气炸了肺,自己个儿上上下下忙得脚不点地的不说,还桩桩件件的添堵,这都叫什么事儿?老八那个白眼儿狼,往日怎地就没瞧出来,这些日子尽见着张狂了,言里言外的竟还有要自己奉他为主的意思,哼,要不是自己弄倒了太子,储君人选也能教他轮上?就他那寒贱的身份,且等着罢。还有阿禄(直郡王府长史)那个饭桶,张明德的事儿就不能照应干净些,还落了把柄给老八去!
说来还是前头太过操切,若是能稍缓上一缓,也不至于就这么平白的失了机会,空忙活一场不算,在皇阿玛跟前儿还落不着个好儿。想到这里,胤褆心里是且悔且叹,又越发的不平,本就连带着对胤礽平添了不少恨意,可巧又有今儿的事,胤褆不由得暗自生恨,挑了唇角。
不一时,东暖阁宣见,胤褆打了袖子,正要行跪见礼,就见康熙摆了摆手:“给他看过了?”胤褆偷眼瞧过,看不清皇父神色,话里亦辩不得喜怒,因了前鉴,好生琢磨了一发才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奉旨去过上驷院,二阿哥看过告天文书,回说‘我的皇太子是皇阿玛给的,要废就废,只免了告天罢。’二阿哥旁的也没提什么,只说了这几句,让儿臣代奏……”说到末了,胤褆刻意低了声气,而于胤礽当时的颓然沮丧,因他奚落逼迫之下才回说的这几句,他却是半个字也没提。
默然半晌,康熙却并未如胤褆所料的一般光火,只是撂下了手里的折子,冷哼一声:“他的话都不成话,朕既为君,受天承命,岂有这样大事可以不告得的么?朕就这话,说给他知道。胤礽一派胡言,俟后其言语,你们都不必来奏。”康熙话里透着疲惫,没一刻功夫,便命胤褆跪安了。这淡淡之辞让胤褆颇为失望,还指着皇父能就此发作一通,借着传旨的差使再寒碜一下废太子,很是泄愤一通,却不料只是这些软绵绵的几句,训不是训,骂不是骂的,没得还得再跑一趟,好没意思。
胤褆刚出,顾问行见空忙上了一小碗热奶子,刚想劝康熙歇上一歇,话还没出口,又见康熙翻了李光地的牌子叫传。
第二百三十一章 浑水 (十二)
更新时间2010-6-13 21:17:14 字数:2192
胤禛匆匆交代了差事便往自己府里面赶,越是近了府邸,心内越是沉重,高无庸前日的话,就像块巨石一般沉沉压在心头之上。弘晖,真的就这么去了?胤禛面前飘着似乎都是弘晖扬着笑脸叫阿玛的样子。离府门还有远远几时丈,便早有人迎了出来接马缰绳。瞧见来人都是一身素服,胤禛面色黯了,下马的身子不由一晃,一口咸腥闷在胸口,憋得胤禛几乎喘不过气来。躬着身子,干咳了半响,直到像是把腔子都咳了出来,才稍微觉得松快了些。
门子急急扶了胤禛入府,府内灵棚等一应物事早已是布置妥当,据高无庸说,福晋这两日由李氏齐氏服侍着才勉强卧床歇下了。府里没有主事的人,单是司仪长,几个典仪,品级太低,都没什么份量,应付宗室吊唁都不成,八阿哥闻讯,便派了人赶来帮着张罗一应奠仪,这才支弄了起来。晓得是府内白事,京里宗室陆续来府内吊唁的也不算少,这几日,八阿哥晨间在忙活奠礼之时,更是多了不少朝廷官员围在前后。原看着胤禛回府,与胤禛有些交情的宗室子弟,也想过来寒暄一二,只是看了胤禛这煞白的面色,任谁都没敢上前说什么。
胤禛稍有踉跄,走至月台前,愣愣看着弘晖的灵位,嘴里喃喃念道:“弘晖呵,你当真是不孝。阿玛和额娘在前,你怎么就能撒手去了呢?”一声低低的呜咽,在喉咙口又被生生地压了下去,眼角之处,却流下两道湿润。左侧一旁跪了珞蓉、弘昀,偷偷瞧了瞧阿玛,瘪了小嘴,立时就放了悲声。弘时尚小,还在嬷嬷怀中,被哭声诱了,也是哇哇号啕起来。此时,从弘昀身后跪着的一人,膝行了几步,到胤禛身旁,低低道:“这当口上,主子还要节哀啊。”胤禛有些恍惚,觉得声音恁熟,迷蒙看间,那人穿了石青补服,腰间系着白麻带子,冠上的红缨也去了,待其抬起脸,才识出是年羹尧。看着年羹尧,胤禛无力的摆了摆手:“亮工,辛苦你了,暂且替我照应着。我去看看福晋。”年羹尧点了点头,目送着胤禛去了内府,正转头之间,恰巧碰上了八贝勒府管事玩味的目光,不由心中一紧。
踏入内堂,胤禛当面迎上的便让他胸口又是一痛。乌喇纳喇氏竟跪在堂中,李氏,齐氏随着跪在她身后。芸娘的身子如同秋风中的落叶,瑟瑟抖着,似乎稍稍一碰便会颓然倒地。面上早已是一丝血色都无,眼睛红肿着,眸子中亦是一层水雾。胤禛几步奔到她身前,俯下了身子,紧紧一把搂住了她,语气之中又急又痛:“你……怎么能这么作践自己的身子!”芸娘缩在胤禛怀内,还是不住地抖,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胤禛越发急了,一面把芸娘搂得更紧,一面嘶吼着问李氏:“福晋这是怎么了?”李氏被胤禛这一声吓得一颤,小声道:“福晋说,她是当家主母,在爷不在府里的时候,却没照料好大阿哥,对不起爷。福晋非要跪在这里给爷请罪,妾怎么劝都不成。”胤禛看着怀内芸娘憔悴而哀伤的模样,痛得几乎心都快碎了,一把抱起了她,径直往内厢而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桃花书生 (武行) 一个与世无争的书生,一段接踵而至的艳遇人生。面对着:铁血公主的柔情,神宫仙子的寻情,俏婢丫鬟的恋情,杀人魔女...
-
雅骚 (贼道三痴) 起点VIP2013.08.19完结穿越到万历四十年,既想吃喝玩乐,又想直线救国。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情趣和矛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