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逆天 (本尊是个小虾)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
- 入库:04.13
“嗯,那你早点回去休息,多喝点甜汤。”诸葛亮一愣神,倒也没有在意,今天这事,本来就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思,现在听到孙尚香这么说,他反倒释然了。
“那妾身告退。”孙尚香转身之时,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显然刚才她说谎了,不过她到不是不愿意,而是觉得诸葛亮和黄月英她们分别这么久,肯定有更多的话要说,自己怎么能肚子霸占,而且她的心中,也还有犹豫,要不要就这么把身子许给诸葛亮。
望着刚才还热闹的内,转眼就剩下自己一人,诸葛亮不由苦笑一声,回到书房处理了一些公文,洗了澡,诸葛亮来到黄月英房间时,发现她已经熟睡。
黄月英的贴身侍女绿珠,被惊醒时发现诸葛亮进来,刚要出声,诸葛亮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出声,回外屋睡去。
坐在床榻之前,望着黄月英因为怀孕的缘故。显得有些肥胖的脸庞,他不但没有觉得有丝毫影响美观,反而觉得此刻她,才是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女人。
看着散落在黄月英脸颊上的发丝。诸葛亮伸手轻轻给她捋了起来,感受到诸葛亮手掌温度的黄月英,侧身发出了一声轻微呢呐声,下一刻她那长长的睫毛不由动了一下。
“夫君,你怎么来了。”虽然没有睁开双眼。但黄月英却伸出玉手,把诸葛亮的手掌抓在了手中,柔声的问道。
“想你了,就来啦。”诸葛亮柔情的回了一句,却引得黄月英睁开的双目中,瞬间流出了一串晶莹的泪光。
“傻瓜,怎么还哭了。”黄月英心中也正是体会到诸葛亮对自己那份柔情,才会感动的动情落泪。
诸葛亮伸手给她擦拭着泪光。接着把她扶了起来。让黄月英依偎在自己的怀中,靠在诸葛亮怀中的黄月英,这一刻的心胸之中,不由塞满了暖暖的幸福感。
“夫君,你真好。”黄月英仰着头,在诸葛亮脸颊上亲了一口。就没有再开口,二人紧紧相依。这一个晚上,对于二人来说。虽然没有**上的激情,但夫妻之间精神心灵感应,却让彼此更加的享受和满足。
接下来的日子,诸葛亮让庞统为迎圣使者,亲自前往青城山,把正一观的天师张重,隆重的请到了成都,沿途百姓,得知天师出山,纷纷夹道欢迎,无不为诸葛亮仁义之举,感到欢欣鼓舞。
为了迎接张重,诸葛亮特意把城南已经荒废的一座道观,派人重新修缮一新,让张重作为栖身之地。
天师张重抵达成都之日,诸葛亮与张重兵骑而行,望着沿途街道上,百姓人人争相膜拜的情景,诸葛亮淡淡一笑,道:“天师看来甚的民心啊,天师教大道光扬,指日可待也。”
面对诸葛亮的赞誉,张天师却是不敢大意,忙恭敬的回道:“贫道今日荣光,不过是借着楚侯威风而已,与那狐狸身后的猛虎,并没有什么区别。”
“哈哈,天师果然道法精湛。”诸葛亮不由开怀一笑,张重此人果然识趣,倒也是个深谙世俗人情之人,这样的人知进退,诸葛亮自是乐意与之打交道,毕竟现在诸葛亮需要道教的思想,来稳定和聚拢民心,所以自是需要把天师教这个招牌立起来。
来到城南修缮一新的道观前,诸葛亮亲自提笔,赐名此观为太平观,赐封天师张重为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然而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张重天师随后就把天师教改名为太平教,并且广收俗家教徒,宣扬劝人向善,遵守法纪,忠君爱国,勤劳致富等等教义。
太平教在诸葛亮的扶持下,很快就重新在益州兴起,而对于诸葛亮来说,重新发展起来的太平教,已经成为他手中的棋子,就算想兴风作浪也不可能,而掌握了太平教这个宗教势力,诸葛亮就等于在民间多了一双眼睛和耳朵,凡是他平时不知道很多民生问题,以及地方出现的问题,他都能够及时的获悉。
而因为有太平教的鼓吹,加上今年益州风调雨顺,让刚刚经历了战火而易主的益州百姓,很快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八月下旬甄宓给诸葛亮再生下一个儿子,诸葛亮取名诸葛承,隔了不到一月时间,黄月英也临盆生下一子,一下子多了两个儿子,诸葛亮自是欣喜之极,为儿子取名为诸葛瞻。
春去秋来,转眼时间,又到了新一年的秋季。
这一年诸葛亮虽然没有对外用兵,但却在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他亲自在家中,指导厨娘学会了做卤鸭,盐水鸡、熏猪肉,卤猪头,红烧肉等等些列的菜肴。
并且还在自家后院角落里,亲自养了两头猪,经过饲养,诸葛亮才发现原来这个时代的猪,竟然没有人发现需要阉割,而没有阉割过的猪,野性大,容易暴躁好动,养起来难长膘。
发现这些缺点后,诸葛亮经过一番试验,找来骟马老手,给猪进行过一番手术改良,结果自是大功告成,虽然手术这玩意有风险,但经过多次试验,自是风险也就逐渐降低。
为了改善水稻种植,诸葛亮又从广州地区,移交了一些本土水稻,在荆州进行了一番杂交种植,结果这一年的亩产,竟然比往年增产一石不说,而且杂交种植的水稻,抗病和乃旱都比荆州和益州本土的水稻更强。
教百姓豢养家畜,官府设立牧曹市,统一规划买卖,改进农作物种植,等等一系列的措施,都取得了大的成功,这无形中不但提高了诸葛亮的威望,也给百姓带来了实惠,尤其是水稻的增产,更是给荆州、益州、两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冲击,以前两地基本是半亩地种水稻,半亩地种植五谷杂粮,预防着某种谷物会不熟。
在这一年里,诸葛亮又举行了一次科考,从各州郡录取了三百名士子,充实到各个郡县衙门担任小吏,这批人历练个几年,或许也会出现几个才能卓越的人才。
深秋时节,既是丰收的时节,也是欢乐的时节,去年出生的诸葛瞻,转眼也到了满周岁的日子,前些时日刚给次子诸葛承摆了酒宴,诸葛亮自是要一视同仁的给诸葛瞻也摆个周岁庆宴不是。
然而就在诸葛瞻周岁庆宴结束的当天晚上,诸葛亮正陪着家人,其乐融融的逗弄着两个儿子嬉闹时,一封从南中六百里送来的加急军报,再次打破了诸葛亮这一年多的平静生活。
(以下不计收费字数:
其实小虾每天都会在书评区,翘首以盼大家的留言,就是因为很少有留言,所以小虾喜欢在章节后面,跟大家交流下,就是交流,没有半点别的意思的。
嗯,昨天去关注了下‘快乐好运’兄弟,从他发表的书评区,找到一本好书《重生贵公子》结果看到凌晨两点,今晚继续看书,学习学习。)
第二百六十四章 偏师制胜
第二百六十四章偏师制胜
原来自从去年诸葛亮在朱提成立庲降都督府,并在朱提的甸山发现金矿,短短的一年时间,甸山开采出的黄金,就多达五万斤,几乎相当于益州和荆州加起来一年的各项赋税,为此诸葛亮今年秋收上缴赋税前,还特意免去荆州、益州、交州、广州四州百姓的人口税。
现今诸葛亮控制的四州,总人口不下四百万,以十三岁到五十五岁这个年纪,每年需上缴百钱为准,抛去老人和孩子,也绝对不少于二百万人口,这一笔税赋就是两千多万钱,也就相当于两万斤黄金的价值。.
但由于甸山金矿这一年产出五万斤黄金,所以免去这项税收,对于诸葛亮来说,根本没有丝毫影响。
但对于一家五口的百姓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笔财富,有了这笔钱,在灾荒之年,也许就能让一家百姓,得以度过荒年。
虽然诸葛亮对朱提出产黄金一事,进行了严密的保护措施,但经过一年的开采,就算再严密的保密工作,也不可能不走漏消息,也正是因为朱提盛产黄金的消息走漏,让盘踞在南中的几方势力,彻底得了红眼病,而经过益州太守雍凯奔走,原本还有些嫌忌的几方头头,在黄金的诱惑下,终于抱团走到了一起。
诸葛亮现今手中接到的军报,就是庲降都督李恢送来的,从军报之中诸葛亮了解到,永昌太守雍凯、益州太守高定、牂牁太守朱褒,和南蛮王孟佬已经正式联合,各方各自出兵两万,在益州郡治所滇池宣誓会盟。
李恢送军报出来之前,四方联军在滇池会盟结束,并且共同推举高定为盟主,高定更是自封为越巂夷王,打着为刘璋报仇。瓜分朱提黄金的旗号,直奔庲降而来。
看完手中的军报,诸葛亮长身而起。自语道:“是时候解决南中的问题了,现在他们主动前来,到也可以省去不少时间。”
“夫君,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待诸葛亮合上手中的军报。黄月英关切的问道。
“嗯,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南中那几个土著,有些坐不住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把他们给收拾掉。”诸葛亮神情轻松的笑道,以缓解黄月英、甄宓几女的紧张情绪。
“今晚你们早点休息,为夫需要商议一些作战计划。”诸葛亮披上锦袍,俯身亲了一下诸葛承和诸葛瞻两个小子,迈步走出了大厅。
相似小说推荐
-
雅骚 (贼道三痴) 起点VIP2013.08.19完结穿越到万历四十年,既想吃喝玩乐,又想直线救国。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情趣和矛盾的故事...
-
重生之二战美国大兵 (郎心够肥)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战争,这是挣扎在前线士兵的血色记忆整理。所谓的一切想法和信念,在当子弹嗖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