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逆天 (本尊是个小虾)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
- 入库:04.13
“哦,我听说在战宛城后,回军的路上,于禁将军是跑的最快的一个?”陈矫一脸玩味的笑道。
“大人,你这话不对,当时我军战败,青州兵作乱,于将军为了稳定军心,率领帐下军队,斩杀近百名乱军,从而稳定了局面,为此还有人向丞相诬告我家将军谋反,好歹丞相大人英明,理解了事情经过后,不但没有惩罚于将军,还进行了奖赏,也就是那一次,我从一名士兵,破格升为了什长。”面对陈矫的歪曲事实,陈季情绪有些激动的辩解道。
“你说的不错,从征宛城时,我也在军中,辛苦你了,你现在下去休息,明日午后,随我出征当阳。”这会一直没有开口的曹仁,却突然扬声说道。
陈季退下去后,陈矫道:“将军,如今情况不明,你身为大将,不宜轻动,还请派别的将军前往救援为好。”
“季弼,无需疑虑,汝刚才不是也试探过了吗?而且还有于禁的令箭在此,此将令于禁断然不会丢失,所以我相信要不是情况危急,于禁也不会求援,而其他将领守城可以胜任,但要与诸葛亮争锋,只怕没这个能力,所以此战,必须我亲自领军前往。”曹仁挥了挥手,阻止了陈矫的劝说。
“那将军你准备带多少兵马前往救援?”陈矫见曹仁已经决定,遂不在相劝。
曹仁果断的道:“城中有两万八千可用兵马,留下八千人由冯楷和路招二位将军统率,汝为护军都督,监理二军,明日一早,颁布告示,在城中招募两万壮丁,作为守城之用,准备好滚石擂木,做好守城准备。”
曹仁心中明白,救援当阳,兵马太少,起不了作用,因为他要面对的是诸葛亮的数万大军,所以他必须集中军力,才能形成一道铁拳,对诸葛亮形成威胁。
“将军,你这一去,襄阳空虚,某深感责任重大,下官建议给许昌送一封军情,看看能否从南阳方向,调派一支援军增强襄阳的实力呢?”陈矫见曹仁要带走两万人马,心中不安的说道。
对于陈矫的担忧,曹仁则表现的从容淡定多了,朗声一笑的他,随即道:“季弼,这个愿望只怕难以实现了,目前南阳也就八千人马,根本没有多余的驻军,如今丞相西征,各路兵马调动,所以援军是指望不上了,不过你放心,若当阳不可守,我会接应于禁将军退守襄阳,以襄阳城池之固,只要我军坚守不出,诸葛亮也奈何不了我们得。”
“将军,切记,若事不可违,立即退回襄阳。”陈矫苦笑一声,再三告诫道。
翌日,曹仁率领两万兵马,浩浩荡荡开拔出了襄阳城。
(感谢‘快乐好运’和‘莘縣。璦擎’同学的打赏,貌似遇到瓶颈了,写作缓慢进行中,半天才码出一千字,状态极度不佳。汗。。。。。。)
第一百九十一章 进军宜城
第一百九十一章进军宜城(新的一周,求会员点击,收藏,推荐票,谢谢!!!)
诸葛亮在占领了当阳的第二天午后,黄忠义子黄当率领三千士兵,领着五千屯田的军户民夫,运送后续的辎重粮食抵达当阳城。
黄当也就是当初诸葛亮亲兵卫队的什长邓当,自从在巴陵城黄忠收下了邓当为嗣子后,邓当便改名为黄当,并且还迎娶了黄忠夫人的侄女为妻,这几年接连生下了两个儿子,可以说对于这个义子,黄忠是相当满意的。
黄当这几年也努力,不但跟随黄忠学习家传的神射技艺,而且还读兵书,习典籍,样样不误,目前已经提拔为黄忠所部神策军中担任护军校尉,位列将军之下。
可以说黄当能够有今日,除了他自身的潜力外,诸葛亮无疑是起了最大作用的,这份知遇之恩,无论是黄当还是黄忠,那都是铭感于心的。
在城中于徐庶交接完运送任务后,黄当来到将军府,面见诸葛亮,见到这个昔日的老部下,诸葛亮也还是很欣喜的,一身戎装的黄当,比起当年,显得成熟了许多,下颚上也长出了一缕短须,给人一种精气内敛的感觉。
待黄当见礼过后,诸葛亮笑着道:“成虎啊(黄当字成虎,是黄忠为其取得字),你来的正好,我正需要人坐镇当阳城,既然你来了,就暂时留下,至于押解粮草一事,若是你有合适的人选,就推荐一人,若是没有待马良从江陵抵达当阳后,再做决定。”
黄当思虑片刻,道:“主公,我父帐下掌书记官赵累,为人严谨忠诚廉直,可为督粮官,行军司马傅士仁,为人耿直,也是适合的人选。”
“哦,还真有人选啊,看来你小子早就想卸掉这督粮官一职了吧?”诸葛亮见黄当一口说出两人,而且自己要是记忆没错的话,这两人还都是历史上小有名气之人。
尤其是这个傅士仁,更是被(三国演义)里归结于害死关羽的主要人选之一,不过诸葛亮后世看过一些资料,对于傅士仁还是有些公正评价的。
傅士仁投降东吴,致使关羽后路被断,这里面傅士仁虽然有责任,也道出这人秉性有缺,不适合镇守后方,但这人却还是有些能力的,只要在控制范围之内,担任一些职务,完全是可以胜任。
面对诸葛亮的笑责,黄当憨厚的一笑,道:“末将追随主公多年,早就习惯戎马生涯了,这突然留在后军运粮,说实在的,的确有些不习惯。”
“身为将军,切记遇事要沉稳,不能急躁,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运粮也是件大事,关系全军生死,可不是件小事,你可不能认为是小事。”诸葛亮告诫了一声,接着道:“命赵累为督粮官,傅士仁为护粮校尉,让二人前往吏曹从事杨仪处备案,负责前线督运粮草一事。”
“请主公放心,末将定当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对于诸葛亮的告诫,黄当神色一震,沉声应道。
翌日,诸葛亮率领张飞所部神卫军,赵云陈到所部骁骑军,刘封所部陌刀军,陈楚所部神武军,以及各部人马共三万五千余兵马,开拔而出,向襄阳开始开进。
至于当阳城的守卫,诸葛亮任命了马良为当阳令,黄当为当阳守将,主持军政事务,待马良抵达后,政务交由马良负责。
当阳距离襄阳,快马不过一天时间,大军行军也就两三日的路程,当天夜里,诸葛亮率领大军,就抵达了襄阳外围的边城宜城境内。
夜里宿营之时,北风呼啸,天空渐渐飘起了雪花,气温也降至了低谷,即使天气恶劣,诸葛亮却并不敢麻痹大意,依旧让斥候营的校尉黄同,率领所部的斥候兵,对营地周围的方圆三十里地面,展开了侦查。
由于天降大雪,天气寒冷,诸葛亮担心士兵受冻,一直在营地巡视,好在出征前,诸葛亮就让各军各部的军士,没人都携带了一袋煤炭,用来夜里宿营时烤火取暖的。
煤炭利用,即解决了取暖的问题,也更利于隐秘,不像篝火燃烧,能够引起烟雾,使数里之外,都能够轻易看到烟雾,从而暴露大军行踪。
待巡视各营归来,已经是深夜初更时分,正准备休息的诸葛亮,却听到帐外的邓艾道:“主公,斥候营的黄校尉回来了。”
“快请他进来。”诸葛亮回了一句,从煤炉上取下水壶,倒了三碗热茶,邓艾和黄同刚进来,他端起茶水递了过去,道:“外面冷,喝口热茶再说不迟。”
“谢谢主公。”黄同感激的接了过去,喝了茶水,双手抱着热碗,缓解着手上冷意,说道:“主公,我部军士,在距离宜城十里外遇到一什曹军斥候,由于我们及时发现,给予了对方重创,杀了七人,俘虏三人,经过审讯,已经证实,曹仁所部两万人马,入夜前已经进驻宜城宿营,根据对方俘虏交代,曹仁所部是为了驰援当阳而来。”
“曹仁来的好快嘛。”诸葛亮打趣笑了笑,道:“黄校尉,你还得辛苦,带你部军士,向宜城大道方向秘密前行,扫清路上可能存在的敌军斥候,以便我大军安全行军。”
“诺!”诸葛亮眼看黄同双手冻的通红,身上的衣服上也留有雪花,随即把自己的大氅解了下来,披在了他身上,道:“注意防寒,让兄弟们都穿厚一点的衣服,不要因天气原因,而冻伤了。”
“谢谢姑爷。”黄同感动的点了点头,眼眶之中也是一片湿润,甚至连多年未喊的姑爷都喊了出来。
诸葛亮望着黄同离去的背影,听到那句久违的姑爷,心头也不由有些感慨,转眼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了。
重新收拾起情怀,诸葛亮随即道:“士载,传令各部,立即集合,天亮前对宜城进行合围,我要把曹仁困守在宜城之中。”
为了不造成大的动静,诸葛亮并没有吹响集结的号角,而是让邓艾率领军士,对各军主将进行了传令,然后由各军主将一一对各部曲进行了传达。
三更时分,北风呼啸,天空之上,白雪纷飞,整个天地为之苍茫,骑马走在队伍中的诸葛亮,迎风冒雪而行,虽然寒冷,却让他不由为之精神一震。
此情此景,不由让诸葛亮想起后世太祖的一首行军路上的名诗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当下他忍不住暗暗诵道:“漫天皆白,
相似小说推荐
-
雅骚 (贼道三痴) 起点VIP2013.08.19完结穿越到万历四十年,既想吃喝玩乐,又想直线救国。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情趣和矛盾的故事...
-
重生之二战美国大兵 (郎心够肥)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战争,这是挣扎在前线士兵的血色记忆整理。所谓的一切想法和信念,在当子弹嗖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