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逆天 (本尊是个小虾)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
- 入库:04.13
出发之前,贾诩就派暗卫,秘密出发,混进江陵城中,找到城内的密道,然后从城内沿着密道,从护城河出来,摸清楚整个密道的情况,可是如今他们抵达城外两天了,暗卫还没传来消息,这也不由让诸葛亮有些担心。
傍晚时分,军中传递战报的鸿翎急使飞马而来,军使径直来到诸葛亮大帐内,作揖道:“启禀主公,柴桑捷报。”
大喜之下的诸葛亮,急忙接过密函,展开一看,见信函上写着:宁与张颌将军,正月初五晚,攻下柴桑,俘虏大小二乔夫人,以及缴获大批军械粮草,等待主公进一步指示,并请主公派遣援军,以免敌军反扑。”
这封快报是初六清晨送出的,距离现今已经过了四天,而诸葛亮早在出发之前,就给邓芝留下了一道军令,让他在杨仪抵达赤壁之时,即刻率领一万五千兵马驰援柴桑,算算时日,邓芝现在肯定已经出发了,所以对于甘宁请求援军一事,自是不是问题。
不过对于甘宁战报上,提到俘虏了二乔一事,诸葛亮倒是有些惊喜,当下诸葛亮写了一封嘉奖战报给二人,并且让甘宁妥善照顾好二乔,这二乔掌握在手中,那无疑是一个好筹码,对自己肯定是有利的。
深夜,诸葛亮正在睡梦之中,贾诩在帐外低沉的喊道:“主公,吾有要事面见。”
惊醒过来的诸葛亮,听到是贾诩的声音,遂道:“文和,快进帐说话。”
(第二更完毕,求点击,收藏一个。拜谢而退。。。。。。。)
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陷江陵(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攻陷江陵(二)
“主公,下官刚刚接到暗卫送来的情报,密道畅通,出口在东门外的护城河入口处,哪里是一片密林,十分隐秘,明日我大军攻城之际,悄悄精选五百精锐士卒,由密道潜入城中,夜里再发动奇袭,打开城门,定可一战而下江陵。”贾诩也没顾得上安坐,就把刚接到的消息道了出来。
“这到是个及时的好消息,不过柴桑城被我军拿下的消息,我们得想个办法送进城去,乱乱守军的军心也好,不知文和以为如何?”诸葛亮欣喜之余,边说边把身上的锦袍,披在了贾诩身上,略带责怪的语气,道:“文和先生,这寒冬夜露的,出门可得多穿件衣服,要是有个风寒感冒,可不是小事。”
“刚才来得急,忘记披上大氅,也就几步路,不碍事。”已经六十一岁的贾诩,讪讪一笑,却并没有接这话题,而是继续说着公事,道:“此事易耳,我立即编一首歌谣,明日攻城之时,绑在箭矢上,对城头发射便是。”
面对贾诩的不服老,诸葛亮却不能不关怀他,贾诩不单单是他的心腹谋士,多年的相处,两人亦师亦友,早不是一般的主臣关系,而且有他在身旁,诸葛亮无疑可以少了很多烦恼,如今诸葛亮的军营中,贾诩无疑是最老的一个,虽说他不要上战场,而且行军途中,诸葛亮也安排了马车给他,免去了他骑马行军的辛苦,可就是这样,这长期行军打仗,思虑战略,管理军务,也够贾诩忙活的了。
“这个办法不错,那就交给你去办好了。现在天色不早了,我也不留你了,赶紧回去休息,明日,我们在商议攻城一事不迟。”诸葛亮点头笑了笑,把贾诩推了出去,他可不想再留贾诩,否则今晚这一聊,又的到天亮了,他年轻能抗的住,可已经老迈的贾诩,长期以往可受不了。
翌日巳时,诸葛亮下达了军令,命赵云,陈到、夏侯兰各率五千兵马,军同时向江陵发动了攻势,同时诸葛亮命刘封陈楚,挑选出亲卫军中的五百精锐军士,在营地休整,做好由潜入城内的准备。
正午时分,鲁肃率领一队民夫,给城头送物资之时,却听到一群儿郎在传唱:“柴桑破,孙权败,大小乔,归诸葛,江陵城,旦夕陷。”
听到这首歌谣,鲁肃一打听,才知道是城外的荆南兵马射进城的,虽然只是一首歌谣,但鲁肃心头却蒙上了一丝阴影,匆匆来到东城门楼上,与黄盖在城楼内碰面时,他先是确认了一下歌谣的事情,当鲁肃走到城楼女墙口处,望着城下汹涌而来的军士,他不由满脸惊疑的道:“诸葛亮就这样发动攻城战,他到底有何凭据,能攻下我江陵城呢?”
“鲁大人,主公和大都督水陆大军并进,岂能战败,这童谣是不过诸葛亮耍的诡计,不过是想乱我军心罢了,不足为惧。”黄盖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接着道:“攻城之战,自然得进攻,难不成你以为诸葛亮能怎么地?”在黄盖他看来,诸葛亮发动攻城战,自是再正常不过,相反要是诸葛亮一直围而不攻,那反而不正常了。
鲁肃摇了摇头,有些迟疑的道:“以诸葛亮的才智,他断然不会用相等的兵力攻城,其中必然有缘故,黄将军还得多加小心为是。”
“哈哈,鲁大人多虑了,诸葛亮用兵或许是有过人之处,可现在面对是坚城,他还能飞上城头不成。”黄盖大笑一声,接着道:“鲁大人,你现在还是得督促民夫,多运一些滚石檑木来,这才是守城的紧要事务。”
鲁肃是参军校尉,负责本就是参赞军务,和提出计略等,领兵作战则不是他的主要责任,尤其向现在这样的防守战,自是由黄盖这个军事主将说了算。
“黄将军,切不可大意,诸葛亮既然领军而来,必有后着,我们还得谨慎为好。”鲁肃也只能邹着眉头,提醒道。
“鲁大人放心,只要我黄盖在城头,江陵就不会丢。”黄盖一挥手中的铁鞭,扬声回了一句,领着左右军士,前往城头而去。
东城之下,夏侯兰督率的五千军士,虽然大部分是新编的曹军俘虏,但这些军士都是老兵,攻城战对于他们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所以当夏侯兰一声令下,前军一千五百命弓弩手,一步步朝城下推进,朝城头的守军发射着箭矢。
中军的一千五百军士,抬着云梯,在弓弩的掩护下,紧跟其后,开始朝城下推进,后军的两千军士,护卫着夏侯兰,立于城下四百步开外,注视着面前的战局。
“破城!破城!”此刻南北二城外的赵云和陈到,也已经发动了攻城战,怒吼的军士,在震天的战鼓声中,一步步的冲向了城下。
“放箭!给我狠狠射!”北城的城头的江东守将董袭,望着城下杀来的荆南兵马,一挥手中的佩剑,扬声大喝道。
“嗖!嗖!”漫天箭雨落下,城下的荆南兵马,瞬间就有几十名军士倒地身亡,惨叫之声响彻云霄。
面对城头密集的箭雨,阵前的赵云一挥手中的银枪,喊道:“刀盾手护卫,弓弩手压制,给我攻击!”
“杀,杀啊!”在弓弩手的掩护下,一千军士,抬着云梯,冒着箭雨,冲到护城河边,抬着高高的云梯,搭在了护城河边上,冲锋的军士,踏着云梯,冲到了城墙之下,高举起了云梯,搭在了城墙之上。
吴岗原来是诸葛亮亲卫军的伍长,这次军队整编后,被提拔为军司马,作为一名铁血老兵,在率领着士兵,冲过护城河时,他当即把身上的钢刀擦在后背之上,喊道:“扶住云梯,弟兄们,跟我上!”
在他的带领下,冲过护城河的军士,纷纷攀爬上了云梯,朝城头爬去,连续躲过三次滚木的砸击下,吴岗都堪堪躲过了,眼看着城头在望,只有不到丈余时,一颗硕大的滚石压下,吴岗躲避不及之下,被当头砸下,整个头颅瞬间被砸得破碎,尸体直接跌落在了城下,变成一坨烂肉。
滚落而下的滚石,沿着云梯而下,云梯上的数名军士,纷纷跌落城下,身死当场,扶着云梯的三名军士,其中一名躲避不及,当场被滚石砸得粉碎,两名军士,一人跳进了护城河,一名被压中腿脚:“啊……我的脚……”
战场后方的赵云,看到攻城的士兵,接二连三的受挫,看得心胆俱裂的他,大吼一声,飞马来到战鼓前,道:“我来击鼓助战!”
“咚!咚!咚!”震天的战鼓声中,攻城的军士,纷纷怒吼一声,一**抬着云梯,冲向了城下,战场上的残酷,也能更好的激起军士的血性,在老兵的率领下,士卒们悍不畏死的发动着攻击。
傍晚时分,鲜红的夕阳照耀在江陵城头,与遍野的尸体鲜血,映成了一片。
诸葛亮在东门城外,看着惨烈的战场,神色坚定如常,道:“第一梯队的军士回营休息吃饭,第二梯队的军士,点燃篝火,继续攻城。”
一个白天下来,各部参与攻城的五千军士,牺牲的人数都超过了一千五百人,基本全部受伤,对于这个结果,诸葛亮没有生恻隐之心,战争就是这样,而一支精锐之师,更不是喊喊口号就能练出来,那必须是经过血与火的锤炼,才能成为精锐之师。
眼前诸葛亮手中有三万五千人,这批人当中,除了骁骑军士完整的老部下编制外,其余的三万一千人马,只有不到两千属于他的核心老兵,对于这批军士,诸葛亮明白,要想让这支新编的军队,听命效力,并且成为精锐之师,眼下的血战,就是他们所必须经历的,只有经过这样的血战下,磨练出来的士卒,才能成为一支可用的精锐。
相似小说推荐
-
雅骚 (贼道三痴) 起点VIP2013.08.19完结穿越到万历四十年,既想吃喝玩乐,又想直线救国。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情趣和矛盾的故事...
-
重生之二战美国大兵 (郎心够肥)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战争,这是挣扎在前线士兵的血色记忆整理。所谓的一切想法和信念,在当子弹嗖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