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美国大兵到达了马格德堡。第二天他们在德绍南部穿过了易北河。美军上下一度预计将在48小时以内到达柏林,并据此制定了计划。这种预测并非不可能实现,因为柏林西部几乎已经没有德国党卫军部队。
林伯纳杯中的酒很快见了底,拿起葡萄酒的瓶子晃了晃,里面也是精光了,此时的他喝的也有点晕晕乎乎,站起身来对侍者叫道:“再来一瓶!”
我皱了皱眉道:“林伯纳我们够了,不需要再喝了!”
林伯纳道:“上尉,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我们两个人再一瓶没问题!”
“算你请客!”
林伯纳愣了愣道:“原来上尉打算是你请客的?那好吧,我不要了!”说罢。这家伙对端着就过来的侍者道:“sorry!我们的上尉,不打算再喝了!所以我们不需要了!”
侍者看了看我,见我苦笑的模样,连问都没问便端着回去了。我对林伯纳道:“你这家伙。真够无耻的!”
林伯纳嘿嘿至笑,就是不说话,直到侍者走远,林伯纳才道:“要知道能让上尉你请一次客是真的不容易啊!”
邻桌的几个喝酒的美国大兵。不是谈论当前的战事,而是再说4月11日来自法国的政府电台的一条广播。我仔细倾听了一会儿,只听其中一个美国兵道:“瞧瞧。法国人对德国人恨成什么样子了!竟然说,‘德国人,你们生存的房间现在就要变成你们死去的地方了’。”
另外一个美国兵嘻嘻笑道:“嘿嘿,法国人没有本事打到德国的本土,只能在嘴上爽一爽而已!”
这个兵的话引来他的同伙一阵嬉笑,其中一个道:“管他呢!法国佬打仗不怎么样,不过,那些法国女人却是很有劲!”
“这话不错,我可是干了十几个法国女人了!”
“得,那算什么?我干过法国女人,比利时女人,荷兰女人,还有德国女人!你差远了!”其中一个美国大兵显耀着自己的光辉性经历,引得同伴只羡慕。
有个大兵一直在道:“我就差一个国家荷兰女人没有尝尝感觉!”
不提这些人毫无顾忌的谈论这些坑脏的经历,林伯纳疑问道:“广播?什么广播?”
我道:“这是法国政府电台播放的一段广播,我看有可能是出于伊尔亚?爱伦堡之口。”
爱伦堡是苏联作家,生于犹太人家庭,青年时参加革命,后来流亡法国巴黎,1920年被苏联当做记者派往法国巴黎,回国之后一直任苏联《红星报》的记者。其中他以言辞剧烈而著称。(未完待续。)
大主宰
第一百九十三章 被政治抛弃的记者
“爱伦堡?这家伙又出来搞风搞雨了?”林伯纳奇怪的问道。<-》
不要奇怪林伯纳会有此问,这是因为爱伦堡在此时是非常的出名,不是因为他是苏联著名的作家,他是抨击欧洲的西方世界而出名。这在1941年爱伦堡这个家伙从巴黎回到苏联之后,写了一篇《巴黎的陷落》,因此而获得斯大林奖金,而轰动了西方世界。
我道:“是他!”
“哦,这家伙在巴黎的时候,为什么不把他抓起来?”林伯纳对爱伦堡这个人感到极度的厌恶。
我笑着肯定的道:“放心吧,这家伙不会有好结果的!”
林伯纳显然不相信道:“上尉,这家伙可是斯大林那大胡子的手下爱将!”
我笑着反问林伯纳道:“如果斯大林抛弃他呢?”
一句话噎的林伯纳,说不出话来,只是道:“这怎么可能?”
在法国政府电台播出讲话的同一天,爱伦堡同时在苏联的《红星报》上发表了他在这场战争中的最后一篇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够了》。他在文中写道:
“让德国人悲惨地死去,没有同情,没有尊严。让我们记住那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柏林的游乐场,在那里,希特勒曾经高喊他将征服整个世界。他现在何方?躲在哪个山洞里?他曾把德国推上悬崖,而现在他却更愿意销声匿迹。”
爱伦堡还在文章中高调认为,“德国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出现的只是一个巨大的强盗团伙。”
爱伦堡在这篇文章中还用讥讽的语气对德国在东部的顽抗和在西部的投降作了比较。他提到了“苏联巨大的伤亡人数”,而这正是西方盟国所不想知道的。他还提到了德国人在法国仅有的几次暴行,例如奥兰多尔村大屠杀。“法国有四座这样的村庄,而在白俄罗斯又有多少?再想想列宁格勒地区的那些村庄吧……”
然而,爱伦堡4月12日,也就是发表《够了》的第二天。他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与他先前的评论相比,无论在语气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要缓和得多的内容。或许让爱伦堡震惊的是《够了》这篇文章,引起了苏联上层人士对他的强烈抨击,因为他们认为他这样做是在表明苏联对德的路线和意图。
痛苦的爱伦堡后来才意识到,一直担当鞭笞德国角色的他已经成为了时局的牺牲品。苏联的领导人们在那天很晚的时候才意识到,红军进攻给平民带来的恐惧正在激起德**人更加强烈的反抗情绪,而且会使苏联对德国的战后统治复杂化。用爱伦堡后来的话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