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投资呢?非常简单,就是逢年过节送点礼。开始,李莲英并不知道,心里说,自已和袁世凯并不熟悉,他怎么会送礼呢?但是,袁世凯坚持了若干年,并越送越大。终于有一天.李莲英觉得不安了,心想,这人怎么送了这么些年的礼,还越送越大,为何从不求我办事呢?于是他就想见袁世凯.想帮他他办件事,这事就算扯平了。但是,袁世凯就是不见,说没有什么事,只是对公公表示敬意,时间越长,李莲英就越不安,觉得一定得帮袁世凯办事。
终于有一天,袁世凯约李莲英见面,李莲英特高兴。他想就么多年欠的人情终于可以还了。估计是件棘手的事。袁世凯手下人都不解,都说李莲英如日中天.咱跟他从没什么往来,能约出来吗?袁世凯吩咐手下,几点几时在哪见面。
下边的人说,那不行吧?袁世凯说:“你别管,肯定行,就这么办。!”
果然,李莲英如约来见。没想到,一见面,袁世凯又送了20万两银子的银票,意思就是这张银票是管这次帮忙,前面的人情你还欠着。李莲英收了银票后问:“大人有什么事情吗?”
袁世凯说:“很简单,就是想请公公费心,在宫里散布点消息。”就是要他在宫里造谣。
造什么谣呢?造袁世凯政变的谣,具体就是印一份假报纸给慈禧看。那时候,宫廷里有一份报纸,专门给皇上看的,叫邸报,在这份报纸上造谣说袁的政敌要干坏事。这活对李莲英太容易了,反正这张报纸就是给老佛爷一个人看,外面也没发行量,偷梁换柱拿着给她看一下就完了。
李莲英就用这种办法,借慈禧之手帮助袁世凯把政敌扳倒了。
后来朝廷要练新军,人选就在袁世凯和胡燏棻之间选,慈禧为袁世凯和胡燏棻二人在金殿上准备了一场殿试。在此之前,李莲英告诉袁世凯,近来太后心情一直不好,说话要留神,注意察言观色。喜欢听的就多说,不喜欢听的就别说。
袁世凯听后很为难,说因为跪见太后,都是低着头说话的,怎么能允许看着太后的脸回话呢?
李莲英说:你回答太后的话时,注意看我的脚。如果我两脚并拢,你就不要说了,那是太后不喜欢听;如果我两脚分开,就是太后喜欢听,你就大胆地说……有了李莲英这双脚表达慈禧太后的喜怒哀乐,袁世凯心里就有底了。再上金殿,据理力争,字字句句都说在慈禧太后的心窝子上,老太太听得眉开眼笑,当即传旨:着袁世凯赴天津小站,练精兵三十营,钦此。
胡燏棻呢?他怎么安排?人才难得啊,就让胡燏棻去修铁路去吧。于是就有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壮举
131见慈禧
慈禧召见徐天宝地场所,很正式的摆在了仁寿殿。李莲英将他和袁世凯一路带过来,还破格的用了肩舆的礼遇,在仁寿殿门口下轿,殿门口已经是侍卫太监林立。全都躬身控背的站着,一副森严景象。
春日阳光从树荫中洒下,照在殿门口猪猴两石上面,光影斑驳。
李莲英当先入内通传,就留下徐天宝和袁世凯躬身站在那里。徐天宝放松了心情,侍卫太监们没人敢说话儿,都是用眼光偷偷地打量着徐天宝,徐天宝也只是微笑以对。
仁寿殿内,突然传来了传唤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传钦差大臣,南洋宣慰使,赤峰劝业道,徐天宝觐见!”
袁世凯到是蛮照顾后辈,他对徐天宝说道:“别紧张,少说话,多磕头就是~!”
徐天宝点了点头,整整衣襟,和袁世凯一起迈步进了仁寿殿内,就看见须弥宝座上面,端坐着一个面如满月。脸上搽着厚厚宫粉的老太太,坐在那里,满头珠翠,气度安详。除了慈禧老佛爷,还能是谁?
在她的下首旁边,居然坐着的是面无血色,瘦弱得跟一个豆芽菜仿佛的光绪皇帝!他没穿朝服,只戴了一顶有红帽结地六合小帽儿,眼角的余光闪烁地看着高高在上地慈禧。见袁世凯进来,眼中多了几分怨恨。
袁世凯则全当看不见。〖贼吧Zei8。Com电子书下载:Zei8 贼吧电子书〗
慈禧的目光投了过来,和徐天宝地目光一碰。不知道怎么的,只是觉着有些阴冷。
“叩见老佛爷~!”袁世凯首先下跪
徐天宝也山呼万岁地跪倒:“臣徐天宝,叩见圣母皇太后老佛爷,皇上万福金安!”砰砰砰的三跪九叩。徐天宝还真有股狠劲儿,真把自己脑袋碰的掷地有声儿
磕完头,徐天宝趴在地上不敢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慈禧有些迟钝的声音:“起来吧……碰得这么用力,怪可怜的。你是功臣,咱们大清不能屈待了功臣,赏个位置坐下来吧。”
“臣领旨谢恩~!”徐天宝大声喊道
慈禧态度仿佛在说家常闲话儿一般:“南洋的差使,办得还顺溜嘛?”
徐天宝躬着身子,回答道:“回老佛爷的话,托老佛爷和皇上鸿福,虽然与洋人有所冲突,但是大体还算顺手。海外义民,知道老佛爷和皇上心里念着他们,无不感激涕零,纷纷踊跃捐资。除了助饷之外,大家还孝敬了五十万两银子,臣一并携来。老佛爷和皇上天恩普及海外,义民涓滴报效心意,还望老佛爷和皇上垂怜收纳。”
李莲英站在慈禧背后,心里暗暗说道:好奏对!这小猴崽子还真是当官的料儿!
慈禧一笑,看了看光绪,悠悠说道:“这孩子不大岁数,还真能办事,嘴也甜!”光绪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身子,讷讷道:“亲爸爸说得是,徐卿确实是能臣。”
慈禧点点头:“海外义民这么有孝心,看能赏他们点什么衔头就赏下去吧。”
光绪又只是诺诺的点头,“亲爸爸说得是~~”
慈禧似乎有些疲倦了,她慢慢地说道:“你那南洋宣慰钦差大臣的衔头,我看暂时也不用解了,南洋哪儿的事儿多,老不叫我安生。你会办洋务,就替我多照看着点儿~!兼着吧~”
“嗻~~!”徐天宝极不情愿地说着“嗻”,随后又说道:“谢老佛爷和皇上恩典!海外义民也感恩戴德!
慈禧望向袁世凯,说道:“袁世凯,你又为朝廷找了一个人才啊!”
袁世凯低头谢恩,说道:“全是托老佛爷和皇上的福。”
慈禧笑笑,说道:“得啦,今天找你来,不是听你拍马屁的,东北那地方是我大清龙兴之地,可现在给老毛子和倭寇给闹得,我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祖宗啊?”
袁世凯赶紧跪倒,高呼道:“臣不能为老佛爷分忧,臣有罪~!”
慈禧一手撑着头,一手摆了摆,说道:“别罪不罪的了,东北马上要建省了,你们说,让谁去好啊?”
袁世凯说道:“徐世昌才能不亚于张之洞、刘坤一,此人善于纵览大局,也懂得洋务,臣以为他足可任职。”
“那奉天、吉林和黑龙江的巡抚人选呢?”慈禧又问
“臣以为唐绍仪、段芝贵、朱家宝皆可为之~!”袁世凯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李莲英的脚尖
慈禧问光绪道:“皇上,你以为如何?”
光绪还是老话儿:“亲爸爸说得是……”
慈禧又说道:“皇上,你看该怎么赏徐天宝在南洋立的功?既教训了洋人,维护了国朝体面,咱们不能不赏啊!皇上,你瞧着办吧。”慈禧开始打哈欠了
光绪咳嗽一声儿,看了看徐天宝,说道:“徐卿家,本来有功必赏,但是你太年轻,一下升太高了,也招人闲话。这样吧,授你一个布政使衔,三品大员,顶戴再加赏双眼花翎~”
慈禧打完呵欠,轻咳一声,打断了光绪,说道:“皇上,以我看,还是赏个爵位吧,有了世袭的头衔,才好和咱们大清同始统终不是?”
光绪一下噎住,无比幽怨地说道:“亲爸爸说的是~~~!”
徐天宝低着头,跪在地上不说话
慈禧顿了顿,说道:“这样吧,赏个三等子爵!然后么~~东北那地方才开省,也需要有干练的人才,要不就去哪儿历练历练?”慈禧说罢,又望向袁世凯,“袁世凯,你觉得如何?”
袁世凯答道:“不管去哪儿,都是老佛爷和皇上的恩典~”
徐天宝却说道:“回老佛爷的话,臣的机器厂在热河赤峰,此刻正在为詹大人修铁路一事提供钢轨和蒸汽铲,此时若是离开,恐怕影响京张铁路的建设。”
李莲英喝斥道:“放肆~”
慈禧摆了摆手,笑道:“你不说我还忘了~听说你在热河生意做得很大,还剿过乱匪?”
“会老佛爷的话,确有此事~!”徐天宝答道
慈禧说道:“~~反正热河与奉天也挨着边儿~~就授你热河都统一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热河都统辖承德府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
坐镇一方
132热河都统
最后,徐天宝被授予赏三等子爵世职。勇毅巴图鲁,赏紫缰,火石,团龙马褂,荷包,卧龙袋。除此之外,徐天宝还以南洋宣慰使的身份兼任热河都统,统帅热河军政,节制诸军。在世人眼中,这个年轻人简直是红得发紫。谁想到他在短短半年之间,以一个四品捐班变成了统御一方的从一品都统,有清以来,象徐天宝这样的官场异数,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宋阀 (宋默然)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繁荣富庶的中原王朝在女真铁骑的践踏下支离破碎。两位皇帝被俘,受尽折磨。这个中国封建时代...
-
重生之我是刘邦 (长风一啸) 一次睡梦中,竟然回到了刘邦当年斩白蚁起义的时候。于是,已经变身为刘邦的主角,便开始了一 段从头再来的开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