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阀 (宋默然)



但徐卫并不觉得高兴。其一,对手是未经训练的流寇,胜之不武。其二,靖绥营目前几无军纪可言,自己率队伪装客商逃散时,有一人贪图斩级赏银,置可能暴露伏兵的危险于不顾,返回杀死一贼,取了首级才归队。其三,靖绥营目前的实力,剿灭这些流寇或者还行,但跟女真铁骑比起来,相差太远。

距离金军南下攻宋,只有两月有余。当务之急,第一是继续扩充部队,并严加训练;第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征集军需物资,包括武器,装备,马匹;第三,则是重中之重,人才,包括军官,文吏,铁匠,军医,甚至伙夫。第一点倒不难,老爷子是西军宿将,可以参谋顾问。第二点难度颇大,朝廷有言在先,只管粮草军饷,其他一概自理。第三点就更让他头大了,大宋百姓成千上万,河北自古地灵人杰,人才不在少数,可人家凭什么投奔你?有那能耐去投禁军待遇岂不更好?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老爷子帮他一个大忙,一纸书信,召来了籍贯大名的几员旧部,负责训练士卒。而马泰的老子是庄中铁匠,技艺精湛,把分散在附近各村庄的同门师兄弟召集起来,投奔靖绥营。又有从运河南下,在夏津上岸的杭州富商,听闻徐九壮举,慷慨解囊,资助银钱两千贯,上等好铁一千五百斤。

解了燃眉之急,徐卫便将精力全部放在训练士卒上。这时,他未经训练便拉起队伍作战的好处就出来了。那在战场上见了血的汉子,不亚于浴火重生一次,精神头大不一样。加上徐卫用献金垫付的赏钱,更是极大的激励了士气。加上指挥使本人,与士卒同吃同住,甘苦与共,谁不奋力效死?以致夏津县境内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这日,晴空万里,一碧如洗。麦场之上热火朝天,一个个**上身的士卒高声呼喝,勤加操练。徐太公那几员旧部,都是西军中低等军官,因伤返乡。这几人从前军阶虽不高,但训练士卒却是把好手,被徐卫委任为教头,专管刀枪器械训练以及排兵布阵。几名教头延续了西军作风,对待士卒极其严苛,稍有不如意,便鞭打脚踹。徐卫从不干涉,在宋朝如果去讲自己从前那时代的“人性化”,那等着全军覆没吧。慈不带兵,这些士卒绝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老实农民,站个队都分不清左右,你能指望轻言细语的开导?就得打!打怕了自然就记住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变的真理!

徐卫领着军官们,光着膀子,一人扛一截盆口粗的木桩,围着麦场挥汗如雨。其他人倒好说,马泰身体肥胖,越跑越慢,被徐卫杨彦两个足足超了三圈。可不要小看马泰,这厮从前虽然胆小怕事,但那是性格使然,不代表他没有真本事。在徐家庄,论武艺,徐卫要数第一;论箭术,张庆当仁不让;论悍不畏死,没人强过杨彦;要说到骑术气力,谁敢跟马泰比?别看他肥头大耳,形如弥勒,在马背上跟平地里没区别,尤其臂力过人。白马沟一役,他亲手杀了六人,这也是为什么他老子巴巴赶来投奔徐卫的原因。儿子一下挣了十八贯赏钱,他得打多少铁才能换来?

“徐副使,徐指挥,徐大人,徐九哥,不行了,真不行了……”马泰一屁股坐在地上,气喘吁吁的说道。

那马大牛四十多岁,满面胡须,一身肌肉硬得像铁块一样,皮肤经长年累月的炉火烘烤,黑中泛红。此时正从打铁棚里出来,见儿子坐在地上,上前就是一脚:“个没出息的吃货,起来起来!看人徐副使,比你还小一岁半呢!”

“他爹是五品大官,我爹是打铁匠,能一样么?”马泰反驳道。

马大牛一怔,又踢一脚:“嘿,倒怪起老子来了……”见徐卫过来,也不搭理儿子,迎上前去唱个肥诺,拱手道:“徐副使,那杭州富商所献之铁端得是上等好铁!新铸了几件兵器,您和众位都来瞧瞧,看趁手不趁手。”

徐卫等人,卸了木桩,随他进入打铁棚下,只见那木架上摆放着几件刚刚铸好的兵器。杨彦二话不说,大步窜过去,抢起一杆枪,紧紧握住道:“都别跟我抢!这柄我看上了!九哥,你肯定不喜欢这玩意吧?又难看又难使……”

那杆枪,枪头似马项,两侧有弧形曲刃,头尖尾大,枪杆长八尺,尾部有樽,为宋军制式兵器“枪九色”中的一种,为名曲刃枪。

马泰还没选,他爹就从架上取了一柄全铁铸造的开山大斧扔过去,嘴里骂道:“都怪你祖父给我取这破名,大牛,生个儿子也跟牛一样,拿去。”马泰裂嘴一笑,执了巨斧,一通横扫,呼呼生风,乐得杨彦直呼凉快。

张庆老早就盯见一件兵器,此时上前取过,似戟非戟,似刀非刀。说它是戟,那枪头却似剑首,又长又宽;说它是刀,偏枪头下又有月牙刃。全长七尺,名唤“戟刀”,为“刀八色”之一。

“哎,九哥使什么兵器?”杨彦突然问道。

...........................

第三更到!兄弟们如果看得欢喜,不妨推荐,收藏,打赏一番,多谢!



第三十九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

马大牛一笑,招呼一个人过来,五十出头,独眼塌鼻,其貌不扬,一直缩在旁边,屁也不放一个,委实是个老实巴交之人。

“这位和我出自同门,手艺却强我百倍。他重操铸锤,亲自为徐副使铸造了一件兵器,师兄,还不快些取来。”马大牛介绍道。那汉子应了一声,麻溜的跑到兵器架旁,从地上拾起一个包裹来。

“好东西!”杨彦压根不知道是什么,抢先赞了一句。

那汉子将外面缠绕的布打开,露出一柄刀来,杨彦又抢了一句:“好刀!”

“娘的,你看完再说成不成?”徐卫笑骂道。说归说,笑归笑,这刀甭说是不是好刀,光看模样就挺唬人。刀身长四尺,宽五寸,刀背厚两指,刃口极薄,刀头往上呈圆弧状翻卷,饰以一颗兽头包裹。与刀柄相接处,又是同样的兽头吞口,柄长一尺,后接长樽。这刀全长五尺,介于长短兵之间,非常适合劈砍。徐卫接过刀,感觉分量颇为沉重,应是双手使用。

马大牛让师兄介绍一番,那汉子却憨厚的笑笑,不发一言。前者摇了摇头,说道:“此刀并非军中制式,名狻猊刀,非力大者不能用。吹毛得过,斩铜剁铁,刀口不卷。”

徐卫听到此处,失笑道:“应该还有一样,杀人不见血吧?”那水浒中,杨志卖刀,说宝刀有三样好处,第三点便是杀人不见血。

马大牛一愣,陪笑道:“杀人不见血,是淬火之时加了东西。徐副使是堂堂正正的好汉,我这师兄哪敢造次?”他这话虽说得隐晦,但却不难明白,所谓的“加了东西”应该是指淬毒。

四人都有了趁手兵器,杨彦等三个迫不及待的奔出去,在麦场上操练起来。徐卫则嘱咐几名铁匠,抓紧时间休整大名府分拨的那批老旧装备,马大牛等人连声称是。正说话时,一人奔进棚内,姓周名基,与他哥哥周熊同为都头。他两兄弟的父亲是徐家庄猎户,生长子时,猎到一头熊,遂给长子取名周熊。生次子时,运气不济,只射到一只山鸡,于是给次子取名周鸡。乡下村夫,并不讲究,名字越贱越好养,倒也没谁在意。升了都头后,徐卫实在觉得不像话,才征求了他父亲意见,改名周基。十六岁,英气勃勃,孔武有力。

周基奔入棚内,拱手大声道:“徐副使,有人投军!”

徐卫一听,喜上眉梢,急忙奔出去。那麦场边上,立着二三十个面生的汉子,正观看着场中士卒操练。徐卫赶了上去,周基对其中一人说道:“这位便是我们靖绥乡勇营的指挥使。”

那人三十左右,身高仅五尺出头,又极瘦弱,须发泛黄,一双小眼都快睁不开了。见了徐卫,上下一通打量,纳头便拜:“见过大人!我等前来投军,愿为大人效死!”那二三十汉子一见,跪倒一地。

徐卫也不叫起来,朗声问道:“你等从何处来?因何投军?”

“我等从高唐县来,听闻大人招兵买刀,奉命剿贼,特来投奔,为的是杀敌报国!”那五短汉子跪在地上,大声回答道。

徐卫听罢,冷笑一声:“杀敌报国?果真如此?打哪里来,回哪里去。”

那汉子闻言,抬起头来,见徐卫这般神情,讪笑道:“大人法眼如炬,那小人就明说了。只因从前在高唐时就听说夏津有条好汉,姓徐名卫,排行第九,武艺了得,为人仗义。近来又闻得徐九被朝廷封了官,正招募敢战之士,清乡剿贼。所以领了乡里三十余人前来投奔,图个三餐温饱,按月领钱,听说斩首一级,可得银钱三贯,岂不强似窝在地里扒粪刨土?”

徐卫瞥了他一眼,笑道:“斩首一级,赏钱三贯不假,你有那本事领受么?”

那汉子略一迟疑,从地上一跃而起,变戏法似的从袖里执出两把短刀。徐卫身边士卒一见,长短兵器一同招呼,同声喝道:“放肆!你想作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