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来出处的都是武人不难看出,这座馆驿恐怕就是供六路帅臣暂时歇脚之所。楼下有饭堂,这会儿。不少收拾利落,身着战袍的武官正围桌而座,把酒言欢。那军官一路领着徐卫到了经过前堂,到了后面一处庭院,想来是张大帅住宿之的。其中有一间房门半掩,军官上前推开,侧身到旁道:“徐知军,请。”
未入房中,已听得喧哗之声,军人相聚就是这样,没有斯斯文文。有的只是声如洪钟。踏入内间,只见席桌前已经坐下数人。居主位的,五旬开外,极是威猛,满面的虬髯既浓且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见徐卫进来,大笑道:“紫金虎来也!”他这一声吼,其他人纷纷侧目,都想看看这两年声名鹊起的徐九到底是怎生模样。
徐卫上得前去,抱拳道:“卑职徐卫,见过大帅。”
“罢了罢了,来来来,我替你引荐。”张深站起身来,拉过徐卫,指着身边一位年洲”左右。面白须短。双目有神。正全笑看着他的年轻将领!“纹位是故熙河刘大帅之子,刘骑,字信叔,与你一般,家中行九
刘镐站起身来,冲徐卫一拜道:“卑职刘九,见过徐知军,久仰紫金虎大名,如雷贯耳
徐卫伸手托住他,笑道:“不必客气,徐九这点虚名,都是军中同袍抬举出来的,当不得真。”
刘锚也笑道:“紫金护桥五昼夜,杞县焚粮十万石,河北追贼上千里,这些莫不都是抬举?”
话音方落,又有一人接口道:“不错,徐子昂几年间战绩彪炳 何必自谦过甚?”说话这人,估计有四十来岁,方面大耳,立眉无,须,生得颇肥壮。光世。”
当初徐彰统领陕西五路西军,刘光世也在军中,只是和徐卫没见过面。此时初见,徐卫多看两眼,这就是刘光世?历史上南宋七王之首?连岳飞、沸世忠都排在他后面的那位?
当下叙了官阶,除张深已经建节列。徐卫刘光世都是“承宣使。”平起平坐。让人意外的是,刘镣只是个“阁门抿侯。”比在座的都矮上一大截。刚才张深不是说他先父是原来的熙河大帅么?
落坐之后,上了酒菜,张深笑道:“子昂啊,有个。事搁在本帅心里是不吐不快。还好不是件人,我也在实说了。”
徐卫道:“大帅但有示,卑职洗耳恭听
“当日你引军招讨河东,宣抚相公本打算调我脚延兵助战。只是。你也知道,当时正与党项人激战,实在抽不出兵马。本帅是一直替你悬着心呐,不过后来一想,你徐九是何许人?徐少保的将门虎子,莫说李植猪狗一般的脖攒厮,便是女真人又奈你何?其后果然,;卜西山李植夹着尾巴跑了,女真人也滚蛋了。你兄弟二人挥师直抵太原。来,就凭这个,敬你一杯!”张深举起酒杯。豪气干云道。
徐卫嘴上虽也潢得客气,但心里可明白。不是抽不出兵马,而是不愿意去。世交归世交,一说到实际的,什么交情都不管用。在陕西混饭吃,凡事都得靠自己。西军这些将帅们,看似个个都像大老粗,可一个个的比猴精,跟他们打交道。可得加倍小心。
这三位长官吃喝着,刘筒甚少言语,但也不是手足无措。从容自如,不时添酒。张深刘光世高谈阔论之际,他专注倾听,不论对方言论如何,他脸上都不会露出丝毫表情。而如果谈到西军恩怨,他则正襟危坐。
徐卫注意到他,遂提壶给他满上一杯,刘镐起身连称不敢。张深正与刘光世大发议论,说是女真若复来,陕西便是金狗葬身之地,见此情形,张深道:“刘九,徐知军抬举你,你从命便是。
刘镐这才领命坐下,喝了这杯酒。徐卫见状,觉得这人不错。恰逢张大帅喝得高兴,拍着他肩膀道:“徐九啊,令尊当年待我甚厚,我张深是知恩图报之人,你在定戎。但有困难,只要本帅帮愕上忙,只需捎个信来
徐卫闻言,心中一动,笑道:“哦?既如此,那晚辈有一不情之请。”
张深一愣,随即拍着桌子道:“说!直说无妨!”
“相信大帅也知道,卑职麾下那点兵马,都是从乡兵开始,一手拉拔起来的。这兵好招,将难寻,各级统兵官紧缺的状况,至今仍旧存在。卑职是想。
徐卫话还没说完,张深一口截道:“好说好说!小事一桩!待本帅回了延安,定留间替你特色,啊,一言为定,来来来,喝酒喝酒,不谈公事他能看不出来徐卫打什么主意?于是趁早堵了他嘴去。
徐卫早知是这个。结果,也不意外,看了刘镐一眼,还是那般淡定。
次日,陕西六路帅臣齐集,至制置使司拜见了何灌。众所周知,制置使是一个临时性的职务,好比“总指挥。”战端一开就设置,仗一打完就撤销。可现在,陕西六路并无战事,朝廷却派了何灌来担任此职。六路帅臣心里都闹不明白原因何在,难道准备开战了?
那节堂之上,何灌着戎装高坐。他身材本不高,却极壮实,坐在那帅案之前如铁塔一截,双目炯炯如有火光,环视堂下诸帅,朗声道:“今朝廷命灌为陕西六路制置使,非为战事故。朝中执宰以河东局面好转,可拱依托,因此命灌前来。及早准备。今招六路帅臣至堂下,对目前河东局面,有何建言?”
这个问题,却问到了六路大帅。河东?要问河东局势,你该找徐九去,他是河东义军总管,河东义军那摊子事都是在他维持,问我等作甚?
何灌见诸帅都不言语,正待再问起,却见陕华帅曲端起道:“禀少保。今河东局势确有好转。河东南境。有义军三十万,分别占据平阳、昭德两府、修,泽等“杀卫戍操练外,亦行屯墨之事。靖康和议李详不敢开渊火军犯河东之南,义军得此机会,时常派遣各级统兵官,入陕华受刮,以备他日收复河山。”
怪了,徐卫是河东义军的官方领袖,他怎么对河东局势如此了解?哦。走了,他是陕华帅臣,徐卫的顶头上司,因此比较了解吧?也不对。听说曲端一到任,就跟徐卫闹得不愉快,紫金虎还带着人闯入河中府。缴了他部下的械,弄得三司派员下去调停,才把这事了了。
“好!离京之前,官家数度召见于我,言实不忍弃两河之民于秋夷。曾再三告诫,出掌陕西兵权,首要之务,便是维持河东。曲师尹到任不久,能对河东局势有如此了解,殊为不易。”何灌赞叹道。
曲端称谢,面不改色地坐了回去。别人不以为意,可却怒了堂上一位大帅。你道是谁?泾源帅徐原,徐卫的大哥。曲端从前是他的副手,两人关系实在到了水火不容,几乎动刀子的地步,听到要将他调走的消息时,徐原还乐了一阵。可后来得知,是去新近组建的陕华路任经略安抚使,又不禁为弟弟担心。结果不出所料,,
我家九弟才是河东义军总管,河东能有现在的局面,我徐原丝毫不脸红地说,几乎全部是九弟一手操持起来的。你倒在这里大言不惭地谈论河东局面,难道忘了平阳义军之事?
“有个事提前知会诸位,枢密相公徐绍,去年岁末就两河局势向官家提出了建议。两河之地是国家屏障。若善加经营,则中原可固,东南亦保。如果弃之不理,任由高世由李植等辈鲸吞蚕食,好比贼寇犯城,不加固城防,只安坐于大堂,断断不能保全。官家深以为然,问有何策略,枢密相公建议,在河北设立招抚司,河东设立经制司。本官赴任之前,详议司已经批准了这两司建制。相信不久之后,就能草创,必能振奋两河军民之心。”
何灌道出此事后,大帅们都附和几句,称赞官家英明,两河兵民有福。可曲端却闻出不同寻常的味来。河北设招抚司不管他的事,而河东设经制司是跟他有切身关系了。
“经制”这个词,来源于“经制钱”是宋朝宣和年间增加的名目繁多的附加杂税。征收这些杂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辗转取积于细微之间,以助军费”说白了。就是一项财政专款,只用于军费。现在设河东经制司,肯定不是为了在河东征税,就几十万义军,自己肚皮还喂不饱,还哪来的钱交税。既不是交税,那肯定就是“用税”朝廷决定扶持义军了?那这么一来,徐卫的“河东义军总管”可就值钱了”
何灌传达完朝廷指示之后,命六路帅臣自去,午饭时分酒聚饮。五路大帅都去,独曲端滞留不走。一直候在节堂之外,再三请人入内禀告。说是有要事需面见何少保。不多时,传下话来,说是让他到花厅待茶。
曲端到了花厅,无心品茶。细细思考着方才的事情,经制司,既然是单独设立一虱,那就是直接对中央负责,权力应该不这也就表明,朝廷已经开始重视义军的力量。若是入学,河东之南那几十万乌合之众不值得一提,但有了朝廷在钱粮物资上的支持,就不可同日而
了。
但现在,朝廷并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义军事务,只有徐卫兼个“河东义军总管”据说他从前还曾经兼过“两河义军巡检使”在义军这一块,恐怕大宋所有武臣。都没有他资格老啊,棘手,棘手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皇帝分身 (香港大亨) 肖图白穿越明末,崇祯皇帝成为其分身。 遥控分身,手掌大权。种田,练兵,排队枪毙…… 技术流、争霸、...
-
北洋天下 (准噶尔刀王) 我们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就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土地。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正义和公理,那么大家就凭大炮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