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折腾了将近两个时辰,九份文书才算全部交齐。等回到雅座,先前还意气风发的客商们就跟赶了几百路似的,个个耷拉着脑袋。
张庆将九份文书平摊在桌面上,每一张都有各掌柜的私印,作不得假。而后,他逐份逐项地审核价格。记录下每一处炭井的“中标者”下面九位商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迫切地期盼最后结果的出炉。当然毫无悬念,最大的两个炭井。都由胡茂昌中标,而且,他的价格只比第二名高出千贯不到,而他。又是最后一个上交文书的。
这事一敲定之后,凡是承包到炭井的商人便开始雇佣炭工,这事还的求徐卫。解县百姓是逃散一空。现在那里的劳动力都是归徐卫节制的乡兵,他不点头,你找谁干活去?胡茂昌倒挺积极,自己承包的炭井还没有开工,就已经从京兆方面调来了大批泥瓦匠,徐卫又从乡兵中提了些身强体壮的帮忙,开始修建营房。此事在军中传开之后,上到军官。下到士卒,个个欢喜。
转眼间到了十月,陕西方面开始派人到各府、州、军、县考核官员政绩。到了定成军以后。官员们发现原华阴县境内,户口恢复很快,农桑水利逐渐起色,走商贩货也日渐兴旺。
而原解州境内,虽说受战乱破坏较大,但因为徐卫组织了乡兵屯垦。又将炭井复产,预计两年之内会有较大恢复。因此给出了个中上的评价。
而整个。陕西方面,得益于李纲在民政方面的努力,粮食丰收,赋税充实,对夏县作战。又取得几次较大规模的胜利。赵桓亲点的大臣巡视陕西之后,回到东京上报说。官家用李纲宣抚陕西,实乃英明之举。赵桓一听,本来就是有意将李纲下放到陕西,现在就更没有调他回京,重掌大权的打算了。皇帝还特意问起了徐卫和姚平仲等年轻将领的成绩,当听到徐卫兵务民政都处理得不错,姚平仲在陕州练了精兵万余人,都是步伍整肃,杀气腾腾后,大为欣喜。专门就此事对枢密使徐绍说,他日复河东,联必使此二人为先锋。
可刚。欢喜没几天,就从北方传来一个惊天的消息。说是女真人现在借助高世由,李植二人以及大批投降官员,已经掌控了两河大部分地区。有意在这两人里挑选一个,建国号称帝。消息一传出来,真假姑且不论,就已经让大宋君臣心急如焚,而且不论主战主和。
丢失城池土地,折损兵马粮草。他们可以不计较,不在意。可一旦有人借越称帝,那就是挑战皇权,这是历朝历代最不能容忍的。大宋朝自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大位以来,世世代代最怕被自己人占了江山。现在,如果大宋的叛臣被立为皇帝,而且在大宋的故土上开国,这让赵家颜面何在?因此,赵桓一面急遣使臣入金关切此事,一面下令给陕西宣抚使李纲,让他挑选精兵强将。如果时局有变,即挥军入河东。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大宋故有领土之上,又冒出一个,朝廷来。
在徐卫看来,女真人这招并不新鲜。历史上,在攻破了东京,灭亡了北宋的当年,他们就立了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可是张邦昌久为宋臣,自然知道这事是绝计干不得地,因此仅仅做了一个月皇帝就请来了当年宋哲宗的皇后孟氏,由她垂帘听政,后来又正式把皇位还给了南逃的赵构。女真人恼羞成怒,两年多以后,又用大宋叛臣刘豫建立了伪齐,与南宋对抗。
不过,朝廷这回如此焦急地要用兵。却让他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也不奇怪。历史上,赵构是一路南逃到杭州,自顾且不暇,哪还管的了伪朝伪军?而赵桓则不然,因为自己在那儿大扇蝴蝶翅膀,他免于与其父赵估同被掳往北方的命运。而东京也免遭沦陷,西军又几乎没受多少损失。所以,他还有这个底气,气急败坏之下,愤然要用兵了。
十一月初,徐卫接到命令,让他以河东义军总管的身份向河东南部各府州义军发布动员令,准备配合官军作战。十一月中旬,又接军令。他和徐胜、姚平仲三将,各率精锐到修州集结。但却不是他们去打仗的,李纲在命令中说得很清楚。“耀兵于河东,以慑不臣”说白了,就是去装装样子,搞搞演习,吓吓女真人及其愧儡。不要乱搞,我盯着你呢!因为有了这个指示,三大将谁也没当真,拢共一万人不到跑到绎州,号称五万,并宣扬说要直捣太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柑办山叭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阅读最新董节就洗涧书晒细凹口氐姗)”说齐伞
第二百三十六章 议升官
别说,他们几个带兵往绎州集结,真就让河东李椎“荆人敌一般。平阳府北部的李军全部收缩兵力,退回了威胜军,固守城池备战。而山东的徐彰也命侄子,东平府兵马都总管徐洪,济南府都总管关胜二将,引兵往北京大名府集结。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关胜,就是《水浒传》中梁山马军五虎将坐第一把交椅的大刀关胜之原型,为山东骁将,别悍异常。徐彰统兵山东以来,备受重用。
高世由是文臣出身,反倒比武臣出身的李植胆大。立即增兵前线,摆出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两**队虎视眈眈,剑拔弩张,准备一决高下。与此同时,大宋派出的使节星夜嫌程赶往金国境内,却一路频遭骚扰,截留,最后音讯全无。东京方面苦等消息,在第一批使节启程后不久,又派出龙图阁侍制,假礼部尚书洪皓为使,改走河东。他先到修州,见了姚平仲徐卫等将,直接言明“此去恐无复还之日,诸君努力。”
果不其然,洪皓一行经过李植掌控地区,李军慑于姚平仲等南军大将在边境集结部队,没敢动他们。可刚到代州即被扣留,所带器物皆为金兵抢夺一空,洪皓本人更是被押解前往云中,见到了粘罕。粘罕丝毫不理会他对于是否有意立伪帝的质问,逼迫他到李植麾下去作官,许以转运使等要职。洪皓严辞拒绝说:“臣万里衔命,决不偷生鼠狗间!”
粘罕大怒,命卫士“执剑夹承”作盛胁。洪皓浑然不惧,厉声道:“姚徐诸将已厉兵边陲,国相岂能安坐乎!”
粘罕气得连帅案都踢作两段。狂吼道:“早晚必执紫金虎!”遂命将宋使推出帐下斩首,随行官员大多骇得面无人色,独洪皓高声抗辩。全无惧色。时韩昉滞留粘罕军中,备询南朝军政大事,见洪皓如此行为,赞道“真忠臣也”并向粘罕求情,才免了一死,被扣押下来。
使臣接连失去音讯,让东京朝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接连下令给陕西的李纲,山音的刘豫,要求他们密切关注河东李值,河北高世由,有任何风吹草动,务必银牌快马报往东京。
靖康四只岁末,金国以南朝屯兵边陲,行挑衅之举为由,下令高世由李植遣军年之。高世由对于此事十分积极,命其子高麒,侄高平统,兵七万余,经运河东渡,重入大名府。高世由较之李植,虽然不熟军务,但河北一地,在两次金军南侵中,投降的宋军将领士兵是最多的。
女真人决定利用高世由之后,将南军悉数交付予他。而他本人也利用这段时间,大肆吞世义军,招募流民贼寇,现在已经号称马步军三十万。就因为这一点。东京朝廷任命的北京留守司官员,都以种种理由搪塞推辞,不去赴任。
高世由也知道现在坐镇山东,负责军务的是太尉徐彰。可他更清楚现在山东境内是“盗贼”当初南朝调青州沧州之兵以援真定,结果惨遭失败,而山东之兵,大部分又在两次勤王之事中离开故土,终不得还。因此他认为,就算徐彰再能征惯战,总不能画饼充饥吧。
这一次,倒的确让这厮猜中了。徐彰赴山东就任时,只带了区区几千兵,时山东境内简直厮摊烂泥,偌大的地区,兵不满万,而且都龟缩于大城之中。一些规模稍小的乡镇,甚至县城,俱为贼寇所占。徐太尉到任后,立即集合能战之兵,整顿部队,严肃军纪,继而以雷霆之势扫荡山东群贼。贼寇但闻官军至,皆争相言说,此太尉兵,莫敢挡也。虽然剿贼成功,也收编了一些进入部队,可现在徐彰麾下能用于作战的士兵,不到两万人,甚至不如他小儿子徐卫兵强马壮。
但是,于公,大名府是大宋的北京,意义重大。于私,大名府又是徐家桑樟所在,祖先安息之地,如何能弃汉有鉴于此,徐彰请济南知府刘豫留守,自己率精兵数千,亲往前线督战。在徐彰到达之前,关胜已先与高平所部大战于高唐县,以四千不到的兵力,击溃高平两万之众。后高麒统兵五毋来援,关胜见兵力悬殊太大,遂与徐洪合兵一处。
但一山难容二虎,此二人俱为山东骁将,徐洪在“青沧援真定”一役,所有官军望风潦靡之际,与女真人血战,杀伤相当,而且尤其擅长排兵布阵。两人军阶又相同,都是一府兵马都总管,在如何应敌”地上出现了分歧。关胜主攻。徐洪主守。将帅一失和”目刃尔及三军,在刘新镇被高军击败。徐彰赶到前线后大怒,同时将两人降官三级,以观后效。在通盘考虑战局之后,徐彰认为高军势大,以挟新胜之威,正急欲求战。当诱敌深入山东,寻机击破。遂引兵退往禹城,留下徐洪少量兵力守城之后。大军全部往孙耿镇集结待命。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皇帝分身 (香港大亨) 肖图白穿越明末,崇祯皇帝成为其分身。 遥控分身,手掌大权。种田,练兵,排队枪毙…… 技术流、争霸、...
-
北洋天下 (准噶尔刀王) 我们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就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土地。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正义和公理,那么大家就凭大炮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