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皇帝分身 (香港大亨)



传令兵恭敬道:“是!”

“阿巴泰贝勒令屠城,鸡犬不留!”

“屠城,鸡犬不留!”

“屠城!”

攻入了城内的三万鞑子,获得了指令后,疯狂的发出兽性的吼叫。在独石口中,四处的杀戮、破坏。

溃散在城内的明军,在如潮一般涌进城的鞑子们围攻下,很快纷纷的被杀戮。而独石口中五百多名军人的家属,也遭到鞑子凌辱、屠戮。

虽然,独石口还是难免避免被攻破的结束。不过,比历史上稍微好一点。

在历史上,鞑子突袭独石口入关,不过损失了数百兵力。而如今,独石口一座关隘,消灭了4000多名鞑子,其中包括600多真正的满洲八旗兵

在皇太极时代,满洲八旗大约有300个牛录。这些核心的满洲八旗中,只有一半能征惯战。也就意味着满洲八旗兵,是以5万精锐、5万普通士兵,控制着20多万人的蒙古、汉军的炮灰士兵。

损失600名满八旗精锐,实际上等同于降低了满清3000人的战争潜力。

皇太极派阿济格、阿巴泰、扬古利三人入关,便的嘱托三人兵分三路。其中,阿济格领六万主力兵马,而阿巴泰、扬古利各自统军两万。

其中,扬古利独当一面佯攻喜峰口,迷惑明军,给独石口的主力打掩护。

而阿济格、阿巴泰部八万人攻独石口入关!独石口陷落,大明北直隶大量的州县,开始暴露在满清兵马攻击范围之下。

在清兵攻破了独石口后,高起潜直接帅着两万京营部队,撤出了昌平县,躲到了内三关之后。

所谓的内三关,就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这三大关口。这要守住内三关,敌军便不能兵临北京城下。

而昌平县与居庸关之间形成了掎角之势。

要攻居庸关,必要先攻昌平。

而高起潜从昌平后撤,自是带走了大量的兵马,削弱了昌平的防御力量。

“高监军,鞑子破了独石口,很快就会打到昌平。咱们撤到了居庸关后面,昌平县这么办?”张凤翼有点担忧问道。

高起潜悠然道:“难道你愿意去昌平督战?”

张凤翼顿时闭嘴,生怕高起潜将之派往昌平县督战。因为,昌平县属于鞑子必攻之地,如守卫昌平县,则是凶多吉少。

而高起潜自己逃,顺便将张凤翼、梁廷栋也妥善保护好,带到后方安全地区,这也是高起潜聪明之处——未算胜,先算败!

失败的后果,自是有人要做替罪羊,而且替罪羊必须要身份地位不低才行。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督梁廷栋,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张凤翼是兵书尚书,属于朝廷名义上的军事最高长官,并且被派到前线督战,督战不利兵部尚书自是要负责的。

而那宣大总督梁廷栋,那也是了不得的封疆大吏那宣大总督是“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总管宣府巡抚、大同巡抚、山西巡抚的军民政务。而此番鞑子肆掠的地方,正是梁廷栋的辖区。

高起潜看着两人,露出了和蔼的笑意。

张凤翼、梁廷栋被高起潜如此的和蔼的对待,并没有感觉到惊喜,而是感觉到心中直发毛,仿佛老鼠被猫盯着一般不自在。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危险和机遇(一)

张凤翼轻声道:“守居庸关必守昌平,那昌平县该怎么办?”

高起潜淡然道:“调天津镇兵马去昌平!那天津总兵是经验丰富的宿将,有那两万人马,必是不惧鞑子!”

大明北方各镇的兵马中。最强的是辽东镇、蓟州镇,这两镇也就是关宁军主力。其次是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之类的边镇。而山东镇的刘泽清,虽是战斗力平庸,但是至少数千精锐,是刘泽清从关宁军中带去的老班底。至于,天津镇的官兵,大多数没有经过战争考验,战斗力比卫所的军户们也好不了多少。

张凤翼、梁廷栋心中也没有多少主张,听闻高起潜的建议后,便向上请旨。

不久后,崇祯发布圣旨,调天津总兵巢丕昌守昌平县、大同镇总兵王朴守居庸关。

巢丕昌是个废柴,王朴比他稍微好一些。

那王朴出身京营,虽然性格自高自傲,但也经过卢象升、洪承畴两位名帅的调教,是因为在陕西、河南等地剿匪积攒的军功,一路从京营底层军官,升迁至大同总兵官。而大同镇属于大明战斗力较强的主力军。崇祯年,皇太极两次入关,大同镇也曾经有过与鞑子拼杀血战。

不过,王朴的命比较不好。历史上,崇祯十四年,松山之战中,洪承畴率8名总兵,集大明边军精锐迎战满清入侵大军。不过,最终是两名总兵战死,洪承畴被活捉。

而松山之战溃败之后,包括王朴、吴三桂在内,六名总兵临阵逃亡了。事后,其他的逃亡的总兵,皆未被朝廷追究。吴三桂临阵逃脱不久,甚至被嘉奖、升官。

王朴逃亡后,主动去京师请罪,黑锅全部背在他一人身上,而被判了死刑。后有京官叹曰:众总兵逃脱,皆无罪,唯独斩王朴一人,何其不公?

不过,眼下王朴还是春风得意,手握2万大同镇精锐,心中求战心切,只想立功,那里会想到其今后的悲惨遭遇。

————————

大明崇祯九年,六月初。

巡关御史王肇坤、独石口游击熊彪战死沙场。满清武英郡王阿济格,帅十万大军,从独石口入塞。

朝野一番震动,不过锦衣卫由于提前获得情报,名声大噪。顾问党的《党报》预测鞑子的入侵,也开始引人侧目。

天津葛沽。

肖图白在获得了前线的军情后,开了一个顾问党临时的党代会议,会议由肖图白主持,柳馨予记录,将岸、王启年、肖白浪、张瑜等人参加。

“顾问党的同志们,刚才我获得锦衣卫送来的前线军情。独石口官兵,以孤城抗鞑十万大军5日,城破之前,杀鞑子兵4000多人。之后,独石口游击熊彪、巡关御史王肇坤在内的6000大明官兵,全部牺牲。”肖图白语气沉重的说道,“独石口破之后,鞑子主力已经进入直隶境内,离我天津也不过是六七百里路程,战争的阴影已经越来越近了!”

将岸不由叹息道:“六千人抗鞑,杀伤鞑子4000多。这般的战绩,不起关宁军战绩也不逊色了!”

王启年也显得肃容道:“好在,棱堡工程已经全线竣工。守在棱堡之中,保守估计,能够抵挡两三万鞑子兵!党魁在几个月前,便下令修建棱堡,这种先知先觉,着实令人佩服!”

肖图白笑道:“不值一提!这次战争危机,既是危险,也有机遇。咱们这次会议的议论是主题是,如何抓住战争的机遇,壮大我顾问党人的实力!”

“只有痛击鞑子,救民于水火之中,争取民心,我党才能壮大!”肖白浪说道。

王启年皱眉道:“这意味着,我军要外出作战,甚至被迫进行野战,不符合之前既定的以防守为主战略啊”

“野战怎么了?咱又不是没有打过野战,你胆小如鼠,畏敌如虎!”肖白浪冷冷说道。

“这不是胆小的问题,而是为我军的前途着想。我军好不容易,才发展了3000名正规军。记住,只有3000人,不是三万人。一两次关键战役失败,我军斥资百万,半年的建军成果就付诸东流了”王启年耐心解释。

正在两人争执不下。

张瑜插嘴道:“不如,以守棱堡为主!与此同时,派出少量机动部队,在天津周围游曳,遇到小股鞑子,歼灭之。鞑子数量过多,便果断撤回棱堡!”

肖图白点头,道:“张瑜的建议甚合我心!”

作为党内的主席,肖图白一言九鼎。而且,随着葛沽丰收,预测鞑子军事行动,等等类似神迹一般的手段,更令肖图白的威望大增。

所以,肖图白拍板决定,就等于是盖棺定论,不容否决的决议了!

“我同意!”肖白浪迅速的表示赞同。

王启年见状,也道:“只要不改变以棱堡防御为主的战略,我也同意!”

军事相关的话题,被略过之后。

将岸说道:“党魁,我提出一点经济方面的建议!鞑子入关,哪怕一时猖獗,也不能长期立足,退兵仅仅是时间早晚的事情。而由于鞑子兵锋横扫北直隶期间,地主、富人们逃到其它地区避难,肯定会恐慌性抛售各类农田。我们是不是可以乘着这个机会,廉价吸纳一些田产,用于种植美洲高产的粮食作物,以及像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

肖图白沉吟道:“农田再如何跌,也是非常贵的。我不赞成斥巨资买田,因为这与不符合我们发展工商业为主的路线。反倒是,朝廷手中的荒地,可以购买一些。一方面,向朝廷上缴购买荒地的款项,可以缓解朝廷的财政问题。另一方面,很多荒地不适宜农业生产,可以建设成为新兴的城镇。毕竟,葛沽地方太小,已经逐渐容纳不下我们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再拿下一些土地,进行扩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