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朝时期,只占据世界人口的30%,却占据世界80%的经济总量。
当然了,清朝将人口暴到4亿,占据世界经济总量反而降低到了25%左右。清朝除了种植高产作物方面有建树之外,其他的生产力方面并没有获得发展。钢铁、纺织等等明朝的制造业,在清朝有了巨大的退步。
《顾问党报》提倡文字的简单、易懂、明确,文言文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肖图白提倡白话文。
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不利于清晰表达内容。而且,培训一名读懂文言文的需要十年左右,而培训一名能够创作合格的文言文的往往需要二十年左右。由于教育周期过长,不利于全民性普及教育。
而且,文言文时代翻译外国的著作,效率也是很低下的。比如徐光启翻译西方自然科学文章时候,在文言文中,很难找到一些合适的词汇去表达。以至于一本《几何原本》,徐光启本人对其中的拉丁文已经倒背如流了,却翻译了几十年还没有翻译全本。
中华欲海纳百川,吸收各国的学术精华,那么必先要普及白话文。否则像翻译《几何原本》一般,徐光启一辈子还没有翻译完,徐光启嗝屁之后,几百年之后才有人想到接着去翻译,那就真操蛋之极了!
事实上,总顾问衙门内部,本身就已经普及白话文写公文。
此时,肖图白明确的在全党普及白话文写作,尤其是《党报》一般只会刊登白话文的文章,这一点也获得了全党代表的赞同。
顾问党人之中,没有纯粹的书呆子。哪怕人人有文化,但是仅仅是将文字当做工作所需的工具,而没有人纯粹以玩弄文字为荣。
既然白话文的优点,已经被肖图白讲明了,也自然没有人反对在党内普及白话文。
在完成了建党大业和《党报》的创建后,肖图白心中难掩激情,颇有成就感的对柳馨予说道:“政党的意义,是超脱了时代的局限性,大明的政治斗争模式,将来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变是更好,还是更坏?”
“有些人会觉得变得更好,也有一些人觉得变得更坏!”
肖图白知道,政党时代一旦开始之后,便开始超脱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政治的局限性了。因为儒家经典,里面很少有施政的方略和目标,更多是先约束自己,再约束自己亲朋,最后约束整个国家。所以,儒家政治变成朋党政治是必然的。
最糟糕的是,儒家没有“经济发展”的概念。
而顾问党人以经济发展理论为纲领,实现了党人的目标,必然会带动国家生产力的进步,会带领国家走向更繁荣、更发达的未来时代。
“顾问党人,应该是继承了《管子》的思想吧”肖图白忽然默默的想道。如果在春秋战国时代,《管子》思想击败了儒家思想,华夏文明会变成什么样格局
正文 第五十九章 棱堡(一)
顾问党组织正式的成立之后,使得肖图白结束了自己一个人打拼,而是可以依靠党组织的力量做事。
眼下党组织还很弱小阶段,还体现不出党组织的效率。但是不远的将来,肖图白相信,党组织的力量,将会把肖图白个人的力量呈现千万倍的放大。
而眼下顾问党组织建立之后,明确了党的纲领路线之后,使得党员们拥有了一种历史的使命感,也促使党内成员办事效率更高。
比如,将岸治理下的葛沽就显出一股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
葛沽在将岸的推动下,“八大厂”为主的政府计划经济,更带动了葛沽经济飞快的发展着。
与此同时,葛沽的商品经济市场,也在快速壮大。葛沽镇已经拥有5万名契约奴,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消费的能力。但是,政府为了给5万人提供衣食住行,必然需要向商人采购大量的商品。
所以,北直隶和山东一带的商人,冲着5万人的巨大消费市场蜂拥而至葛沽镇。到了4月份,葛沽镇入驻的商户有129家,定居于此的外来人口已经有700多人。葛沽镇的政府,能够从这些商户中征收到的商税,预期每月已经能够达到350两,而商铺、住房的月租收入也达到了23两银子。
当然了,葛沽镇为了养活5万人,每月需要投入1万两银子的开支,而城镇基础建设资金,每月投入2万两银子之巨。
不过,葛沽政府每个月的开支,已经不再增长。
而政府财政收入方面,每个月以30%的速度在快速的增长。所以,整体而言财政赤字是在减少的。
等到城市的基础建设高峰期结束,租金、税收、企业盈利等等各大项目,更是能够保持比较良好的增长态势。
而且,再过几个月之后,农作物的丰收,也可以让葛沽镇的财政,从“赤字”变成“盈余”!
葛沽镇事业草创,基础建设和人员安置的费用不可避免,财政赤字的问题,也能够被总顾问衙门所接受,所以每个月总顾问衙门都会对葛沽进行3万两银子的输血。这种输血并不是长久性的,而是随着时间延长,逐渐的减少输血规模。预计到两年后,停止向葛沽输血。之后的葛沽发展完全靠自身的财政收入了。
最初的葛沽镇的规划,准备是为收容6000名契约奴所建,哪怕是考虑到吸引工商业投资和外来打工人口,也仅仅是规划为一万人左右的镇子。
但是,现在葛沽镇收容的人口已经达到了5万多人,而葛沽镇的面积仅仅有平方公里。
虽然很多的建筑是两层建筑,但是依然觉得非常的拥挤。不过,好在葛沽镇的不远,便是葛沽军营。
军营占地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比新建的葛沽镇更为庞大一些,而整个军营的仅有3500多人,所以显得非常空旷。
以将岸为领导班子的葛沽镇已经将葛沽军营视作一块大肥肉,不断的打报告,要求将葛沽军营空余的面积,划拨给葛沽镇,满足城镇的建设、生产需求。
肖图白稍微思索片刻后,同意了这个要求,并且提出:“干脆就让军营和城镇彻底合二为一吧,除了1平方公里左右的皇家新军的营房,列为军事禁区之外,别的空地,皆可划拨给民用!”
将岸闻言后,非常兴奋的说道:“大人英明!”
既然葛沽军营与葛沽镇准备合二为一,肖图白开始葛沽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其防御体系。毕竟,下半年鞑子就要再次入塞,葛沽不得不防。
最后,肖图白沉吟道:“那么城市的防御体系,可要仔细考虑一番,传统的城墙既存在众多的防御死角,更容易被火炮这类武器摧毁,据说鞑子在关外已经能够自己生产红衣大炮,关宁军与鞑子之间甚至展开过激烈的火炮战。实战中证明,传统城墙不能很好的防御火炮。所以,在城外建设一些小棱堡吧!”
“棱堡?”将岸费解。
肖图白拿出一份白纸,用铅笔勾勒了棱堡的性状,并且进行了讲解。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所以,棱堡能够以少量的兵力抵御十倍的敌人。
除此之外,棱堡对于炮击的防御能力,比传统的堡垒更佳。
传统堡垒遭遇炮击后,某一个墙面遭到破坏之后,整体都会形成巨大的漏洞。而棱堡在遭遇炮击摧毁某个面墙之后,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防御能力。
由于棱堡带来的军事防御性的革命,使得欧洲自从出现了棱堡之后,战争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欧洲的强国之间的战斗,倾向于灭国之战。
但是由于棱堡易守难攻,建立了一堆的棱堡体系之后,占领敌国全境要付出的伤亡代价太大。
所以,欧洲的国家,往往是抢夺几个敌对国至关重要的棱堡要塞之后,便开始用外交谈判的方式,向对方勒索敲诈政治、财政方面的利益。
棱堡的出现,也间接的刺激了欧洲外交、谈判水平的发展,使得欧洲近代以来外交谈判水平,开始超过了亚洲国家。而且,每次战争结束,最终都要用政治谈判的方式来交换筹码,兑现利益。所以,欧洲的战略意识又提升到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个高度。
从此之后,欧洲不再是单纯的为战争而战争,而是为了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外交利益。
简单说,欧洲在近代史上,已经开始思考战略了。
棱堡除了在欧洲成为了防御战的明星之外。
亚洲战场上,中国军人也开始与棱堡发生过战争,不过,中国对于棱堡虽然处于攻击一方,但是,攻击的效果向来不是太理想。
明朝第一次与欧洲棱堡打交道,是在崇祯年间第一次明荷战争,郑芝龙击败了荷兰人的海军后,一度登陆台湾准备彻底驱逐荷兰人,却遇到了荷兰人的棱堡。由于郑芝龙手下的海盗们擅长海上作战,而不擅长攻城,派出了数千人,也不能拔掉仅仅有数百荷兰士兵的棱堡。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常欢乐) 让吕布多点厚黑,多点谋略,多点女人,多点手下!然后,吕布之后,再无三国!热血、三国、争霸...
-
窃隋 (天天肉夹馍) 起点VIP2013-07-15完结 身为大隋官三代。 爷爷是大隋第一守财奴!家财千万贯,还为了几亩地的田租灭掉自己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