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笑道:“铁皮壳子的煤炉,自然是精巧、方便。但是,纯陶制的炉子。胜在成本更低,制作更快。铁皮炉子要700文钱成本,一天最多制作几十个。咱全部用陶制的,成本200文钱不到,一天能烧制几百个。虽然全陶炉子质量和外观不如铁皮的,但是咱可以两种炉子都制作。铁皮的出厂价1两银子,陶制的出厂价300文,您说会不会非常有前途?”
王铁锤犹豫不决,一方面觉得这陶匠说的有道理,按照他的办法,厂子能够更快的发展,赚钱也将更迅猛。
但是陶制的煤炉大行其道,今后这炉厂中陶匠的重要性将会超过铁匠了!那时候,炉厂难道要换陶匠们当家做主?
“师傅,不干了、不干了,又要做20个壳子,还要做20把火剪。咱才4个铁匠,简直当10个人在用啊”这的王铁锤的二徒弟赵打铁的乱吼,“要么您多招一些人,要么咱不干了!”
火剪
王铁锤闻言忽然眼睛一亮!
从煤炉中夹取蜂窝煤的火剪,这只有铁匠能做,陶匠再如何厉害,也做不出火剪的!
心中念头通达之后,王铁锤对着陶匠说道:“先按照你的办法试一试,如果陶制的炉子,卖得出去,咱就制!回头如果能成,咱给你发奖金!”
陶匠闻言不由心中一震,喜道:“厂长英明!”
事实上,此时厂子里面的陶匠基本上都是契约奴出身,吃住都是政府提供,厂子里面也不发给工钱。不过,等到他们的契约到期转为民户之后,依然会在炉厂工作的,那时候工钱开始由厂子里面发放,所以陶匠们真心希望将厂子越办越好!
至于与王铁锤夺取厂子的管理权之类的,陶匠们想都没想过。毕竟,王铁锤可是厂子的大股东和厂长,并且有总顾问衙门给其公司拥有的产权背书。只要葛沽镇还是由总顾问衙门掌控,谁也不能动摇王铁锤的地位。
在接受了陶匠的建议后,葛沽炉厂的发展开始一日千里,每天的炉子的产能迅速扩张到了100个以上!
其中陶制的煤炉,占据煤炉产量的90%以上。这些陶制煤炉,胜在售价低廉,而且基本上拥有铁皮煤炉的大半的性能,所以受到城市中底层的市民们的欢迎。
由于煤炉的供不应求,葛沽炉厂一天的利润,也是超过20两银子。而且,根本不需炉厂运到市场上兜售,这些产品在出厂之后,迅速的被天津煤业公司打包定订走了。
之后,天津煤业公司,将煤炉与蜂窝煤两项产品进行捆绑销售。
根据天津煤业公司的估计,平均每销售一个煤炉,蜂窝煤的月销售业绩便能够增长60块左右,每块蜂窝煤能够赚取文钱。每多销售一个炉子,煤业公司一个月便多赚90文钱。
90文的利润看起来很少,但是这些客户尝到了蜂窝煤的甜头之后,便会成为公司的长久客户。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每个月煤炉的出货量将会达到3000个。也就是说,煤业公司月增长3000名新增客户。
3000名新增客户,每月将会消费18万块煤炭,贡献900两的营业额,以及270两的净利润!
看起来现在发展的不快,但是每个月的市场都在快速的增长之中。再过一年之后,将会形成一个如何庞大的市场需求?
肖图白了解之后,颇为兴奋。
不过,很快他冷静下来,消费煤炭的主要是城市居民。天津卫城中大约有一万户的城市居民,也就是说,最多有一万名潜在的消费者。
至于广大的农村,拥有大量的柴草作为燃料,在农村中普及煤炭燃料很是困难。毕竟农村的柴草不要钱的,只要农作物收获时期,将这些收购的干草,堆放、晒干,便足以供应一家一户的烧饭菜的需求了。
除此之外,农村的交通不方便,蜂窝煤向农村运输的成本太高。所以,肖图白并没有疯狂想要搞“煤炉下乡”。
经过盘算,肖图白知道,自己的一切的发展,都是根源于城市。至于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之类的想法,肖图白只有摇头苦笑。
相反,他要不断的加速大明的城市化进度,不断吸纳农村的失业人口,壮大城市工商业的力量。只有商品经济极其发达的城镇,才是肖图白的舞台。
乡村中,还是地主们的天下。
肖图白心中不由有种笑意:“不知道将来,文人地主们会不会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来对付咱?”
很快肖图白摇头,“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是要充分的调动农民,让农民觉醒,才能够产生惊人的效果。
而封建时代的地主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乡村一直实行愚民手段,不让农民知道朝廷政策,不让农民知道外界信息,才更有利于他们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地主们为了自身的既得利益,使得他们哪怕是占据了广阔的农村,也不可能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
三月初,万物萌发,山野碧绿的时候,平静的山东,忽然如同油锅一般的炸开了。各路山头的土匪、竿子们,不知道怎么的,就惹起了山东总兵刘泽清的怒火。
刘泽清居然启动山东镇3万精兵,先从他驻守的登州诸县开始扫荡。接着,兵分数路,莱州府、青州府、济南府各路的山寨纷纷被拔掉。
不但是土匪的寨子遭到扫荡,就是一些养着家丁武装的地主,也纷纷被当做匪徒镇压。这倒不是刘泽清打土豪分田地,而是因为他举着鸡毛当令箭,有东林党大佬撑腰,洗劫地方大发横财。
往日他怕人弹劾,一般仅仅以敲诈勒索的办法,在地方敛财。而他手下的兵痞们抢劫的,也仅仅是没有背景的泥腿子,至于有背景的富商和大地主,往日刘泽清是不敢洗劫的。
军纪之所以败坏至此,除了因为大明的中央朝廷财政不足,只能优先给前线打仗的军队发军饷,至于没有上战场打仗的各路兵马,则是朝廷发少量军饷,大多数军饷靠将领在地方自筹。
山东镇十万大军坐镇登州府,军饷也多是在登州自筹。所谓自筹常规的税收手段自然是筹不到足够的饷银,所以“抢劫”、“勒索”也成为了自筹军饷的惯用伎俩。
这一次,刘泽清要趁机抢劫一些地主富户,主要是因为他实在太缺钱了!
因为,刘泽清平时生活奢侈无度也就罢了,关键是他养着3000多名精锐的家丁,以及山东镇10万乌合之众的军队。靠着3000只向刘泽清效忠的家丁,使得他控制了山东镇10万大军。
在崇祯九年时的山东镇其实早就军阀化了,十万大军只知刘泽清不知朝廷!
而为了养活手下这些士兵,刘泽清每年需要私人筹集百万两的军费。这一次,不借机大抢特抢,刘泽清觉得自己会后悔一辈子!
山东中南部沂蒙山区,有个地方叫做孟良崮。
孟良崮当地有某土豪在山坡上建立一座庄园,家养几十名壮丁。平时既是地主豪强又是土匪,既欺压佃农,又常带人去附近村寨蒙面抢劫。
而这个土豪,家里有亲戚在朝中做官,平时横行乡里,倒无人可制!然而,孟良崮上的土豪劣绅,遇到了山东镇的兵痞,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见到,那土豪的庄园外,百多名山东兵,拿着火铳、弓箭,乱射一通后,山庄中的壮丁,纷纷的崩溃,器械而逃
不久后,地主家庭成员,纷纷被拽出。
“大人,冤枉啊,咱一家老少都是奉公守法的良民,不可能是匪”一名地主老汉,哭啼啼的说道。
“走开,说你是匪你就是匪!仅仅抄家算你走运,再不滚,要你老命!”粗暴的士兵,冷冷的说道。
老地主脸上恨意一闪而逝,心想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泽清走着瞧,老子要向朝廷举报你。正在他们全家要仓皇而逃,准备回头参刘泽清一本时。
一名把总看到了地主的千娇百媚的儿媳,眼睛一亮,道:“等等,这个女人留下,我怀疑她是闻香教余孽!”
“不可能,我妻茹茹是书香门第出身,怎么可能是闻香教余孽?”地主家的公子连忙护着爱妻。
把总冷笑的让士兵一刀砍死碍事者,之后扛着地主儿媳,猖狂笑道:“滚,再不不滚,杀你全家!”
“还有没有天理啊,有没有公道”这名老地主嚎啕大哭。平日里,他虽然为非作歹,欺压佃户,但是面对比土匪更凶残的刘泽清部兵痞们,自然只能如同待宰羔羊。
被洗劫的地主、土豪,倒不止一家。而去弹劾、起诉刘泽清的也不止一家,但是刘泽清想来,有东林党巨头罩着他,这点地方上的弹劾,也不过是毛毛雨,伤不到他分毫。
山东镇的士兵,也倒不是赶尽杀绝。只要这些被驱赶的乱民,朝着天津的方向去逃,山东兵马也不会越境去追。但是如果这些被驱出家园的土匪和百姓敢南返,却是会遭到刘泽清部的凶残杀戮。
杀那些土匪,自然是理直气壮,官军剿匪这是本分工作。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常欢乐) 让吕布多点厚黑,多点谋略,多点女人,多点手下!然后,吕布之后,再无三国!热血、三国、争霸...
-
窃隋 (天天肉夹馍) 起点VIP2013-07-15完结 身为大隋官三代。 爷爷是大隋第一守财奴!家财千万贯,还为了几亩地的田租灭掉自己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