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皇帝分身 (香港大亨)



事实上,宁锦前线也是大明精锐的坟墓万历年的萨尔浒之败,损失了十多万大军此后二十年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屡次组织军队,进行援助辽西前线,但是兵败总是频繁发生

救援宁锦前线,在此时的明军心目中,几乎等于去送死,去闯阴曹地府

——————————

北京紫禁城

自从阿济格大军从独石口破关而入以来,北京城已经风声鹤唳,四处的城门早就戒严普通的商民,禁止随意进出

被困在城内的官民情绪有点抑郁因为,城门紧闭阻断了商品的流通,让城内商铺断了货源,生意难以为继百姓也因为城内物价飙升,而苦不堪言

崇祯皇帝御前文武百官正在商议军情、京师物价诸般事务忽的,一名宦官连跑带喘,道:“万岁爷,大捷大捷”

皇帝事实上早就了然于胸,却问道:“告诉朕,何处传来捷报?”

太监结结巴巴道:“宝坻县大捷国师爷总督天津旗下大将肖白浪率军4000,遭遇扬古利率1万2千满蒙铁骑血战七日,在宝坻县钱钟庄击败扬古利部,斩首3000,俘虏4000皆是真鞑子,没有刚刚剃发的假鞑子”

兵部尚书杨嗣昌沉声问道:“此话当真?”

原兵部尚书张凤翼被调到前线监军不久,其职责被杨嗣昌暂代如果,张凤翼此行遭遇不测,获得是犯下大错杨嗣昌取而代之,也是水到渠成

历史上,杨嗣昌与高起潜关系亲密,因为两者对满清政策,皆是要抚,要攘外先安内而卢象升不识抬举的要对鞑子主战,最终,杨嗣昌、高起潜联合弄出了一出见死不救,不发补给让卢象升弹尽粮绝,兵败巨鹿

当然,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期间,崇祯可谓是相见恨晚因为,杨嗣昌的口才好,并且擅长说大道理,能够满足皇帝全面了解战略、战局部署的心理让皇帝感觉,原来战略、战局是这么回事

问题是,杨嗣昌的战略看似精妙,却需要一大批执行力高的军官、督抚,才能执行好然而,杨嗣昌偏偏妒忌贤能,弄死了一堆执行力高明的帅才客观上,杨嗣昌入主朝廷,加了明廷军事实力的衰落过程

那太监道:“确实属实除了宝坻县的塘报之外,还有锦衣卫送来的军情此外,天津那边,肖国师也另外送来了奏折,汇报此役详情”

崇祯露出大悦神色道:“先是擒了谭泰,再又大破扬古利大军皇家军不过是3000人,再配合一些普通的兵丁,便能够获得如此战绩若我皇家军扩军十倍,我大明再也不惧鞑虏”

杨嗣昌急忙劝阻道:“万岁爷千万不可,臣对皇家军略有耳闻据说,此军普通士卒,月饷3两,吃穿训练加起来的消耗十倍于此一年便要消耗百万饷银,一只尚且如此,扩军十倍,朝廷财力如何能养之?”

崇祯道:“葛沽经济特区自筹饷银嘛,国师说过,葛沽那边的工商业大兴城内的工厂、店铺、房屋,十之**,皆是官府产业,用于出租,收益过田亩数倍数年之内,葛沽便可有余钱养兵,而除了葛沽之外,咸水沽建成一座繁华城池之后,收益会过葛沽”

杨嗣昌皱眉道:“工商不过是小道,让农民多种田,以及军队屯田,才是正理那工商所产,饥不能食,渴不能饮人人皆追逐利益,何人去务农?无人务农,便无粮食届时,饥民四起,国家大乱”

众臣皆附议道:“万万不可让葛沽工商风气推而广之”

崇祯分身冷笑,口是心非的大臣们在场的臣子,谁家不经商?谁家不靠投机,赚的盆满钵满?

换做是原版的崇祯,没有分享到本尊的见识和智慧,深宫中的皇帝,自是会被其表象所蒙蔽但是此时的崇祯作为肖图白的分身,代表着半个肖图白,自是知道最虚伪的,莫过于朝堂中,站在前几排的这些臣子

“好了皇家军扩军什么的,暂时不议但是,有功总得赏?国师肖图白,还有那个肖白浪将军,以及天津的诸有功将士,该怎么赏赐?众位爱卿,总得给个章程?”皇帝淡然道

工部尚书刘遵宪恭敬道:“臣认为,普通士兵可以给予一些钱财赏赐立功的将领,可以根据军功赏赐官职、爵位除此之外,可以赏赐一些宫女,赐婚给有功将士”

崇祯笑道:“爱卿所言甚合意”

杨嗣昌目中露出一丝寒芒,如同毒蛇一般盯着刘遵宪

好不容易暂代兵部尚书,而且以张凤翼在战场上我窝囊表现,被撤职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杨嗣昌自认为,战后自己必能转正,成为正式的兵部尚书仅仅是一部尚书,并不是杨嗣昌的目标杨嗣昌的心思自是入内阁,成为阁老,甚至是首辅,每一个朝中,能够令皇帝赞赏的朝臣,都令其感觉到威胁

刘遵宪,一个平淡无奇的工部尚书,眼下也不由令杨嗣昌感觉到了一丝威胁工部原是明廷六部中,不太重要的一个部门绝大多数的职能,不外乎是营造建筑、车马舟船,以及制造一些兵器由于,工部常年亏钱,常被视为一个大包袱但是,自工部尝试与皇家军合作,给皇家军制作一些军器,反倒能够赚得一些利益,摆平了常年的赤字

当然了,在杨嗣昌眼里,刘遵宪已经成为了肖图白一党

“哼,你们且等着”杨嗣昌毒蛇一般的目光,盯着刘遵宪

杨嗣昌本身不但的东林党巨头,而且与曹化淳、高起潜这类的太监们关系密切为了政治利益,东林党和阉党,随时都能够联手起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四三章 小萝莉公主 T

关于对皇家新军的封赏,朝议很快确定了基调。(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普通的士兵,朝廷的封赏30两银子,放在其他的军队自是非常大方。但是,以皇家新军和民兵部队内部的待遇来说,朝廷的赏赐,聊胜于无吧。

而明朝对武将的嘉奖,除了物质方面的赏赐,还有散阶、勋位、爵位等等荣誉上的手段。

武将的散阶为三十阶,最低为初授从六品显忠校尉,升授从六品的忠武校尉一直到最高阶是正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散阶只代表武将的荣誉,大约与现代部队中的军衔差不多。当然,散阶有一定的俸禄,一名获得散阶的武将,每年可以获得一笔年俸,年俸几十两至千多两不等。比起普通的大头兵来说,自然是富得流油。不过,比起朝中前几排站着的朝臣家产来说,自然是远远不如,因为这些朝臣有几个是靠朝廷俸禄过日子的本分人?

而散阶升完之后,朝廷还有武勋十二级。从六品的武骑尉,一直到正一品的左、右柱国将军。武勋比之散阶更高级,子孙后代可以降阶继承。

获得勋位,算是勋爵。西方也有类似的制度,只不过大明朝光是勋位就分十二个等级,而不会一概以勋爵称之。

勋位之上,还有爵位。明朝爵位只分为公、侯、伯三级,没有实际的封地,只是将名义上封地的税收折算成钱财,赏赐给这些拥有爵位的贵族。

爵位与勋位类似。可以让子孙后代继承。除了少数的“世袭罔替”的爵位之外,大多数继承爵位者,是降级继承。几代子孙无能,便爵位逐渐下降,之后降为勋位。勋位再不断降级,就会逐渐就变成了庶民。

散阶等于是军衔,武将自己的荣誉。勋位、爵位则是跻身贵族。光耀门庭。总体而言,武将功勋获得勋位爵位,对于子孙后代的好处多多。

此次在宝坻县擒谭泰、败扬古利。肖白浪因此获得了正四品明威将军散阶,从六品云骑尉的勋位。散阶容易,勋位难。哪怕最底层的勋位。也等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层跻身贵族的希望。

其他的30多名军官,封赏了从六品忠显校尉散阶。更会派遣50名妙龄宫女,赐婚给皇家新军未婚的军官。

至于肖图白的封赏,惹起了朝廷的众多议论。

礼部尚书姜逢元道:“肖国师虽非科举清流出身,但是劳苦功高。[ ]此役,歼灭敌军万人,实乃旷世奇功。当重赏,封其爵位也不为过!”

杨嗣昌反对道:“哪怕立下大功,但是也不宜贸然封其爵位。至多封勋位!否则,将来他立下更多大功,封无可封,难道封郡王、亲王?”

姜逢元摇头道:“此言差矣!怎么会封无可封?真若是此,赐婚一名公主给他。让他做驸马便是”

姜逢元是今年新上任的礼部尚书,也当世著名书法家,留下墨宝在当时已经被视为珍品。虽然他是清流出身,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也被写入东林党人名单中。

不过,姜逢元的功利之心。倒不如其他人那么重。由于,魏忠贤以前修订《三朝要典》推翻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之类的结论,要将东林党人打为乱成贼子。

事实上,《三朝要典》的结论也符合实际,东林党上位就是靠上蹿下跳,干涉后宫内政。连续气势汹汹拥立皇帝,干涉皇家内部事务,说是大逆不道,也毫不为过。

但是,姜逢元担任《三朝要典》修订副总裁时,由于同情东林党屡屡搁笔叹息,工作效率极差,令魏忠贤听的厌烦,但是也仅仅是让其在家赋闲。后来,《三朝要典》修订完成后,姜逢元这个不喜串联者,也被写入了名单之中。写入名单的东林党人,等于结束了政治生命,永远是不能被朝廷录用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