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膺大喜。他卧薪尝胆,守在刘备身边。就是等着这个机会,献城投降和擒获敌酋的功劳可不是同一个量级,张翼、王平、雷铜等人献城投降,只得百金、亭侯、平贼校尉的封赏。
不过封赏只是封赏,具体的实权还是按照每个人现在的能力和历史表现来,张翼、王平执掌一师。雷铜、卓膺只能执掌一旅。
吕布笑眯眯地看着刘备:“玄德,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刘备懒洋洋地靠在城墙上,哈哈大笑道:“天不爱刘玄德,如之奈何!”
吕布点点头。刘备说的没错,在这个时空里,刘备一直被吕布强力压制着,每次稍微有点发展就被吕布打压下去,一直很难有像样的气候,确实是天不爱刘玄德,换做演义上的天空,罗灌水纵然再想赞刘贬曹,也不能罔顾基本的史实,刘备的前半辈子颠沛流离,只在赤壁之战找到了发展的机会,乘机坐大,可惜好景不长,他那个二弟关羽断送了一切,刘备悲催地死在白帝城。
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里面,就算刘备运气最差,可不管是在正史还是在演义上,刘备最后还能割据一方,登基称帝,三分天下,但在这一世,他遇到了吕布,注定了他的命运更为悲催。
吕布忽然想到,刘备这些失败者把自己的失败说成天不佑,听起来何其荒唐,却也何其地逼近事实,如果不是时空出现变故,那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穿越到吕布的躯体上,可能这个时空还是会像历史或演义上那样发展,到最后刘备还是那个蜀国皇帝。
但吕布不能这样说,他冷笑道:“大错特错,什么天不佑你,一片胡言,你一向以仁义自诩,实际上你的仁义都是假仁假义,你扪心自问,你这些待过的地方,你真的让大部分民众都安居乐业了吗?你向他们许诺的东西你都为他们实现了吗?你没有实现,你就是一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你这样的人如果真得了天下,才是天下万民的悲哀。”
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在没有得到天下的时候,向民众许诺各种无比动听的东西,等利用完民众夺取了天下,就翻脸不认账,还动用一些御用文人来说之前许诺的都是异域番邦的思想糟粕,这样的举动何其下流、无耻,刘邦、刘备、李世民……这样无耻的统治者太多了,千古而下,可能就朱元璋还算保留了一点人性吧。
“可你都不给我发展的时间,我每次得到一块地盘,还没有好好经营,你就打过来了!”刘备觉得自己很冤,他把仁义二字挂在嘴边挂久了,似乎自己也相信自己真的是仁义之君了。
“什么是仁义,能给大部分老百姓富足、有尊严的生活,像你这样口口声声说仁义,实际上只是给自己身边一小撮人谋求利益的无耻败类也敢说自己仁义!”吕布怒喝道:“你敢向天发誓,你夺取天下以后,真的愿意做到真正的仁义吗?”
刘备叹道:“古来今往的君主不都是这样的吗,成王败寇,你现在胜了,随便你怎么说都是你有理了!”(未完待续。。)
第834章 刘备假仁假义
ps: 强烈推荐常欢乐的《超级暧昧高手》,这本新书里常欢乐将以十足的诚意,勾勒出十多个风情各异的女子,跟她们的暧昧各自不同,保证喜欢看类似戏份的读者能看得爽。
刘备又说:“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常把仁义挂在嘴边固然不好,你来挑剔我仁义不仁义不也毫无意义吗?难道你不觉得,合格的君主眼前是没有真正的仁义可言的吗?”
吕布怒道:“放屁!就是你们这些以儒为道的家伙,天天把仁义挂在嘴边,到头来却否认仁义的存在!你还说你不是伪君子!你还想像你祖宗刘邦那样靠着诈术得到天下,有我在,你休想!”
“靠着诈术得到天下?”刘备摇摇头,迷惑不解:“吕奉先,你什么意思,高祖怎么用诈术得到天下?”
“没得到天下之前,给民众约法三章,给属下许诺富贵,等得到天下之后所有约定全都作废,对得力下属开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不是用诈术得到天下的吗?”吕布发现自从小混混刘邦得到天下之后,整个华夏就彻底变质了,再也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风了,虚伪成为华夏国风的主流了,儒学是虚伪民族风格的最佳学说。
“吕布,你这么幼稚天真,我还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打得下这么大的江山,每一个开国之君不都是如此吗?”刘备不屑道:“我不相信你得到了天下不会这么做!”
“我绝对不会!”吕布在某一世已经受够了大汉民族弊病的苦楚,岂能让这种统治遗毒继续蔓延:“但凡我许诺的,我都会兑现。我绝对不会做那种得天下之前和得天下之后判若两人的无耻败类。”
人都说华夏的**怪上位者反腐不力,吕布却觉得这是大汉民族五千年的封建遗毒,官本位的遗毒造成的恶果,吕布随后会针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体制改革,如果继续沿袭以前的老一套,不管口号说得再动听。具体行为还是跟之前许诺的判若两人,久而久之,老百姓都不相信官府了,都以为朝廷在放屁了,朝廷官府连起码的公信力都没有,只靠军队和官僚的支撑,吕布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政权变成那个鸟样。
“当着这么多手下的面,你自然会这么说了。”刘备不相信吕布能做到打天下坐天下一模一样。
“我不在乎你相信不相信,只要天下万民相信。只要我的百万部属相信,我就能做到。”吕布不会无耻地说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之类的话,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政权堕落到拥有这样无耻的官僚。
吕布扫视了一下这座城楼,问卓膺:“这个城楼叫做什么名字?”
“回禀主公,这城楼没名字的,因为位于西门,就叫做西门楼。”卓膺陪着笑脸。
“西门楼。这个名字不好,这样吧。把这门楼全用白石修葺起来,更名为白门楼!”吕布吩咐主管工兵、辅兵的李严,让他着手去办。
“主公,不知为何如此要如此更改?”李严大着胆子问道。
“没有什么原因,就是突发奇想!”吕布不想给他们解释那么多,白门楼的故事只能留在他心里自个揣摩。
在这几天里。吕布亲自撰文,王粲修改,发往全国的大汉日报上,长篇累牍地揭露了刘备假仁假义的嘴脸,种种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吕布消灭刘备是正义的。
吕布在后世,读三国演义时,经常跟朋友陷入一种争执,刘备到底是真仁真义,还是假仁假义。
来到这个时空,跟刘备接触频繁了,吕布发现刘备喜怒不形于色的外表下就是大奸大恶就是假仁假义。
刘备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以及以往的历史资料,民间传说中都是一个正统的很正面的正人君子的形象,特别是桃园结义,被大力渲染,广为传诵,成为后世忠臣义士的千古楷模。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却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
刘备解徐州之围后,自领徐州牧,后来被吕布攻占。曹刘联军打败并生擒吕布,夺回了徐州。吕布在临刑前,恳求刘备给他说句好说,借以保住性命。刘备点点头。曹操不忍心杀了吕布,故意看刘备的意见。刘备说:“君难道忘记了丁建原与董卓之事呼?”操猛醒,下令拉出去缢死。吕布大怒破口大骂:大耳儿最无信义。没有吕布攻打兖州,刘备和陶谦都会被曹操灭了;没有吕布辕门射戟解围,刘备就会被袁术灭了;没有吕布来徐州,刘备很快就会被曹操灭了。刘备从来不念吕布对他的恩情,只记住吕布曾奇袭他的徐州,其实纵然吕布不奇袭徐州,徐州在他这个无能之辈手里也不长久,迟早被曹操所得,刘备如此以怨报德忘恩负义,难以称得上仁义。
刘曹联军打败吕布之后,搬师回京。曹操保刘备做了左将军、汉寿亭侯,应该说曹操很看重刘备,对他够有义了。一次两人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尔”。刘备吓得面无人色,投箸于地。曹操求贤若渴,识才爱才,知人善用。他认为刘备是个英雄,人中之龙,非池中之物,不会久在人下,早晚有一天要和他争天下的。按说他现在完全可以找个理由把刘备除掉,或者设个套让他钻,很容易的事情。当曹操没有这样做,后来他还保奏刘备带兵出征。刘备乘机逃走。从曹操不杀刘备和刘备杀吕布之事看,曹操的气量要比刘备大的多,而且曹操对刘备够朋友,而刘备却不够义气。
刘备背叛了曹操,曹操自然也就不再对他客气,来回打败过他两三次,最后刘备在汝南大败。最后不得已,投靠本家兄弟刘表。刘表是真心欢迎他的,并且还想杷荆州托付给他。而刘备看到荆州这块肥肉,早已是垂涎三尺,可惜碍于兄弟的情面,不好下手。
也许刘备的名字起的不好。一个备字,使他老走背运,行事自然也不太顺利。你说和谁争地盘不好,偏偏老是碰到自家兄弟,这使刘备很为难。心里垂涎别人的地盘,却又碍于兄弟的情面,很无奈。刘备在荆州时间不长,刘表就去世了,很快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就背着他投降了曹操。这使得刘备没来得及做下不仁不义之事,算是成全了他。假如,过上一年半载,刘备早晚会急出事来,那时候把假面具撕下来示人,可就不好看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窃隋 (天天肉夹馍) 起点VIP2013-07-15完结 身为大隋官三代。 爷爷是大隋第一守财奴!家财千万贯,还为了几亩地的田租灭掉自己妹夫...
-
辛亥军阀 (青史尽成灰) 一个现代人魂回清末,猛然发现自己居然与未来的黄花岗烈士在一起,是舍身赴死,还是冷眼旁观? 十万里锦绣江宏,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