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敢私自去河东,我就把河东卫家从大汉疆域上抹去!”
“你,你好霸道!”蔡琰不满地撅起嘴巴。
“霸道?!为了师父他老人家身心舒畅,就是再霸道几分,我也愿意!”吕布故意不去看蔡琰撅起嘴唇的可爱模样,冷冷地说道。
“好像我父亲是你父亲一样?!”蔡琰不满地娇哼道:“为父亲尽孝,还轮不到你!”
“很好,你也知道要对老父亲尽孝!”吕布保持着皮肤的紧绷,装出一副冷酷男的模样:“希望你能继续记住自己这份孝心,不要为了那个从未见过面空有虚名且已入土半截的男人忤逆了师父的苦心!”
“不劳你提醒!”蔡琰跟吕布拌着嘴拌着嘴,忽然发现她心里对去河东跟卫仲道完婚的渴望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都怪吕布动不动就把“死了一半”“入土半截”安在卫仲道头上,搞得蔡琰心中对卫仲道的印象已经从原来道听途说而来的丰神俊朗变成了骷髅死尸一般的男子。蔡琰跟随父亲流亡了大半个大汉疆域,见过太多饿死在路边的流民,她便不由自主地把卫仲道的形象跟那些饿死鬼的形象模糊在一起。
吕布向蔡邕辞别,正要转身离开蔡府,蔡琰悄悄跟了上来。
吕布转头白了她一眼:“师妹,你跟着我作甚?”表情严肃,眼神冰冷,似是在看着一个路人。
“师兄,你刚才那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有前后句,你能不能把整首诗都说给我听?”蔡琰很不服气,她觉得像这样的诗句根本是其他人做出来的,很有可能是吕布之前那个主簿陈琳做出来的,她根本无法想像是吕布这个莽夫做出来的。
“这一句诗本就是我妙手偶得,并无上下句。”吕布难道能告诉蔡琰,这是太白兄赞赏友人的文章做得自然清新而写出的诗句,整首诗有八十三句八百三十个字,那句诗的上下文为“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吗?
“好一个妙手偶得,这四个字道尽了诗赋创作之奥秘!”蔡琰抚掌赞叹道,继而她神情黯然下来,一个被自己轻视的武夫,竟然写出让自己甘拜下风的诗句,还说出诗赋创作的精髓,真让她这个自诩天资过人饱读诗书文采惊艳的女诗人汗颜不已。
吕布脸上没有半点得意之色,本来这妙手偶得之词来自于另外一个他很崇拜的大诗人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虽然使劲地把后世精彩的诗词拿到现在发扬,但是吕布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这是在剽窃,一直会有人赞赏啊拍马屁啊,但都不值得得意。
吕布喟然叹道:“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吟诵完这首诗,吕布挥袖而去。
这首诗出自张九龄的《感遇?其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吕布现在的心境。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蔡琰反复吟诵着最后两句,“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吕布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在讽刺我吗?他刚才说的那句诗算是偶然,那这一首诗可是很应景,似乎是对我对他不屑一顾的态度的回应?”
蔡琰看着吕布远去的背影,娥眉微皱,心绪烦闷,这个男人让她越来越看不透了。
随后的四天时间里,吕布都待在军营里,操练兵士,原本的训练他没有做更大的调整,只是对体能训练和实战训练做了一定的调整。
体能训练上,吕布效仿后世岳飞的训练方法,让麾下将士在跑步、攀越障碍、跳跃壕沟、捉对厮杀、训练厮杀技能等所有训练中全部要披着盔甲拿着兵器,在跑步时甚至要背上辎重,基本上每个训练都是模拟实战状态,让每天的训练都像是在实战状态一样,等真正到了实战,才会百战不殆。
吕布之所以提出实战训练的理念,跟他当年高中时期应对高考时一样做的一样,高中时每一次大考、小考、测试甚至只是做作业,他都把它当成高考,认真地对待,到了高考考场上,他发挥得如鱼得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个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只是在大学时期他迷惘了,颓废了。
吕布还引入了淘汰制度,在模拟实战对抗时,两军抡起沾了白灰的木棍或木刀对打,凡事身上沾了两个白点的一律退出,以残余者最多且主将幸存的一方获胜,有肉吃。在跑步训练时,以队为集体,如果一人落后,全队受罚,这不仅是淘汰制刺激他们的斗志,更让将士们养成“不抛弃不放弃”的团结互助精神。
吕布还让每个队里筛选出最勇武的士卒,把他们安排在每个阵列的头排,刻意加强他们的武力,再根据他们平时的训练情况,给他们授予‘准武士’到“大武士”不等的军衔,让这些不识字却有勇力的人获得发展的机会,让他们抢着当头排武士,以排列在战阵头排为荣。再依靠他们强大的武力,强大的个人突击能力,在两军相对时突入敌阵,如此,就相当于把一个吕布的突击转化成千万个吕布的突击。
四天时间内吕布把训练情况布置下去,让中央军将士严格执行,因为外面的敌人数之不清,吕布没有时间花上几年的时间慢慢悠悠地训练出一支精兵,他必须在半年甚至三个月的时间里淬炼出一支精兵。
第五天的下午,吕布将军中事宜交给高顺全权处理,径直去了蔡邕的府邸,再来会一会傲娇的蔡文姬。
!@#
第204章 一曲动蔡琰
这一天的下午,秋阳被阴云遮蔽,秋风萧瑟地吹着,那些遮天大树碧绿的叶子开始慢慢变黄,随着秋风摆动着,时不时落下一片,在风中滚动,凋零落地,被前来蔡府求学的吕布一脚碾碎。
蔡琰痴痴地看着那一片在风中坠落的树叶,正在悲戚地感慨着自己的身世,见那黄叶被吕布一脚碾碎,不禁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吕师兄,为何不好好走路,偏要把那树叶踩碎?”
吕布看了蔡琰的表情,知道这个女文青又开始伤月悲秋,又在感慨身世了,转身看了看外面已经开始淅淅沥沥下起的秋雨,便吟诵道:“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霜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你蔡琰不是在悲秋嘛,我就让你跟林黛玉一起悲个没完没了!
多愁善感的蔡琰眼前浮现出一个场景:秋天的花朵惨淡凋零,秋草也已枯黄,若明若暗的灯光下秋夜是如此漫长,窗外衰萧的秋声无休无尽,斜风冷雨却来助长心底的凄凉。
蔡琰心底更加凄凉,脸色更加悲戚,活脱脱一个怨妇。
忽然蔡琰抬起头,不解地问道:“你这是诗吗?格律怎么怪怪的?!”
吕布大言不惭道:“这是首创的绝句诗,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里变化而来,我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蔡琰睁大眼睛,盯着吕布,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你竟然能自创诗体?!”
吕布心底寥落,脸却傲然道:“不但是诗体,还有词体!”
“词体?是什么样的形式?”蔡琰发现面前这个男人越来越深不可测,就像大海一样。
“现在的诗体句法多以五言为主,我已创七言绝句,句式较古诗为长,此七言绝句便称为长句。七言句既为长句,五言句自然就称为短句,我便把五言句和七言句杂糅在一起,便叫长短句,又称做词。这词与诗相比,更像歌,不仅可以跟阳春白雪之高雅乐曲相配合,又可以跟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配合的,词的韵脚,是音乐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根据词牌,有的词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词象五、七言诗一样,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去、入。”
蔡琰听得一头雾水,刚刚走过来的蔡邕却笑道:“奉先,你这样说来太过空泛,不如现场做一首词,让我等开开眼界。”
吕布看了看蔡琰,她在焦急地等待着吕布的新词出炉,眼神里却平淡如水,没有起一丝波澜,吕布见此状况,不禁想起了苏东坡的《蝶恋花》里描绘的情景,便说道:“我这首词词牌是《蝶恋花》,分双调,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前后片各四仄韵。”
蔡琰摆摆手:“你就把这个蝶恋花给吟诵出来。”
吕布冷冷说道:“我刚才说了,这词要跟乐曲相配,无曲不成词!”
“这有何难,我来操琴,为你伴奏!”蔡琰连忙走向父亲蔡邕的房,捧出那把举世闻名的焦尾琴。
蔡琰骄傲地说道:“多年前,父亲被朝中奸佞诬陷,亡命江海,远迹吴会,邻居家烧梧桐木做饭,父亲听到火烧木材发出的声响,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材,因此讨来做成一把琴,果然声音很好听,但是木头的尾部被烧焦了,所以当时人们叫它焦尾琴。”
蔡琰颇以这个父亲为傲,讲完父亲的一件光荣事迹还不罢了,又讲了一件:“我与父亲从吴会回到老家陈留,我们有个邻居准备了酒菜请父亲前去赴宴,父亲到的时候,邻居的酒宴已经开始。当时,有个客人在屏风后面弹琴。父亲到了邻居门口悄悄一听,说:‘用酒菜招我来,却藏有杀心,怎么回事?’转身返回。请父亲前去的奴仆告诉主人说:‘蔡先生刚来,到门口又走了。’父亲向来被乡里人尊崇,那家主人赶紧追赶并问起原因,父亲把事情都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扫兴。弹琴的客人说:‘我刚才弹琴的时候,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扑向鸣蝉,蝉将飞走还没有飞走,螳螂的动作一前一后。我心里有些担心,唯恐螳螂丧失了机会,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杀心流露到音乐中来吗。’父亲莞然而笑说:‘这足以表明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窃隋 (天天肉夹馍) 起点VIP2013-07-15完结 身为大隋官三代。 爷爷是大隋第一守财奴!家财千万贯,还为了几亩地的田租灭掉自己妹夫...
-
辛亥军阀 (青史尽成灰) 一个现代人魂回清末,猛然发现自己居然与未来的黄花岗烈士在一起,是舍身赴死,还是冷眼旁观? 十万里锦绣江宏,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