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常欢乐)


  吕布点点头:“如此甚好,不过我记得我们之前在并州很少如此作战,这个能对抗异族铁骑吗?”
  “主公担心的甚有道理,这样的车阵迎敌除了李陵用过,其他将领都很少使用,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发挥出威力,我以后会在训练中不断改进,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高顺在练兵方面精益求精,再加上他忠心耿耿,吕布便放心让他为自己训练官军所有步兵,至于骑兵则有吕布、张辽、徐晃、张颌、高览负责,弓弩兵则有黄忠、郝昭等将领负责训练。
  吕布又让韩浩在河内郡招募了一些流民,加上被彻底淘汰下来的降兵,总计有二十万人,统统交给韩浩统领,韩浩被正式任命为典农中郎将。
  关于这个任命和屯田大计,吕布特意请太后何莲、天子刘辩和其他五位辅政大臣一起商议。
  吕布没有浪费口舌,只是让韩浩把屯田大策的好处向各位做了说明:“圣驾临冀州,冀州世家大族却无有一人前来迎驾,便可知世家大族对朝廷无有忠义之心,朝廷的未来须得我们自力更生,不可仰仗冀州世家。现今冀州虽有五百多万人口,可有一半都掌握在世家手里,另外有一小半掌握在寒庶地主手里,真正能被朝廷纳税且可以在里面征兵的不足一百万,而且这一百万自耕平民被世家欺凌挤榨,奄奄一息,朝廷若想在他们那里收税,只得杯水车薪,若想从他们那里募得精兵,亦是缘木求鱼。为今之计,便是招揽四处流民,收编各处降兵,择无主荒地,由官府提供种子、耕牛和农具,让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官府和屯民按比例分成,可以四六分成,亦可以五五分成。朝廷给他们粮食,让他们活命,又借给他们种子、耕牛和农具,让他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他们成了朝廷治下子民,必对朝廷感恩戴德,朝廷便可在这些流民里募集精兵,屯田丰收以后,朝廷兵精粮足,便可从容处置那帮不畏服朝廷的世家大族。”
  太后和朝廷诸公都点头称是。
  冀州这块地方世家林立,朝廷想要在此长久,不能指望那些阳奉阴违的世家,只能靠屯田来积蓄实力。
  韩浩同时又拿西汉时期的赵充国故事来做屯田有大利的鲜明例证来做说明。
  汉宣帝时候,西羌叛乱,年逾七十的名将赵充国毛遂自荐,亲自挂帅出征,平定叛乱。赵充国在对粮食辎重等后勤保障状况进行了充分了解后,发现从后方运粮耗费甚大又容易被敌军断了粮道,便决定在边塞屯田,这不仅是在国库空虚、财政紧张时,节省了大量军费开支、徭役劳作等,而且加强了边防建设,增加了物资储备,提高了御敌应变能力,既开源又节流,有效地保障了国家安全,一举数得,赵充国以一万多名军士,开垦田地两千余顷,“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西羌的五万军队,竟然被赵充国陆陆续续消灭了四万六千余人。到了最后,赵充国总结了著名的“留四便宜十二事”,即屯田的十二好处。
  韩浩就把屯田的十二好处都说了一遍,大家听后,都倍感振奋。
  最后六大辅政大臣和太后、天子联合发出屯田诏令:“安邦定国之根本大计,便在强兵足食。昔秦国因重耕战而一统六国,武帝因屯田边疆而巩固西域,此皆前人之良策,值得今人效仿。现今民生凋敝,流民四起,田地荒芜,路有饿殍,军民皆无足粮可抵灾荒,为保国家社稷长久,特命韩浩为典农中郎将,负责屯田大计,所有无主荒地均归国家所有,韩浩招流民和白波黑山诸贼之降兵,开垦荒地,安定流民,各地官吏,各地士绅,皆不得阻扰屯田大计,否则以军法论处!“
  韩浩为典农中郎将,常林为典农主簿,典农中郎将下面有典农校尉,典农校尉下面又有典农都尉,典农都尉下面有典农司马,典农司马下面有屯长,如此这般,对屯民进行全军事化管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民不隶郡县。
  一个屯含有一千人,置屯长,筑造邬堡,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屯里设有一百人的护田队,有屯长统领,负责督促和教导屯民耕种,同时防御世家大族和盗贼的骚扰。
  五个屯置一个典农司马,辖有五千屯民;四个典农司马上面设置一个典农都尉,辖有两万屯民;五个典农都尉上面设有一个典农校尉,辖有十万屯民。
  目前韩浩任典农中郎将同时兼第一典农校尉,常林兼第二典农校尉,下面的典农都尉、典农司马、屯长皆有韩浩从河内带来的乡民和官军的伤兵组成,其中还有一小部分是黑山降兵里面通晓农事的。
  等以后流民多起来了,韩浩的官职便会由典农中郎将升为典农将军,下面的典农将领们也都根据各自管理屯民的表现给予不同的提升。
  这二十万屯民大部分人是专门耕田的,种植谷子、小麦等粮食作物。
  那帮被淘汰的匈奴骑兵领着一些被淘汰的黑山贼骑兵为官军放牧战马、驽马、耕牛、羊。
  那些伤残的屯民则去饲养猪、鸡,或者围住黄泽湖等大小湖泊河流养鱼、鸭、鹅。
  有一部分穷凶极恶的家伙则派去挖矿,去黑山上挖煤炭,去邯郸附近的山上挖铁矿石,在东汉末年矿-难更频繁,正好可以用来灭绝这些人。
  这二十万人里面女人数量极少,连两千人都不到,组织不起普遍的户,不能搞家庭联产承包,只能按照个人来分地。
  二十万人顶着太后、天子和六位辅政大臣的联合诏令,以屯为单位,散布到魏郡、巨鹿郡、清河郡、赵郡、河内郡等几个距离邺城较近的郡。
  尤其是靠近黑山的郡县,那里因黑山贼猖獗,百姓纷纷逃荒,世家大族亦不敢在那里立足,遂有大量荒田,屯民便按照屯来划分各自范围,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
  吕布是一个爱民惜民的好主公,所以他的屯田政策比历史上曹阿瞒的优惠很多,规定:第一年,官民五五分成,官府的分成每年降低半成,第二年四成半,第三年四成,第四年三成半,第五年三成,五年以后,田地归个人所有。
  韩浩算了一笔账:“主公,现在是九月,再过一个月就开始种麦了,到明年五月收麦子,收完麦子就种夏粟,到九月又能收获粟子。在这一年内,每个屯民大概要吃掉十石粮食,二十万屯民要吃掉两百万石粮食来活命。每个屯民分得十亩地,这二百万亩田地播种要用掉五十万石粮食。每亩小麦的平均产量只有一石五斗,每亩的粟米平均产量为三石,如此算来一年后可得到九百万石,五五分成后,官府可得四百五十万石,屯民要还种子,还要偿还赊欠官府的救命粮,只让他们偿还一半,共计一百五十万石,如此一来官府可得六百万石粮食。”
  !@#
  


第141章 不做韩信

  第141章不做韩信
  “六百万石?!”吕布大喜:“这足以支撑十六万官军人马二年用度了!”
  “主公莫要寄予太大的希望,”韩浩泼了冷水:“我刚才估计的是最理想最乐观的情况,没有旱灾、没有涝灾、没有蝗灾、没有兵荒,没有盗贼侵扰、没有世家破坏。若是不幸都赶上了,能有一百万石的收获就算不错了。”
  “有些事情是很难避免的,你可有什么应对措施?”吕布见韩浩镇定自若,便问道。
  “主公,旱涝灾害看似是天灾,实际上是可以控制的,现在冀州有十余条河流,还有大陆泽、鸡泽、黄泽等多个大泽,水量充沛,只要征发这些屯民大修渠道堤坝大兴灌溉,旱涝灾害当可无虞。
  蝗灾通常伴随旱灾而来,若抗旱得力,积极灭蝗,蝗灾亦无大碍。
  至于兵荒,主公可暂在附近几个郡县里驻守重兵,防止黑山余贼、乌桓、鲜卑侵扰,等以护田队为基础的护田兵训练完成后,自可对抗那些抢掠粮食的盗贼。
  唯一可虑的便是世家大族们,他们若是看出我们大兴屯田的深谋远虑,必来破坏,对于这种人,该如何应对,请主公示下。”
  吕布想了一下,便冷厉道:“这屯田大计并非我吕布一人之计,上面还有太后、天子和其他五位辅政大臣,他们颁发了大兴屯田的诏书,那些世家大族若是反对,便是抗旨,便是谋反,我就把那里面闹得最凶的满门抄斩,杀鸡儆猴,看其他那些世家还敢不敢轻举妄动。
  不要忘了,我们现在有十六万兵马,没有必要再像以前那样对世家大族唯唯诺诺。”
  “主公,冀州这些世家大多互相联姻,同气连枝,只怕主公除掉一家,惹来许多家的不满甚至是群起而攻,到时候冀州大乱,其他势力便会蠢蠢欲动。”韩浩皱着眉头,虽然他满怀信心地跟随着吕布,但对未来的局势还是有些悲观,世家的力量太强大了。
  “元嗣,你太高估他们了,他们并非牢不可破的铁板一块。”吕布笑道:“现在朝廷有大把官位,愿意顺从我们的便赐予他们子弟官职,敢于对抗我们的毛都不给他们一根,我就不信那些世家能够抵挡住权位的诱惑,要知道他们之所以成为世家乃是上面数代有人在朝里或州郡里做官,若是他们这一代或下一代都无法被朝廷认可无法做官,他们这个世家也无法维持多久,所以他们必然会为了得到朝廷的官位而暂时与我们联合,如此一来,我们至少能够联合到三分之一的世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