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洋天下 (准噶尔刀王)



“是这样,德国由于缺少钨、锰、铭、镍等各种生产优质合金钢的原料,其装甲钢和优质船用结构钢的产量十分有限,德国人又不肯象日本人一样凑合,所以每年看起来钢铁产量并不低,但实际上只有十分之一的钢铁产能能用于军工生产。而且德国方面陆军的装甲车辆等装备用去了一大部分,每年拨付给海军的数十万吨优质钢材则被优先保证潜艇的建造。您知道。建造潜艇所用的钢材是最消耗材料的。”方明浩向他解释道。

“难怪你一直说德国人大力发展潜艇部队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原来就是指的这方面。”萨师俊笑道,方明浩一直对德国人全力建造潜艇持否定的态度,并对其取得的战绩不屑一顾。

“是的,他们建造潜艇占用了太多的原料。如果将这些原料用于水面舰艇部队的建设。到现在为止,德国人已经能够建起一支包括六艘航空战舰在内的庞大水面舰队,足以与英国人抗衡,而不用象个老鼠一样整天呆要水底。”方明浩说道:“潜艇部队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永远也取代不了水面舰艇的作用,而且它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海上的控制权,这是最主要的。”

“总统也曾这么说过,我们的潜艇部队也有400多艘,并不比德国人少。”萨师俊笑道。“但我们的潜艇部队只占到了水面舰艇部队总吨位的百分之十到十五左右,德国人居然把它们搞得要比水面舰艇部队规模还要大。”

“是的,随着反潜技术的发展,潜艇很难对装备了新的声纳的雷达系统的军舰造成威胁,我们的驱逐舰所装备的探测器能够发现在三海里内静止的潜艇,随着技术部的进步,这一距离还会扩大,如果还使用鱼雷的话,潜艇则很难接近到有效射程之内。”方明浩说道。

“德国海军停建的‘兴登堡级’战列舰性能如何?”萨师俊问道。

“相当不错。排水量在61500吨左右,装备有12门403毫米主炮,其实就是德国‘俾斯麦级’和我们的‘五岳级’的放大型,其防护力相当强。你问这干什么?”方明浩有些奇怪,战列舰是个鸡肋一般的角色。这在共和海军里已经成了共识。

“也许总统会允许我们装备这种战列舰。”萨师俊笑了笑说道:“当初海军在建造‘五岳级’时,反而是总统力排众议支持了海军部的计划。我们装备战列舰,美国人就会紧紧跟上,这对于他们的航空战舰装备有很大的干扰。比如在‘五岳级’服役后,英国人又开工建造了三艘前卫级战列舰。而美国人也将‘依阿华’级的建造计划从四艘增加到了六艘,不过他们在取消了六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如果我们支持德国人完成四艘‘兴登堡级’战列舰,可以想象,美国人必将重新拾起新的战列舰建造计划,这对于他们的航空战舰装备将会造成很大的干扰。”

“有道理,我们可以先试探一下德国海军的态度!”方明浩点了点头说道。

“兴登堡级”战列舰是雷德尔元帅主持的德国海军庞大的“六年造舰计划”中的一部分,帝国海军部在完成“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之后,即开始对新一级的战列舰开始了重新设计工作,其设计标准为排水量为61000吨/73000吨,航速30节,装备三联装寸主炮塔4个,防护力要求其侧面装甲能抵御450公斤TNT装药鱼雷的攻击,水平装甲能抵御250公斤航弹。

帝国海军新一级的战列舰计划建造六艘,其后建造代号为H、J、K、L的四艘新式战列舰分别于1939年夏季分别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不莱梅的威塞尔、基尔的德意志和威廉港帝国造船厂分别建造。

到1940年冬,四艘“H”级战列舰建造工程进行的相当顺利,由于水面舰队作战屡屡失利,加之希特勒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开始准备对苏俄的战争,还有德国无法生产出足够的优质钢材,希特勒下令停止所有海军水面舰艇的建造工程。

如今这四艘舰体建造工程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超级战列舰”静静地被放弃在船坞内,只保留了一些看守人员,整个的建造工程都已经停止。

与德国海军之间进行的谈判进展相当顺利,雷德尔元帅根本不愿意让几艘实力强大的主力舰被弃置,他对于共和海军方面提出的用德国急需的稀有金属交换两到三艘主力战舰的方案相当感兴趣。

如果这样,帝国工业部门则能成倍地增加优质钢材的产量,德国海军也应该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其余的水面舰艇建造计划。

林铄和希特勒很快就批准了这样的交换方案,两艘德国人建造的“H”级战列舰总造价为6.2亿帝国马克,这比战前建造的“俾斯麦级”造价几乎高了一倍,而中国方面则为德国方面提供大约一万吨左右的钨、铬、镍等稀有战略金属,其结算价格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所提供的供货价为准。

墨索里尼同志也趁火打劫,在非洲的局势稳定之后,意属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提高到了每年550万吨左右,意大利人现在每年大约能给德国提供250万吨的原油,但意大利人的领袖要求将石油单价提高至比罗马尼亚人高出百分之十五,经过讨价还价,德国人最终同意以比罗马尼亚原油高出百分之八的价格进口意大利原油。

但希特勒同时下令,将给意大利人提供的装甲钢价格提高百分之十左右。

以共和中国为首的协约国也和英美同盟一样,内部相互勾心斗角,在合作的名义下,为了利益争斗不已。



正文 51、大漠狼烟(一)

为了挽回在海上失去的声誉,1941年春夏之际,据守北非的英美联军向意大利军队发起了一连串的进攻。

墨索里尼并不想让共和中国插足到北非,共和军在攻占了埃及后,即止步于此。得到美军支援的英军很快巩固了在摩洛哥一线的防御,并占据了原属法国殖民地的突尼斯。意大利人无力进攻,英国人也无意反击,在整个1940年至1941年初的日子里,整个北非战场显得很平静。

经过大半年的疏浚,在共和军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又重新开通,通往地中海的海上通道已经被打通,源源不断地物资被运往疲弱的意大利,被重新装备的意大利军队焕然一新。由于海上运输线受到了很大的困扰,大英帝国现在处于最艰难的时期,面对着这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意大利人的领袖终于不甘寂寞,准备实现其建立北非帝国的梦想。

在墨索里尼的命令下,1941年春,意大利驻北非军总司令兼利比亚总督格拉齐亚尼元帅统率50万北非意军,开始浩浩荡荡也开向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

现在北非就战略上是美英等国进行战略反击的基石,如果失去北非,美英等国将被迫在外线作战,这对于即将开始的反击战略相当不利。

在北非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的指挥下,已经得到美式装备加强的35万英军和5万美军对意大利军团展开了反击。在一个多月的作战行动中,意大利人溃不成军,损兵折将,巴格利亚尼手下的军队即损失了13万人。

战场上的溃败才让墨索里尼着急起来,他一方面下令撤换了巴格利亚尼的北非军总司令职务,另一方面迅速向共和军驻北非军总指挥张廷辅大将求援。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张廷辅大将出任北非中意联军总指挥。

1941年4月,数十艘运兵船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启程,共和军第十三集团军在海军印度洋舰队的护送下在处于危急之中的的黎波里港口登陆。

北非的建筑风格与阿拉伯半岛有相似之处,阳光照射在那些圆顶的白色建筑物之上。张自忠上将仿佛看到了当初在波斯湾登陆时的场景。

第十三集团军作为共和军首批整编的机械化集团军,下辖有一个重装甲师,两个轻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和陆军航空兵第十三师,总兵力近十一万人,是共和军的精锐之一。

张廷辅大将赶到的黎波里后。其面临的第一问题便是如何重振十分低落的意大利军士气。意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强。在连吃败仗后的士气更是一落千丈。除了对意军进行重新装备和训练外,张廷辅更是通过墨索里尼将原来在东非的三个作战能力比较强的装甲师调到了利比亚,希望以他们同胞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唤起意大利士兵的勇气和荣誉感。

由共和军装备武装起来的意大利皇家第5萨沃依掷弹兵师、第131半人马座装甲师和第132公羊装甲师和第2骑兵师组成的意大利北非第3集团军在的黎波里重新组建。这个集团军由意大利最精锐的装甲力量组成,关键是这支部队还拥有一个意大利军队中不多见的优秀指挥官—--卡利梅奥中将。

卡利梅奥将军是意军中为数不多具有出色军事战略眼光而且又有十分勇猛的个性的优秀军人,一般来说,意大利人确实不具备勇敢顽强的个性,地中海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造成了整个民族的个性相对而言都不是象山地民族或是岛民那样顽强和具有韧性。

卡利梅奥将军在意军之中也算是一个另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