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 (天天肉夹馍)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天肉夹馍
- 入库:04.13
何况,那些闻到风声的世家子弟,很多都第一时间逃离了宇文成龙治下,投奔李渊、刘武周这对儿基友去了
闻听此讯,李渊和刘武周那个乐丫,若非是碍着那些世家子刚刚被抄家灭族,刘李二人几乎就要当场命人敲锣打鼓放鞭炮以示庆贺之意了
“世族固然为祸不浅,可却也是国之基石,宇文成龙那奶娃胆敢如此对待世族,实在是,自取灭亡丫”
让李渊老王八高兴的是,据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那宇文成龙还命人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从春到冬,除了最农忙的时节,那大元王朝就没有不征徭役的时候而且还是大规模的正徭役动辄征调几百上前万人
最让李渊老王八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宇文成龙征了那么多徭役,却没干一件正事儿全都是些修渠、打井、筑路、栽树之类的琐屑小事
“不恤民力,结怨于世家,交恶突厥,那宇文成龙如此昏聩,比起杨广那昏君还远远不如此子,实在不足为虑丫”
“如此,朕只要把注意力放在并州刘武周、西梁李轨这二人身上即可”
“刘武周那莽夫太彪悍了些,实在是块儿难啃的骨头倒是李轨那厮,似乎比较软蛋,应该可以捏一捏?”
有了这种想法,李渊与手下群臣这么一商量,便有了计较
李渊等人想出来的办法很土冒,那就是招安李轨打算玩个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把戏
这李轨本是河西武威人,出身豪族,家资殷盛
得益于良好的家族教育,李轨机智多谋、能言善辩难能可贵的是这李轨人品还不错,很会收买人心,遇到灾荒年节,都会出面组织赈济流民
因此,这李轨在武威郡名声那是相当的不错
正是凭着这副好名声,隋末的时候,李轨已经官居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手底下管着不满编的一个千人鹰扬府,而且还是副职正职的鹰扬郎将另有其人
后来天下大乱,杨广已控制不住各地郡县,这李轨也便起了别样心思
仗着自己平素积攒下来的声望李轨召集了同样是本郡名人的曹珍、梁硕、安修仁等人商议造反之事
曹珍等人虽是名士,可实际上就没一个是有忠义之心的家伙,几人臭味相同,很快便达成一致,决定一同造反
而李轨呢,又因为声望最高,被推为武威郡的造反派头目
经过了一番紧密的谋划,李轨等人终于干掉了武威郡守谢统师,并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凉州
次年,杨广横死江都,早已经不满足于凉王称号的李轨遂登基称帝,建国大凉
早在造反之初,李轨便已经派人去和李渊老王八勾搭了起来当时,李渊正忙着攻略关中,没时间搭理身后的李轨,可又害怕李轨在自己身后捅刀子,于是,李渊便很客气地给李轨回信为了彰显友好之意,李渊还和李轨拉起了家常,言道咱们都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还亲切地称呼李轨为“从弟”
眼见李渊如此上道,又知道李渊的势力比自己大,于是李轨就顺竿子往上爬,称李渊为“从兄”自此,这二李开始了郎情妾意、、如胶似漆的基友生涯
俩人勾搭成奸没多久,李渊便已经攻下了长安
自诩正统,李渊称帝之后,丝毫不顾基友之情,立即翻脸,不再视李轨为弟,而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主子心态,给李轨了份诏书,封其为凉州总管
可当诏书传到凉州的时候,李轨也已经登基称帝了,自然不愿意接受李渊的册封哪怕俩人曾经是好基友,那也不成
和手下群臣这么一商量,李轨便委婉地给李渊回了封信,大意是说自己不能接受李渊的册封,在这封信中,李轨自称为“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
李轨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咱依旧可以尊你李渊为老大,但是,你李渊也得承认俺李轨的皇帝身份
李渊见信,大为不满
可这个时候,李渊正和刘武周打得昏天黑地呢,根本腾不出手来去欺负李轨寻思了许久,李渊决定玩个借刀杀人的把戏
具体而言,就是借其另外以为好基友突厥可汗俟利的刀,以期除掉李轨这个大敌
李渊自以为聪明,可俟利也不笨若是愚笨,俟利又如何能把刘武周和李轨这二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接到好基友李渊送来的黑状后,俟利很是不屑地,就将之当厕纸用掉了
阴谋失败,李渊暂时也拿李轨没啥办法,这事儿便就此搁置了下来
而今,李渊终于和刘武周暂时停战,而洛阳的宇文成龙貌似又不务正业,不堪为对手,李渊自然而然地,便把目光转向了西凉的李轨
出兵讨伐?那是不可能滴
连年征战之下,不但士卒厌战,关中百姓也早就不堪重负再加上这一年气候反常,到处闹灾荒,粮秣不足何况,关中到凉州,何止千里劳师远袭实非智者所为
而且,西凉的后方便是突厥和吐谷浑万一李渊出征的时候,这两个家伙有了什么其它的想法,那对李渊而言,绝对是灭顶之灾
所以,寻思了许久,李渊觉得,现在绝对不是强攻的时候
不能强攻的话,那就只能智取了可具体如何智取,却是个问题
就在李渊为了此事夜不能寐、疲不能兴之际,一个叫安兴贵的家伙毛遂自荐道,愿出使西凉,凭三寸不乱之舌,说服李轨来降(/无,弹.窗,小,说.网)( )窃隋
正文 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轨覆灭记
李轨建国大凉,坐拥张掖、敦煌、武威、酒泉、金城、枹罕、西平七郡,治下人口近百万。
而且,西凉境内,汉胡杂居,民风彪悍,若是李轨全力征兵的话,凑出二十万大军,那是丝毫没有鸭梨
若是李渊全盛之时,自然不惧李轨,可若要讨伐李轨,那也得仔细掂量掂量
偏如今,连年征战之下,大唐民生凋敝、将士疲惫。更主要的是,闹灾荒下,粮食根本就不够吃,甚至还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哪里有粮草供应作战呐?
因此,当安兴贵提出由其出使西凉,游说李轨来降之后,李渊虽然不咋相信,可还是装模作样地答应了下来。
这安兴贵之所以敢夸下海口,说能说服李轨,可不是因为这安兴贵本人能言善辩,有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因为,安兴贵的兄长,安修仁,是李轨的心腹
李轨登基虽然称帝了,可实际上,手底下并没有多少能人,大抵只有当初和李轨较好的那几个名士,这其中又以曹珍、梁硕、安修仁几人为主
如此,自然而然地,李轨要对这些个名士委以重任
作为李轨手下最重要的名士之一,安修仁在被李轨登基后,被任命为左右卫大将军
按说,李轨如此重用安修仁,应该算是对其有知遇之恩了,正常而言,安修仁应该肝脑涂地,对李轨生死相许了吧?
可实则不然
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安修仁没有良心。而是,这李轨自从登基之后,整个人就变了,变得骄奢淫逸、喜怒常、疑神疑鬼、暴戾恣睢了起来。
当了皇帝之后,李轨开始大兴土木,命人给自己大肆修建亭台楼舍啥的,搞得相当的铺张浪费,而且由于征发的徭役太多,百姓颇有怨言
这一年,又赶上天灾。大旱,还闹蝗虫
西凉本就贫瘠,这些年动荡不安之下,百姓生活更加艰难,如今再这么一闹灾荒,很多百姓都没了活路。
偏偏这个时候,李轨听信了一个隋朝降吏的谗言,封闭了官仓,停止赈灾。
结果。这一年,西凉七郡。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
也同样是这一年,毗邻西凉的吐谷浑,受了大唐李渊老王八的怂恿,整军备马,准备东进攻打西凉,来烧杀劫掠一番
关键时刻,李轨再出昏招,因为听信谗言。把自己手下有数的几个亲信之一,吏部尚书梁硕,给毒死了
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部基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朝堂之上又是一片惊惶、人心思变。可以说,这西凉帝国虽然成立还不到一年,可却已经在李轨的折腾下。行将倒架了
就在此刻,安兴贵携着李渊的密令,前来拉拢其兄长,西凉左右为大将军安修仁
梁硕死的时候。安修仁就心里犯嘀咕,道,“这次死的是梁硕,那下次,又该轮到谁了丫?貌似,这西凉王朝的重头人物里面,除了曹珍,好像就只剩下老汉我了吧?”
“如此,老汉我,可是很危险呐”
有了这种想法,当安兴贵来偷偷地找到安修仁,并表明了来意之后,安修仁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地,便应了下来。
随后安家兄弟嘀嘀咕咕地商议了半晌,终于整出了一份貌似有那么几分可行性的方案来
安家兄弟这方案的第一步,就是由安修仁出面,向李轨保举自家兄弟。
西凉本就没什么人才,似安兴贵这般,在中原根本就排不上号的家伙,到了西凉这里,也堪称是经天纬地之才了
所以,当李轨召见了安兴贵一次后,立即对其表示了由衷的欣赏,并立即对之委以重任,封安兴贵左右卫大将军,和其兄长安修仁官职是一样的
随后,李轨就问起安兴贵有没有保全西凉的办法
安兴贵确实不是个好说客,李轨这么一问,安兴贵立即露出了狐狸尾巴,急吼吼地就向李轨抛出了投降李渊之策
哪成想,这李轨虽然猪头了一些,可并不是真傻
相似小说推荐
-
异界军队 (李布衣) 起点VIP6.10完结现代军人穿越异界的别样军旅人生,在寂寞和孤独中,演绎军人的铁骨和柔情。...
-
圣天子 (九霄问道) 起点VIP完结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火遍中华!三矢还庙李存勖、儿皇帝石敬瑭、趁乱而起刘知远、一代雄主郭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