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圣天子 (九霄问道)



金百万言语中尽是对赵国公周文博的忌惮。

“是!孩儿听父亲的话!”眼父亲挥了挥手示意自己退下,金百忠尽管心中不甘,却也只能听令。

——————————————————————————————————

“你就是金百忠?今年还不到二十岁吧?已经是武宁军第三指挥使,定远将军衔,当真是少年英杰啊!”

周文博一见金百忠,就笑着说道。

金百忠一拱手:“这少年英杰可是不敢当,末将可是还比国公大上一岁呢!”

周文博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这熊孩是怎么说话的?

周文博如今已经是位极人臣的正一品天策上将,满朝文武谁在他面前不是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即使是已经是他岳父的符彦卿,在他面前也极少摆长辈的架。

谁知道这金百忠说话竟是这么呛人。

周文博懒得跟这小年轻多说话,便开口问道:“如今武宁军中,还有多少将士?”

金百忠大大咧咧的说道:“还有三千四百人。”

“武宁军共计有五万八千亩军屯田,金将军可否将田亩账册交给本公?”周文博直奔主题。

金百忠出门前刚得了父亲的嘱咐,这时也只能咬着牙说道:“明rì末将就将田亩账册拿来!”

周文博剑眉一挑,他没想到这金家竟是如此配合。

不过这样也好,既然金家如此识相,自己也就省了不少功夫。

“那就有劳金将军了!”周文博又闲谈了两句,这就送客了。

金家这边不但要吐出自己吞下的一万亩军屯田,还要再将买下元家变卖的八千亩军屯田也一并交出来,然而更让负责cāo办此事的金百忠吐血的是,徐州刺史孙天宝不愿意就这么白白将吃到嘴里的三千亩土地交出去,但是这孙天宝又不敢找赵国公周文博,反而要金家出钱赎买!

“父亲!孙天宝这老不死的东西,居然向咱们金家要钱!要知道,咱们金家可是一口气吐出去了一万八千亩啊!他,他这可是趁火打劫!”

金百忠一脸激愤:“我姐姐前几rì才嫁给他个老东西,他就是这么对自己亲家的!”

金百万压了压摇椅,让自己整个身体都摇晃起来。

过了片刻,他站直了身体,轻拂胡须:“这三千亩土地,孙天宝要多少钱?”

金百忠恨恨地答道:“一亩八贯,共计两万四千贯!”

金百万下定了决心:“既然如此,我们金家也无需怕了孙天宝这老东西!你明天就送上一万八千亩的田亩账册,告诉赵国公剩下的三千亩,孙天宝不愿意交出来!我他个老东西怎么办!另外,立刻召金铃回来见我,我要问问到底是什么情况!”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金百万面对周文博只能无奈的大出血,可是并不意味着他也要对着孙天宝低头。

周文博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因为新娘金铃的一番话,居然让金、孙两家生出了一丝嫌隙来。

等到第二rì金百忠拿着一万八千亩的土地账册到周文博面前,声讨了一番抗拒国公大人敕令的孙刺史的行径之后,周文博也有些诧异了。

这孙、金两家不是刚刚才联姻吗?怎么这么快就生出嫌隙了?

不过周文博的威风也是尸山骨海踮起来的,对付这么一个区区刺史完全不在话下,周文博喊来了大将秦青和三百亲卫,会同监察局梁局长一起,直接团团围住了徐州刺史府的大门,在将陈天宝弄了个灰头土脸的同时,也顺利的拿回了三千亩土地账册,这才满意的扬长而去。

陈天宝本意也是为了表达对金家居然将这么一个不守妇道的女嫁给自己的不满,谁知金家居然不动声sè间将自己卖给了赵国公,让自己平白吃了赵国公一个挂落,生生丢尽了一张老脸。

接下来的rì里,徐州的地头蛇中挑大梁的陈、金两家自然而然的就积累出了一些怨气,相互之间也不再多来往了。

周文博如今已经放眼于天下大局,他正在按照当初“洛京对”中的战略,全力准备着,对于孙、金两家并没有放在心上。

天成元年十月一rì,周文博一声令下,继监察局之后,天策府同时成立了织造局、土地局和教育局。

天策府功曹参军事段世辰任织造局局长,天策府仓曹参军事王远任土地局局长,天策府从事郎中崔皓任教育局长。

这些机构的成立并非是周文博突发奇想,而是他早就做好的长远规划。

早在洛京城中奏请晋升天策上将,允许开府建衙时,周文博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摆脱地方行政机构的参与和制肘,甚至进一步彻底架空后唐朝廷对于自己治下领地的统治,而是让天策府成立的各个机构真正执掌起来zhèngfǔ的功能。

这些机构不过是第一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进展,后续的一系列机构都会陆续成立。

织造局的成立是建立在一项核心技术上,那就是“珍妮纺织机”。

对于这项划时代的创造无需多言,只用三句话表达它的历史作用。

珍妮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

珍妮机的发明是原本历史上第一次工业**的开端。

珍妮机尽管仍须人力推动,却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八倍。(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九十三章站在巨人的肩上

周文博麾下有一万rǔ虎军将士,然而却并不意味着他手里仅仅只有一万人。

许多原本在军匠集的赵国公府下的产业、手工业作坊全数都随军搬迁到了徐州,而且许多士兵的家属亲人也跟着迁了过来,这些人足够一个织造厂所用了。

第二就是土地局,周文博既然拿回了整整五万八千亩土地,对于这些土地的使用就必须进行全盘规划,再加上周文博接下来的打算是要在徐州城外建立起来一个新城,土地方面的工作量就自然是极大的,这些也只能麻烦二师兄王远了。

第三就是教育局。

百年大计,重在教育。

不过周文博第一步的计划,只是在rǔ虎军中成立一个军校。

军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面向广大士兵,为的是能够普及识字率,为此周文博力排众议,拿出了简化字。

简化字提前这么早出现在这个时代,似是荒诞绝伦,然而事实上确是极为可行的。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已经大乱四十多年,唐后期五千多万人口也锐减到了如今的两千万人。

而文人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力也到达了最低谷,远远低于先前的汉唐和随后的宋明。

在这个时代,文人早就没有了脊梁骨,而只能跪伏在武人的铁蹄之下。

因此,经过几十年以后,在偏远地区甚至有一个县都没几个能识字的年轻人了。

在这种文化氛围已经近乎于沙漠的情况下,周文博推出来简体字的阻力就几乎成了零。

简体字的作用毋庸置疑,实施简化字在原本的历史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原来的繁体字平均笔画是6画,简化后平均笔画是0画;

第二,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

第三,降低了记忆难度。

周文博如今文的方面被誉为是文曲星下凡,武的方面又身为天策上将,武宁军节度使,当真是权势熏天,在自己的治下推广这么一个简化字,又能遇到什么阻力?

而且教育局此时也兼一些宣传的作用,周文博也通过记忆中对后世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展,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造纸则采取《天工开物》中的制法。

斩竹漂塘:砍下竹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这样新得的纸细密柔顺,而且产量颇丰。

对于印刷术,周文博更是毫不犹豫的提前拿出了活字印刷术。

而且不是北宋时毕升的活字印刷术,而是公元十五世纪德国古登堡改进后的活字印刷术。

谷登堡活字印刷术在活字材料的改进、脂肪xìng油墨的应用,以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以至于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谷登堡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易于成型,制成的活字印刷xìng能好,像这样的配比成分,甚至到了周文博穿越前,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在铸字的工艺上,谷登堡使用了铸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字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的生产。

谷登堡还首创了脂肪xìng油墨,大大地提高了印刷质量,脂肪xìng油墨也一直沿用了下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