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两人还会做一些表面的功夫,不使两大势力彻底撕破脸皮,但是随着此次巴图蒙克南侵大明但是亦卜剌却拒绝出兵,亦卜剌知道他和巴图蒙克真正较量的时候到了。生死较量从来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所以得知朱厚照要和他结盟之后,亦卜剌非常高兴的答应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虽然这两个朋友以前也是敌人,但是在同一个大敌之前他们却会摒弃前嫌成为暂时的朋友。至于之后,谁知道呢?
巴图蒙克的汗帐里,此时巴图蒙克正在大发雷霆。原因就是他刚刚被告知安化王朱寘鐇兵败被俘了,并且已经被俘了半个月了。
巴图蒙克怎能不生气,他为什么发动此次南侵战役,就是因为有安化王的请求,为什么带着十五万大军却没有攻陷一座大城,就是因为他还指望着安化王把大明搅得天翻地覆之后自己好以最小的代价攻破边关劫掠大明内地,要是能占领一些地盘就更好了。但是现在他的愿望都落空了。安化王竟然连陕西的地界都没有出就被打败了。这兵败的速度也太快了,快的就连巴图蒙克都不敢相信,将近十万大军说没就没了,这是明军的战斗力变强了呢,还是变弱了呢。不过最后巴图蒙克却不得不信。
看着巴图蒙克发怒的样子,所有人都吓得不敢言语,全都低着头不敢看他。但是却有一人除外,那人穿着一袭黑衣,藏身于巴图蒙克左边的大帐外面的一角,眼睛从缝隙里死死的盯着巴图蒙克。
论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上下5000年一,攸攸数千载,各个朝代都的军事实力都相对了保持一一段时间,但保持的时间却大为不同,秦朝,隋朝威风一时,几十年攻夫便土崩瓦解。汉唐实力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就是保持了数百年之久,如汉代武帝之后汉军便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唐代安史之乱后基本上处于防御态势。元朝从统一中华到退回漠北草地原一共才89年,清朝就更不用说了康熙大帝平息准噶尔之后就基本上也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反而保持了年300年的强悍战斗力。
明朝1352年朱元章从凤起兵,年轻的明朝军队,在采石矶一战成名。鄱阳湖大战消灭汉王陈友谅60万水陆大军,平定张士城后,兵锋只指北京,仅仅10个月元军败退北京从而结束了元人在中原的统治。洪武2年6月,明军近10万人马追击元朝末代皇帝俘虏丞相脱火赤以下10000人。3000马匹,5000牛羊。元顺帝连夜奔逃,退回莫北草原,第二年但忧郁而死。。[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xwx]
洪武3年4月,明军再次北伐。于沈欲口大破元军主力王保保,俘虏文济王以及国公阎思孝,虎林赤,察罕不花,韩扎儿等官员贵族1865人,官兵84500人,马匹15280,其他骡子,牛,羊无数。王保保仅几人逃脱。取得了世界上到那时为止与元朝军队作战最辉煌的陆战大捷。
洪武20年,明军越过长城,对元军残余势力进行致命性打击,这一次俘虏元朝皇帝的次子地保奴,妃子等64人,太子必里秃,妃子,公主等59人,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官员2994人,军士百姓77037人。宝玺,旗牌149个。金印1个。马匹47000,骆驼4804,牛羊10bxwx,车3000。此役后蒙古从此一蹶不振,分成鞑靼,瓦刺,兀良哈等3大部。
明朝朱棣称帝后,草原上的鞑靼部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对大明王朝统治构成了直接威胁。永乐帝亲自率军。突袭了位于现在俄国境内鄂嫩河边的鞑靼大寨。随后又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5万蒙古铁骑,鞑靼向明朝称臣纳贡,表示屈服,永乐皇帝接受了贡品,封鞑靼大汗为和宁王。随后大军一直进入到极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风尘,永清沙漠。
在远东,东北,大明的军队建立了努尔干都司控制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广大地区,建立了130个卫所,当地部落全部向大明臣服。
在新疆大明在哈密建立了管理机构,驻扎了军队,行使对新疆的主权。
而最为惊世骇俗,名秉青史的还是郑和7下西洋,第一次把中华国威远布四方十万里。莫敢不服。锡兰国国王亚烈苦奈儿冒犯大明使臣,侵凌四周弱小。公然叫嚣,哪个时候的大明和现在的美国一样,那吃这套,咱们可是,立马巨船带这水师就向这个相距万里的国家,发起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行动。国王亚烈苦奈儿集结了50000军队企图顽抗,大明军队只500个骑兵,1500个步兵就干掉了他的50000大军,活捉了国王亚烈苦奈儿,和他的妻子,儿女,大臣们。并且把他带回大明王朝的首都接受中国法准的审判。
打遍了北方,西边,东北,无敌手之后,现在要说说南方了。明军那更是连战连捷。永乐4年,明军进入越南,越南依靠复杂的山地,建立防御要塞,挖掘壕沟,还在壕沟里面安插竹刺。携带毒药弩,火铳,巨石的越军藏在一边。城栅相连达900里不断,尽发军队和所有男子200万参加防御。这可是中国军队史上面对的最复杂,纵深最长,参加防御人数最多的战役了。越南以为是固若金汤了,可这个对于处在鼎盛时期的明军来说实在是算不了什么。明军势如破竹,无可阻挡。一直冲了下去。双方主力爆发了普赖山会战,明军斩首越军首级达37390颗,其后第一次富良江之战明军歼灭敌军10000人,缴获战船100多只。第二次富良江之战越南战船连绵10多里,在陆地是无数战象配合步兵作战,企图靠大象击败明军。但是那是妄想,明军一下子歼灭了数万越军,杀的富良江被越南军的鲜血所染红,俘虏了越南的吏部尚书范元览,大理寺卿阮飞卿等高级官员,直到最后明军活捉越南黎氏国王,王子。
12年后越南再次爆发战争,明军水师在小黄江大破越南水军。击沉310多只越南战船。永乐19年,明军在农巴林大战中中再次取得大捷击败了越南,老挝联军,先是用火器攻击敌军的大象,接着再攻击人员,斩首10000多人。到了宣德2年,越南8万军队包围了明军的一个屯民点,昌利城。在四周高筑土城,在上面用飞枪射击城里。双方激战9个月。越南终于凭借兵力的绝对优势破城,城里无一个士兵投降,全部战死或者突围。后来明军大军到来平定了越南军队。
西南地区到了万历12年,缅甸出动6万军队侵犯中国边境小城猛淋,明军在著名战将刘挺带领在直入匪穴,活捉敌酋。迅速平息了冲突,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特种兵行动。
明朝300年历史中最大的失败发生在正统年间,就是土木堡之变。但是严格的说和明军战斗力没有什么关系,失败的原因有2个,第1个是这只部队的实际指挥官王振根本就是个军盲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比纸上谈兵的赵括还烂。而且这次出动也是他想显摆,摆谱而已。一通的瞎指挥。
2]由于召集的命令太急,才2天部队来不及准备,所以粮食准备严重不足,刚出发就发生了饥荒,一天才开一顿饭。时间太匆忙实际集结的部队也只有20多万,不过就是北京的京军和周围上班的班军。哪个50万不过是号称而已,有很多傻瓜都把这个50万当作实际的出动人数,自己也不算算。
大军到了土木堡发现瓦刺军队早已占据了有利地形,严阵以待了。慌忙部署也摆开军阵,准备迎战。瓦刺看明军阵型严密,并没有进攻而是等待时机。时机很快就来了,土木堡明军这里没有水,挖地2丈也没有一滴水。那时正好是炎热的8月,2,3天不吃饭,不喝水,还全副武装的随时准备作战。那人那里受的了?这个时候后面有个挖井队发现了一个水洼,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军。大家纷纷跑过去喝水,队伍逐渐混乱起来,变的无法控制了。瓦刺发现了这个情况,片刻间10万瓦刺骑兵铺天盖地的从四面冲了下来。明军多是步兵,队型又已经乱了,跟本无法阻止骑兵的集团冲锋,很快败下阵来。
但是强手就是强手,只过去了3个月明军就在北京城下打败了企图趁乱占领北京的瓦刺大军。而不是惊慌失色,赶快想着赔多少钱,让多少土地。
明朝中期,发生了倭寇骚乱的严重事件,倭寇都是些什么人呢?嘉靖东南平倭通录里有记载,江南海警,倭人占30%,中国叛徒占70%。其实他们的大首领也大多是中国人如王直,李光头,许栋,严老山。沈南山。。。。。他们实际上是由中国地方豪强勾结海盗为核心,裹胁沿海贫民。雇佣日本浪人,的集团。而他们又和葡萄牙人,日本cont
and商人结盟。
那时内地明军应为上百年没有打过仗了,战斗力已经下降。他们按照规定实际上是70到80%,每天种地交纳粮食,20到30%每天疲于繁重的公共工程,修建河堤,大墓,宫殿。也就是班军。他们实际上就是一群有管理的农民和民工。哪个时候只有在边境的明军才是正规军。他们只是国家农奴。
倭寇在万里沿海地区,神出鬼没,游走不定的游击战术,里应外合的配合和相对好的待遇,武器,经验。使这些民工级别的明军拿他们没有办法。很快明朝就训练了一只专门剿灭倭寇的机动部队,还从西南地区调来了适用于东南沿海山区的山地部队。
相似小说推荐
-
带个系统穿三国 (天侑明) 主角带个三国志系统穿越三国的老套故事。赵飞现在是无比的后悔,早知道自己会变成游戏人物穿越,之前就不会嫌没...
-
明末行 [精校] (千斤顶) 城管大哥回了悲催的明朝崇祯八年,适逢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作乱,外有满清入侵,这位城管出身的哥们应该怎么办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