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是太子,但并不代表他可以为所欲为。现在捅了大篓子了,到时候传开了之后全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后指责他刚愎自用、恣意妄为、拿国事作为儿戏。大臣们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写着弹劾自己的奏折呢。身居高位任何一点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要是再有有心人散播谣言、并加以引导,那他估计以后弄不好就被冠以昏君的称号了。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了民心,那他即使当了皇帝那也是什么都不是,没了民心的皇帝在那些大臣眼中就是没了牙的老虎。到时候他也就只能受那些大臣的摆布,至于实现心中的抱负更是无从谈起。
“不行,我必须得采取行动。”朱厚照知道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亲手平息这些麻烦。这些事情都是他挑起的,只有他亲自平息了安化王造反和鞑靼寇边的事情才能重振自己的威信。
果然,朱厚照预料的不错。第二天朝中大部分的官员全都上书弹劾朱厚照,并且这些人还都是越过了朱厚照直接把奏折交给了孝宗。虽然没人要求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但是基本上所有人都要求孝宗免了他的监国的权力。也就是让朱厚照老老实实的回他的东宫当他的太子,至于国事吗有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就行了。
“照儿,现在怎么办?”看着桌子上已经落成堆的奏折,孝宗问道。今天接到大臣们弹劾朱厚照的奏折之后,现在就立马把朱厚照给叫了过来。对孝宗来说这一次不单单是朱厚照的一次危机,还是他们皇室的一次危机。
这么多大臣弹劾朱厚照这个太子,一旦最后自己答应了那些大臣的条件,那么从此以后朱厚照就威信全无了。那以后等朱厚照即位之后,毫无威信他也就只能当一个没有一点实权只能任那些大臣们摆布的傀儡皇帝。如果皇帝不能掌权,那么皇室靠什么威慑天下。朱佑樘可不希望自己死后自己的后代和家人沦落到受大臣们欺负的地步。
但是如果不答应大臣们的条件,那么势必会造成现在君臣之间的对抗。明朝的大臣不比其他任何朝代。朱元璋晚期为了防止自己的子孙中出现昏君,特别的赋予了明朝大臣可以随意弹劾皇帝的权力。特别是朱元璋把给事中这一职务单独拿出来赋予了给事中下可监管天下上可弹劾六部内阁甚至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并且皇帝还不许因此迫害他们,遇到给事中的弹劾奏折还必须答复。这就使得明朝的大臣从来就不怕皇帝,只要皇帝稍不如意那么马上就有人站出来指责皇帝。
明朝从来就不缺和皇帝对着干的大臣。孝宗估计要是自己不遂了那些人的愿他们肯定会一直闹下去。弄不好到最后就演变成一场政治危机了。“哎,难办啊。”
“父皇,到现在只有儿臣亲自平息了安化王的造反和鞑靼的进犯才能平息这场危机。到时候就是那些大臣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并且也可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你想怎么办?”孝宗问道。
“禀父皇,儿臣想亲征。这是现在最好的方法了。”
“亲征?”如果是几年前,孝宗一定不会答应,但是现在,“好。照儿,你现在越来越有当年成祖之风了。”孝宗拍着朱厚照的肩膀,朗声大笑道。危机同样也是机遇的另一种形式。
之后,孝宗和朱厚照商量了一下亲征的细节。当天下午,孝宗便发布了朱厚照亲征宁夏和三边边关的诏书。
而大臣们也都停了下来,不再上书。他们在等。等朱厚照亲征的结果。胜了最好,要是败了,那么再换一个太子也不是不可以。虽然孝宗没有其他儿子了,但是不代表皇室没有其他藩王了。
宁夏,此时战火已经遍布整个宁夏,并且已经有了向陕西蔓延的趋势了。不,是一定会蔓延到陕西。因为叛军要夺取西安,也就是长安。
长安,明朝建国后被改为西安路,虽然现在他只是明朝的一个省的三司首府,但是它本身的历史赋予了它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所有城市之中作为国都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前后十七个朝代及政权建都长安,时间加起来超过一千两百年。
它的历史赋予了这座城市皇权的象征。虽然它现在不是国都,但它在明朝人的心中的地位一点都不落于北京。夺取长安对安化王意义重大。
长安,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自古以来就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长安作为关中的中心,夺取了长安就相当于夺取了关中。就连闯王李自成也是在攻陷了西安之后才敢建立大顺政权,进而称帝的。关中四周的天险使得它可以挡住来犯之敌的脚步,关内大量肥沃的土壤和大量的百姓是成王霸之业最好的根基。
控制住宁夏之后,安化王朱寘鐇便开始集结兵马,他要尽快占领西安,因为占领了西安他就基本上立于了不败之地。关中进可攻退可守,皇者之地也。
而远在边关的杨一清此时不但得派出兵力剿灭安化王的叛变,还得留住大部分的兵力防御鞑靼。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将安化王困在宁夏,然后等朝廷大军前来之后再合并剿灭叛军,然后在想办法『逼』退鞑靼大军。
而朱厚照此时已经准备妥当踏上了前往陕西的道路。他不打算去宁夏了。
第八十四章 周东: 我和你杠上了
朱寘鐇的封地在宁夏,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明朝时宁夏在行政上它也是属于陕西的,不单单是宁夏,就连甘肃在明朝的时候也是属于陕西管辖的。虽然如此但是在称呼上,人们却习惯『性』的把宁夏和甘肃单独拿出来称呼而不合陕西连在一起。这就好比明朝的辽东行都司,在行政上辽东行都司是属于山东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称呼辽东的时候说成山东辽东行都司,往往都是单独把辽东拿出来称呼。这也都是习惯使然,宁夏、甘肃这些地方以前也都是单独的行省、或府,直接归中央管辖。时间长了人们就习惯于把这些地方单独分出来称呼。
而此时整个大明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宁夏。[搜索最新更新尽在..|com|]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喜欢在春夏之交。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开始变暖了,寒冷是所有军队的天敌,特别是对于普遍以温暖为主的中原来说,在冬天深入大草原和游牧民族作战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到时候恐怕光是寒冷就限制住了军队两成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春夏之交,正式中原粮食快要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作战可以保证到时候有充足的粮草供应。
而与之相反,北方的游牧民族却往往最喜欢在冬季进犯边关。春夏季节北方的游牧民族们同样也要忙于放牧,但是到了冬天由于严寒导致他们粮食紧缺,这时为了挨过严寒的冬天他们就不得不南下劫掠。
此时朱厚照正率领八万京军往陕西赶去,这里边自然也包括铁血军了。对于朱厚照来说安化王的造反是小事,从他造反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要失败。但是朱厚照对鞑靼小王子却不得不重视。作为蒙古历史上自蒙元之后最杰出的一个一位大汗,朱厚照对他可是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鞑靼小王子是一个统称,鞑靼很多大汗在大明都被称为小王子。所以如果你翻看历史书就会发现关于明朝和鞑靼的战争,里面总会提到一个鞑靼小王子。一百多年的战争,这个鞑靼小王子却一直出现,就好像这个人活了一百多年似的。其实是这个称呼没变,但是享有这个称呼的人却一直在变。
现在鞑靼的大汗叫做巴图蒙克,是孛尔只斤氏,成吉思汗十五世孙,正统的黄金家族后裔。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那也是根红苗正的人。巴图蒙克在成化十五年即汗位,大明人因其年幼而称为小王子。在其妻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数与瓦剌争战,击败瓦剌。结束了有明以来北方地区扰攘动『乱』的局面,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被誉为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这个满都海哈屯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在巴图蒙克之前鞑靼的大汗是满都鲁汗,但是满都鲁汗死后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嗣,七岁的曾侄孙巴图蒙克成为故元室唯一的苗裔。满都鲁汗的第二位妻子满都海哈屯拥立巴图蒙克为大汗,被称作达延汗,人家自己也改嫁给了达延汗。这两个人之间不知道隔着多少代了,但还是相亲相恋了,牛啊。
达延汗年幼时,满都海被授予“彻辰”称号,摄政。这也是和慈禧一号的人物。你想想一个七岁的孩子懂什么,还不是什么事情都在满都海哈屯的控制之下。不过后来达延汗成年之后,满都海哈屯主动让权了。能做到这一点,也非常人啊。达延汗即位后在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决心重建黄金家族在蒙古的绝对统治。
他们夫妻俩首先征讨瓦剌。这个时候的瓦剌已经开始衰落了。瓦剌首领也先曾僭蒙古汗位,也先死后,瓦剌仍很强大,严重威胁汗权。1481年,满都海哈屯携领幼小的达延汗进攻瓦剌,在塔斯博尔图与瓦剌激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迫使其退回西北。
相似小说推荐
-
带个系统穿三国 (天侑明) 主角带个三国志系统穿越三国的老套故事。赵飞现在是无比的后悔,早知道自己会变成游戏人物穿越,之前就不会嫌没...
-
明末行 [精校] (千斤顶) 城管大哥回了悲催的明朝崇祯八年,适逢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作乱,外有满清入侵,这位城管出身的哥们应该怎么办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