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明统天下 (郑沐阳)



阖上这封信,朱厚照又打开了另一封。自从朱厚照到达榆林之后杨紫嫣和冬雪就没有少给他写信,不过朱厚照却还从没有看过呢。主要是他不想在交战的关键时候分心在儿女之情上面,因为他的分心造成的每一个失误都会造成成千上万人的伤亡。

“照哥哥:

快一个月了,从你离开的哪天算起,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我都给你算着呢,你离开一天到时候你回来就要叫一声姐姐,哈哈,,对,就叫姐姐。一、二、三……快三十声了。……

想你的杨紫嫣”

“……。笨蛋,听说你被鞑靼大汗围住了,很担心你啊,不过我知道那个什么巴图蒙克不是你的对手的,到时候你一定要教训他一下帮我出口气,谁让他让我担心你了,害得我今天早上都吃不下去饭。。。……”

“殿下:

等着你回来!

冬雪”

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恰恰的到处了冬雪对朱厚照的关心与思念,十几年的朝夕相处让他们只用几个字便可以知道对方的心。阖上信,朱厚照轻轻的把信放到了嘴边。

“照哥哥:

照哥哥,我就说那个巴图蒙克不是你的对手了,昨天我听皇上说你把那个巴图蒙克打败了,并且还杀了他好几万人,照哥哥真厉害。

嫣儿”

“昨天冬雪姐姐一直呕吐,惊动了好多人,就连皇上和母后都来了,大家都说冬雪姐姐可能怀孕了。皇上还叫来了好几个御医让御医给冬雪姐姐看看。不过后来御医说冬雪姐姐只是吃坏肚子了而已。我看到了当时冬雪姐姐还有皇上、母后都很失望。”

“听说你又被包围了,那个巴图蒙克也真是的,打不过照哥哥却还来丢人,这一回照哥哥一定不要手下留情啊,一定要狠狠的打他。”

“哼,你竟然到现在都没有给我回过一封信,嫣儿很生气。”

朱厚照似乎看到了一个歪着鼻子紧握着粉红色的小拳头在不停的说着自己坏话的可爱少女的模样。

“殿下,听说你到蒙古去了,谨慎、保重。”

…………

…………

“哈哈,照哥哥,你真厉害,现在宫里头的人都在说你,他们说你是兵圣再世,还有人说你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不过照哥哥你真的好厉害,竟然又一次打败了巴图蒙克,并且还把他赶到了瓦剌去了。不过你要小心瓦剌人啊,宫里人都说瓦剌人最卑鄙了。”

一口气看完积压在这里的所有信,朱厚照突然产生了一股现在就想回宫看看的念头,不够很快他又把这种念头给打消了。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他却还有很多事情要办。

战后的重建工作需要他来拿主意,朱厚照打算建造的纪念碑也需要他来主持。不过现在已经不是战争时候了,虽然还不能回宫看看,但是他却可以回一封信了。

说干就干,很快朱厚照就让人拿来笔墨纸砚,匆匆的一个小时,两封不同的信便已经跃然纸上。两封信一封是用文言文写的,这一封是写给孝宗和张氏看的。给自己那保守的父亲写信,朱厚照可不敢让白话文出现在上面,幸亏朱厚照十几年的文言文也不是白学的,写出来的信绝对是上乘之作。而另一封便是写给杨紫嫣和冬雪两人的了。

ps:说一下有些读者的疑问,有人可能会对瓦剌的称臣感到不可思议,认为朱厚照没有打败瓦剌啊,怎么瓦剌就称臣了呢。首先要说明一下瓦剌向大明称臣可是有很长的历史的,并且次数也不是第一次。明成祖七年,瓦剌的三大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当时的称臣也不是在瓦剌被打败的情况下发生的,和现在有点像都是大明打败鞑靼之后瓦剌迫于大明的强大还没有打就称臣了。三人之后瓦剌也多次出现过向大明称臣的情况,可以说前几章写的瓦剌向大明称臣完全是有可能的,一方面是大明的过于强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有过多次先例,阿喇哈青森的称臣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反对的,再说就是瓦剌最强大的时候都向大明称臣了,现在衰落的瓦剌人难道还比以前最强大的时候还骄傲。并且这也是互利的,并不是对瓦剌没有好处的。

还有关于本书如果感觉哪一点写的太无聊了,可以跳过去。就比如有一些介绍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段落,有些人感觉很无聊,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可以跳过去。但是完全不写也是不可能的,有些的确是因为剧情的需要,还有一些也是应一部分读者的要求写的。毕竟每一个人对书的看法都不一样,你不喜欢看的东西可能正好是其他人喜欢看的,我也不可能因为一个人不喜欢看而去不写某些东西。就比如刚开始时有一些资料介绍性质的东西,我写了之后有人在书评里说有凑字数的嫌疑,并且说我就是想写了也可以写在作品相关里,开始几天我照办了。不过马上又有人在书评里说让我把这些东西加上去,因为如果不加会对他们产生一些阅读障碍,至于作品相关,说实话很大一部分《《笔下文学》》作品相关的。

所以,看书的时候要有一个体谅的心。。。

第一百六十二章 战后重建

战争之后最重要的是什么,战后重建。战争之中受到伤害的灾民们需要安定与抚恤,战争之中受到破坏的城墙要重新加固,受到损坏的老百姓的房屋也需要给予一定的补偿,由于战争而耽搁的田地也需要赶快补种上作物,基本上已经消失的商业往来也需要重新建立。

就在朱厚照刚刚到榆林的第二天,关于榆林几地的战后重建工作就拉开了帷幕。榆林是战争之中受到的损害最大的,它曾被多次和长时间的受到鞑靼的围困和进攻,城墙已经有多处损坏,而城内也得有大量的房屋坍塌和着火。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战后重建的工作,朱厚照直接把军队给用上了。当然用的不是刚刚从蒙古回来的大军而是一些大明的二线部队和那些只负责守城没有参与过城外决战的部队。[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xwx]

五万多军队朱厚照一共成立了三只工程军队,第一队共一万余人,由榆林总兵蒲擅统领主要负责榆林城墙四周的恢复建设和城内的居民工程建设,并且这在以后也会成为一只较长时间存在的工程兵部队,因为榆林在未来的几年里离不开他们。作为天下九边之一的榆林还远远的达不到规模。

1368年,元惠宗妥欢贴睦尔退至上都。史称“北元”,由于明军的不断打击及蒙古各地贵族离心离德,1402年北元灭亡。虽然元朝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权已不复存在,但各部落依然保存有一定实力,不时南下骚扰明朝边境。因此大明沿长城设置军事防线,确保中原地区的安全。从最东面的辽东镇至最西面的甘肃镇,共有九个军事重镇,史称“九边”。

这九个重镇统称九边镇,即:辽东镇(治广宁,在现在辽宁北镇)、蓟州镇(治三屯营,在现在河北迁西县西北)、宣府镇(治宣府,在现在河北宣化)、大同镇(治所在现在山西大同)、山西镇(治所在现在山西宁武)、延绥镇(治所在现在陕西榆林)、宁夏镇(治所在现在银川)、固原镇(治所在现在宁夏固原)、甘肃镇(治所在现在甘肃张掖)。

延延绥镇在现在也就榆林镇,但是在以前可不是这么叫的。以前的延绥镇就叫做延绥,和榆林没有太大关系,硬要说有关系的话它们都属于大明的领土。只不过呢后来朝廷觉得榆林的位置似乎比延绥更好一点,于是就开始建设榆林了。最初只是设立了一个榆林卫,才一个卫所。后来随着榆林的地位的上升才把延绥的治所给移到了榆林,延绥也慢慢的划归到了榆林当然两者相差距离也不近,在加上后来也就是孝宗十八年朝廷正式在陕西设立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榆林才正式确定了其天下九关的地位。

但是虽然地位确认了,榆林的城防实在是不尽人意。榆林在初次建城的时候才不过相距百距,现在已经经过大规模扩建的榆林也不是太大。明朝中后期闻名于世的榆林是经过三次大规模扩建之后的榆林,俗称“三拓榆林”。第一次,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抚黄献向北展筑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庙一带,俗称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展筑南城廓至凯歌楼(原名怀德门,正德末年巡抚都御史姚摸改为此名),俗称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总制邓璋扩筑建成南关外城,推至榆林河沿,俗称南城。此即历史上所称“三拓榆林”。并且在正德之后的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榆林的扩建就没有停止过,虽然每一次的规模不大,但胜在持续的时间够长。

现在的榆林也就是刚刚完成了第二次扩建,其规模等远无法和后世相比。所以统领第一队的工程部队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扩建榆林。他们的任务就是完成第三次扩建:扩筑南关外城,并将其推至榆林河沿附近。

第二队的工程兵达到了两万人,由镇抚台总兵乔贵统领,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扩建镇抚台和其周围的长乐堡、建安堡、双山堡、镇羌所等各大卫所和军事城堡。而第三队而由神木的抚台统领,主要用于恢复受到毁坏较轻的神木、保德、河曲等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