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之最成相反的例子,莫过于拥有强X之都的白像国了,因为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所有的政策,都无法得到贯彻,甚至连被认为包治百病的民主政治,都无法改变其落后的源于奴隶社会的种姓制度。于是乎一个无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极具潜力的国家,生生成了四不像。
因此,他的整个政权框架,仍然是围绕着中央集权展开。
与此前高达九成九甚至十成的赞成票不同,官员任命上反对的声音多了些,赞成票的比率是九成五。这在俞国振意料之中,因为其中有些人,是他安排地投反对票——只是为了证明,投反对票者并不会受到追究。
在人员任命全部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崇祯等人略有些紧张的了,女真诸部如何处置,没有谁会关心,哪怕俞国振将之全部杀了,都没有人有意见,关键是前朝的这些官员,还有朱明皇族,俞国振此前说是要将他们妥善安置,可如何妥善安置法?
“前明各级官员,一律去职,各人按各自意愿,可以有三个选择。”俞国振开口道:“其一,乃是经过考核,入广西省、海南省、大员省、广南省、交趾省、吕宋省六省基层任调研员,在四年调研学习之后,再择才任免,原则上最初职务不可为主官,只能为属员。”
这第一项明显是针对那些尚有雄心壮志又年纪不大的前明官员的,对他们来说,花上四年时间融入华夏体制,算不得什么,华夏多达十九个部,比起大明的六个部来说可以说机会多得多,因此花四年时间博一下二十年后的前途,绝对没有问题。
“其二,一些名高望重的前辈耄宿,可以进行礼部下各历史博物院任职,为往圣续绝学,乃历史博物院之职司……”
俞国振将历史博物院的“重要”意义说了一遍,而旧朝官员面面相觑,谁都知道,这历史博物院大约就是古玩金石展览之所,将他们安排在这里,与那些从古墓里挖出来的古董相处,其实就是剥夺了他们任亲民官或者主事官的权力,这个位置,只是给他们养老罢了。
“其中,我将在燕京设故宫博物院,在金陵设金陵博物院,在西安设西京博物院,若是诸位有意,亦可在这三大博物院中各任职司,无论想担任阁老还是尚书,我都没有意见。这三大博物院将向百姓开放,百姓只需交纳少许费用,便可入内参观,所收取费用,用于博物院维护。”
这个消息极为震撼,就算俞国振不以燕京与金陵为都城,可是这两地的皇宫,原本为其行宫保存,结果俞国振生生将之充为博物院!而且听俞国振的口吻,似乎要在这里保留一套前明的典章制度与礼仪,让百姓前来参观!
崇祯苦笑起来,最初时他还想当故宫博物院的院长,现在看来,自己还是住在羿城比较合适啊。
他不想成为众人参观的对像,像是他在新襄时见到过的动物园,那里装着不少动物,供各地孩子们观看。
“其三,则是退休致仕,新朝在一年内按照此前官职发放定额退休金,一年之后取消。”
“至于前朝宗室,许其自择其业,与官员一般待遇,只是不发放退休金。”俞国振末了又道。
崇祯摇了摇头,微微叹了口气。
第十二卷 六八八、新朝自有新气像(四)
俞国振对于旧朝官员不曾大肆追究,为的是减少张献忠、刘宗敏治下官员的抵抗之心,他如今已经做好了准备,统一华夏,开展全面建设,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这五年来,他积累技术、资金与人才,准备已经相当充分。
他没有给予这些旧朝官员太多的时间去议论,紧接着是女真人的安置。女真人按照各自部族被分开,全部安置在蟾洲各地——也就是欧洲人所称的澳洲。
以法显城为基地,在四年之前,华夏的势力开始抵达蟾洲,在与鳄鱼、剧毒水母等蟾洲的凶猛动物进行一番较量之后,他们完成了环蟾洲的据点考察工作。蟾洲的土人甚为原始,对他们几乎构成不了威胁,但是遇到来自英国的殖民者则是意外之喜,经过一番短暂的冲突之后,这群由流氓与流放犯人为主的殖民者便成为了华夏开拓蟾洲的第一批苦工。
蟾洲不是非常适合农业,但发展畜牧业则是相当不错,特别是东南的几座岛屿,更是畜牧业的天堂。将女真人流放到这些地方,通过分割让他们每一部都只有少许人,控制他们的规模,同时又可以让他们为开拓的先驱。
这算是女真人为华夏之奋起赎罪了。
这两项处置措施,赞同的比率是百分之九十一,这一次俞国振倒没有预先安排投票结果。
完成这一项之后,紧接着是第五项内容。有关统一策略的。如今在华夏境内,汉人的政权除了华夏之外尚还有三,即张献忠的大西、刘宗敏的大顺和李岩的闯军。这三个政权都派人参与了俞国振的国家统一会议,而且表明愿意接受五年统一计划,但实际上,除了李岩确实是在为五年统一计划做准备外,张献忠和刘宗敏所作所为。依旧是试图割据。
不过在俞国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牛金星势力之后,张献忠与刘宗敏便都失去了侥幸之心,他们开始考虑后路。而得了俞国振暗示。李岩也积极与他们联络,李岩透露出自己同俞国振达成的协议,即他率军攻入玉门关以西的原哈密卫治下。以收复华夏故土之功换取俞国振不咎既往,这让刘宗敏与张献忠也动了心思。刘宗敏选取的目标,乃是吐蕃,他取道青海入藏,而张献忠所选则是西南诸国,走茶马古道,为华夏寻找陆上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
这三年来,李岩的成果极大,他甚至已经控制住吐鲁番盆地,正在向葱岭探索。在此与浩罕等国还有正兴起的准噶尔人发生过冲突。而刘宗敏与张献忠也有收获,只不过他们的进度让俞国振很不满意。
“故此,统一华夏第一优选仍是武力,李岩、刘宗敏与张献忠必须将其据有之地逐步交出,由中枢派遣兵员、官吏进行接管。作为交换,中枢可以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后勤补给,数额基准以他们的实际人数来确定,此后以他们交还中枢的土地、人口来增减。也就是说,他们归还中枢越多的土地与人口,那么就能得到中枢更多的支持。此为最终之通牒。不允许就这个原则进行谈判,因此,我决意组建西北军团,以田伯光为西北军团总督军,组建青藏军团,以齐牛为青藏军团总督军,组建西南军团,以叶武崖为西南军团总督军,向三方持续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接受我方条件。”
虽然俞国振说出这段话时,语言仍然平稳,可是满座之人几乎不约而同都坐直了身躯,因为从俞国振的话语里,众人都听出了杀伐之意。
如果刘宗敏与张献忠还不识趣,很显然,等待他们的将是大兵临境的绝境!
华夏军如今全部正规兵力约有三十万,加上还有五十万左右的武装民兵、两百万普通民兵,组建三大军团甚至不需要进行怎么样的动员。而且,以华夏的武器研究能力,至少从方才的阅兵式上,众人就不难判断出,华夏军的装备又有了新的进步。
“另外,组建北方军团,以王浩然为北方军团总督军,准备与罗刹人的战争。三大军团作战环境都极为恶劣,西北的沙漠、青藏的高原、西南的密林群山,还有北方的苔原,四位总督军必须做好充足准备,尽可能减少因为环境原因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俞国振必不讳言,对于四大军团来说,真正的敌人不是他们的对手,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这四面出击的做法,对于新建立的华夏国力也是一大考验,在座的前明官员中,便有人在小声嘟囔“穷兵黩武”、“隋炀之祸前鉴不远”,马士英回头看了一下,却没有找到是谁在这样说。
他也唯有苦笑,原本以为这几年他已经尽力配合俞国振,俞国振该会给他一个合适的位置,至少在内阁次辅中能安排一下,没有想到,他等来的结局却是如此。
此时他心中暗暗有些后悔,当初要是坚决抵抗,或许还可以博一个青史留名,可现在再想回头,为时已晚,俞国振已经控制住了一切,甚至连最后有可能给他惹来麻烦的江南士绅,也在马士英等人的配合下被将势头遏住。
关于这些士绅如何处置的问题,一直到现在,马士英都没有得到答案。
俞国振的第五项国策很快就在投票中通过了,这场公决,对于所有人都是极新鲜的,因此虽然第五项国策唱票也已经结束,可是众人还是不愿意散去。俞国振见他们如此,便笑着道:“看来大伙觉得意犹未尽,我也同样如此……乘此时机,我也愿与诸位说说我对华夏今后之看法。”
众人听得眼前一亮,特别是前朝旧臣。今日大失所望,正想着如何挽回,听俞国振这样说,便觉得有了一个极好地揣摩上意的机会,一个个竖直了耳朵。
“坦率而言,我今日登基,喜并不多。忧却不少。”俞国振道:“前朝天子宗室,我虽不曾如何善待,却也不敢迫害。因为我总在想,两三百年之后,我俞国振后世子孙。是否也会成为亡国宗室。今日我种善因,只求彼时亦结善果。”
相似小说推荐
-
国士无双 (骁骑校) 穿越那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英雄与枭雄,狗贼与奸贼并行的时代。一个光辉灿烂的大时代...
-
[架空]将骨 (我是蓬蒿人) 纵横:2013-05-08完结现代黑道老大穿越大汉从一个边卒小兵做起,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终改变历史影响东方千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