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儿作为局内人,心中担忧不已,早已经相信了那些传言。
“如果我不同意,那我大清一旦被刘夏攻破——我皇儿怕是性命不保——。就算我能够不用服侍他,但就算是见到我大清之人,我还有什么脸面见她们?作为一国之母,竟然在王府住了半年——”想到这,大玉儿反而脸色略显发白,她心中是宁死也不愿再见到一个满人。
渐渐地,大玉儿心中的天枰开始慢慢倾斜,明明心中不愿意服侍刘夏,巴不得立即离开,但是心中却有另一个声音,不断的以各种理由劝说自己留下。
看着沉默不语,脸色变幻的大玉儿,刘夏嘴角却微微一撇。
刘夏洞察人心,大玉儿心中所想,刘夏早有所料,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说。
“你倒是走不走?那监狱中的很多满人,估计都想要看看太后安然无恙的样子呢。”
大玉儿贝壳齿轻咬着嘴唇,明眸中闪烁着犹豫不定,本来已经做好了被刘夏强行的准备,但如今刘夏一番言语,让她不知所措。辗转反复半响,终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那一声轻叹之后,她所有的高傲都烟消云散,那一张俏脸上,流出几分卑微。
“既然——既然王爷不弃,妾身,妾身愿意服侍王爷。只求——妾身只求王爷,能够善待我大清臣民,有当一日——王爷攻破了北京,求王爷能保全我皇儿——”
大玉儿最终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忌,刘夏哈哈一笑,一把抓住了那大玉儿紧张的玉手,笑道:“没事,本王只要杀了那作恶多端屠杀我汉人百姓无数的刽子手,其余人员皆是普通之人,本王还是有那个肚量将他们赦免。至于小福林,他不过年幼,哪里懂得什么道理,本王岂会和一个儿童计较?”刘夏自然知道,那福林已经绝食而死了。所以说的如此轻松。
大玉儿闻言,脸色露出了一丝欣喜,对着刘夏恭声拜道:“妾身多谢王爷大恩。”
此刻那大玉儿方完全臣服在刘夏的身下,于是刘夏一把将大玉儿拉入到自己的怀中。
尚不及反应时,大玉儿惊羞的发现,自己身子已经紧紧的贴在了刘夏的胸膛前。
那坚实的胸膛,紧紧的压在自己的胸脯前,直压的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而刘夏的目光则肆无忌惮的在她的脸上游移。
这一瞬间,大玉儿心中竟是怦然而动,仿佛有一头小鹿顶撞在胸口,急不可耐的想要冲出来。
心中,那股莫名的羞意,跟着泛滥而生。
“王爷——”
羞怯之下,大玉儿禁不住低声哼吟了一声。
那一声“王爷”娇柔无限,就好像一双小手,在刘夏的心中挠了一下,直令他心中怦然一动。
心情荡漾之下,刘夏俯下身子,在她红唇上狠狠便是一吻。
大玉儿惊羞之下,想要挣扎。但是刘夏的铁臂却紧紧的抱着她,根本不容她反抗,只粗鲁的品味着她的香唇,舌头更是撬开了她两边唇瓣,直入香口中肆意搅动。
大玉儿羞得满脸通红,只是,不知为何,被刘夏这般强吻之后,她整个便酥软无力,再无力气挣扎。只凭他肆意。
甚至,不知不觉中,她甚至迷离,一双手竟下意识的扶在了刘夏背上,试图迎合他的亲吻。
刘夏双手熟练地伸入她的襦裙,顺势撕掉她的小衣,在她的肚腹,酥峰,肥.臀间肆意游走,阵阵揉捏。
大玉儿心乱如麻,成熟的身体不由的泛起阵阵颤抖。
那久旱的娇躯,如何受过如此激烈的抚慰,心底的那份渴望仿佛在被逐渐的唤醒。
只是,长年累月养成的矜持,还有那残存的理智,却在告诉她,不能如此。
很快,刘夏将那大玉儿身上的衣服全部剥光,抱到了那温暖柔软的大床上。
第三百零二章 吴三桂出兵
房屋中,转眼已是春光淋漓,不知不觉中,刘夏欲念如焚,却是猿臂一伸,将大玉儿拉到了身上。
满脸迷离的大玉儿会意,那晶莹白净的躯体,如同蛇儿一般扭动着爬了过去。
那纤纤玉手,安抚着刘夏火热的胸膛,突然间,双膝猛的屈了下去。
然后大玉儿便如同一匹发狂的母马一般,摇动着躯体,在那广阔的草原上,疯狂尽情的奔腾起来。
随着摇动的剧烈,大玉儿的头发也散了,这般披头散发的狂摇,如同疯子一般。
大玉儿如此狂野之状,竟是令如云端飞翔的刘夏也感到意外。
此刻的大玉儿心想,身体已经给了他,事情到了如今这般地步,索性也抛开了那羞耻之心,只放开了心怀,尽情的享受的久违的甘露。
刘夏看着眼前这个疯狂的少妇,便知这些年她定然受到了不少的寂寞,不知不觉中,刘夏对她多了几分惋惜。
春光无限,靡靡之声在夜中回荡。
不知激荡了多久,大玉儿一声娇.吟之后,整个人如虚脱一般,有气无力的伏在刘夏身上,此刻的刘夏也是一身是汗,气喘如牛。
房屋之中,静悄悄的,只有他二人那又粗变轻的喘气声。刘夏闭上眼睛,尽情的回味着刚才的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不知过了多久,大玉儿突然从刘夏的身上爬了下去。眼看着两人赤裸相对的样子,大玉儿羞怯难当,一对惶然的眼珠溜溜的转着,似乎在为刚才自己那般举动感到无地自容。
她感觉拉过旁边的被褥盖在了身上,脸上一阵红晕。
刘夏邪邪一笑,掀起了那被褥,一溜烟的钻了进去,然后一把便又将大玉儿的那如凝脂玉般的身体抱在了怀里,大玉儿被刘夏重重的压在了身下。
只见大玉儿脸色羞得绯红,紧紧地将双眸闭上,不敢看刘夏一分。两双手抓住了床单子。绷紧了嘴巴,一动不动。
刘夏邪笑一声,道:“方才是你伺候本王,如今却也该本王来伺候太后了。”
————————————
朱雀军团兵马到齐之后,王石头带领着副都指挥使张扬,根据参军司发出的军令,开始逐渐屯兵大同一带,同时张远也率领着那白虎军团开始北上,到了保定府。济南府此刻也被张梁带领的青龙军团包围,只需要一声令下,估摸着那济南府便姓刘了。
自从军队全部换上燧发枪之后,刘夏让参军司进行研发一些战术,毕竟不能有了火枪如此厉害的武器优势,还得给敌人那冷兵器一对一的对战。
三大军团突然间向清军围攻过去,涉及人马超过五万人。着实让清军官员们吓了一跳,上一次大战才过没有多久,此刻刘夏竟然又发动战争,这让满清们感到惊讶。
实际上刘夏能够如此快的恢复元气,其一是那高速发展的商业经济,政府不打压经济的发展,反而提倡经济,那国库收入还不嗖嗖的上涨?其二便是刘夏得到了八大晋商的家产,八大晋商哪个不是富可敌国?如今刘夏得到了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自然也有了资本发动新一轮的战争。
当刘夏向北方发动战争的时候,南方的吴三桂也没有闲着。
自从吴三桂登基称帝之后,不少的读书人都骂他名不正言不顺,叛国卖族,以下犯上,不尊皇帝。让吴三桂大怒不已。
正宗皇帝是谁?吴三桂即便是闭着眼睛也能知道那些读书人们说的是谁。
“那个偏安一偶,占地盘最小,军队最弱的狗屁福王,岂能称帝?还是正宗?哼,看朕将其毁了,看你们如何说朕名不正言不顺。”
吴三桂越想越是感到非灭了那弘光皇帝不可。留着这弘光皇帝,简直是在打他的脸,一个地方岂能有两个皇帝?一山不容二虎,必须灭了一个。
而且,这些时候,不少南京的人也都发词辱骂她吴三桂,这也是吴三桂非要灭了弘光的一个原因。自从刘夏发布了报纸之后,其他势力也都相继的模仿,发布报纸,谈论自己的政策意见,忽悠百姓。就好像当初刘夏发行银币一般,这报纸也得到了很快的普及。
吴三桂自知现在不能和刘夏作对,因为目前来看,他已经不是刘夏的对手,现在他只想着和刘夏隔江而治。刘夏并无强大的水军,吴三桂清楚得很,此刻他也不担心刘夏突然间打过来。
至于云南的李定国,吴三桂现在已经和他签订了停战协议,此番协议也得到了张献忠的认可,毕竟出了川占领了一个省,已经不错了。与其和吴三桂相互僵持,弄的两败俱伤,还不如停战,各有所得。
其实张献忠也是在担心,若是自己的实力消弱了,刘夏突然命令他的兵马袭击四川,那时候岂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不管如何,现在自己还多了一个云南。
于是张献忠便任命李定国为云南都督,暂且统领云南一切事物。
吴三桂和张献忠签订了停战协议,刘夏目前又无法攻打他。此刻他可算是没有了顾忌,立即发兵开始攻打南京。吴三桂一出兵,顿时将那南京的大臣军官们吓的魂飞魄散。
这次吴三桂出兵三万,有得力大将马宝率领,他作为皇帝已经不能随便亲自上战场。更何况此次乃是去攻打实力薄弱的南京,更用不上他上战场了。
数千艘战舰,搭载着上万的士兵开始顺着长江往南京而去。那南京中的官员们虽说知道打不过吴三桂,但他们毕竟是大明朝正统,岂能跪拜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