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部,西北部的兵力之外,其他地方的兵力,一共有亲卫旅,虎贲旅,豹骑旅,狼啸旅,龙骧卫,千牛卫,天狼卫。共计四万七千人马。所有战斗序列兵力,再加上人数一千的鹰扬卫,一共八万二千人马,至于每个府都有的地方守备团并不计算。
神机卫进行拆散,炮兵分属给旅卫之中,王小同担任军备学堂炮兵科总教授,同时担任军火处处长,李三汉因病退役。授予扬威校级别。
文职方面,芮俊艾担任民政司总长,教育司总长。民政司总长李素然担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包天宫担任法院总审判使,同时兼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审判使。张文远担任缉查司总长,兼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缉查厅指挥使。王石头兼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所有地方守备团组成的地方守备旅旅指挥使。
寇白门在卞玉京生产几个月之后便随即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男孩刘夏起名为刘安,女孩则起名为刘颖。第二年柳如是也紧随其后剩下了一个儿子,被起名为刘文。而被刘夏养在洛阳一个民宅校园里面的陈圆圆因为刘夏防范得当,并未怀孕,刘夏也并没有将其公开。此间刘夏临幸的几个同房丫鬟,不过并未所出,因为柳如是为刘夏剩下个孩子,所以封柳如是为侧妃。
北部的清军并未有太大的动静,仍旧是牢牢的把守着济南府,和北直隶。同时一部分王爷贝勒退回了辽东。而吴三桂趁着南明朝廷兵力孱弱,无法控制南方大部分地区,于是吴三桂趁机占据了江西,广西。而尚可喜则占据贵州云南。张献忠则继续躲在四川不出。
两年的时间中华大地上面各方势力虽然并未连番换牌,但是各管辖的地盘略有不同。北方的清军仍旧是占据北方大部分,包括北直隶,山东大部分地方,内蒙古,辽东。山西大部分。刘夏则占据着河南、山东小部分、南直隶凤阳府一部分。陕西、甘肃镇等地。吴三桂占据湖广一半,以及江西,广西。尚可喜则占据湖广另一半,贵州、云南等地。张献忠还是四川。最悲催的便是南明,南明的大多数地盘都被吴三桂和尚可喜两人瓜分,但是敢怒不敢言。
如今南明实际上能够控制到的地方还只剩下南直隶和浙江等地,至于再远一点的福建,广东虽然名义上是属于他们的,但是当地的皇族乡绅实际上并不买账,赋税也不予上缴。两年的时间南明不断的给吴三桂送去粮草银两、银币,美女等,但是吴三桂收完东西过不几个月就又屯兵庐州府,一副就要攻占的样子,而南明则会配合的送来大量的美女和银子,接着吴三桂就退兵。如此上演了好几次,直叫那南明弄的粮草匮乏,百姓苦不堪言。
因为刘夏打造的银币便于流通,所以很多地方如今都盛行起来打造银币,其中刘夏下属的地区是银质刘夏大头的银币,南直隶地区则是印制弘光皇帝大头的银币,吴三桂管辖的地区印制吴大头银币,尚可喜管辖地区,印制尚大头银币,还有张献忠的四川也效仿起来。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多尔衮的嚣张【第一更】
两年时间,刘夏率先实行的银币政策被其他势力争相模仿,顿时中华大地上面各种人头的银币尽出,不过这也方便了人们花销。
由于刘夏对工商业的推动,如今工商也在刘夏所管辖的范围内,可谓是风行。可谓是商人云集,蒸汽机也得到发展,被制作成织布机,于是工业时代初步开始。刘夏知道若是工业时代必将破坏环境,于是刘夏利用各种方式试图去减少废气的排放,虽然不至于全部不排放,但是却少了很多。
天还是蓝的,水还是绿的,孩子的父亲还是确定的。
由于工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所以刘夏迫切想要得到一个港口,然后将自己制造的上品通过大海卖到世界各地,这样不但能够赚到大量的军费,而且还能够派出去一部分人让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然后带回来进行参考。这个时代还没有知识产权一说,虽然西方并不比东方发达多少,不过也相比较而言东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刘夏的政策便是吸取西方好的文化,同时拒绝所研制出来的东西让西方学习。
刘夏每每想到前世西方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便非常的气愤,于是他便直接对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封锁,所有研制出来的东西,全部进行保密,绝对不能让西方人学会,至于他们研究出来那是他们的能力,研究不出来绝对不教授。
如今洛阳城可谓是到处是工厂,钢铁厂,玻璃厂,军工厂还有一些刘夏新开的厂子,占据了九成。其余一成为其他民企。每年刘夏得到的税收都非常之多。农业税虽然还没有免除,但是收的是非常的少。五十取一。而其他地方则是二十取一,甚至十取一,更甚至十取三四。比起刘夏这边的人来说,其他地方的人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特别是南明地盘上面的人。
北京,多尔衮怒眉皱起,在书房里面正不知道写着什么信,没过一会儿只见他写完之后封了起来,对着外面喊道:“来人!”
很快一个下人跑了进来,多尔衮沉声道:“你派人将这封信送到吴三桂的手中,绝对不能泄露,若是人被待着了,就将这封信吃了。不能让刘夏发现,听明白了吗?”
那亲卫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奴才明白,一定会送到。”
等那亲卫走后,多尔衮怅然长叹,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让他心力交瘁,本来这天下可谓是唾手可得,但是世间突然间冒出来一个刘夏,接着不但多铎在扬州战败,而且河南陕西也相继丧失,如今敌人已经打到大同了,此时多尔衮是实在是坐不住了,大同离北京城可是非常近。若是大同失去,那北京就暴露了。
“刘夏!”
“决不能让刘夏占据大同,虽然即便是战败了还可以回辽东,但是那辽东如何能够比得了这中原呀!本王一统天下的梦,如何竟被刘夏戳破了!本王不甘心!不甘心!”
多尔衮眼神中尽显恨意,若是逮住了刘夏,多尔衮估计能生吃了还不解恨,不过想要抓住刘夏并不容易。不到非常时期多尔衮甚至不愿意对刘夏用兵。这次若不是刘夏逼得太紧,竟然陈兵大同。他多尔衮还不愿意去主动招惹刘夏。
多尔衮走出了书房,一缕阳光刺了过来,让他感觉有些不舒服。
“主子要去哪里?奴才这就去安排。”一个仆人半弯着腰,走到了多尔衮面前,脸色恭敬的说道。
多尔衮想了想,道:“去宫里,看看圣上如何了。听说上次狩猎摔了下来,不知道怎么样了。”
“奴才这就去安排。”说罢便走了下去。多尔衮带领着几个亲卫向大门口走去,没过一会儿那个仆人带领着一群轿夫抬着一个豪华的轿子走了过来,对多尔衮恭声拜道:“主子,请上轿。”
多尔衮随即便走了进去,接着那个仆人高喊道:“起轿!”
北京城的天气不错,如今是六月,天气正暖和,城池中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虽然这些百姓都是汉人,但是他们无法逃离清军的控制,因此只能在清军的控制下生活,即便是他们听说了刘夏治下很好,但他们去不了。
自从上次清军战败,八旗子弟损失严重,无奈多尔衮又从辽东抽调过来不少的兵力,大量的兵力都部署在河北济南一带,从河南到北京中间几乎没有险要可守,因此只能靠大量的兵力防止刘夏突然间派遣大量的兵马袭击而来。
宫中,福林已经十岁,不过大权仍然掌握在多尔衮手中,他更像是一个傀儡,而大玉儿也就是孝庄太后只能无奈的看着多尔衮专政却无能为力,此时这个聪慧美丽的女子也无法将大权从多尔衮手中夺取。
由于多尔衮的有意为之,所以福林算是个半文盲,时常只知道打猎,不知道文字,对于汉文更是很不了解。多尔衮要的便是一个傻皇帝,白痴皇帝,文盲皇帝。
此时顺治正在宫中学习写字,由于前几天狩猎从马上摔下来,虽然没有大碍,但是大玉儿硬是不让他再出去狩猎了,今日大玉儿要去科尔沁省亲,便安排几个大学士安排在宫中学习汉文。
“圣上可真是好兴致,为何今日不去狩猎,在宫中舞文弄墨起来?”多尔衮大笑着领着几个亲卫拿着兵器走了进来,可谓是非横跋扈,丝毫不将顺治看在眼中。
“皇父万安。”
“奴才叩见摄政王!”
屋内的宫女太监还有那教授顺治的学士们,纷纷对多尔衮下跪。虽然多尔衮不是皇帝,但是他是皇帝的皇父摄政王,大权在握,谁要是惹了他比惹了皇帝还要命。
“都起来吧。”
说罢多尔衮脸色露出笑容,对顺治道:“皇上,今日如何不出去狩猎了?听说箭法又提升了,本王还有看看呢。”
毕竟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多尔衮这么一说,顺治脸色顿时露出要玩的摸样,不过瞬间那眸子便又黯淡了下去,道:“皇额娘不让儿臣出去,说要让儿臣学识汉文,以后好掌管天下”
“哈哈哈,没事,今日皇父要看看你的箭法,走咱们去射箭去!”多尔衮哪里肯让顺治学习知识,顺治越是笨蛋,他越是好掌控。